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6000000096

第96章 禅学奇书

第九十五章禅学奇书:《禅宗》

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以专修禅定为主,故名。南朝宋末菩提达摩由天竺来华传

授禅法

而创立。由达摩而慧可(487~593)、僧璨(?~606)、道信(580~651),至第五世弘忍门下,

成北方神秀的渐悟说和南方慧能的顿悟说两宗,有“南能北秀”之称。但北宗数传即衰,独

南宗盛行,成为禅宗正系。唐代后期,禅宗几乎取代其他宗派,禅学成了佛学的同义词,影

响及于宋明理学。

南宋以来,只有临济、曹洞两宗

盛行,且流传到日本,余均不传。一代禅学宗师——钤木大拙,对其加以研究,从而写出了

一系列禅学著作。

《禅宗》的作者是铃木大拙是日本佛教学者和思想家。

钤木大拙关于禅的著作,由日本岩波书店出版了全部文集三十二卷,其中

《禅宗论集》、《无心之禅》和《禅学研究》,由美国威廉·巴雷特选编一部禅学奇书《禅

宗》。

《禅宗》论禅宗教圣典

《禅宗》论述了禅宗的意义、历史背景、方法、哲学,以及它与日本文

化的关系。

在此,首先解释一下禅宗,实际上很简单,禅宗就是同某些强调直觉的哲学和信仰一样,体

到企求传达无法传达之物的困窘。如同中世纪的神学,它力主直接契入人自身生命,从而领

悟真实存在,却蔑视以任何知性的或形式主义的方法去达到那种洞察。一句话,禅宗就是我

们必须保持的东西。

禅宗指出,中国禅宗的奠基人是慧能(638~713)。慧能为别人所诵的《金刚经》深深触动,

遂跋涉一个多月,乞求五祖弘忍收留他学法。弘忍认可了慧能的根机,把祖师相承的袈裟传

付给他(这个说法系慧能门下所述,也许不是真实的)。

按铃木的说法,慧能的“识自本性是禅宗发展史上一句最重要的话。”与这观念相关的是

慧能

南宗之“顿教”。同那种认为依消极寂寞的禅定就可得悟的观点相反,慧能强调自我在行动

中去领悟本性。慧能开创了直接地、直观地而不是知性地去获取真理的传统。

《禅宗》一书赞成佛陀的“四圣谛”,这个学说建立在生命是痛苦的基本主张上,为摆脱痛

苦,人必须克服情欲并寻找真理。每个人在有限和无限之间都存在着斗争,故人生命的本性

(它提供了一条消除自我内心冲突的线索)必须被直接把握。但经籍却无法提供这种帮助,知

性也同样不能,只有通过上述四句偈中所说的“直指人心”,才是成佛之路。

就跟佛陀拈花一样,直接的教诲或曰直指,有时是一种静默的提示。但它可能表现为使用一

种表面上看来毫不相干,甚或荒谬、无意味的话语。铃木告诫,若要正确评价直指的方法,

人们必须把学习的意图不仅仅看做消遣;对禅宗徒来说,禅是一种道德的训练,是一种把人

的精神力量升华到理想高度的尝试。禅师对其弟子问题的简短回答,绝无意于成为知性的谜

语或象征性的表达。用隐喻有的方式交谈不就是直指。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虽然某些禅师

的表述看上去具有象征意味,但它们还是有着更直截了当的意义,这正是谈表述中的重要意

义所在。《禅宗》一书举禅师言语对话作为例子,问“禅是什么?”禅师答以“沸油泼烈火

”;对“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禅师(马祖)回答:“待汝一日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

