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真挚的友情难能可贵,但很多人可能会由于某种误会、疏忽或者别的什么原因,与原本很好的朋友闹了矛盾,此时若双方耿耿于怀,则误会可能越来越深,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其实,朋友间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如果因为这种无心的伤害而失去彼此,那不仅是一种遗憾,而且是一种悲哀。因此,与朋友相处,要善于忘怀与朋友之间的不快,不要因为一点儿小事而失去朋友。
在与朋友的相处中,我们会经历开心和快乐,也会有苦楚、怒气和不能说的委屈,这时把快乐刻在石头上,把不幸写在沙滩上,忘记朋友的伤害,铭记朋友的关爱,双方的友谊就有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在实际生活中,有些人总觉得自己的生活充满不幸与悲伤,他们很奇怪为什么有些人每天总是快快乐乐的。其实道理很简单,这就在于自己的选择:你是铭记,还是原谅别人的错误、别人对自己的伤害。
的确,有些伤害虽然不重,但如果时刻铭记在心,便会给自己造成巨大的负担,使自己很难轻松起来。因此,要想修炼更好的自己,就不能抓着别人的错误不放,不要轻易地被别人的伤害扎伤自己。
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朋友之间坚固的亲密关系。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故事。
管仲自幼家境贫穷,鲍叔牙则比较富有,早年两人合伙做生意,管仲只出很少的本钱,分红时却拿很多钱。朋友看不惯,纷纷为鲍叔牙鸣不平,但鲍叔牙解释说:“管仲家里穷,他需要多拿些钱奉养自己的母亲。”
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办事,结果不但没有办好事情,反而把事情搞得一团糟,鲍叔牙也不生气,还安慰管仲,说:“事情办不成,不是因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不好,你别介意。”
管仲曾三次带兵打仗,却三次临阵而逃了,大家纷纷骂他是“胆小鬼”、“懦夫”,瞧不起他。鲍叔牙忙替他辩白说,不是管仲胆小,而是管仲家中有八十高龄的老母,缺少人手照顾,所以他才如此爱惜性命。
二人由于辅佐的对象不同而成了政敌,最后鲍叔牙获胜,管仲沦为阶下囚。但鲍叔牙力保管仲,使他免于死罪,并设法使齐桓公原谅他,还任命他为宰相。之后管仲果然大展身手,功成名就。
鲍叔牙死后,管仲在墓前大哭不止,感慨道:“以前我贫困时,分赢利总是多拿多占,他一点儿怨言也没有。后来,我常危害他,他不但不耿耿于怀,反而在我危难关头极力帮助。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
论治世之才,鲍叔牙和管仲的差距也许不止一筹,可是时至今日,人们对鲍叔牙的敬慕似乎远在对管仲才华的叹服之上,因为鲍叔牙胸襟宽容,他善于忘记管仲一时的过错,这简直是一束仁慈的阳光,温暖了管仲的心,也照亮了管仲的前程。管仲成功了,鲍叔牙更成功。
我们要永远记着石头上的快乐,而要将沙滩上的不幸让海水去冲刷。让我们把那些不幸的事统统留给沙滩吧,让大海卷走那些不快,什么都不要留下。直起腰来,我们就会望见蔚蓝的大海和点点的远帆,享受一片风和日丽的天空。
更何况,世间真挚的友情难能可贵,一生常欢聚的朋友更是不多。能够在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圈子中有几个常欢聚的朋友,我们的生活会更加轻松,事业会更加顺利,何必因为一点儿不快而留下不应有的遗憾呢?
