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在屋檐下低头的人,只能被一时冲动所操控,给自己和别人都带来极大的损失和痛苦,当然也常常带来极大的成功和快乐,甚至改变一个人、一个国家的命运,比如吴三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就是最好的例证。
“大丈夫能伸能屈”,没有什么不能忍受的一时屈辱,此时的屈,是为了日后更好地伸,在屋檐下暂时的低头,是为了日后能走向更高的山峰、更广阔的天地。
西汉名将韩信武功盖世,称雄一时。但当他还是贫困潦倒的平民百姓时,曾经有个地痞侮辱他说:“你敢杀人吗?你若敢杀人,那你就先杀我;要是不敢的话,就从我裤裆下钻过去。”面对这等奇耻大辱,韩信很想与地痞一决高下,但他深知“包羞忍耻是男儿”的道理,因此,他选择了暂时低头,硬是从地痞裤裆下钻了过去,围观的人都讥笑韩信懦弱。
而就是这个懂得低头甘受胯下之辱的韩信,作为军事家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沉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等。
试想,假如韩信不肯低头,却一时冲动刺死那个地痞,情况又会怎样呢?他免不了要吃官司,做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枉死鬼,或者只能亡命天涯,颠沛流离,命运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形。而如果没有面对胯下之辱都可以冷静对待的心理素质,韩信又怎可能在百万大军厮杀的情势中冷静分析,运筹帷幄呢?历史也许就会重写。
进入别人的势力范围时,你会受到很多有意无意的排斥和压制,以及不知从何而来的欺压。生活中难免会出现这种情形,除非你能顶天立地,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可是谁能保证一辈子都可以如此自由自在,不用在人屋檐下避风躲雨呢?所以,当你在别人屋檐之下时,就有必要对自己的心态做一下调整了。既然是在别人的屋檐下,就一定要低头。只有懂得这个道理的人,才能在韬光养晦之后,闯出自己的天地。
一对夫妻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年冬天,他们一起来到加拿大魁北克滑雪。在他们滑雪的山谷里,并没有特别的风景,而细心的两个人注意到山谷西面的坡上长满了各种松柏、女贞等树木,而与它仅一谷之隔的东坡却只有雪松。夫妻俩对这样奇妙的自然现象着了迷,查了很多资料却都没有找到解释。
晚上,夫妻俩支帐篷在这山谷中度夜。夜里,天气突变,山谷中突然下起了大雪。夫妻俩望着漫天飞舞的大雪,突然发现,山谷的东坡是迎风坡,没过一会儿时间,东坡的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积雪。就在两人心想这样大的雪怕是要把树枝压断时,只见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优美地弯曲下来,直到积雪从枝干上滑落。就这样,每当树枝上积了足够厚的雪,树枝便躬身将积雪掸落,如此反复。不知不觉中,地上的积雪已没到人的大腿,树却还是完好无损。
发现了这一现象的妻子对丈夫说:“东坡一定也长过别的树,只是因为不会弯曲,再大的风雪都硬扛着,所以被雪摧毁了。”丈夫点点头:“如果能谦卑地低头,再大的风雪也能渡过的。”
人也是一样,只有懂得适时地低头才能熬过风雪,才能迎来下一个春天的辉煌。如果一味采取“宁折不弯”这种对付敌人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世事,那么世界也将以对待敌人的态度对待你。
总而言之,低头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与现实环境保持一种主动、和谐的关系,将二者的摩擦和冲突降至最低点,也是为了保存自己的能量,以便走更长远的路,更是为了把不利的环境转化成对你有利的力量,这是处世的一种柔软,更是一种从容生存的智慧。人在屋檐下,这是人生必经的过程,而且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出现。当你看到了屋檐,或者已经来到“屋檐”之下时,请告诉自己:该低头时就低头。
7.行百里者半九十
丘吉尔曾说:“要看到日出,就要坚持到拂晓;要看到成功,就要坚持到最后。”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坚持。莎士比亚说:“千万人的失败在于做事不彻底,往往离成功还差一步便终止不再做了。”二人的话都说明了,成功不会轻易到来,要熬得过严冬、挺得过黑暗,人生中的春天和黎明才会降临。
