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3300000021

第21章 扑面而来的政府改革浪潮(6)

一是儒道天人之学与善治的相融问题。儒家的天人之学由孔子建立,到程朱时发展到高峰。孔子主张敬天法天,故有“畏天命”和“唯天为大,唯尧则之”之说。《中庸》认为人的作用在于使天地正常运转,万物健康发育,故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先秦儒家都把天看成是本源,人是天的派生物,所以从根本上说,人也是天的一部分。不过人与一般事物不同,天生出人,给了人以特殊的禀性和特殊的使命,从而使人成为天的精华之所在和自觉的代表。荀子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主张,但他的本意决不如当代一些学者解释的那样是“人定胜天”的思想,而是顺应天道为人类造福,故云“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人的作用是“治”,顺天时地财而治之,不是乱治。儒家的天人之学至宋明时有了很大提升。程颢提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朱熹进一步阐述:“人是天地中最灵之物”,不过只有圣人才是灵性之最,故云“天地不会说话,请他圣人出来说”,“圣人独能裁成辅相之”,即圣人的伟大不在于凌驾天地万物之上,恰在于替天行道,辅天育物,使人真正成为天地之心。道家也主天人一体,甚至比儒家更主张顺应天道。天、地、人、道被老子视作宇宙中的四种要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法自然的自组织机理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儒道的“天”或“天地”概念,大体相当于“自然界”的概念,当然也包括自然界的神秘性和超越性。天人观讲求“人”的伟大不是表现为对“天”的征服,恰恰在于它能“事天”、“补天”,真正起到“天地之心”的作用。

如果将其中的“人”转化成“政府”,而将“天”比作社会或市场,我们能够冥冥中感受到一种与善治理念的神似,更具体地讲,其与善治“还政于民”、淡化控制、注重调和的思想在一定角度上是契合的。

二是儒道民本精神与善治的相融问题。仁学是儒家的内在精髓。孔子谈仁,以回答樊迟的“爱人”两字最为核心。仁者爱人,集中体现了人类之爱,一种人类的同情心。所谓爱人,从横向关系看,表现为“已欲立而立人”即忠,“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恕;从纵向关系看,表现为“恭、宽、信、敏、惠”,也就是开明政治或为政以德。儒家讲求济世安民,“修己以安百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孟子提出“仁,人也”的命题,强调“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并由仁心发为仁政,建立起仁学的政治论。仁政实质上是建立在民本、爱民、保民为价值基点之上的一套政府管理形态。康有为曾说:“‘推己及人’乃孔子立教之本;‘与民同之’,自主平等,乃孔子立治之本。”道家也主张安民政策,老子提出“以百姓心为心”,“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可以说,儒道的民本精神与善治的价值取向也有一定的重合。倘若抛开那些束缚个性解放、压抑自由平等的封建礼教和伪善化了的“仁义道德”,儒家仁学则更是具有超时代的生命力,能够成为推动善治的重要精神支撑。

三是儒道治国之策与善治的相融问题。儒道虽阴阳各异,但在治国之策上仍有共同之处。第一,都向往社会和谐与公平。儒家有“大同”的理想,道家有“太上”的追求;孔子讲“和为贵”,老子讲“乐其俗”,皆反对欺压、争夺,企图消除人间苦难。第二,都反对严刑苛法、以力制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老子主张“恒善救人”;孟子曰“善战者服上刑”,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第三,虽然儒家主张有为,道家主张无为,两者却是互含的。按照儒家的思路,社会要管得好,必须健全制度,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和之以乐,任之以贤,使之以惠;按照道家的理解,社会管不好,就是因为统治者管得太多,繁为礼而重为教,因此“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国要政尚简易。但《论语》称赞舜“无为而治”,《老子》书中也有“爱民治国”的提法,所以儒道之间有颇多遥相呼应之处。儒道的上述思想与善治理念极易融合,尤其是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阐述,简直是倡导社会自治的古代版宣言。

综上所述,善治理念与我国传统的儒道思想在不少方面是相融的,即便这种相融需要潜心体会,但在精神深处却并不牵强。从某种意义来看,地方政府对善治的追求,同样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合理价值的继承与发扬。