这种回答更令人难以解,但重要的不是那些咒语般的谜团或离题之话,而是对真理的“直指

”。西方心灵的倾向是用知性的态度对待这些话,“索解”出它们的意义。而铃木令人信服

地论证道,这些话对于禅宗徒是开悟的手段,完全可以“睁开第三只眼”来把握,由此达到

的顿悟可以使人洞察他生命的本性。获得顿悟的手段是专门的禅定(巴雷特先生解释“禅

”一词来自日文的“坐禅”,相当于中文的“禅”和印度梵文的“禅那”。禅宗之禅,其殊

胜之处在于禅定与行动的合一。铃木说过:“禅宗有自己的修禅方式。禅与寂静主义或心醉

神迷状态毫不相干”)。

要获致顿悟,必须包括“专注沉思那些不受知性或妄想束缚的,直接出于内心的言语或行动

。”禅师在表达禅的直指方法时,经常提到柱杖的例子,汾阳善昭曾说:“识得

柱杖,参学事毕。”慧清却说:“汝有柱杖,我与汝一根;汝无柱杖,我夺汝一根。”

本书用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话语,把禅的方法尽可能如实地传递给西方心灵。直指方法为什么

对禅师们成为可能,倘若考虑到充溢于生命全体的禅定在各方面都是无限启明的话,我们就

可以正确评价那些表面上毫不相干之语的相关性了。倘若一个人的参学以识得禅师手中的柱

杖为终极的话,那么如铃木所提示的,也可能以识得裂墙中的小花为终极。丁尼生的比喻也

许在许多方面与禅师的比喻意义相同。谈到佛教的经典,铃木强调“述悟一体”、“有限即

无限,无限即有限”,以及“错误就在于我们把实际上一体的东西割裂为二。”这一切使我

们联想到玄奥的神秘主义者的哲学,相当接近于诸如库萨的尼古拉和布鲁诺的观点。当下

意识到万物一体,并承认在一启明的瞬间识得人的本性即万物本性的统一性,故禅师的离题

之话无非是使人注意到任何事物的本性,这当然不是一种知性的作用。因为用于“索解”的

知性将会剥离完整的意蕴,就好像一个人试图以疏理织毯的经纬线及其联系去把握整条织毯

的品质一样。悟的发生只能是瞬间的“把握”,“突然”的了知,所以禅师们的离题之语作

为一种当下直指就很正常了。

《禅宗》在“悟”的语文中把悟定义为“与分析的或逻辑的理解相反的,对事物本性的一种

直觉洞见。”它包含着一种全新的立场。一种观照这个宇宙的全新方式。禅师们所强调的并

非是指导和说教,以见人本性,而见万物本性,脱离生死轮回方成佛。

《禅宗》又着重指出禅师的方法是使求悟者离开这个悟字:“一僧向赵州求教,……请他解

释什么是禅。赵州问:‘吃粥了也未?’僧回答:‘吃粥也。’赵州便说:‘洗钵盂去。’

据说,那僧听了此话,便恍然大悟禅的真理。”

对于想识得一切的意欲,禅师们以诉诸平常事物的方法而指涉了一切。在表面上看来毫不相

干地方,他们显示了万物的融通无碍。《禅宗》描述了悟的主要特征,非理性,即意志非逻

辑的跃迁;直觉的洞见,亦即奥秘微妙的知识;信实性,即亲身体知的终极性;肯定性,即

对一切事物的接受;超越感,即消解自我感而化入整体感中;非人格性的品质,没有任何爱

或“精神性”的感觉;奋扬感,即生命解除束缚而独立的满足;瞬间性,一种突如其来的体

验,一种“从新的角度观察”的当下认识。

在“禅的实际开导方法”中,讨论了如何才能达到对事物绝对“禅宗”合一的认识。要完全

评价这些方法,即便是概略性的,也需要依靠详尽的解释和大量的例证才行,但此处不妨揭

示一二。禅有时利用悖谬法,不过是用具体的比喻,而不是用抽象的概念。另一种方法是力

图使人意识到真理不能用通常的肯定和否定的逻辑,这就是“超越对立”的方法。第三个方

法是矛盾否定,即否定业已认定或似乎认定的东西。

《禅宗》中“禅的无心之说”,考察了禅宗的基本原理,尤其是有关慧能的教说。这里

强调了无心、无意识,以积极的、非推理性的、直观洞察揭示其基本内容。如果人避免有意

识造成的知性式理解,并投入日常活动,那么就为顿悟作好了准备。

《禅宗》还认为禅与实用主义不同,实用主义强调思想的实际有效性,而禅宗却强调无目的

性或“摆脱目的论”。铃木把禅描绘为生活,这完全符合禅的非知性主义,盖禅包含着人生

各方面活动的意义。但禅并不像对行动者的见识那样去关心行动的性质或方向,它强

调的是“知见”。同存在主义一样,禅认识到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并揭示出联结表面对立的可

