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0000000013

第13章 1 原来也是“天津卫”

第三章 天津的依恋上海的决裂

第三章1 原来也是“天津卫”

1923年,张爱玲27岁的父亲结束依傍兄嫂的生活,自立门户,带着一大家子由上海搬往天津。

家在睦南道上。这条不宽的马路整洁幽静,马路牙子上是成行的槐树。一栋栋欧洲风情的小洋楼坐落在路两边。楼是那种小小的独门独院的红顶小楼,树也没有往高里长,而是长到院子围墙那么高时,就四下蔓延开。路也不宽,道旁的座椅也小得可爱,没有人坐,却很干净,有着欲说还休的味道。恍然间,像走进了童话里安逸的场景。

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张志沂选择在睦南道上安家,肯定是有讲究的。张家的亲戚大多住在这附近。据今天的统计,这条两公里多点长的马路上,留下各类风貌建筑74栋,名人故居22处,市文物保护单位四处。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住在这里,张学良的二弟张学铭先生住在这里,中国近代外交家颜惠庆先生住在这里,天津八大家“李善人”的后代住在这里……

张爱玲和弟弟常在花园里唱歌、荡秋千、追逐大白鹅。这个阶段,他们生活在成群的仆人之间,常由仆人抱着走亲访友,开始熟悉亲友往还、节日庆吊这些传统礼仪。张爱玲的母亲和姑姑出国后,亲友们常轮流来看张爱玲姐弟俩人。

在“二大爷”家,永远有一个高大的老人坐在藤躺椅上。

我叫声“二大爷”。

“认多少字啦?” 他总是问。再没第二句话。然后就是“背个诗我听。”

“再背个。”

还是我母亲在家的时候教我的几首唐诗,有些字不认识,就只背诵字音。他每次听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就流泪。

他五十几岁的瘦小的媳妇小脚伶仃站在房门口伺候。他问了声“有什么吃的?”她回说“有包子,有合子。”他点点头,叫我“去玩去”。

多年后,张爱玲才恍惚听见说“二大爷”是最后一个两江总督张人骏。

天津这么多的亲戚朋友、礼节走动,小小的心灵应该充分满足。生活的丰满容易让小孩子体会到幸福。天津的这段时光是张爱玲的“橙色岁月”。

稍大一点,家里为她和弟弟请来了私塾老师。这是她受教育的开始。她还记得那时天天在傍晚的窗前摇摆着身子背书。有一段时间,常为背不出书而苦恼。甚至除夕之夜还用功背书,以致保姆怕她熬夜辛苦,没有照她的吩咐早早喊她起来迎新年,第二天她醒来时鞭炮已经放过了。

我觉得一切的繁华都已经成了过去,我没有份了,躺在床上哭了又哭,不肯起来,最后被拉了起来,坐在小藤椅上,人家替我穿上新鞋的时候,还是哭——即使穿上新鞋也赶不上。

为什么命运的惘惘威胁一直萦绕在张爱玲的身上呢?长大一点,她带着喜悦地急着喊:“出名要趁早啊!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所以更加要催:快,快,迟了来不及了,来不及了!”“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惘惘的威胁。”

在张爱玲的散文和小说里,这样的想法、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她思想背景里的“惘惘的威胁”,已经成为她生命的底色。凡事都觉得来不及。就连她在父亲的鼓励下学做的古体诗“声如羯鼓催花发,带雨莲开第一枝”也带着仓促的语气。

来不及了,来不及了。一切都在时代的剧烈变迁中没有安全感,就连曾经荣耀繁华的家,也江河日下一日不如一日。父亲的家,母亲的家,亲戚们的家,都在时代的车轮里分崩离析,破损不堪。敏感的张爱玲,体会到时代的危险,看到命运的残忍。可惜的是,她不知不觉中把这“惘惘的威胁”当成了自己命运的底子。

就连三十多年后,她在罗湖口岸转身离开,再也没有回来,也是那么的急促。后来在美国写稿,几近隐居,有一个原因就是她觉得时间不够用了,得快点抓紧这转瞬即逝的刹那。

在惘惘的命运一触即发之前,让我们还是把镜头回到老天津卫吧。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天津,俨然是京城的后花园。1919年后的北京,已不复是那些遗老遗少的温暖之地,他们纷纷搬到天津,把前朝的作风一并带了过来。当北京如火如荼的反封反帝时,天津却暂时安逸。

坐着黄包车前行在和平路、劝业场、维多利亚大道上,眼前是高大厚实的欧式建筑;耳边是跑马场里喧沸的人声,旌旗猎猎;街头有各色小吃,煎饼馃子、锅巴菜、大红糖堆儿,再叫上一碗老豆腐,看着龙嘴茶壶倒出优美的滚水弧线……

外面的世界是这样的惬意,年幼的张爱玲有没有拉着父亲张志沂的手,买上过一串糖堆儿呢?

