闫群力
一、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常抓不懈,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作风建设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作风是人们思想、工作和生活态度的集中反映,是品格、修养和素质的充分体现。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形象、党的特征和品格的整体精神风貌。党要树立好形象,高威信,必须培育好作风。作风正才能形象好,形象好才能得人心,得人心才能事业兴。
二是党的作风建设特别领导作风的好坏,关系到党的形象、党组织的威信、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前提、重要保障和有效途径。三是领导干部的作风状况,是衡量一个政党是否具有较高执政能力、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民群众评判一个政党是否值得信赖、能否执好政的重要依据。好的作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作风,是历史的警钟,是人民的期盼,是时代的呼唤,是发展的必然;好的作风,是一种重要的政治资源,是一种巨大的磁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列宁曾提出:共产党执政后如何巩固政权将是“新的异常困难的事业”,“这是一场严峻的考试”。并要求每一个苏共党员要“用人类已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丰富自己头脑”,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毛泽东同志把党的作风建设比作“进京赶考”,要求全党坚持“两个务必”,“不当李自成”。他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中十分重视党的作风建设问题,曾多次痛切批评“党不管党”的问题,言犹在耳,不可忘记。他指出,“不好好研究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坚持不了党的领导,提高不了党的威信”。特别强调“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不出事。”他深刻指出:“共产党的领导够不够格,决定于我们党的思想和作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江泽民同志强调:“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状况和战斗力、领导水平。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我们必须继续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二、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这是江泽民在《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一文中提出的。作风建设最关键的环节,还是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关系。过去,人民群众是从党员干部的作风上认识我们党,决定跟党走的。他们认为,共产党员生活俭朴,公道正派,为民族、为群众谋利益的人,是值得信赖、追随,可以与之同生共死的。反之,如果谁被群众指责为“看你哪像个党员”,则是比骂什么都厉害的重话。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追求多样化的今天,人民群众更寄厚望于党。因为他们深知,没有这种党风政风所形成的廉洁高效的社会管理平台,就不可能为每个人的自我发展提供公平的支点、良好的秩序、和谐的氛围。
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说,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腐败是破坏干群关系、党群关系的蠹虫。在我国社会内部各个群体之间的关系中,干群关系是最重要的一对关系,它直接影响着执政党和广大群众的关系,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腐败像蠹虫一样蛀蚀着干群团结,使干群矛盾突出,干群关系紧张,造成上访频繁,甚至酿成群体性事件。清除腐败蠹虫,端正党风政风,是建立和谐干群、党群关系的基本条件。随着腐败的蔓延,滋生了一种价值趋向颠倒了的病态心理,例如缺乏耻辱感,甚至“笑贫不笑腐”等,它像病毒一样传染,毒害着人们,消解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积极影响。腐败的蔓延,还放大了群众对干部、对政府不满和不信任的情绪,导致社会矛盾事件中“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发生,当群体性事件苗头出现时,大量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人不是以和谐思维的方式协助解决矛盾,而是在不满情绪的驱使下卷入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党担负的历史任务和党员干部队伍状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领导干部身上滋生不正之风的现实危险性。要保持“最大优势”,必须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还要坚持用好作风选作风好的人充实各级领导岗位,这是作风建设的组织保证。谁作风好,谁好作秀,老百姓心里明镜一般。如果选用的领导干部越来越缺乏人格魅力,推动工作的手段越来越只剩下权力,“最大危险”也就为之不远了。“风成于上,俗形于下”,领导者的个人魅力所在之处,会成为所有人仿效的榜样,进而成为一种精神、一种作风、一种凝聚力和号召力,因此,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坏作风也是一种政治上的传染病。可以造成“染缸里倒不出白布”的局部小环境。邓小平同志指出:“共产党的领导够不够格,决定于我们党的思想和作风”。江泽民同志强调:“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胡锦涛同志强调:“党的作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始终坚持听民音、察民情、顺民意、平民愤,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手牵手、心连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我们党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虽然其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之一是党群之间、干群之间“离心离德”和“人心向背”。