二、善治的中国式阐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应该是平等的。是什么支撑着平等的地位呢?唯有制度保障下的平等的权利。从理论上讲,这种平等的权利不仅限于市场主体之间,而且应扩展到各种社会组织之间乃至政府与公民、政府与非政府组织、政府与私人企业之间。但千万不要认为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平等的保护神,恰恰相反,市场经济是促使社会利益结构分化的加速器,它或许使人越来越自由,却难以保证使人越来越平等。事实上,由于竞争的优胜劣汰,市场经济将使社会财富的分配越来越不均衡,公民社会则在阶层分化中不断成长。当前我国地方政府面对的或许就是这样的场景,换言之,地方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时,不再是面对过去那般相对均质的利益无差别者,也不再是面对被动接受任何政策的心悦诚服者。行政环境的变化,需要政府模式的创新。如何更好地保护平等权利、调节社会利益、回应公民诉求、提供公共物品呢?可以说,治理与善治理论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

当然,对善治的期盼并不意味着善治的临近,甚至不能说各地已经具备走向善治的基本条件。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公共行政学大师罗伯特.达尔在《行政学的三个问题》中曾说:“从某一个国家的行政环境归纳出来的概论,不能够立刻予以普遍化,或被应用到另一个不同环境的行政管理上去。一个理论是否适用于另一个不同的场合,必须先把那个特殊场合加以研究之后才可以判定。”如果说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是在市场经济发育较为完善的基础上进行,我国则仍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公民社会也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无法承担大量的政府转移职能。从善治的内涵中,我们不难发现其暗含的一个前提——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概念最早见诸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1980年发表的《社会资本随笔》。英国学者肯尼斯.纽顿认为,社会资本表现为与公民的信任、互惠和合作有关的一系列态度和价值观构成的人格网络。真正将社会资本理论引入政治发展研究的是哈佛大学教授帕特南,他将其界定为“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他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的效率”。而目前我国社会资本的总体状况是多元并存、分布不均、发育不良,这是不容回避的现实。很显然,只有社会普遍具有团结、合作、信任的公共精神,具有高度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才能形成善治的肥沃土壤,形成真正有效的多中心的治理结构。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我国政治体系内部关系逐步理顺,社会转型为治理结构变迁提供了前提。但我们的现实基础还不够扎实,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亟须继续发生深刻的转变,走向善治将是一个持续探索的过程。还应看到,“治理理论是一个纯粹的舶来品,要在中国植根,第一要务便是将其中国化”。而将治理理论运用于本国实践,必须寻求与国情契合的文化因子。为此,有必要对善治概念先作本土化的阐发。

首先,善治是“善者治理”。这是就治理主体而言。善在《辞海》中的第一层含义即善良、美好。作为善治社会的治理主体,无论是政府还是其他公共部门,无论是非政府组织还是私人企业,都应当具有合法性。尤其是政府更需要有无可争议的合法性。这里的合法性不是自封的,它源于社会成员发自内心的忠诚与支持,而这需要政府以自身行动来证明、来争取、来捍卫。在社会公众的眼中,政府应该始终是一个“善者”——一个温良的治理者、公正的治理者,一个值得信赖的合格治理者。

同类推荐
  • 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

    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

    《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是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论文集研究范围是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中国与东北亚、东南亚诸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诸多方面交流与合作的历史状况与历史意义,集中展示了历史学界在中国与周边诸邻国关系史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 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的政府行为研究:基于公共管理者视角

    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的政府行为研究:基于公共管理者视角

    本书介绍了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政府行为、投资领域政府行为及其基本框架、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行为比较研究、1998年以来中国投资领域地方政府行为分析、规范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政府行为的思考等内容。
  • 中国狮:一座城市崛起的30年记忆

    中国狮:一座城市崛起的30年记忆

    本书不仅讲述了一座小城经济奇迹背后的秘密,更可以看做是一次探讨城市品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尝试。有什么样的水土,就有什么样的人群;有什么样的人群,就有什么样的区域未来。书不是一本简单的城市回忆录,它第一次站在国家的视野和更久远的时空坐标中,结合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变迁,对一座城市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基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讲述了石狮人所特有的人文精神。或许以石狮为代表的闽南是这样一块土壤,它以自身为支点聚焦了两个巨大无比的文化扇面,一面是博大精深的中原文明,另一面则是广阔无边的海洋文明,数百年来,正是这两种不同特质文明的千百次撞击与交融,终于铸就了闽南所特有的魂魄与传奇,而这场传奇只是刚刚开始。
  •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本书从美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谈起,探索美国人为何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如此敌对的态度,美国政治文化为何同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本书还纵论美国在冷战期间和冷战结束之后的反共主义如何表现在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之中,指出美国在国家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意识形态的诉求会让于实际利益的考虑;在国力强盛的状态下,在对手的意识形态诉求也十分强烈的情况下,则在外交中强化意识形态色彩。
  • 王朝间的对话:朝鲜领选使天津来往日记导读

