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说:“我最看不惯不懂装懂之人,本来我不想说,可还是压抑不住啊。”白居易自恃有才,说话办事往往少了客气。他对皇上也大胆进言,只要他认为不对的事,他就直言上谏,全不顾任何禁忌。
河东道节度使王锷为了晋升官职,大肆搜刮百姓,他向朝廷献上了很多财物,唐宪宗于是准备让他当宰相。
朝中大臣都没有意见,只有白居易站出来反对。唐宪宗生气地说:“你是个才子,就该与众不同吗?你每次都和我唱反调,你是何居心呢?”
皇上发怒了,嫉恨他的小人趁势说他恃才傲物,目中无人。一时,白居易的处境更加恶劣,格外孤立。
大臣李绛同情白居易,劝他收敛锋芒,说:“一个人如果因为才高招来八方责难,他就该把自己装扮得平庸了。你的见识虽深刻远大,但不可显示出来,你为什么总也做不到呢?这也是为官之道,不可小看。”
最后,白居易还是因为上谏惹祸,被贬出朝廷。白居易的才能人所共知,他尽忠办事,见解高明,却不能建功,只因他的才能过于外露,优点反变成了缺点。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相信才能万能的人多少有些幼稚。人们应当时刻提防小人的暗箭和中伤,把最能让他们嫉妒的东西藏起来,避免不必要的纠缠。
内敛,可以说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传统方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种内敛;智欲圆而行欲方,也算一种内敛;凡事不张扬,得意不忘形,富足时不骄矜,贫穷时也不谄媚,更是一种内敛。
看小说,听评书我们不难知道,镖局这个旧行当在古代曾经盛极一时。镖局的人身怀武工,在舞刀弄棒的年代,仅凭此道,遇人处事就可以胜人一筹,当着别人的面,剑拔弩张,趾高气扬,甚至喜怒溢于言表,也自有底气。可是,镖局恰恰应该是内敛型的。
镖局的对头是强盗,但镖局遇见强盗并非上来就拳脚相加,而是把自己先收敛起来,进行话,论人缘,拉交情,不到万不得已时不动手。因为强中自有强中手,真打起来谁都未必占便宜。强盗拦住镖车,镖局的人要抱拳拱手,打个招呼:当家的辛苦了!镖局心里明白,自己这碗饭就是因强盗而得,对方才是当家的。如果对方问:穿的谁家的衣?回答就是:穿的朋友的衣!又问:吃的谁家的饭?再答:吃的朋友的饭!
人家听得高兴,自己又说的是事实,面前的难题就过去了。当然,这也是由于那个时候的贼自有一套道上的规矩,这些底线自知不可轻易破坏,破坏了就丧失了立命之所。如果古时候的强盗和镖局的人都不知道内敛,上来就兵戈相见,那谁都无法吃好自己的“饭”。
处世,当谦虚谨慎,虚怀若谷,内敛而不张扬。古人云“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说的就是仪表、行为上的差异。它告诫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懂得在谦虚中善学,懂得在内敛中进步,而不要不知天高地厚,摆出一副唯我独尊、锋芒毕露的骄姿傲态。
30
【原典】
同贵相害,同利相忌。
【张氏注曰】
势相轧也,害相刑也。
【王氏点评】
同居官位,其掌朝纲,心志不和,递相谋害。
同官同利就会相互残害
【译释】
权势地位不相上下的人,很容易互相排挤,彼此倾轧,甚至不择手段地以死相拼。在艰难潦倒的时候,大家在一起还可相安无事,扶持协作,一旦发了财、得了势,就开始中伤诽谤,双方都变成了眼红心黑的对头冤家。
残害同门自取灭亡
有“同贵相害”之心的人一般都心胸狭窄,为了打压别人常常不择手段,这样的人最终也不会有好下场。
在三家分晋以后,韩、赵、魏三家中数魏国的势力最强大,魏惠王野心勃勃,也想学秦国收拢人才,不久来了一位名叫庞涓的人,声称是当时高人鬼谷子的学生,与苏秦、张仪、孙膑是同学,他在魏王面前大吹大擂,说只要自己能当大将,其他国家决不足畏,魏王就相信了他。庞涓当了大将,他的儿子庞英,侄子庞葱、庞茅全都当了将军,训练好兵马就向卫、宋、鲁等国进攻,连打胜仗,致使三国齐来拜伏。东方的大国齐国派兵来攻,也被庞涓打了回去。从此魏王就更信任他了。
庞涓的同学孙膑是大军事家孙武的后代。他德才兼备,是个少见的人才。尤其是从老师鬼谷子那里得到了祖先孙子的十三篇兵法,更是智谋非凡。一次,墨子的门生禽滑厘来拜访鬼谷子,见到孙膑,为他的才德所感动,就想让他下山,帮助各国国君守卫城池,减少战争。孙膑说:“我的同学庞涓已下山去了,他当初说一旦有了出路,就来告诉我的。”禽滑厘说:“听说庞涓已在魏国做了大官,不知为什么没写信给你,你何不到魏国打听一下?”
