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蔚有首歌唱道:“孤身,身处何处有净土?独立,立在哪里无霜露?”如此凄凉如断弦的歌声撩拨着听众的内心,把“孤独”的灵魂意境渲染得淋漓尽致。
“其实孤独应该是用来享受的”,复旦大学最有魅力的情商老师陈果对孤独有着深入的见解。在她看来,孤独是一种自我世界的独处,在这种状态下自我才是完整的,才没有缺失和遗憾。真正的禅者、冥想者都是孤独的……她认为换一种心境一切都不一样了——“享受孤独”。
生活中的孤独,其实是为了让自己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能够和自己近距离相处,发掘心中的正能量。
很多人害怕孤独,那是因为还没有找到和自己相处的最好方式。
当有机会和自己独处时,有些人总是会害怕,会想尽办法找其他人陪伴,或是可以做某些事,试图填补空虚。然而,越是想逃避的东西,它越会纠缠不放。就如同孤独,越是想尽力摆脱,它越会如影随形。
露西相恋七年的男朋友背叛了她,露西很绝望,她以最快的速度将行李打包,连夜来到纽约,离开让她伤心的华盛顿。
在纽约露西没有一个朋友,找到一间公寓安顿下来,每天宅在家里,希望能让自己清静下来。然而,事情并非她想的那么简单,生活不但没有清静,强烈的孤独感反而无情地向她袭来。尤其在晚上,强烈的孤独和空虚占据了露西的心灵,她只能一个人在阳台对着星空发呆。
有一天,露西终于对这种生活忍无可忍,她开始去泡吧,坐在狂欢的人群中聆听喧嚣,直到天明;她将自己的灵魂寄托给网游世界,每天重复着无聊的话题,只求能快点消除内心的孤独感……可是,看似如此充实的生活,其实更加孤独。
意大利影星索菲亚·罗兰曾经说过:“孤独来袭时,我正视自己的情感,正视真实的自己,品尝新思想,纠正旧错误;形单影只是给自己同灵魂坦率对话和真诚交往的绝好机会。孤独时,我和我的思维与书本做伴。”
害怕孤独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如何和自己独处,所以,不妨试着观察自己的心,把孤独看成是另一种自由,在无拘无束的时候和自己的内心坦诚对话,或许,你会发现未曾有过的美好。请珍惜孤独时刻灵魂中些许的清静。
开学前,一个大学生怀着无比的憧憬来到自己梦想的学校报到,然而老师却告诉她:“大学生活是孤独的,要慢慢学会跟自己相处。”
这位学生看着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学校感到十分诧异,在如此朝气蓬勃的气氛中怎么会感到孤独呢?没过多久,她渐渐领悟到老师所说的孤独。
对大学生活的好奇和新鲜感随着热闹的迎新生活动的结束而慢慢散去,她逐渐发现好多问题自己根本不知怎么处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无法顾及她。那种繁华背后无言的寂寞和喧闹之后难耐的孤独感不时向她袭来。
她试着接受这种孤独感,开始领悟老师说的——学会独处。抛开生活中的繁杂喧嚣,她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宁静的世界。一个人的生活中,她找到了与灵魂对话的最好时机,她慢慢地学会用最长的时间独自思索,逐渐适应了这种状态。偶尔一次自习课后的漫步机会,让她深刻地感受到独处也有快乐。
在《爱与孤独》一书中,作者周国平说道:“爱是孤独的源泉,没有爱的人不会孤独。也许孤独是最意味深长的赠品,受此赠品的人从此学会了如何爱自己,也学会了理解其他孤独灵魂和深藏于他们心中深邃的爱,为自己建立一个珍贵的精神世界。”请珍惜孤独带给你的正能量,让你有机会在灵魂深处清静地自由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