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49300000005

第5章 蒙卦坎下艮上

蒙:亨。匪(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本卦上艮下坎。上为山,下为水,山水蒙。蒙卦象征蒙昧。不是我去求蒙昧的童子,而是蒙昧的童子来求我。初次请问应该回答,对同一问题再三地滥问,那是对先生的亵渎,就不再回答,利于守持正道。

匪:即“非”。筮:原指用蓍草占问,此处指学童向蒙师问疑求决。

本卦是说,接受指教要虚心诚意,同时还要主动求教。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刑人”,罚人。“说”,即“脱”。“桎梏”,木制刑具。初六,启发蒙昧,施加惩罚手段是有利的,使人免犯罪过。听任其发展下去必然造成遗憾。

象传说:施加惩罚手段有利,因为这样可以让人就范于正确的法则。正法:以法为正。

这一爻指出严加管教的必要。

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一向认为“严师出高徒”。初爻是蒙卦的始爻,位置最下,以阴爻居于阳位,不中不正,是个蒙昧最甚、不守正道的学童。所幸的是,毕竟处在蒙昧的最初阶段,可塑性强。然而必须严加管教,必要时应给以惩罚,非如此不能使归于正途。若听任其滑下去,结果就成为受桎梏之苦的罪犯。

姑息迁就,后患无穷,虽说爱之,实则害之。发展下去,后悔莫及,这就叫“以往吝”。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九二,包容蒙昧,吉祥;容纳昏暗,吉祥。儿辈能够治家。

象说:儿辈能够治家,这是刚柔相接的结果。

这一爻指出宽容包纳的必要。

“包蒙吉,纳妇吉”两句含义相似,是互文见义,“包”就是“纳”。意思是说,聪明的人能够包容蒙昧的人是吉祥的。

启蒙者要有普度众生的博大胸襟,要有“包蒙”、“纳妇”的精神,无所遗弃。这当然是吉祥的,所以爻辞接连用了两个“吉”字作了热情的赞美。

“儿辈能够治家”,既是教育启蒙的目的,也是其结果。

只有这样,才是成功的教育,才能造就“克家”之才。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取”,娶。“不有躬”,失身。

六三,不要娶这样的女子,因为她见到有钱的男子就失身了,娶她为妻是不利的。

象说:不要娶这样的女子,因为她的行为违反正道。

这一爻指出品行不端的人难以施教。

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教育并不是无往而不利的。连号称“圣人”的伟大教育家孔子也曾有“朽木不可雕也”的感叹。

不过,逐出门庭,弃而不教,鸣鼓攻之,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可以说是施教的特殊方式吧!

六四:困蒙,吝。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六四困在蒙昧之中,这是憾事。

象说:困于蒙昧的遗憾,说明唯独六四与阳刚之师最疏远。实:指阳爻。

这一爻感叹不从师向学的人被蒙昧所困。

阴虚阳实,这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观念。在本卦中,阳实之爻指蒙师,阴虚之爻指蒙童。蒙童没有知识,空空如也,所以要虚心向学,开发智慧。如果远离明师,不主动亲近,必然困于蒙昧。六四就是指这样的人。

六五:童蒙,吉。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六五童子蒙昧,吉祥。

象说:童子蒙昧而吉祥,是因为他的恭顺和谦逊。巽:音(xùn),谦逊。

这一爻是赞扬恭顺谦逊的好学君子。

九二阳刚居中,启迪群蒙,是有道“师表”的象征;六五居尊谦逊,以“童蒙”自处,是好学君子的象征。九二与六五正应,是最理想的师生关系的象征。这也就是卦辞中所肯定的“童蒙求我”,当然是吉祥的。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上九以过于严厉的方法来启发蒙昧,是不利的,而宜采用适当的严格方法。

象说:教育者的方法得当,被教育者也就会心悦诚服地学习,这样教与学的关系就顺了。

这一爻蒙卦的两个阳爻代表两种施教方法不同的师长,九二主张“包蒙”,上九却主张“击蒙”。但“击蒙”之法容易产生弊病,要特别注意掌握分寸。爻辞中提出的原则是:“不利为寇,利御寇。”就是说,可以采取适当的严厉之举,但不能超越限度,如果采取暴烈过甚的举动,就会适得其反。

