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5900000002

第2章 比尔·盖茨崇尚天才

第一章准则一寻找最聪明的技术人员对好小子千万不要错过,一旦发现就下决心,否则机会就会失之交臂。

——鲍尔默(微软现任总裁)

第一节比尔·盖茨崇尚天才

可以这么说,没有一个行业像IT行业有这么快的发展速度。理论工作者曾经归纳过:IT行业的对象是信息,是比特;而其他大多数行业的对象是实物,是原子,因为比特与原子的速度对比极为悬殊而导致IT行业有着比其他行业更快的发展。

IT从业者都有这么一个感受,IT行业技术淘汰更新快,各种新名词层出不穷。一段时间脱离IT业,回头再来时就会有无所适从的感觉。很多熟悉的东西不见踪迹,而出现很多不了解不熟悉的新事物、新技术、新名词。

提到IT行业的发展速度,行业人士都知道一个很有名的摩尔定律:微处理器的速度会每18个月翻一番。这就意味着每5年它的速度会快10倍,每10年会快100倍。而最近几年,更是进化为吉尔德定律:在未来25年里,主干网的带宽每6个月将增加一倍。其增长速度超过摩尔定律预测的CPU增长速度的3倍!

不处在IT行业就难以理解IT行业的快速发展,即使身在IT行业,在对未来作预测时也往往会对行业的快速发展准备不足。

在快速发展的IT界,创新是永远的主题。只有创新才能够不断地创造新的高速度,另外一个方面,高速度的发展又带来体系的变化,需要行业的创新。

IT行业从PC机诞生的20年以来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20年,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人们创造出一个词语——自食。

什么是自食呢?自食就是把自己吃掉。在IT界,要想不败、要想生存就必须有一种不断自我超越的勇气。如果不敢超越自我,最终必然要被其他竞争对手所超越。因为担心影响赢利而不去积极推广新产品而导致的失败在IT界屡见不鲜。最早推出IBM PC的IBM公司就是因为担心大型机的利润下降而压制PC机的发展,导致最终失去对PC机市场的主导地位。

在一个工业社会中,一个最好的、最有效率的工人,或许比一个一般的工人能多生产20%或30%的产品。但是,在一个信息社会中,一个最好的软件研发人员,能够比一个一般的人员多做出500%甚至1000%的工作。在一个研究机构中,人才的重要性更高,因为研究和开发有着相当大的区别。一位研究员“想”的能力比“做”的能力更重要。一个了不起的研究员(如爱迪生)的成就,是一般的研究员根本无法相比的。举一个计算机界的例子,在1970年至1980年之间,Xerox PARC是一个只有数十人的小实验室,但这数十人都有“可怕的才华”。这些“可怕的才华”带给计算机界多项了不起的发明:激光打印机、Bitmap白底黑字的显示、用鼠标的GUI、图像式的文字处理软件、以太网和面向对象技术。这6项发明,启发了微软、苹果、惠普、IBM、升阳、Cisco及其他公司,终于在10年后把这些技术带入主流。今天的人类能进入信息社会,Xerox PARC的数十位研究员功不可没。

因为人才的可贵,比尔·盖茨常提到要继续发掘和雇用与现有员工一样优秀的人才,研究的成功与否完全靠人才,所以微软追随人才。

比尔·盖茨崇尚天才,这与美国长期流传下来对天才人物的看法截然相反。

大多数美国人心中有一个长期流传下来、不约而同的想法,他们认为智力超群实际上不利于在商场上获得成功。

1954年,比尔·盖茨还没出世时,美国一家著名的调查公司根据大规模的调查得出一个结论大部分公司中的绝大部分管理人员都认为,天才对企业是毫无益处的。当时,还有许多公司明确表示不准备聘用才华横溢、成绩优良的人才。

但比尔·盖茨一反这种传统,他一再寻找并雇用计算机行业里最聪明的人才,他从不怀疑雇用“杰出”人才是自己公司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之一。

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对人才的渴求写进微软公司聘人的最基本原则中,并在这些原则上建立可操作的全国性优秀人才的寻找方法,除了拜托所有“聪明”的朋友帮忙外,还派人到全美各大学搜罗有可能到他们公司工作的潜在雇员。

微软看重智力甚于工作经历体现了下述观点之一:建立在纯能力基础之上的学术精英主义,或者有相当才智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微软为什么在中国设立研究院呢?5年前,微软公司首席技术官奈森·梅沃尔德解释为什么要在中国建立研究院时说:“我们决意追随人才,到人才济济的地方开设研究院。"

当时有人追问“追随人才"和“吸引人才"有什么不同,研究院的解释是,不能等着人才上门,而是要求贤若渴,三顾茅庐。微软的“追随"战略曾被不少媒体喻为人才大战的导火索。

看看微软(中国)研究院团队领导人的简历,不禁让人惊讶于他们的年轻有为,他们不但个个拥有博士学位,而且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都是世界上的知名人士。大家还记得出现在许多文献纪录片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那一刻吗?邓小平同志轻抚着一个坐在电脑前的小男孩的头,讲了那句对日后中国社会影响至今的话——“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伟人的一句话,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

