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无缘由的委屈,它让你超然洒脱有人说,一个人的成功和他所受的委屈成正比。不难理解,那些成功的人之所以取得不菲的成就,绝非偶然,他们一定有超越常人的心力,也一定会遇到常人未曾遇到的困境和磨难。但正因为有了一份超然的内心,所以他们在委屈面前不抱怨,不在乎。这让他们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到有价值的事情上来,成功也便容易到来了。
001 接受生活的不公,自己给自己公平
很多时候,生活并不是公平的,上天眷顾的人似乎只是少数,而我们只是那大多数中的一部分。就像有人从小到大一帆风顺,老天似乎都是对他们一路绿灯,但是有的人虽然也很努力、很勤奋,却处处碰壁,更有甚者,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那种心情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够深刻体会。
遭遇生活的不公平时,很多人无法适应,不甘心接受不公平的待遇,轻则可能心情沮丧、灰心丧气,重则可能整天怨天尤人、愤世嫉俗,甚至产生一定的报复心理。这些行为或许能够解一时之气,但一点儿实际用处也没有,丝毫改变不了目前的境遇,只是徒然增加自己的烦恼而已。
试想,如果一个人能力出众、智慧超群,却被分在基层工作,这时候,任何人多多少少都会感到委屈。但若你一边愤愤不平,一边敷衍工作,那么你还有心思做好工作吗,还会有升职的机会吗?恐怕不能,因为老板会认为你连最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根本不会有责任和能力去做更高级的工作。
既然不公的事实暂时难以改变,做人就不妨超然一点儿,不要在公与不公上过多地计较,放弃抱怨和愤怒,坦然地接受不公平的现实,甚至把不公平作为生活的挑战,及时做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把精力用在发展能量、提高自己上面,那么早晚有一天,生活会给我们公平的回报。
面对生活的不公平,每个人因为自己的修养、意志、胸怀、境界的不同,会有很不同的态度,会做出不同的反应。正是这种不同,造就了一个人和另一个人、一些人和另一些人的不同人生。换句话说,一个人生活的未来和成长的实现主要取决的不是他如何面对公平,而是他在不公平环境中有怎样的表现。
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早已知道生活中没有绝对的公平。当不公平出现的时候,他们不会愤怒,不会抱怨,也不会惊慌失措,而是把它当作人生必修之课去应对、必做之题去演算。无论生活是公平的还是不公平的,他们都怀着必胜的信心勇敢地去面对,坚持自己给自己公平。
在这方面,当代伟大的科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是一个经典的楷模。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考,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爱我和我爱着的亲人和朋友,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段豁达而乐观的文字正是出自霍金—— 一位在轮椅上生活了几十年的残疾人之手。
霍金并不是一生下来就坐轮椅,青年时代,他是牛津大学公认的最有前途的明星学生,但在大三那年,他突然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症状——手脚逐渐变得不利索,甚至有时会无缘无故地跌倒。专家在为霍金做了各种医学测试之后,判定这是一种罕见的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即运动神经病,而且会继续恶化。但是对于治疗,专家也无能为力,这就意味着霍金要带着他虚弱无力的身体在轮椅上度过余生。
祸不单行,1985年,也就是全身瘫痪数十年后,霍金再一次遭受灾难的打击:他感染了肺炎,医生不得不为他进行气管切开手术,也就是在脖子及气管上直接切口形成通气孔,这样一来,他永远失去了说话的能力。
尽管生活对霍金如此不公平,夺走了他健康灵活的双腿,夺走了他与人正常交流的说话能力,留给了他无尽的病痛,但是,霍金没有抱怨生活的不公,他说:“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霍金积极乐观地适应生活,不断地改造自我和不懈努力,如今他已经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是英国皇家协会的特别会员,还获得了很多奖项和勋章。
命运对霍金非常不公平,在常人看来简直是苛刻得不能再苛刻了:他腿不能站、身不能动、口也不能说。可他并没有抱怨生活的不公,而是积极乐观地改变自己,最终为自己争取到了公平,赢得了成功而精彩的人生。
再换一个角度来说,这个世界其实还是公平的,因为每一个人都需要面对死亡。而每一个人面对死亡的时候,都需要直面自己生命的价值,而这个价值是你可以去创造的,与起点无关。
萝卜冲萝卜雕花埋怨:“论身份,我们都一样。凭什么你到酒桌上的身价就高我几倍,这实在不公平!”
萝卜雕花笑着回答:“因为我比你挨的刀多!”
