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智慧不能平齐,姑且把它分作上、中、下三等的差别。中人以上的资质,可以告诉他高深的理论;至于中人以下的资质,在教育方面,教导方面,对他们就不要作过高的要求,不妨作低一点的要求。
——南怀瑾《论语别裁·楼下黄金楼上人》
【精彩导读】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意思是说,孔子认为,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可见,在孔子眼里,他的学生在资质方面是有差异的:中等资质以上、中等资质和中等资质以下。
而南怀瑾也赞同孔子的观点,他也认为人的智慧不能平齐,可分作上、中、下三等的差别。对于资质在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理论;至于资质在中等以下的人,在教育、教导方面,对他们就不要做过高的要求,不妨做低一点的要求。但南怀瑾还认为,资质中等以下的人只要努力,他们最终的成就又不一定永远在资质中等的人以下,甚至还可能和资质中等以上的人一样成功。孔子的这番理论,其实可以用一个词解释,那就是“因材施教”,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因材施教”是孔子总结前人的教育经验,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提出来的教育方法,也是他留给后世弥足珍贵的财富。孔子对于自己的学生十分了解,并且善于根据不同的个性区别对待。南怀瑾先生十分推崇孔子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认为这就是孔子了不起的地方。虽然乍看起来觉得没有什么,就好像看到懒惰的学生会劝他多用功;而看到太用功的学生就会劝他出去玩玩,多注意休息,这样的事大概每个老师都能够做到,没有什么难处。然而往深里看,就会发现孔子是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中和他们性格当中过激的部分,或是鼓励发展某些不足的地方。
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千差万别,智力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孔子在《论语·阳货》中便将学生分为“上智”“中人”“下愚”3类,因此教学的内容不能千篇一律,要有所侧重,因人而异。之所以能够将因材施教近乎完美地实行,关键就在于孔子对学生的充分了解,不然,就不可能准确地判断出学生的需要。
可见,一个学生的天赋再好,假如老师不懂得因材施教,不能做到有的放矢,那么他也很难有所提高。因此,在进行教育时应该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
【亲子诵读】
《论语·先进》节选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解析:
子路问孔子:“老师,如果我听说一件事很可行,那么我想到了就去做吗?”
孔子说:“不行。你还有父兄在,要先照顾好你的家人再考虑怎么去做。”
冉有也问孔子:“老师,如果我听说一件事很可行,那么我想到了就去做吗?”
孔子说:“你觉得可以做的话就大胆去做。”
这时弟子公西华就感到迷惑了,他问:“老师,子路和冉有问了您同样的问题,可您回答得为什么不一样?”
孔子说:“冉有这个人本来就很谨慎,所以我告诉他想到了就去做。但是子路不同,子路的性格有点鲁莽,容易冲动,所以我要他谨慎行事。”
【故事链接】
郑渊洁教子
郑渊洁认为,孩子适合什么样的教育就让他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在对自己一子一女的教育上,郑渊洁采取截然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于活泼好动的儿子郑亚旗,郑渊洁尊重儿子的意见,在儿子小学毕业后就没让他继续去学校上学,而是在家对他进行私塾教育。
郑渊洁将儿子上课的房间布置得和学校的教室一模一样,有讲台、课桌、黑板,上课要起立,问老师好。为了弄得逼真,郑渊洁还在暖气管子上绑了一面国旗。唯一不同的是,因为儿子习惯睡懒觉,郑渊洁就把课程安排在每天下午,一天三节。
郑渊洁给儿子请了3位老师,教授数、理、化,自己亲自担任语文老师。郑渊洁给儿子编撰了一些有趣的教材,如把中国的刑法的419项罪名编成419个童话故事。每天傍晚,郑渊洁还会带儿子到河边去散步,和他讨论电视上或书里各种不同的话题。同时,郑渊洁还给了儿子一项权利,那就是他可以随时随地炒老师,而且不需要任何理由,所以老师都对他特别好,也不敢多留作业。就这样,在3年时间里,郑亚旗在自己家里学完了中学6年的课程。
从郑亚旗15岁时起,郑渊洁就不停地对儿子说:“18之后我就不管你了。”果然,郑亚旗18岁生日一过,就带着父亲送他的那辆车开始自立门户,尽管没有文凭,但他凭借父亲教给他的知识成功创办了《皮皮鲁》杂志,将父亲的写作事业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但与儿子郑亚旗不同,郑渊洁的小女儿喜欢上学,郑渊洁就让她上学,说要供她读到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