    王朝间的对话:朝鲜领选使天津来往日记导读

    古代出使中国的高丽、朝鲜使节以及他们的随行人员,写下了大量有关中国的文字。这些书统称《燕行录》。《燕行录》的写作持续了700年之久,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外国文人记录中国的超大型文库。金允植的《阴晴史》是最后一批《燕行录》,也是朝鲜封建文人的千古绝唱。
热门推荐
  • 红警之异军突起

    红警之异军突起

    上一部作品写的其实有些脱离了我的世界的概念了,而这一本则是纯粹的红警,喜欢的小伙伴们就进来看一下吧,不管怎么说,求收藏,求推荐哈。(另一本我也会继续更新。)
  • 缘牵心

    缘牵心

    男孩六岁那年和出生百天的女孩定下亲事,互赠了金锁。女孩两岁时父母双亡寄养在舅舅家从此音讯全无。约定的二十年期限已过,女孩仍未出现。已过而立之年的男孩金锁封心,一心守候女孩的到来。心缘牵情,女孩带着金锁踏上了漫漫寻找征程。
  • 人族灵侠

    人族灵侠

    广袤无边的萨尔那加大陆上,生存着海量的种族。人类只是这种族之海中的一员,而在人族领地之中,东部边疆要塞---永恒之城之中,生活着一个以乞讨为生的小乞丐,一切都从那件被他捡回家的破烂战甲开始了。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乖乖校花的混混校草

    乖乖校花的混混校草

    可是…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吻过之后,她的这颗心似乎也被带走了,分开后,竟然一直想着他。她是父母老师眼中的乖乖女,他是父母离异没有人要的坏男孩,面对那么多男孩子的追求,她只为他心动……青涩的爱情,甜蜜的日子,经历过的伤害,都无法让父母停止他们的百般阻挠。谁能告诉她,她该怎么办?
  • 千金女警

    千金女警

    高级警官林乔安因为查案,假扮成当红女星林在熙,却误打误撞认识了高冷的未婚夫许辰熙,腹黑暖男易轩,黑帮少主洛倾宇,看似傻白甜却有另一面的苏逸夏,冷血杀手冷熙然。面对这么多小鲜肉,你还会选择男友力爆棚的楚安阳吗?重重破案,却发现了一个又一个更深的阴谋……
  • 相信自己是雄鹰

    相信自己是雄鹰

    对于处在成长重要阶段青少年,怎样才能开启他们的智慧之窗,激发他们潜藏的巨大能量呢?精彩的哲理故事如一丝丝火苗,点亮心灵睿智之灯;如一把金钥匙,开启智慧宝库之门。
  • 蜀山弟子逍遥行

    蜀山弟子逍遥行

    仙剑四,仙剑三,仙剑1奇妙之行。更有诛仙等奇幻世界!无尽的旅途尽在《蜀山弟子逍遥行》。且看蜀山弟子的精彩旅途
  • 活力养生:健康添活力·生活真够劲

    活力养生:健康添活力·生活真够劲

    本书是健康好管家丛书之一,它所提出的五种活力:“量腹接所受”——食欲的活力、“室内姬粗丑”——性欲的活力、“暮卧不覆首”——睡眠的活力、“勤动则不朽”——运动的活力和“知足乐无穷”——精神的活力,对于想要的健康长寿并非难事,关键在于怎样去努力才能培养和保持这五种活力,那就从这本书开始吧!
  • 跳针的唱片—那无法轮回的我的爱

    跳针的唱片—那无法轮回的我的爱

    她虽是豪门的一个女子却和所有女生一样向往着童话里面的爱情。当她进入那所贵学院以后,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爱的人伤害她,爱她的人为了她而死。她伤心欲绝,她要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