萧伯纳的戏:《心碎的屋》,是我父亲当初买的,空白上留有他的英文题识:天津、华北,1926。32号路61号,提摩太·C·张。

这短短一句话,让人回味。似乎这萧伯纳的戏、英文的题识、“提摩太”三个字才能契合天津的味道。

一直觉得每个城市都有着独特的味道。天津适合怀旧,怀旧中有点慵懒,慵懒中带着洋气,洋气里面似乎又有着最民风的东西。

我向来觉得在书上郑重地留下姓氏,注明年月,地址,是近于罗唆无聊,但是新近发现这本书上的几行字,却很喜欢,因为有一种春日迟迟的空气,像我们在天津的家。

我记得每天早上女佣把我抱到母亲床上去,是铜床,我爬在方格子青锦被上,跟着她不知所云地背唐诗……

……姨奶奶搬了进来。家里很热闹,时常有宴会,叫条子。我躲在帘子背后偷看,尤其注意同坐在一张沙发椅上的十六七岁的两姐妹,披着前刘海,穿着一样的玉色袄裤,雪白地依偎着,像生在一起似的。

……(姨奶奶)每天带我到起士林去看跳舞。我坐在桌子边,面前的蛋糕上的白奶油高其眉毛,然而我把那一块全吃了,在那微红的黄昏里渐渐盹着,照例到三四点钟,背在佣人身上背回家。

松子糖装在金耳的小花瓷罐里。旁边有黄红的蟠桃式瓷缸,里面是痱子粉。下午的阳光照到磨白了的旧梳妆台上……

这就是天津那个家——华丽、温暖,带着牛奶泡沫般精巧纤细的风致。浸淫在这种生活方式特有的舒适、悠闲、慵懒中,耳濡目染、感官敏锐,容易造就纤巧精致的趣味。

张爱玲敏锐地捕捉到了这日常中的美,从细节处发现鲜明生动的光亮,获得愉悦的审美。不夸张地说,这些也是成就张爱玲的一个重要条件。

她母亲前脚出国,姨奶奶后脚就进门了。堂子里面的女人自会看事,对这个张家大小姐极尽敷衍、拉拢。因为,张爱玲的父亲器重这个女儿。

姨奶奶带着她去起士林看跳舞、吃奶油蛋糕,还给她做好看的新衣服。这使得幼年的张爱玲有一次很肯定地说喜欢姨奶奶多过自己的母亲。

不管是谁,有人宠,有人爱,哪怕是敷衍,也很愉快。

天津留在张爱玲心里是“春日迟迟”的感觉。春天的午后,坐在书房里,阳光照在身上,明亮但不灼热,看着窗格子上光线的移动,听着鱼缸里的鱼冒泡泡,桌上放着耳朵眼炸糕。这是天津暖洋洋的午后。

同类推荐
  • 我和爸爸马三立

    我和爸爸马三立

    本书是一部通过马三立女儿、女婿的独特视角,追忆马三立生前事迹的纪实作品。作者希望借此寄托对亲人逝世五周年的深切缅怀,同时为读者提供一个更深入认识和了解大师的机会。
  • 甘地(名人传记丛书)

    甘地(名人传记丛书)

    本书主要从四个方面:少年时代,青年时代,南非的生活,活跃在祖国撰写了甘地拒绝压迫,反抗专制的印度圣雄的心路历程。
  • 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

    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

    寿宁在挖掘传统文化遗存过程中,刘春民同志又带领一批文学工作者,搜集、整理、编纂《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一书,这是为研究冯梦龙知寿宁吏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横断面。书中作品对习总书记褒奖冯梦龙为官清廉积极响应,希望借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冯梦龙其人、其事,让更多人认知、效学他写书为人民、做官为人民的高尚情操。愿更多的文学工作者能学习冯梦龙“作而行之”的人格魅力,唯有这样,其作品才能成为经典的传世佳作。
  • 洛克菲勒回忆录

    洛克菲勒回忆录

    本书为洛克菲勒家族的回忆录,戴维·洛克菲勒用坦诚的笔锋描绘了自己的一生,介绍了他那非凡的家族、出色的事业,他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等。
  • 蒋介石传