能性;与存在不同的是,禅不包含有任何绝对的对立,从而也不承担任何“无法担负的

责任”,或面对行动的必要性产生厌恶之感。对有限与无限、个人与他人的分裂,乃知性分

析的后果,假设个体性的观念为整体性的观念所取代,那么就不再存在陷入深渊的恐惧了

。

另外在对禅与日本文化的讨论中,禅宗还揭示了水墨画(以墨在宣纸上勾勒轮廓,不假修饰)

、剑术和茶道对禅教是怎么表达的。

弘扬禅学饮誉世界

铃木大拙的《禅宗》是具有世界性声望的大部头著作,该书在禅学方面的贡献受到全世界

的重

视,在那些致力于弘扬禅学的学者及其著作中,无人能出铃木大拙和其《禅宗》之右。《禅

宗》一书凝结了中日禅学文化的精华,它对评价东方宗教和哲学带来不可估量的贡献。它描

写了人生的意义及东西方智慧的精华。铃木大拙在书中为人类与世界的前途指出了一条充满

希望与幸福的道路。同时,此书还有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讨,也可窥见东西方文化的碰

撞与交流。

同类推荐
  •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09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09

    《海外新闻2009出版实录》内容包括:走近美国康泰纳仕国际集团、从《衬衫换甜点》看美国出版新变化、国际出版界热炒“雷曼兄弟”、美国财经图书行情依然看好、《美国地区英语辞典》即将全部完成、从两本中美版权合作杂志看去、浅谈《悦己SELF》的广告与发展、美国杂志编辑出版的奥妙、中外合作杂志是中国期刊界的“狼图腾”? 中国《读者》可否收购美国《读者文摘》、“卡斯特罗语录”在古巴出版、欧洲报纸出版商想到美国收购、金融危机影响英国出版的编印发等。
  • 校园用电安全管理与教育

    校园用电安全管理与教育

    从历年发生的触电死亡事故来看,不懂用电知识,发生的触电死亡事故占二分之一。因此当前安全用电的宣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认为安全用电应从学生抓起,因为各家各户都有学生,可以依靠学生宣传安全用电常识。
  •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本书沿着中国广播文艺的发展脉络.对各种广播文艺形式的艺术特征和意境营造的细密之处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诠释.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其理论性和实用性的有机融合是写作的主要特点。
  • 胡适讲国学

    胡适讲国学

    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其对国学的通彻见解,让他人恐之不及。《大师讲国学文库:胡适讲国学》全面收录了胡适先生精华的国学理论,结集了多篇胡适先生在国学领域的不同文章,其内容更是涉及诸子百家、文学等多个领域,为读者更好地了解国学理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参考。
  • 词语的历史与思想的嬗变:追问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概念

    词语的历史与思想的嬗变:追问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概念

    本书从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概念入手,深入探索中国文学的总体特征及文献思潮演进。创作方式更替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文章作角度新颖,论述有据,别开生面,对于真实揭示现代文学的本来面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热门推荐
  • 超强搜神系统

    超强搜神系统

    地球吊丝青年,看树下野狐的“搜神记”死去,却魂穿神魂小千界,得到《超强搜神系统》,从此废材脱变,世界爆走。
  • 龙与假面

    龙与假面

    杀得死万冥冰龙,杀不死背后的权谋与仇恨。屠杀不是他的使命,他心中自有国度。十六岁,从一场梦开始,所有的奇幻经历纷至沓来。他再不是一个无知少年,他一个人带着撕不开的假面孤独前行,生命,其实永远都不是想象中的这般美好......
  • 神皇霸天

