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47800000011

第11章 母教是孩子成长最大的助力

母教,才是天下文化教育的大教化事业。大至国家、民族,小至一个儿女,没有优良传统贤妻良母的教育基础,那就什么都免谈了!

——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齐家”的妇女真伟大》

【精彩导读】

在南怀瑾看来,家教里头最重要的一个,是母教,母亲比父亲更重要。“母教”,语出汉代刘向所著的《列女传·邹孟轲母》:“孟子之母,教化列分。”

为什么要重视母教?我们可以用清代启蒙思想家郑观应的话来回答:“襁褓之婴、孩提之童,亲母之日多,亲父之日少,亲母之性多,亲父之性少。由六七岁有知识,以迄十二三岁,天性未漓,私欲未开,母教之如种花莳果,灌溉栽培,先养其根本。教子女亦然,凡衣服、饮食、嬉戏、步趋、皆母得而引导焉、指授焉、勉励焉、节制焉。……使母之教而善,则其成立也易;母之教而不善,则其成立也难。”

“教者必先正己”,一个母亲要教育好孩子,必须用自身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言行率先垂范,为子女做出榜样。在南怀瑾看来,现在的女性在“正己”上就做得很差。现在的许多女性忙着受教育,忽视了贤妻良母这方面的培养,结果就是:受到了一流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却受到的是末等的家教,因为她懂得做事挣钱,却不会带孩子,只好把孩子交给保姆去带,孩子大点就送到学校去,让老师去教,从头到尾,她都没出什么力,自然孩子出了问题,她也会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这种事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这真是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悲哀。

可见,为了维护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弘扬母教文化,重拾母亲的天性和职责,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亲子诵读】

《鸣机夜课图记》节选

记母教铨时,组绣绩纺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诸姨尝谓母曰:“妹一儿也,何苦乃尔?”对曰:“子众可矣,儿一不肖,妹何托焉?”

解析:

回忆母亲教我(作者蒋士铨)的时候,刺绣和纺织的工具就放在旁边,她膝上放着书,叫我坐在膝下小凳子上看着书读。母亲一边刺绣或纺织,一边嘴里教我一句句念。咿咿唔唔的读书声,夹着吱吱哑哑的织布声,交错在一起。我读得怠惰了,她就拿戒尺打我几下,然后又抱了我哭,说:“儿啊,你这时候不肯学习,叫我怎么去见你爸!”到半夜里,很冷,母亲坐在床上,拉起被子盖住双脚,解开自己的衣服用胸口的体温暖我的背,和我一起朗读;我读得累了,在母亲怀里睡着了,一会儿母亲就摇醒我,说:“可以醒了!”我张开眼,看见母亲脸上泪流满面,我也哭起来。歇一下,再叫我读;直到头遍鸡叫,才和我一同睡了,我的几位姨妈曾经对我母亲说:“妹妹啊,你就这一个儿子,何苦要这样!”她回答说:“儿子多倒好办了,只有一个儿子,将来不长进,我靠谁呢!”

【故事链接】

孟母教子

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但是,孟子小时候也很顽皮,整天和小朋友一起打打闹闹,不喜欢念书。孟母为了让孟子从小养成好的习惯,受到良好的教育,花了很多的心血,以至于短时间内连搬了3次家。

最初,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号的样子,玩起办丧事的游戏。孟母看到了,心想不能让孩子住在这里。

孟母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活灵活现!孟母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经常去学校听课。孟母这才很满意地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只有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养成到好的习惯。

同类推荐
  •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传世名著百部第33卷)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传世名著百部第33卷)

    本书精选了近100个最具代表性的古希腊神话故事,包括神的出世、神的家庭、神的创造、神的战争、人类世界的起源、人神爱恋、人与神的合作和斗争等,同时辅以200余幅与文字内容相契合的精美图片和近50个相关知识链接。
  • 家书

    家书

    这些亲子家书(家庭中父母等长辈写给子女等晚辈的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字里行间流淌着长辈对晚辈真诚、温暖的鼓励。亲人间的深厚情感,长辈对晚辈的谆谆教导,在这些信中展露无遗。
  • 从“放牛娃”到宋氏家族的奠基人