1991年的“8·19”事件是苏共“避免自己走向灾难深渊的最后尝试”,可惜,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苏共未能得到人民,包括1000多万苏共党员的积极响应,没有发现当时哪里有工人、职员、苏共党员们自发地集合起来,去保卫自己的区委、市委和州委,或举行大规模抗议活动,军队也拒绝执行命令,甚至发生倒戈。为什么在苏联“十月革命”胜利70多年后,革命果实在一夜之间一无所有、消失殆尽,革命政权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荡漾无存,苏共党员很快就四分五裂、两极分化、甚至失去生活保障和人身自由?邓小平同志说过,“东欧的事情对我们来说并不感到意外,迟早要出现的。东欧的问题首先出在内部。”苏共也是同样,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由“人民公仆”蜕变成“人民的主人”,逐渐走向个人专制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严重损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力。
官员腐败、政权腐败和社会腐败问题盛行,而且非常普遍,领导阶层在上面说的一套,在下面做的另一套,空喊理论是一会儿事,实际做法是另一会儿事,领导干部具有特殊利益,变成特殊群体和特权阶层,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却与广大群众越来越疏远,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越来越紧张,矛盾激化和冲突激烈,使苏共渐失人心,甚至群情激奋,一触即发。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是人心向背;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对中外政党特别是共产党执政的兴亡规律的一个重要经验总结。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而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以权谋私、与民争利,最容易失去民心的是腐败堕落,以至产生所谓“既得利益集团”。执政党不脱离群众,才能“如鱼得水”,一旦脱离人民群众,就“如鱼离水”。
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
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首先从我做起,从零开始,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是作风建设的关键。
1979年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同志以身作则。”“如果党的组织把群众的意见和利害放在一边,不闻不问,怎么要求群众信任和爱戴这样的党组织的领导呢?如果党的领导干部自己不严格要求自己,不遵守党纪国法,违反党的原则,闹派性,搞特殊化,走后门,铺张浪费,损公肥私,不与群众同甘苦,不实行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不服从组织决定,不接受群众监督,甚至对批评自己的人实行打击报复,怎么能指望他们改造社会风气呢!”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越是高级干部子弟,越是高级干部,越是名人,他们的违法事件越要抓紧查处,因为这些人影响大,犯罪危害大。抓住典型,处理了,效果也大,表明我们下决心克服一切阻力抓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情况越来越复杂,党内出现了种种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相当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否经受住严峻考验和新的挑战,归根到底取决于党的自身建设。应当看到,由于我们长期处在执政地位,手中掌握着权力,一些党员干部,特别领导干部容易淡化群众观念,产生脱离群众的危险;容易滋长骄傲自满情绪,产生官僚主义作风;容易滋生腐化、腐败,造成亡党亡国的危险。良好的作风来自于崇高的精神境界,体现着高尚的精神追求。领导干部的作风始终是引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抓党风,促政风,带民风。领导干部严于律己,洁身自好,在执政廉政勤政上作表率,才能把本地区本单位的好作风、好风气树起来,也能解决好存在的问题。
一是端正党风,转变作风,首先要净化家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必须树立良好的家风。
正人先正己,廉政先廉家。打铁先得自身硬,己不正焉能正人?一个领导干部的“家风”都不正,还怎么能搞好党风、政风建设?家风也是党风的一个组成部分,好的家风,更能树立党的光辉形象。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不正带来家风不良,而家风不正必然败坏党风,损害党的形象。中国人很看重家风,因为家风乃门风,门风不好是被人瞧不起的。所以,人们在择偶、攀亲和交友时,都要对对方的家庭、家风调查了解一番,以免盲目行事。说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家风连着党风,关系着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是因为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具有感召力、感染力。一个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在领导或主要领导位置上,其本人的作风直接反映领导班子、党的组织和党的作风,他的言行群众既听又看还学,是推动本地区、本部门各项工作的无声号召和命令。而八小时以外的生活作风、家庭作风也具有同样的作用。如果一个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正,妻子物欲横流、搜刮敛财,儿子横行霸道、胡作非为,群众看在眼里,恨在心中,骂在嘴上。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的腐败,常常与放任或放纵亲属子女紧密相连。近年来,家庭搞腐败现象的屡见不鲜。夫妻、父子乃至整个家庭被押上被告席的场面,在现实生活和媒体报道中接二连三,这不能不启示、警示我们在抓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还须抓好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