孙膑来到魏国,先见了庞涓,又见了魏王,一谈之下,魏王就知道孙膑才能极大,想拜他做副军师,协助军师庞涓行事。庞涓听了忙说:“孙膑是我的兄长,才能又比我强,岂可在我的手下?不如先让他做个客卿,等他立了功,我再让位于他。”在当时,客卿没有实权,却比臣下的地位高,孙膑还以为庞涓一片真心,对他十分感激。
庞涓原以为孙膑一家人都在齐国,孙膑不会在魏国久留,就试探着问他:“你怎么不把家里人接来同住呢?”孙膑说:“家里的人都被齐君害死了,剩下的几个也已被冲散,不知何处寻找,哪里还能接来呢?”庞涓一听傻了眼,如果孙膑真在魏国待下去,自己的位置可真要让给他了。
半年以后,一个齐国人捎来孙膑的家书,大意是哥哥让他回去,齐国也想重振国威,希望孙家的人能在齐国团聚。孙膑对来人说:“我已在魏国做了客卿,不能随便就走。”并写了一封信,让他带回去交给哥哥。
孙膑的回信竟被魏国人搜出来交给了魏王,魏王便找来庞涓说:“孙膑想念齐国,怎么办呢?”庞涓见机会来了,就对魏王说:“孙膑是大有才能之人,如果回到了齐国,对魏国十分不利。我先去劝劝他,如果他愿意留在魏国,那就罢了,如果不愿意,那就交给我来处理。”魏王答应了。
庞涓当然没有劝孙膑,而是建议他回齐国“探亲”。于是第二天,孙膑就向魏王请两个月的假,魏王一听他要回去,就说他私通齐国,立刻把他押到庞涓那里审问,庞涓故作惊讶,先放了孙膑,再跑去向魏王求情,过了许久,才又神色慌张地跑回来说:“大王发怒,一定要杀了你,经我再三恳求,大王总算给了点面子,保住了你的性命,但必须处以黥刑和膑刑。”孙膑听了,虽非常愤怒,但觉得庞涓为自己出力,还是十分感激他。
孙膑的脸上被刺了字,膝盖骨又被剔去了,从此只能爬着走路,成了终身残废。
庞涓倒是对孙膑的生活照顾得很周到,孙膑觉得靠庞涓生活过意不去,就主动提出要替庞涓做点什么,庞涓说:“你那祖传的十三篇兵法,能不能写下来,咱们共同琢磨,也好流传后世。”孙膑想了想,只好答应了。由于孙膑只能躺在那里用刀往竹简上一个字一个字地刻,所以每天只能刻十几个字。这样一来,庞涓沉不住气了,就让手下一个小厮催孙膑快写。小厮见孙膑可怜,便不解地问服侍孙膑的人:“庞军师为什么死命地催孙先生快写兵法呢?”那人说:“这还不明白。庞军师留下孙先生的一条命,就是为了让他写兵法,等写完兵法,孙先生也就没命了。”
孙膑听到了这话,大吃一惊,前后一想,恍然大悟,霎时间大叫一声,昏了过去,等别人把他弄醒时,他已经疯了。只见孙膑捶胸披发,两眼呆滞,一会儿把东西推倒,一会儿又把写好的兵法扔到火里,还把地下的脏东西往嘴里塞。从人连忙奔告庞涓说:“孙先生疯了!”
