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亨。利贞。取女吉。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悦),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本卦下卦为艮,属阳卦,象征男青年爱情诚挚,知有所止,谦恭有礼地追求女孩子;而上卦为兑,属阴卦,兑为悦,为少女,象征少女在上,爱情专一,下顺阳刚而感动喜悦,这是异性之间的一见钟情,情投意合,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咸:通感。取:娶妻。
咸卦处于下经的首位,是上下经之间过渡和转变的关键,关系重大。
从总体格局看,上经虽兼人事,但多言天道;下经则相反,虽论及天道,但重在人事,所论各有侧重。上经以乾坤二卦开篇,从宇宙玄黄、天地洪荒的本体根源开拓,言阴阳之道化生万物;下经则从咸卦始,由宇宙自然转入社会人事,从青年男女的无心感应、婚姻恋爱说起,叙述道德人伦社会秩序的发端。这就从青年男女、成年夫妇的无心之感,深入一步讨论了天地阴阳和世事人伦的自然和谐,不仅富有深邃哲理,而且涉及了巩固社会统治秩序的大问题。由此可见,作为下经之首唱的咸卦在六十四卦中的特殊地位。
初六:咸其拇。
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咸卦通篇喻示男女的感情交流。初六是咸卦最下一爻,所以取象于脚拇指。相感之始,所感尚浅。正像人举步抬足,脚拇指首先伸出。初六与九四相应,相应则感,这是男女两相感应的开始,如同抬足的第一步,脚拇指有所感触罢了。
这时初六已经萌生“志在外”之心了。因为九四在外卦,初六心向往之,有感于九四,想与之亲近,不能在深闺独处了,在这春情萌发的将动之始,因为善恶未现,吉凶未卜,所以爻辞也不言凶吉,但是隐然含有慎重初始、避凶趋吉的告诫。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六二位居下体之中,以腓(小腿肚)为象。“腓”是躁动的象征,因为走路时总是腿肚子的肌肉先动。六二处于下体,与上肢的九五相应,隐喻在男女感应之时,女子有急躁冒进之象。不过六二毕竟具备柔顺中正之德,如能安居不动,等待九五来求,会得到吉祥的。安居不动,其实是以逸待劳,以守为攻。这是女子在男女关系中的策略。爻辞指出“居吉”,象传指出“顺不害”,这是耐人寻味的。如果两心相应,最好稍待以时,男子一定会紧追不舍的,此时再顺从好了。
这一爻指出,不应操之过急,而应安居待时。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随人,所执下也。
象传说:感应到了大腿,说明也不会安居独处了。志在随从别人,说明执意是卑下的。处:安居不动。大腿自己不能走路,总是跟随着小腿和脚活动,这就叫“执其随”。九三处在下体之上,正是“股”的位置,又是刚爻居阳位,性躁好动,前往与相应的上六亲近。这样,九三追求上六只是随从别人而行动,并无真情可言,上六当然不会以真情报之,仅用言语敷衍,使九三受到了羞辱。这就是爻辞所说的“往吝”。
这一爻是说,应持有主见,不宜随人盲动。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象曰: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
三个阳爻中九四在九三、九五中间,相当于心脏。而心乃人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此爻是为咸卦的卦主。九四之感应在心,而心中如存有悔恨、偏私,即将不吉不祥,因而必须坚持纯正,否则便不能得到多数人的赞同。
象传说:坚持纯正吉祥,可以消除悔恨,因而这种感应便无损害。而彷徨失措,心神不定,是因心地不够光明正大之故。此爻说明:消除私心,心地正大光明,必不会犹豫不决。
这一爻是说,感应宜坚持正道。
九五:咸其月每,无悔。
象曰:咸其月每,志末也。
“月每”,就是心以上、口以下的喉中的梅核。也就是俗话说的喉头。
九五阳爻居上卦中位,与上六成比,感应进一步加强,在这里以喉头比喻口虽无言,但心意已通,已经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的意思。希望快点与心中的人匹配成婚,这是必然现象,没有什么可后悔的。象传说“志末也”,是指上六,意思是一心要与上六成婚。
这一爻是说感应到了一定程度就要表现出来,顺其自然地发展。
上六:咸其辅颊舌。
象曰: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
“辅”是唇齿相辅的辅,即腭。“滕”,本意是水超涌,在这里是翻腾喋喋的意思。
上六是咸卦的最后一爻,表示婚配之事,从初始的感应到最后的完成。到这一爻,少男少女已经结为夫妻,用面颊和口舌彼此相感以示亲悦,象传说“滕口说也”,是形容新婚夫妻之间感情好,没完没了地说知心话。
这一爻是说心灵的感应和形体的感应已经融在一起。
与民通感上下和谐
咸卦卦辞及其六爻可看作是古时青年男女的婚恋图。但《周易》以“观物取象”,其目的是“以象尽意”。男女相感在咸卦中只是象,这种象在世界上一切相感的事物中最易为人所理解、所感知。
男女相感首先需要一定的感情基础。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捆绑不能成夫妻”,看来古时男女求爱时就意识到这一问题。感情是婚姻的基础,男女之间彼此的感应、感知,共同的理想、追求,是婚姻得以成功的黏合剂。
工作中也是如此,倘若总是以一个冷硬的面目出现,以冷硬的心肠和手段对待下属和同事,势必会形成一种紧张的关系,而发展下去的结果,则很难令人乐观地预料。
早在两千多年前,亚圣孟子即提出君子要“与民偕乐”的主张。《孟子·梁惠王上》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孟子去见梁惠王。梁惠王正站在池沼旁边,看着鸿雁麋鹿等珍禽异兽。他对孟子说:“有德的贤人也会以此为乐吗?”孟子回答说:“贤者会以此为乐,但是在做出有德之行之后;没有德的人,虽然能够占有这些东西,但不见得能够真正从中得到乐趣。《诗经》里说,周文王发动人民建起亭台池沼,建成之后人民也能去那里玩乐,称其为‘灵台’和‘灵沼’,对那里的鹿鱼鳖很喜欢。古时的贤人与人民一起享受乐趣,因此也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汤誓》里有这样的话:‘太阳啊,你什么时候灭亡,我们与你同归于尽。’当人民想要与那种无德无道的君王一起灭亡之时,他虽有亭台池沼、珍禽异兽,又怎么能从中享受到快乐呢?”
孟子以周文王的“与民偕乐”及殷纣王的暴虐独乐为例,形象地说明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如果能够心心相印,彼此感应,并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则上下和谐,国泰民安;反之,与民不相感应,格格不入,视民为寇仇,加以压榨屠宰,则人民奋起反抗,诛独夫民贼,纣王身死国灭,万世唾骂。上下心灵感应、社会和谐的正负面如此明显,这不能不引起领导者的重视。
同时,咸卦还指出,男女相感要利于守正。《易》中经常强调的“正”,即符合正道,也就是说人的所作所为要符合社会伦理道德。守正有利于家庭的稳定、社会秩序的正常;无论是社会中什么样的关系,彼此间如能相感以情,关系就和顺、通达;彼此间如能守正,就有益于共处、共事,也有益于社会。这就启示领导者,在与民众交流感情时,一定要有主见、有原则,不可盲从;心地必须纯正,感情出乎自然,这样,作为在“下”的人民才会真正摒弃戒心,才会主动接近你、追随你;唯有处于高位时仍保持中正待人之心,与民众保持广泛的联系和沟通,才会真正赢得民心。只要坚持不懈地遵循这些原则,上下之间的思想情感便一定能沟通,就能建立起和衷共济、亲密无间的和谐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