慧心物语
有些伤害虽然不重,但如果时刻铭记在心,便会给自己造成巨大的负担,使自己很难轻松起来。要想修炼更好的自己,学会坦然地看待人生中的遗憾,就要把快乐刻在石头上,把不幸写在沙滩上,忘记朋友的伤害,铭记朋友的关爱。
006 就算一生扫厕所,也要做到最出色
先来看一个真实的小故事。
许多年前,一个妙龄少女来到东京帝国酒店当服务员。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但没想到上司安排她洗厕所,而且必须把马桶洗得光洁如新!实话实说,洗厕所这种工作没有谁喜欢干,何况她从未干过粗重的活,她细皮嫩肉,喜爱洁净。当她白皙细嫩的手拿着抹布伸进马桶时,胃里立即造反,翻江倒海,恶心得几乎呕吐却又呕吐不出来。她感到太难受了,她陷入了困惑、苦恼之中,也哭过鼻子。
正在这时,同单位的一位前辈及时出现在她面前,他并没有用空洞的理论去说教,只是亲自做了个示范让她看了一遍。他一遍遍地抹洗着马桶,直到抹洗得光洁如新,然后他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一饮而尽,竟然毫不勉强。同时,他送给她一个含蓄的、富有深意的微笑,送给她一束关注的、鼓励的目光。
她目瞪口呆、恍然大悟、如梦初醒!她痛下决心:就算一生洗厕所,也要做一名最出色的洗厕工。她一遍一遍地刷着马桶,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当然,她也多次喝过厕所水,为了检验自己的自信心,为了证实自己的工作质量,也为了强化自己的敬业心。就这样,她很漂亮地迈好了人生的第一步,开始了不断走向成功的人生历程。后来她成为日本政府的主要官员——邮政大臣,她就是野田圣子。
许多人认为拥有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并且从中挣钱,这是人生最重要、最幸福的事情。初涉社会的年轻人在选择职业时,更是常把对工作是否感兴趣这一问题放在第一位。不可否认,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我们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工作效率高,内心自然充满愉悦和快乐。
但遗憾的是,人的一生中有多少时间是在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恐怕不是很多。许多人于是为此愤怒和烦忧,对工作心不在焉,或者心烦意乱,结果这种消极的心态带来了不愉快甚至恶劣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低下,越来越讨厌这份工作,很可能一辈子平平庸庸,这正是人生痛苦的根源之一。
从野田圣子的故事中,我们能受到一点儿启发——这个世界、这个工作、这个岗位,不是为了你一个人而存在的。既然已经到了某个工作岗位,就要热爱目前的工作,努力地把这份工作做好。把喜欢的工作做好不算什么,把不喜欢的工作做好才算优秀,这是一种做人的风范,也是一种生存的策略。
对此,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曾做过一次问卷调查,他访问了100名来自各个国家、各个领域的杰出人士,结果显示,其中61%的成功人士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非内心最喜欢的,至少不是他们心中最理想的,但这61%的人都已经成为了有成就的人,他们在不喜欢的岗位上做出了一番成就。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一份工作是否有趣并不在于工作本身,而是完全取决于我们对工作的看法。当我们从心底认同一份工作,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时,就会很容易地感受到这份工作的意义和乐趣。这就像恋爱一样,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一见钟情,刚开始时,他并不是你梦中的白马王子,但深入了解一番后,你会发现他的许多优点,从而喜欢上他,甚至对他欲罢不能。
的确,我们无法改变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位置,但完全可以改变对所处位置的态度和方式。所以,无论我们喜欢什么工作,其实都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有意义的是“我现在在做什么”、“我该如何做好现在的工作”。学着喜欢现在的工作,好好地把握现在,我们就有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优秀者。
纽约证券公司的金领丽人苏姗给我们做好了这样的榜样。
苏珊出身于台北的一个音乐世家,由于从小的耳濡目染,她非常喜欢音乐,期望自己能够一生驰骋在音乐的广阔天地中。但阴差阳错地,她考进了大学的工商管理系。尽管她不喜欢这一专业,但她学得很认真,每学期各科成绩均优异。毕业时,她被保送到麻省理工学院,并拿到了经济管理专业的博士学位。而后她进入了自己并不喜欢的证券业,如今她已是美国证券业界的风云人物。
对此,很多人感到很奇怪,他们问苏珊:“你不喜欢你的专业,为何你学得那么棒?你不喜欢眼下的工作,为何你又做得那么优秀?这不是很矛盾吗?难道你已经放弃对音乐的热爱了吗?”
“不,”苏珊十分坚定地说,“老实说,假如能够让我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乐,但我知道那只能是一个美好的‘假如’了,我只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因为我在那个位置上,那里有我应尽的职责,不管喜欢不喜欢,我都没有理由草草应付。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是正确的选择。”
苏珊的话很耐人寻味,“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凝聚了她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敬重,凝聚了她不甘平庸的理念。正是这种“在其位,谋其政,成其事”的敬业精神,让她将自己的喜好暂放在旁,演绎出了对职业的忠诚与认真,进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拥有了一份骄傲的人生。
生活不可能是完美的,遗憾始终都会存在。也许因为命运的阴差阳错,也许因为单位的特殊需要,也许因为领导的调整交流,酷爱文学的你做了数学老师,喜欢教学研究的你做了行政管理,向往城市生活的你被分配到偏远学校任教……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呢?
慧心物语
把喜欢的工作做好不算什么,把不喜欢的工作做好才算优秀,这是一种做人的气度和胸襟,也是一种生存的策略。无论一份工作是否有趣,全力以赴地投入,好好地把握现在,你就有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优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