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0100000011

第11章 1女中学生

第三章 伦敦蓓蕾

第三章1女中学生

生病的时候毕竟是少数,那种对家庭的复杂人际关系的逃离终是有限的,而读书,是最理直气壮的逃离。牙牙学语的时候,林徽因就喜欢读书,那时候,与其说喜欢读书,莫如是喜欢和温柔的女性在一起,祖母、大姑母都是那样不同于母亲的、温文尔雅的女子,特别是读书的时候,仿佛她们身上也沾染了书的清香。也许那是玉兰花的清香吧,祖母和姑母都喜欢在院子里的玉兰花树下读书、做女红,林徽因因而固执地认为,好书有玉兰花一样的清香。

林徽因正式发蒙读书是五岁,第一个老师是大姑母林泽民;然后是八岁的时候,全家由杭州移居上海,住在虹口区金益里,林徽因与表姐妹们一起进入附近的虹口爱国小学,读二年级;再然后,林徽因十二岁,全家从临时的住所天津迁往北京,和父亲团聚,林徽因进入有名的北京培华女子中学读书。

有关林徽因的传记都认为林徽因所就读的中学叫做“培华女子中学”,而且在当时极为有名,但是有人考证,现在却找不到有关培华女校的记载,林徽因读的可能是“培根女校”,培华是培根的笔误,以讹传讹。

不管是培华还是培根,有一点可以肯定,林徽因就读的是外国人创办的一所教会中学。

教会在中国办女学,始于19世纪中期。初期的教会女子学校,都是识字班性质。所收的学生多为使婢、弃女、贫苦儿童,她们与其说是为了就学,不如说是为了衣食。到了1914年,当培华步启明女中、贝满女中、圣玛利亚女校、中西女塾等名校在中国创立时,教会女校已经走出了“识字班”的初级阶段,变得全面而正规起来。送子女入读教会学校,成为上层社会的一种时尚。

当时,随着一些有识之士对西方文化的兼收,女性观念也逐渐开明,大门不出的闺阁小姐已经开始稍显落伍,由教会学校提供的“读西书、明外事、擅文才”,兼通中西礼仪的“淑女教育”成为上层社会的理想。教会学校于是适时而动,一改以往扶助贫弱的形象,收取高额学费。稍具背景的家庭,有的是出于传统理念,希望女儿能符合时代的审美情趣,将来嫁入好人家;也有人希望以平等独立的新式教育培养人才。1916年林长民送女儿入读,应该是属于后者。

与林徽因一起入读这所学校的,还有她的表姐妹们。1916年,开学不久,她们穿着统一的校服又拍了一张照片。与四年以前的那张照片相比,当年的“丑小鸭”们个个变成了白天鹅,出落得亭亭玉立,美丽大方。

林徽因不再是四年以前和表姐争糖果的小女孩了,只是,当年的小妹妹麟趾已经去到另一个世界,家,不再是自己和母亲的家,而是需要与人分享的。林徽因的眼中,总有一抹抹不去的悒郁。

其实,在林徽因的心中,自从祖父、祖母相继去世以后,这个“家”便不再是宁静的港湾,而是一个时刻需要小心的战场。祖父是在林徽因十岁那年去世的,可是男人,而且是一个迟暮之中的老年男性,是感受不到他的两个儿媳妇之间的刀光剑影的,唯一能够感同身受的就是林徽因。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一场无处不在的战争,唯一的世外桃源,就是读书,有时候,林徽因能够钻在书里面一个半天,在另一个世界里,她忘记了身边所有的纷争和烦恼。

因为林徽因对书的痴迷,她自然而然获得了同学和老师的好感和喜欢,如果那个时代有住校的做法,林徽因一定会要求住校——不管哪个地方,只要能够逃离那个叫做“家”的地方,就是好的。

林徽因像一株含苞的荷花,美丽,又由于书香的熏陶而令人不敢亵渎,同学、老师对她的喜爱是由衷的、毫无动机的,林徽因在学校如鱼得水,她和表姐妹们嘻嘻哈哈地闹个不停,和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成年以后,林徽因一直都是一个特别能说话的人,她仿佛要把在那个“家”里面没有说出的话、所压抑的沉默,全部迸发出来。

家,仿佛一直是两个女人的战场,让林徽因的小小心灵千折百回,变成细细密密的皱褶,幸好还有幽幽书香,以及阳光明媚的学校,它们像潺潺流水,一寸一寸地舒展着少女林徽因的心思,塑造着她的性格,也充实着她的认知。

国学典籍、诗歌辞赋、历史典故,这些旧学根基是在林徽因童年的启蒙教育中就已经开始确立了的,那是她一生事业的基点之一。教会学校的日常教学一般以中英文并进为宗旨,这带给林徽因一个全新的世界,有如心灵的另一重开启:自然科学、历史地理的涉猎拓宽了她的思维,形成了她科学而全面的知识结构;音乐美术的修养陶冶了她的性情;英语的学习为她展开了一个别样的文化世界,她涉游其间而不觉倦,从此就是一辈子。

置身这样优裕的教育环境,林徽因早早萌生了文化意识。1917年,林徽因13岁,父亲远游日本。林徽因想给父亲一个惊喜,她翻出家中收藏的诸多字画,一件件过目分类,编成收藏目录,自信父亲归来,能够给予好评。父亲在生活琐事上是慈父,但在教育问题上却毫不含糊,回家仔细阅读之后提出了许多批评,让自负的林徽因惭愧了好一阵子。这件事想必让林徽因记忆深刻,她在自己给父亲的家信上这样批注:  “徽自信能担任编字画目录,及爹爹归取阅,以为不适用,颇暗惭。”