严以律人谦以利己

人们普遍认为,《易经》的第四卦“蒙”所讲的是启蒙教育问题。

这似乎和人生立世没有什么关系。然而,即使是讲“受蒙启蒙”的教育问题,也跟现实中人们诸多行事规则有相通之处;况且,由于《易经》本身的复杂多义性,使得其每一细处的内容都蕴藏着博大宽广的多层含义,使人们从中领悟到各种各样的道理和智慧。

蒙卦的内容同样如此。

比如,“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讲的就是要打破愚昧和无知,就有必要用惩罚的办法来保证其顺利进行,而仅仅用劝说的办法,就是一种姑息纵容。这种对违反规定者不加以处罚的做法,有可能导致“以往吝”,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乃至非常恶劣的后果。这显然与管理思想中“杀一儆百”的智慧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如果把下属或自己管理的团队看成是需要“发蒙”的学生,那么,“利用刑人”的思想方法,就很有必要学会并加以运用。

春秋时期的兵法家孙武著有《孙子兵法》一书。他受邀请来到吴国后,准备帮助吴国训练军队。在宫中,吴王阖闾对孙武说:“你写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完了,你可以教妇人吗?”孙武说:“可以。”于是派出宫女三千人,分成两队,再派两名宠妃为队长。

孙武讲解阵法之后,又再三告诫:击鼓下令左转。结果这些妇人都笑了出来。孙武于是又三令五申:击鼓下令右转。妇人们笑得更厉害了。孙武回头对掌管军法的人说:“我对她们的约束已经很严厉,法令也说明白了。队长故意违背法令,应当依何罪处置?”掌军法的人说:“当斩。”孙武就喝令斩两名队长。

吴王赶紧派人去救队长,队长的头却已落地。

孙武接着派两名排头的宫女做队长,这时宫女们都吓得双腿发抖,孙武下令向前、退后、左转、右转,宫女们都做得中规中矩。

后来孙武带兵攻打楚国,将士们都严守军令。战法严谨,无往不胜。

看来,孙武不但胸藏兵法韬略,更懂得领导智慧。否则,即使方法再好,然而领导不行,执行不下去,那就等于是空。所以象辞说:利用刑人,以正法也。这显然是一种高妙的领导思想的体现。

当然,灵活高明的领导者,不会仅仅把自己摆在启蒙者的位置上,在适当的时候,也必须把自己作为受蒙者,接受在某一方面比自己更强的人的指点教化。

“六五:童蒙,吉”,意思是承认自己愚昧无知是有好处的。

众所周知,有自知之明是聪明的举动。古人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人不可能是全知的,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而且不耻下问,是为人处世的高明选择。在《三国演义》中,刘玄德三顾茅庐,求教于诸葛亮。当时,刘玄德的势力虽然不大,但他毕竟是一方诸侯,而且是大汉皇叔;诸葛亮在未出山之前,只不过是一躬耕的隐士而已。刘玄德把自己看成“童蒙”,恳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结果,不但转危为安,而且还与曹、吴三分天下,形成鼎足之势。这就是象辞中所说的:“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总体来看,本卦的教育气息也许更浓重,但我们从中所领悟发掘出的人生智慧,还是很有启示意义的。

同类推荐
  • 荣格的智慧:荣格性格哲学解读

    荣格的智慧:荣格性格哲学解读

    性格决定命运,性格改变人生。这已成为世界各国学者的共识。那么,性格与命运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呢?荣格经过长期潜心研究,终于破译了“性格决定命运”的密码。为了让广大读者深刻理解“性格”与“命运”的内涵,我们编译了荣格的著作。在本书中,除了展现荣格在心理学领域所表现出来的睿智和人格魅力以外,还全面阐述了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及类型理论。
  • 易经智慧吉祥书

    易经智慧吉祥书

    本书解译了《易经》中启迪人生的道理,从易经来谈吉祥,帮助读者趋吉避凶。
  • 曾国藩家训一日一省

    曾国藩家训一日一省

    学习圣贤之道,以之涵培心志,自我砥砺;以退为进,大智若愚,谦谨乃载福之器;抱残守缺,善始善终……我们中可以学到如何磨炼含而否露的性情、养成机敏睿的头脑、练就大巧若拙的手腕、获得举重若轻的气度、砥砺坚韧不拔的品格,从而使生命更有意义。这部奇妙的家教范本,融入了儒家先人的经世理念,结合了曾国藩自身的卓然心得,勘破世态人情,指点成败之机,其中蕴藏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沉智慧,读之可以居家,可以入世,可以修身,可以养性。阅尽家训诀窍,领会曾氏心法,必然增长胸中之丘壑,开启头脑的机锋。
  • 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