16年后,当年那个为邓小平做演示的“计算机娃娃”成为一个传奇的主人公:高一直升清华,三年半完成清华电子工程系本科及硕士的8年课程,23岁博士毕业后成为微软中国研究院最年轻的研究员……现在他是计算机专业领域内最有成就的世界级学者之一。

1998年7月,享誉海外的李开复博士受命于比尔·盖茨先生,到中国设立微软中国研究院。

为找到最优秀的人才,他访问清华、北大等名校。在清华,当他问起近年的毕业生谁最有名时,人们告诉他有一个叫李劲的学生是清华的神奇小子。当他转身询问微软的首席科学家张亚勤到哪里去找李劲时,他得到的回答是,李劲已申请到微软中国研究院工作。

在此之前,李劲在美国的夏普实验室工作,并作为代表参与了JPEG2000(静止图像压缩编码标志)和MPEGIV标准的制订工作。能参与国际标准制订,首先是对其一种的资格认同。而事实上,在来夏普之前,也就是从1994年至1996年的两年间,作为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副研究员,李劲已发表论文近40篇,在国际图形编码领域的声誉已经建立起来了。1998年,李劲在国际光学工程师学会与图像科学技术学会共同召开的视频通信与图像处理年会上获得青年学者奖。这是国际图像研究机构给予获得博士学位5年后的年轻学者的一个特殊奖项,每年一人。这表明,27岁的李劲已经成为国际上从事多媒体研究的有成就的学者之一。

无论身在何处,李劲一直与清华的老师保持着密切联系。老师也希望他能经常回来看一看,作一作报告,甚至带一些研究生,为清华的人才培养多做一些贡献。回美国后,李劲向夏普实验室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希望公司能让他每年有一些时间回中国做研究和讲学,并申明不需要公司负责这段时间的薪资,但是公司以不太方便为由拒绝了李劲的要求。

当得知微软在中国设立研究院的消息后,李劲当即决定回国工作。“当我第一天坐在微软研究院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时,我的心情异常激动,作为这个世界级研究机构中一名最年轻的研究员,我即将从事跨世纪的世界顶尖技术的研究工作……更使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在这里的工作能够帮助中国提高在多媒体技术领域的整体水平,因为这项技术是未来计算机产业的核心技术,对未来信息产业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李劲说。

现在李劲的研究领域集中在图像编码的压缩和传输。按他自己的说法就是“尽可能减小图片及其他媒体(MEDIA)的尺寸,以便于存储和传输;并利用媒体的一些特性,把传输变得更有效。”目前网络传输速度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图片,一个8兆大的图像正常传输速度是半小时,而经过李劲的技术处理后,时间仅为几秒钟!

微软公司认为,如果现在招聘了一批低素质的人,过一段时间他们就会渗透到公司的各个部门;再过一段时间,他们又将开始招聘低素质的人。微软公司每月都有12万多个用户当他们进行联机检索时,微软就会得到他们检索的有关信息。微软还编有一个专用程序,它责统计出用户所使用的关键词。根据统计的结果,他们可以分析出此人是否具有较高的计算技能(如他是否会使用C语言),并将其列为招聘对象。这种方法非常有用,但并非完美无缺。所以,微软会花更多的时间与他们直接接触,如打电话让他们前来面试,看看他们能究竟如何,而不是简单地将其排除在外。用李先生的话说,这是为了“寻找比我们更出色的人”。

同类推荐
  • 好斗

    好斗

    “一个中国人是龙,三个中国人是虫”对“好斗”的中国人进行了形象而直观的概括,甚至有人将此奉为总结中国人劣根性的经典。虽然没有中国人喜欢这句话,但是很多时候又不得不承受“好斗”带来的恶果。斗争在中国社会似乎是领导艺术的必修课。“群众斗群众,领导支持;群众斗领导,领导打击;领导斗群众,职责所在”,“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经过斗争,才能成功”都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锦句。中国人的领导艺术通常建立在哲学修为的基础上,而矛盾与斗争与此息息相关,因此“斗争”成了中国领导不得不熟练掌握的技巧之一。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基层班组长手册

    基层班组长手册

    基层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单位和最小单位。基层班组系企业的最前沿阵地,凡涉及企业的生产、经营、质量、效率、技术、安全等诸项指标,都须落实到班组才具有实际意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要以基层班组的工作绩效为依托,以基层班组的实战能力为基础。所以,基层班组长作为企业的兵头将尾,其作用绝对是不可低估的。加强对基层班组长的培训,提高基层班组长的素质,对企业管理者来说显然是抓住了管理的根本,也抓住了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 带队伍:中基层管理者统驭力法则

    带队伍:中基层管理者统驭力法则

    如何统驭下属、管理公司,是中基层管理者面临的重大问题。《带队伍:中基层管理者统驭力法则》从“信任”这一管理学的关键词入手,详尽剖析了统驭下属、管理公司的各个要点,提出“做员工信任的领带,做员工信任的公司,营造相互信任的企业文化”的管理概念,为中国当下的管理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
  • 在中国做生意必读的18条理念书和123个案例