同类推荐
  • 董其昌与松江派

    董其昌与松江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与松江派》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一道闪烁着绚烂亮光的长虹

    一道闪烁着绚烂亮光的长虹

    高长虹,山西盂县路家村镇西沟村人,1898年出生在一个世代以耕读为本的小康之家。他是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过相当影响的文学团“狂飙社”的主将。是山西一位较早结识鲁迅,并在鲁迅直接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进步作家。高长虹文学创作生涯前后长达20多年,是一位杰出的诗人、现代作家。
  • 狄仁杰评传(隋唐历史人物)

    狄仁杰评传(隋唐历史人物)

    本书从思想、信仰、品格、心理、君臣关系、同僚关系等方面,对狄仁杰进行了研究和评价。全面客观地写出了狄仁杰曲折坎坷又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 荷兰王后马克西玛传

    荷兰王后马克西玛传

    荷兰对你来说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对普通中国读者而言,对荷兰的印象似乎只有……郁金香和风车,可能还有永远拿不到冠军的足球。其实,荷兰有自己的王室,和曝光率颇高的英国王室相比毫不逊色。2013年4月,威廉—亚历山大国王从他母亲贝娅特丽克丝那里继承王位,荷兰有了一位来自阿根廷的王后:马克西玛?索雷吉耶塔。本书聚焦于马克西玛王后,讲述了她和威廉—亚历山大的故事。你将能读到她令人印象深刻的职业生涯,1999年她和高个金发王储的邂逅和之后两人的秘密恋情。通过本书,你将对威廉—亚历山大国王和他卓越的王室祖先有所了解,还将了解到荷兰君主政体、荷兰王宫、荷兰国王日,以及欧洲其他王室情侣的情况。
  • 杨凤田传

    杨凤田传

    本书讲述了寒门学子杨凤田从小聪慧好学、积极进取,由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奋斗历程,以及他执着刚毅、爱岗敬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尚品德。介绍了他始终以‘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理念为己任,先后参加、组织研制出歼8系列先进战斗机,填补了我国航空史上多项空白,大大增加了空、海军作战能力,为祖国的航空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事迹。 本书可供航空科研战线上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广大军事爱好者阅读学习。
热门推荐
  • 三国之权倾亚非欧

    三国之权倾亚非欧

    他姓孙名权,本该是东吴最有权势的第一人,但就因为哥哥临终前的那句‘汝年幼,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当问公瑾’,让他的权力陷入空前的架空,周瑜把持三军,张昭手握财政,江东子弟只知文有张子布,武有周公瑾,何曾听说江东是孙氏的天下?公元200年,对于西方的罗马帝国和东方的大汉帝国来说都进入到生死存亡的危机当中,一个来自21世纪的灵魂附着在刚刚接手江东的孙权身上,一声惊天怒吼从建邺城发出,“我姓孙名权,自当权倾天下,权倾亚非欧,权倾整个世界!”
  • 洛城天以晴

    洛城天以晴

    的教室里,白色的钢琴前坐着一位穿着白色衬衫的男生。虽然,只看到侧脸,但是,依然帅爆了。伊以晴看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心想:拍个照片,应该不犯法的吧。刚拍完,她就后悔了。不是因为拍了帅哥的照片后悔,而是,因为没有关掉音效。“那你刚刚在外面干什么”伊以晴心想:一定不能让他知道,我在偷拍他,那我该怎么说呢?“这个还要想很久吗?“没有,我只是逻辑性思维不好,需要整理一下而已,整理一下而已”“那你说一下?”伊以晴及其心虚的说:“刚刚……,刚刚一只猫撞了我一下,手机就掉地上了,对,就是这样。”眼前的男生看到伊以晴那极其心虚的表情,以及可笑的回答,竟然嘴角微微一上仰。
  • 无上颠峰之颠峰

    无上颠峰之颠峰

    无上颠峰。心有多大,修练之道便有多远!不放弃,不服输,那么终将会迈入颠峰。
  • 周易浅述

    周易浅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生死循环

    生死循环

    循环走,鬼门关、黄泉路,经过月神花,走过奈何桥,最终问题人间界。
  • 玄武天地

    玄武天地

    《天授武行道觉心》吾以道冠武明名,沉气敛意驭中马!足履方寸长河锁,拳拒开阖封门闭。心户分齐八封位,内外兼顾五行气。腾挪有秩攘龙虎,纵跃频度踏云风。刀枪剑戟投技艺,斧钺钩叉擒拿器。觉心无形杀无敌,明名披神望披靡!功夫若谈孰高低,不是身手是德意!
  • 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电影与文化的转型

    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电影与文化的转型

    本书是有关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文学、电影与文化的研究,按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四篇文章,是讲清末“革命”话语的;第二部分的三篇探讨民国初期报纸副刊与文学杂志的政治文化;第三部分的三篇关于中国早期电影与都市文化;第四部分讨论的是文学文本、类型与文学主体,最后两篇是谈张爱玲的,涉及1940年代欧美现代主义与本土文化的接受和挪用等问题。
  • 仙荒永眠

    仙荒永眠

    苍天未死,只是长眠。天神几何,怎可无道?邪魔乱世,白骨撑天。黄泉渡者,血海浪颠!吾愿,自入嗔魔,自堕疯癫,自成自在仙。吾愿,焚了这天,焚了那仙,焚了此世间。斩断这世间的桎梏,只为破了无尽的方圆。奏起这仙途的赞歌,无拘无束地疯上一把。踏破凡与尘的禁锢,兜兜转转熬过了千年。只是为了,与你相见。
  • 纳天下

    纳天下

    异世大陆,天下分五洲十朝,皇朝下又有诸多诸侯国,看恪道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众妙集

    众妙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