    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

    针对研究者对菜布尼茨形而上学体系的种种不同理解,本书试图以个体的整体关系问题为主线对它进行系统探讨。除引言和结语外,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从广阔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的角度考察菜布尼茨研究形而上学问题的动机、出发点和目的,试图揭示菜布尼茨研究形而上学的思相实质和真实意图。第二章集中探讨菜而尼茨怎样使个体成为真正的实体并说明个体何以成为独立自方的实体。第三章着重阐述菜布尼茨怎样说明独立自主的个体之间的有序共存和协调变化的普遍和谐问题。第四章讨论菜布尼茨关于个人自由和社会正义的思想,第五章分析菜布尼茨的上帝论。第六章主要研究菜布尼茨的两大逻辑原则及其与他的两大形而上学原理的关系。
  • 周易全鉴

    周易全鉴

    《周易》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通过设卦观象,描绘自然造化的奥妙,进而阐释人世间的吉凶祸福与因应之道,是培养德行、增强能力和启发智慧的至高宝典。时至今日,《周易》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依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不管你为政、治企、从军,抑或只是个普通人,都能从《周易》中聆听到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教诲,让你受益匪浅。
热门推荐
  • 晴川记 (原名:红颜风尘记)

    晴川记 (原名:红颜风尘记)

    本书背景:现代都市现代社会的拼搏闯荡关键词:晴川桃林魔才叛逆复仇人文道德中心思想:传统文化观念与社会各类人物言行举止的意识纠结。上季排名是第20位,现已参加下季大赛,请喜欢这部小说的读者们推荐收藏和投票。移动手机发送短信:5153208到10666110200也可为本书投票,同时您将获赠50个红袖币。短信收费:0.2元/次因作者本人要对本部小说进行调整,不再传稿,何时继续上传,请等待作者本人通知。
  • 剑域封仙

    剑域封仙

    一剑闯大陆,血域神兵出。朝花拓彩暮,白雪迎春露。何谓剑之最高境界?人剑合一,佩剑须弥。在大陆第一剑派遥天剑派的冰谭深处,究竟有着怎样的秘密?这一切的一切是偶然的发生还是命运的嘱托?父母双亡的懵懂少年如何成长为一名绝世高手,最终走上通向仙界的大门?
  • 药性切用

    药性切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对抗恶势力

    对抗恶势力

    六个有特殊技能的人一起抵抗恶势力,有人舍己为人,有人大义灭亲,一开始是一盘散沙,最后团结一致,取得成功。
  • 离离莫上殇

    离离莫上殇

    在青春懵懂的年龄遇见让自己怦然心动的人,在清楚明了自己感情无果的基础上,仍旧选择深陷其中、患得患失,她说:早恋我就没赶上,还不让我抓住单恋这个机会?于她而言,他是明媚的阳光,干净、纯洁;于他而言,她是什么?
  • 鬼谷子全书(第二卷)

    鬼谷子全书(第二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
  • 你爱我,从未说起

    你爱我,从未说起

    假如人生不曾相遇,乔若夕还是乔若夕,遇到肖暮是她幸福的开始,也是悲剧的开始。世上最可怕的是自己正在向地狱里迈进,而自己却不知道,还误以为前面就是天堂。当乔若夕到达她所认为的天堂时,带给她的是无止境的痛苦。经久不见的流年,她华丽回归一心想着复仇。她和他本该一辈子都不再相遇,再次相遇时,便注定是一桩须以失去句读的悲剧。她的人生何曾有过幸福,她的幸福都埋葬在了那场大火之中,都埋葬在了她和肖暮相处的流年当中,只有在离死亡不远的时候,她才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一丝幸福的温度。
  • 妖城风云

    妖城风云

    青春,一个华丽而虚伪的词。时光不老,我们不散。陌悠雪!她,已经不在弱小……她变得强大,她变成命运的主宰,万物之主……
  • 大明江南王传奇

    大明江南王传奇

    弘光元年(1645年),南明弘光小朝廷岌岌可危,此时,南直隶扬州通州,江海大地一支新式军队正在悄然崛起,大明因此而变!
  • 原大陆之殇

    原大陆之殇

    因为爱,他献祭了整片大陆。因为爱,他甘愿放下弑神的剑。因为爱,她耗尽神力只为苍生博一条生路。因为爱,他来不及加冕就战死沙场。因为爱,他坦然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