    在中国做生意必读的18条理念书和123个案例

    近年中,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思想书籍在国外颇为流行,特别是我们的近邻日本,很多大型企业都把《孙子兵法》作为高层管理人员的必读书籍。国外的学者也很注意研究我国古代的经营思想,日本学者村山孚所说:“我希望中国朋友在实现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道路上,千万不要以为只有外国的新奇概念和奥妙的数学公式才是科学,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文化同样是实现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宏大源流。”因此,本书将讨论从古到今对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有着重要影响的18条企业经营理念,期望能对日后中国企业的经营有所帮助。
  • 品牌,另一种制造:中国制造年代的品牌思考

    品牌,另一种制造:中国制造年代的品牌思考

    本书从企业打造品牌入手,分析了造成中国品牌目前状态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企业品牌经营的多种方法;针对弱势品牌的发展壮大,提出了品牌发展的三智学说,并重点阐述了三智学说的具体内容。
热门推荐
  • 魔狙传奇之索亚塔

    魔狙传奇之索亚塔

    塔系魔法之末,木系的法老培养了一株双蔓人面花,以生命力著称的木系获得了新生,却因此引来了其他各系的嫉妒和追杀,木系几大氏族几乎覆灭殆尽!张大漠,在生命弥留之际救了战友一命,却迷失了自己,在那茫茫的异世里!世界已不是那个世界,红心也不是那颗红心,手中的M-200既熟悉又陌生!雾样的谜团,铁血的杀戮,似水的柔情,凄凉的族人,凶恶的花朵,诡异的果实,全新的魔法,精彩纷呈竟在-------魔狙传奇之《索亚塔》!
  • “三高症”实用自我疗法

    “三高症”实用自我疗法

    本书从读者最迫切的需求出发,分别论述了“三高”患者在诊断、预防、食疗、起居、运动、自疗、用药的各个细节以及自我监测等,让读者对“三高症”有全面的了解,做到诊治了然于心,防患于未然。全书以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指导,不仅适合所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及其家人阅读,而且对广大中年以上健康人群及早预防“三高”也会有非常切实的帮助。
  • 朝阳依旧

    朝阳依旧

    她,赵一心从小就被教育不要对任何一个男人太过于执着。可是自己却遇到一个执着到执拗的人,不是她不爱了只是他已经不是那个给她那样的誓言的少年了、、、
  • 玄门风云鉴

    玄门风云鉴

    古有道截佛儒,百家争鸣于乱世。今有正魔六门,密宗仙家暗隐于红尘。从娘胎里带出来的邪恶诅咒,整日被毒物鬼怪梦魇缠身的我,将死之时却从天而降一个神奇的锦囊,里面竟是千机门长老的一道六脉传承。鬼门关前绕一圈,我终于悟了,今生只管造万古杀孽,哪管他来世悲苦凄怆。妖魔鬼怪哪里逃,蠡魅魍魉掌中灭,灭杀一切敌,证我今生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 重申亦白亦黑:堕落天使沐兮

    重申亦白亦黑:堕落天使沐兮

    一个隐士家族,世代是女子当家,所以第33代的秋旋要当家。秋旋有很多男人追她,但她对他们都没意思,只对一个臭道士感兴趣!(【贼嘻嘻】这只是秋旋的个人想法)谁知道,秋旋把楚晔追到手过后,楚晔露出了他的本性………某一日,“啊啊!你哪是臭道士简直就是头饿狼,吃人不吐骨头”嘿嘿!某男贼嘻嘻的说:“当初是你追我的!怪不得我,要怪就怪你眼光太好了!”
  • 离开你,我看到了全世界
  • 花非花之当时明月在

    花非花之当时明月在

    我在梦里做了个梦,醒来发现,我还在梦里,于是拼命挣扎,终于我醒了,醒在另一个人的梦里。
  • 无限之异界轮回

    无限之异界轮回

    如果你到了异界,你能活下去吗?如果不能的话,你需要一个金手指。那么,还有比主神空间更牛逼的金手指吗?你牛逼,给你扔武侠世界去!你更牛逼,给你扔仙侠世界去!你还牛逼,我给你扔洪荒世界去!ps:晚上18点和20点更新,主角擅长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俗称忽悠!
  • 穿越之极品修仙

    穿越之极品修仙

    这是个妖、魔、兽、人并存的修仙世界。妖有变幻之能,魔为幽冥使者,兽生金刚之躯,此三者皆为人类天敌。赵腾初临异界,恰逢万年来神州未有之剧变,看他如何力挽狂澜,于乱世中修成真仙。
  • 我是厨神

    我是厨神

    灵元大陆上的和平已经太久了,来自于异位面的神秘势力开始向大陆慢慢渗透。各大区域的霸主还在为了各自的利益暗自争斗,浑然不知死神的镰刀已经架在了脖子上。命运的轮盘钦定了一个不属于这个大陆的人类。方煜,一个部队厨师,此刻还跪在KTV门口呕吐。他,能否拯救濒临深渊的灵元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