一段路,越到最后越是难走。就像黎明前总有一段最黑暗的时候。但这最难走的最后一段路恰恰也是最关键的一段,也许你的下一脚就会迈到成功的彼岸。可惜,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到最后那一脚。总有人在冬天的最后一日放弃等待春天到来,从而导致功亏一篑。
冬天过去,春天就会到来,心中要始终坚持对春天的信仰,不要因一时的寒冷和风雪而放弃希望。
1952年,世界著名的游泳健将弗洛伦丝·查德威克一鼓作气地从卡德林那岛游到了加利福尼亚海滩。为了再创纪录,在多年后的一天,她开始横渡英吉利海峡。
那天是大雾天气,在海里已经泡了15个小时的她,看不清自己距离海岸还有多远,忍不住想要放弃了。在脸已经冻得发僵时,她向一直伴随着自己前行的游艇喊道:“快拖我上去吧,我实在坚持不住了。”
小艇上的人鼓励她说:“再坚持一下吧,离海岸只有一英里远了。”
但当时四周一片白茫茫,弗洛伦丝全身一阵阵发寒,她看不清海岸,甚至看不清小艇,她以为小艇上的人在骗她,便再三请求拉她上去。
最后,筋疲力尽、全身发抖的弗洛伦丝被拉上了小艇,但很快,她就发现小艇上的人并没有骗她,她上小艇的地方离海岸真的只有一英里远。
几天后,弗洛伦丝告诉记者:“如果当时我能看到海岸,或者相信‘离海岸只有一英里远’的劝告,我就一定能游到终点。但那天雾太大了,我什么也看不到,这让我放弃了坚持到最后一步。客观地说,阻止我成功的不是浓雾,而是我内心的疑惑。”
两个月后,弗洛伦丝再次尝试游向加利福尼亚海岸。那天依旧是大雾天气,海水也依旧冰凉刺骨,身处一片白茫茫中的弗洛伦丝暗暗告诉自己,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坚持到最后。又是十几个小时过去了,被冻得嘴唇发紫的弗洛伦丝坚持不懈地向前游着。虽然看不见海岸,但她相信,海岸就在不远的前方,最终,她成功了。她告诉身边的人:要想让梦想变成现实,首先就得相信这个梦想一定会实现,并且,你要为了梦想坚持到最后一步。
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通常,拦住我们的不是这些表面上的“拦路虎”,而是我们内心的恐惧。如果我们能打败心中的怯懦,沿着自己的既定目标一路走下去,就一定会走到胜利的终点。
再长的道路也有尽头,再冷的冬天也不会无尽。不要轻易说你已经尽力,看看曾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人,他们是不是已经远远把你落下。如果有人走在你的前方,你就应该相信你也可以再多走一步,再多试一次。再多试一次,即使早已满心绝望;再多试一次,即使脚下布满荆棘。再多试一次,成功就在你脚下。
理查德因为一次意外,被学校开除。为了生计,他一个人跑到得克萨斯油田找了一份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他渐渐对野外钻探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当一名独立的石油勘探商。
在赚了几千美元后,理查德就真的去租赁设备,钻井取油。但很遗憾,他第一次钻井就挑到了一口枯井。但执着的理查德并没有因此放弃心中的理想。在接下来的两年中,一旦他攒够了钱,就去钻井。两年多的时间里,他打出了29口油井,可惜很遗憾,这些井全都是枯井。
尽管如此地不顺利,理查德还是在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他在自己的理想之路上艰难前行。可是,直到年近四十,他还是一无所获。
在痛定思痛后,理查德专门去攻读了地质结构、油层模型以及其他方面的地质学知识,以此提高钻井的成功率。在理论知识的帮助下,他又租来一块地皮进行再一次的钻探。这一次,他的脚下不再是枯井,而是巨大的油藏。
《战国策·秦策五》中有诗曰“行百里者半九十”,就是告诫世人末路很艰难,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只能算一半,人们要用充沛的精力,一鼓作气将剩下的路走完。走同一段路,成功者与失败者最大的区别,或许就是前者坚持不懈地把路走完了,而后者却在最后几步泄气了。
想看到彩虹,就要经历风雨;想看到春天,就要跨越寒冬。通往成功的路上总是密布着众多的荆棘,失败不可耻,失败了不敢继续向前才是真正的可耻。审视自己,看看自己因绝望和艰难而停步时,是不是真的无法再向前走一步。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再试一次,就多了一次成功的机会。只有再试一次,才能超越自我,攀登到新的成功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