    神皇霸天

    长生几何,命有几时休?莫问天道长久路,只因不甘轮回苦,破天命改神话一生只为尔长随。终始粉身碎骨浑不怕,向天搏看天命……
  • 初时,你的爱

    初时,你的爱

    叶紫熙17岁,一年前她救了他,她没想到的是,竟然让她家破人亡。一年后,再次遇见却成了仇人,在母亲的算计下,让她心中只有仇恨,可没想到的是,她会慢慢邂逅于他。但被逼无奈的叶紫熙,再把他迷的团团转的时候,狠狠地背叛了他。。。。。。。。。。。。。。。。。
  • 调皮萌妃:爱妃么一个

    调皮萌妃:爱妃么一个

    在末世世界杀丧尸不眨眼的她“不小心”被王级丧尸围攻,穿越到了古代,还是一个不知名的朝代!罢了罢了,苏九儿秉承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在这个世界里混下去。外表可爱清纯其则一肚子的坏水,要是哪个不长眼的家伙惹到她了,那么就哼哼哼……“爷,丞相府大小姐要跟王妃比武!”“怎么这么不像话!”“爷……”“比武也不叫着本王一起去!走,给你们王妃加油助威去!”“……”“爷,今日王妃去怡红楼说要买天下美人!”“哦?银子够不够?不够来府里拿。”“……”“爷,今日王妃调戏了青苑的一个小倌!万一王妃把持不住……”“是吗?本王这么帅王妃还没有把持不住别说区区一个小倌了!”“……”
  • 立地成佛(我是妖精我怕谁系列)

    立地成佛(我是妖精我怕谁系列)

    [花雨授权]无心无我,立地成佛。她为了神仙一般的男人做了灵上斋的圣女,却为了这个魔鬼一样的男子颠覆了成佛之路。无我无心,立地成魔。只要杀了最爱的人,便能练成至高剑法。先爱上她,再杀掉她。先让他爱上,再渡他成佛。
  • 邪帝霸宠:女王万万岁

    邪帝霸宠:女王万万岁

    她,21世纪特种部队炽火小队的队长,一朝穿越,成为了九州大陆的风云人物。“七星出,九州同”的预言,将她和她的六个小伙伴推上了风口浪尖,卷进了一场争夺天下的战争中。披战衣,上战场;入朝堂,斗小人;进江湖,灭渣人,她忙得不亦乐乎。想要她命的人一波接着一波,可惜最后都自己送了命。偏偏有人不怕死,还常常拉着她高调地在众人面前秀恩爱。某女仗势欺人,某男勾唇:“做得好。”某女恃宠而骄,某男扬眉:“干得漂亮。”某女霸占了某男的龙椅,某男微微一笑:“都是你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丞相的贪财小娇妻

    丞相的贪财小娇妻

    唐昕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很无助,小说里说的那些穿越来就有随身空间、金手指啥的对她来说也很遥远,她现在只想能有一个户口,能把家按下来,然后就是多多的想办法赚钱,只有钱才能给她安全感,至于萧逸小朋友说的让她嫁给他那个京城第一公子的哥哥,唐昕认为听听就好了,何必认真,就算他真的帅的天上有地上无,和她又有什么关系呢,她不认为身份家世啥都没有的她能嫁给这样优秀的男人,所以我们还是安心的想办法赚钱吧!
  • 两三人二三事

    两三人二三事

    一个人,一段青春,几个故事。你是否也曾遗憾于当时没有勇气弄丢了一个很重要的人。你是否也迷茫着眼下的生活。让我们重拾时光旧事,一起上路。即使现在一塌糊涂,可结局会怎样呢?谁也说不算。
  • 倾世凤妃

    倾世凤妃

    女主从现代杀手穿越至古代“废材”,从“废材”一步步迈向强者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