同样是萝卜,只因挨刀多少的不同,才让一个成为酒桌上身价不凡的雕花,让另一个成为普通的菜肴。挨刀多看似很不公平,但能造就充满魅力的雕花。
所以说,上帝待人是公平的,他可能会给你一座高山,但高山过后,他会送给你饱经风霜磨炼后的坚强意志;他可能会给你一处暗礁,但暗礁之后,他也会送给你一些美丽的浪花。既然如此,我们何必对不公耿耿于怀呢?
慧心物语
生活中的不公平之事难以避免,做人不妨超然一点儿,不要在公与不公上过多地计较,放弃抱怨和愤怒,坦然地接受不公平的现实,甚至把不公平作为生活的挑战,坚持自己给自己公平。
002 手握坏牌不要紧,奋力去打也能赢
人生就像打扑克牌,每个人每天都在打自己的牌。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原本是满怀信心地要打一副好牌,赢得漂亮些,无奈天公不作美,抓到手里的却是一副坏牌,这可怎么办呢?此时,有些人会选择放弃,主动认输或者坏牌坏打、破罐破摔,然后等待下一次抓牌的机会。
殊不知,上天发牌是随机的,谁能保证下一次的牌就一定是能胜的好牌呢?与其认栽,倒不如超然一点儿,留下来力争打好每一张牌,尽力打好这副坏牌,这样既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如果发挥得好的话还可以使自己手中的劣势转为优势,从而使坏牌变为好牌,这岂不更胜一筹吗?
的确,手中的牌无论好坏,都是我们唯一能够利用的资源,“打好手中的牌”是我们能够做出的最明智的选择。很多人都太在乎自己手上牌的好坏,而忽略了如何去打好自己手上的坏牌。
艾森豪威尔年轻时经常和家人一起玩儿纸牌游戏。一天晚饭后,他像往常一样和家人打牌。这一次,他的运气特别不好,每次抓到的都是很差的牌。开始时他只是有些抱怨,后来他便发起了少爷脾气。
一旁的母亲看不下去了,严肃地告诫他说:“既然要打牌,你就只能用你手中的牌打下去!”见艾森豪威尔依然愤愤不平,母亲心平气和地说,“其实,人生就和打牌一样,不管你手中的牌是好是坏,你都必须拿着。你能做的,就是让心情平静下来,然后力争把自己的牌打出最好的效果!”
母亲的话犹如当头一棒,令艾森豪威尔在突然之间对人生有了直观的感悟。此后,他一直牢记母亲的话,并以此激励自己去努力进取、积极向上。就这样,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成为中校、盟军统帅,最后登上了美国总统之位。
人生的成功不在于拿到一副好牌,而是怎样将坏牌打好——坏牌也要打出好结果,不管拿到什么牌都要打出好结果。正如印度前总统尼赫鲁所说:“生活就像是玩儿扑克,发到手里的是什么牌是定了的,但你的打法却完全取决于自己。”
综观古今中外,很多人生的奇迹都是由那些最初拿了一手坏牌的人创造的。面对拿到坏牌的委屈,他们一笑置之、超然待之,拥有打好坏牌的决心和信心,所以他们能突破重围,使问题迎刃而解,并最终获得成功。
有这样一个日本年轻人,他身高只有145厘米,体重50公斤,是一个典型的矮个子。前去日本明治保险公司应聘时,主考官只瞟了他一眼,不等他开口说话,就抛出一句硬邦邦的话:“你不能胜任推销员的工作。”是啊,作为一名推销员,谁不希望自己有一副好的形象呢!那些身材魁梧的人、颜面漂亮的人,在访问别人时肯定容易取得对方的好感,而身材矮小往往不受重视,甚至遭人蔑视,在访问别人时容易吃亏。“为什么我这么差?”他为此懊恼,甚至绝望过。
但是,这一切都没有使这位年轻人退却或者放弃,他认为推销能否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一个人的外貌形象,更关键的是引起对方的注意、抓住对方的心,他要向众人证实:“我是干推销的料。”想通了以后,他决定以表情取胜。为了使自己的微笑在别人看来是自然的、发自内心的真诚笑容,他找了一个能照出全身的大镜子,每天利用空闲时间,不分昼夜地练习。他假设了各种场合与心理,把微笑分为了38种。
他独特的矮小身材配上他刻意制造的表情,经常逗得客户哈哈大笑,如此,陌生感就会消失,彼此也就能更进一步地沟通了。曾经在对付一个极其顽固的客人时,他用了30种微笑才把准客户逗笑。就这样,他拉到了一笔又一笔的保险单,业绩直线上升,被誉为“日本推销之神”,他就是原一平。