    蒋介石传

    蒋介石是民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关键人物,是中国国民党历史上的中心人物。中国大陆对蒋介石的研究缘起于20世纪60年代,自80年代以来,拓宽了研究领域,在多方面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但同时,由于多种原因,在蒋介石研究领域里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与不足。杨树标老师通过多年积累,修正了该研究领域的一些缺陷和偏差之处。可以说,这是一本真实再现蒋介石生平的历史书,适合众多历史爱好者和研究者阅读。
热门推荐
  • 血剑一生

    血剑一生

    杀手的重生,前世的遗憾,是否可以补救.
  • 至尊刺客腹黑音师

    至尊刺客腹黑音师

    作为一个爱国的刺客,云月漓为了保护一块华夏祖先的木牌而被自己的所爱杀了。时空流转,云月漓被这块古老的小木牌送到一个异世界,附身在一个刚死的小孩身上,这里有元素师、召唤师等等在刚穿来的时候就遇上了“老乡”也是那块木牌的主人,并成为了他的徒弟,还发现了她竟然是稀有的琴师……出去后既要解开原主的身世之谜,也要寻找遗落在这异世界的神龙等华夏神兽。找神兽、避仇家、闯禁地、最终以琴师傲视天下在这过程中她也寻找到能托付一生的男人,陪她一起走上成神之路。看一个时不时蒙圈且腹黑的二十一世纪杀手如何玩转这异世界吧
  • 杂病治例

    杂病治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男神,别跑

    男神,别跑

    她第一次遇见他,是在大学校园,一见钟情的童话都是假的,光芒四射的他和外表可爱,内心却无比腹黑的她会碰撞出怎么样的火花?是太阳先升起,还是意外先来临?看腹黑女神和傲娇男神欢喜冤家配,又能擦出怎样的火花。本文纯宠,业界良心,绝对不虐,女主不是傻白甜,也不是韩剧女主角,不愿意看的亲请绕路哦。
  • 如何计出你的胜算

    如何计出你的胜算

    本书通过对竞争理论分析和大量的实证研究,试图告诉你如何根据人生目标,策划和布局自己人生的竞争格局;如何客观评估自己和对手的竞争资本,做到知己知彼;一个人和一个企业如何理性面对未来的竞争,进行科学预测,做到“能掐会算”;如何做好力量储备,阐示真正的赢家是怎样炼成的;如何借用外部的力量和整合社会资源提高自己的战斗力;如何积极行动,领先一步抢占有利位置;如何权衡利弊,谋求利益的最大化,增强竞争的力;如何在竞争中回避或分散风险,学会合作,做到“双赢”。
  • 阡骨情缘

    阡骨情缘

    杀阡陌为救花千骨出蛮荒,功力散尽,陷入沉睡,花千骨也因为白子画的一剑,失去了记忆。十年之后,花千骨进入冰室,当寒气逼人的透明冰棺出现在眼前时,她的心莫名的颤抖,她小心的、轻轻的靠前,生怕惊了棺中人。当花千骨看到杀阡陌的一刹那,所有的记忆犹如潮水般涌入脑海。“姐姐,小不点回来了。”伤心欲绝的花千骨决定留在七杀殿............
  • 凌乱万界

    凌乱万界

    这是一个十六岁少年,为救出自己父亲,复活自己母亲,从而自愿进入到不同世界,寻找九颗源珠的故事。这是一个修仙的故事,只不过那过程有点特别……
  • 火武吟雪

    火武吟雪

    星元大陆,强者为尊,沟通九天之上本命星辰,融入其身,重塑金身。一代强人火武走出世家,披荆斩棘,过关斩将,开创属于自己的神话传奇。冲冠一怒为红颜,一念成魔,血流成河...与此同时,极为遥远的地方漠吟雪翘首相望,期盼着与火武能有重逢的一天,为此,她不惜独身一人踏入了充满未知的城市,寻得她日夜牵绊的思念之人...火武心中那颗燃烧的火种也是在一点点的熊熊燃烧起来,期盼着与父母早日团聚,与心中挚爱能够相守...期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 掌中论

    掌中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刺客

    刺客

    刺客与刺杀,永远是中外历史上最为触目惊心的一页。刺客这一神秘、古老而现代的另类群体,完全可当作人类几千年历史的一个断面,更可视为一部部“英雄时代”的挽歌。本书正是阐述了“刺客”这一历史断面上的终极职业与英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