庞涓急忙来看,只见孙膑一会儿伏地大笑,一会儿又仰面大哭,庞涓叫他,他就冲庞涓一个劲儿地叩头,连叫:“鬼谷老师救命!鬼谷老师救命!”庞涓见他神志不清,但怀疑他是装疯,就把他关在猪圈里,庞涓仍不放心,就派人前去探测。一天,送饭人端来酒菜,低声对他说:“我知道你蒙受了奇耻大辱,我现瞒着军师,送些酒菜来,有机会我设法救你。”说完还流下了泪水,孙膑显出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说:“谁吃你的烂东西,我自己做得好吃多了!”一边说,一边把酒菜倒在地下,抓起一把猪粪,塞进嘴里。
那人回报了庞涓,庞涓心想,孙膑受刑之后气恼不过,可能是真的疯了。从此,他只是派人监视孙膑,不再过问。
有一天夜里,有个衣着破烂的人来到孙膑的身边,那人揪揪他的衣服,轻声对他说:“我是禽滑厘,先生还认得我吗?”孙膑大吃一惊,经过仔细辨认,确认是禽滑厘,便泪如雨下,激动地说:“我自以为早晚要死在这里,没想到今天还能见到你。”禽滑厘说:“我已经把你的冤屈告诉了齐王,齐王让淳于髡来魏国访问,我们全都安排好了,你藏在淳于髡的车里离开魏国,我让人先装成你的样子在这里待两天,等你们出了魏国,我再逃走。”
禽滑厘把孙膑的衣服脱下来,给他手下的一个相貌与孙膑相近的人穿上,躺在那里装作孙膑,禽滑厘就把孙膑藏到了车上。
第二天,魏王叫庞涓护送齐国的使者淳于髡出境,过了两天,孙疯子忽然不见了,庞涓来查找,井里河里找遍了,也未见踪影,庞涓又怕魏王追问,就撒了个谎说孙膑淹死了。
孙膑到了齐国,齐威王一见之下,如获至宝,当即拜他为军师,后来,孙膑陆续打听到自己的几位堂哥都已久无音讯,才知道原来送信的人也是庞涓安排的。前前后后,这一场冤屈全由庞涓一人导演而成。
不久,庞涓带兵连败宋、鲁、卫、赵等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使庞涓连连败北,最后,孙膑用“减灶法”引诱庞涓来追,暗设伏兵,将庞涓射死在马陵道上。魏国从此衰败,并向齐国进贡朝贺。
庞涓最终死于非命的下场,可以说是他自己为自己铺设的。如果他能够向师兄孙膑谦虚请教,互相切磋,共同进步,说不定会出现像“将相和”那样的好景况,成就事业,流传美名。可惜的是,他没能见贤思齐,而是采取了卑劣的打击手段。结果,害了别人,更害了自己。
在生活中,有些人对那些跟自己一样出众或者比自己能力强的人所持的心态是嫉妒,而对比自己水平差的人则加以鄙视和嘲笑。这种态度对他们本身有什么好处呢?根本就是有害无益。真正的聪明人,总是向比自己强的人虚心学习,以使自己尽快达到对方的水平;而见了缺点很多的人,则会对照对方来反观自己,看看自身是否也有这些不良现象。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才是切实提高自己的修养品位、不会走向相反方向的有效途径。
31
【原典】
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依,同义相亲,同难相济。
【张氏注曰】
五行、五气、五声散于万物,自然相感应。六国合纵而拒秦,诸葛通吴以敌魏。非有仁义存焉,特同难耳。
【王氏点评】
圣德明君,必用贤能良相;无道之主,亲近谄佞谗臣。楚平王无道,信听费无忌,家国危乱。唐太宗圣明,喜闻魏征直谏,国治民安,君臣相和,其国无危,上下同心,其邦必正。强秦恃其威勇,而吞六国;六国合兵,以拒强秦;暴魏仗其奸雄,而并吴蜀,吴蜀同谋,以敌暴魏。此是同难相济,递互相应之道。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译释】
有共同语言的自然易于沟通,愿意彼此唱和。气韵之旋律相同的就会相互感应,发生共鸣。金、木、水、火、土五种自然元素和宫、商、角、征、羽五种韵律,融合在自然界的各种物质中,有相同属性的则相互感应。人情世故,治国经要,当然也违背不了这些自然规律。
古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甚至是“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天下畔之”。有道德的人定会有天下,这是很简单的道理。社会上有道德的人多了,彼此之间就会多一些关心与尊重,社会自然也就和谐起来。那些为构造和谐社会做出卓越贡献的人,自然也就赢得了民心。
选择了什么朋友就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
黄石公这一节所说的,具体到现代社会,其实就是人际关系。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就是说,是什么样的人就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因为他们价值观相近,所以才能走到一起来,即“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所以性情耿直的就和投机取巧的人合不来,喜欢酒色财气的人也绝对不会跟自律甚严的人成为好友。因此人们常说观察一个人的交友情况,大概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品性和素养了。
林肯也曾说过一句话:“从某种意义上说,你选择了什么样的朋友,便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
看来,进什么样的圈子,交什么样的朋友,确实是个大问题。
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对自己的思想、品德、情操、学识都有很大的影响。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贤则聪,近愚则聩”。古人很重视对朋友的选择。孔子曰:“君子慎取友也。”品德高尚的人,历来受人推崇,也是人们愿意结交的对象。而品德低劣的人,却常常被人所鄙视,当然也不排除“臭味相投”的“酒肉朋友”。
实际上,每个人不管自觉或不自觉,他们交朋友总是有所选择的,总是有自己的标准的。明代学者苏竣把朋友分为“畏友、密友、昵友、贼友”四类,如此划分便可明白;畏友、密友可以知心、交心,互相帮助并患难与共,是值得深交的;那些互相吹捧、酒肉不分的昵友,口是心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利则来,无利则去,还有可能乘人之危、损人利己的贼友,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结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