原一平又小又瘦,先天不足,横看竖看实在缺乏吸引力,可以说他拿到手的是一副坏牌,但他通过苦练笑容,用自己的汗水和勤奋、韧力和耐心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功。他的故事启示我们:当你自身条件差时,不要自卑,更不要消沉,没有一副好牌可打时,打好坏牌,照样可以取得成功。
拿到一手好牌的人,不一定能赢。拿到一手坏牌的人,不一定会输。有的人的牌并不差,可总在抱怨、发牢骚,以至于打成最坏的结局;有的人的牌也许并不理想,可经过认真分析、合理组合后,打出了比较好的成绩。如此循环下去,致使人生的成就判若云泥。
何尝不是呢?方仲永自幼聪慧、声名鹊起,杨贵妃貌美倾城、富贵雍容,他们拿到手的算是一副顶好的牌,可是一个没落,一个惨死。《荷马史诗》的作者荷马是个盲人流浪者,海伦·凯勒则又聋、又哑、又瞎,有谁比他们摸到的那副牌更糟呢?可是,他们以自己坚强的意志力,以不向命运屈服的信念获得了巨大成功。
所以,当我们不幸拿到不好的牌,尽管我们有理由失望或者抱怨,但却没有理由不继续玩儿下去、走下去。此时我们能够做的,或者说应该做的,就是调整心情,把一副坏牌当成一副好牌来打。
胜利与失败是实力上的较量,同时也是心智上的比拼。努力把一副坏牌打好,竭尽全力地控制住牌势,不使它朝着更坏的方向发展。这等气度,往往能够出奇制胜、反输为赢,开创出生活的另一番局面。
慧心物语
人生的成功不在于拿到一副好牌,而是怎样将坏牌打好。拿到坏牌一笑置之、超然待之,拥有打好坏牌的决心和信心,这是一种风范。在这种风范助力下,往往能让我们突破重围,使坏牌变为好牌,打出比较好的成绩。
003 为了回报而付出,只会失去更多
付出总有回报,谁都希望这样的公平,但是事与愿违,现实生活中,付出与回报往往是不等式。有时候我们付出的很多,回报却很少,甚至没有回报。经历多了,人心便容易失衡,深感委屈、埋怨不断、耿耿于怀。
比如,给亲朋好友帮了一个忙,没有得到对方的感谢或者馈赠;在工作上做出了贡献,却没有职务上的晋升和待遇上的奖励,不少人心里会想“真倒霉,付出了却没得到好处,以后再遇到这种事我再不插手了”……
你的内心是否受到过这样的“伤害”?你有过这种失衡心态吗?
其实,这种心态是错误的。虽然付出总会有回报,但是回报不是用回报率来计算的,如果只是为了求得回报而付出,会使自己失去更多。正如一句话所言:“当你付出时不要老想着回报,因为付出不一定会有回报。而当你因得不到回报而开始埋怨时,以前那些辛苦的付出便会变得毫无意义。”
一个年轻人无私慷慨、乐于助人,只要有朋友张口,他总是想尽办法去帮助对方。有一天他遇到了困难,他想:“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我帮了你们那么多,该是你们回报我的时候了。”于是就求救于昔日帮过的朋友。
可是意想不到的是,对于他的困难,朋友们居然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勃然大怒,怒骂道:“真是一群忘恩负义的东西!”他仍然无法发泄心中的愤怒,于是他找到一位智者,希望智者能够为自己评评理,给自己讨回一个公道。
智者却说:“本来帮助别人是好事,可是你却把好事做成了坏事。”
年轻人不解地问道:“为什么这样说呢?”
智者说:“你帮助别人时应本着平常心态,既不能让自己有对于别人施舍的情绪,也不能用回报率的心态去计较自己的付出。你对你的朋友付出,是你应尽的义务和本分。但是别人对你的回报是情分,是不能强求的。否则的话,即使你付出再多,也不会换来朋友的真心,也不会有所收获。”
要求自己曾为之付出的人,也要他们同样对自己付出,这是不明智的。就像那位年轻人一样,以为平时自己给予别人帮助,别人就该给予自己相等的帮助才算公平,结果不仅没得到朋友的相助,还令朋友听之不快、望之生厌,真是得不偿失。
要知道,付出应该是一种完全自愿和纯粹自然的自发行为,是不应该索取回报的。我们对别人付出,别人和我们并不是债务关系,别人没有义务对我们付出。他们是否做出回报,完全取决于他们自愿。他们愿意回报是情分,我们应该感恩;他们不帮助是本分,我们也不应该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