    从“放牛娃”到宋氏家族的奠基人

    《从"放牛娃"到宋氏家族的奠基人:宋耀如现代教育理念研究》以烜赫一时的宋氏家族的缔造者宋耀如的教育理念为核心,探讨美国“斯巴达——基督教”精神对他的影响;探讨宋耀如倪珪贞自觉的有计划的细致入微的家庭式教育;探讨家族式教育对一个民族,对中国近现代史,甚至是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 男孩为什么要穷着养 女孩为什么要富着养

    男孩为什么要穷着养 女孩为什么要富着养

    “俗话说:富家子弟多骄,女家子弟多傲。在生活上,再富也要穷孩子,不要给男孩子太丰富的物质基础和太好的成长环境。要让他吃点苦,受点委屈,体会艰辛,这样长大了他才懂得坚韧,学会坚强。明白责任,自立自强。 “富养”不是娇生惯养,而是要充分关心和引导。使女孩见多识广、独立、有主见、明智。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什么是真正值得自已追求的东西,从而能够在这个花花世界里坚守自己的信仰。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即便是在清贫的环境中,一样可以培养出卓然的气质。”
  • 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随着晚婚晚育观念的普及,父母进入更年期时孩子大多也处在动荡的青春期,当不安分的“青春期”撞上了孩子们口中的“更年期”,当矛盾激化到难以调和时,一场场或冷或热的家庭“大乱斗”不可避免地上演。“青春期”VS“更年期”,碰撞出“火花”的两代人,在亲子大PK中,如何化解双方的矛盾,“两期”如何相处,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的现实难题。本书从生理、心理等方面分析了“两期”冲突的原因,为陷入冲突苦恼中父母提供建设性意见、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方法。
热门推荐
  • 万世流转

    万世流转

    一根上古玄骨,阻碍了他的修炼道路;一位奇女子,给了他一缕光明;一次光怪陆离的穿越,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成也玄骨殁也玄骨,一位男子,两位红颜,步履艰难,探寻着天地之间的秘密......
  • 摄政王的冷傲女皇

    摄政王的冷傲女皇

    她,南恒女皇,一生只为了南恒,却遇上了他,唯独宠她,疼她的男人,一直守护着她。君若不弃,吾便不离,可他们的身份是他们的结。他,轩辕摄政王,只要提到摄政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近女色,却独独对她,溺爱无限。
  • 巫道独尊

    巫道独尊

    太古之初,凶兽横行。有巫降世,救苍生于危难,斩妖魔、伏鬼神而崛起……群雄并起,万道争锋,谁能独尊天下?
  • 都市异曲

    都市异曲

    “张辰,我好想能听到别人想什么。”“超能力?别扯了,你说说,我在想什么?”“昨天晚上看的那个片真给力,要是能和同桌.....”两个少年在一次偶然中发现自己竟然获得了异能,拥有异能后的他们异常惊喜,他们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就在他们享受着上天赐予他们力量的时候,一股更为强大的势力闯进了他们的生活..........这个世界真的有异能者吗?异能者是什么样的呢?欢迎您进入异能者的世界《都市异曲》读者交流群:223951108欢迎您的加入
  • 梅花香自苦寒来(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梅花香自苦寒来(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诡倾婳

    诡倾婳

    她第一次见到他时,她八岁,他比她大四岁。他说:“小不点,待你长发及腰,我一定娶你为妻。”她第二次见到他时,她命悬一线,他施手相救,说:“去风回宗吧,你的资质不仅仅如此。”某一天,她说:“容师兄,我当时只是开个玩笑。。。”“可我已经许了诺,君子一言,快马一鞭。”他淡淡的道。【简介无能,表介意,坑品保证,一对一,欢迎入坑。】各位亲动动手指收藏一下捏。。。(星星眼)想不到一个玩笑竟然把自己买了,还是一个冷面冰山男……
  • 异想不到,遇到你

    异想不到,遇到你

    21世纪的傻白甜凌安安,从出生就不平凡,五岁那年出去玩捡到了一条亲嘴鱼项链,21岁时,凌安安大学毕业,男友出轨自己唯一的朋友,伤心欲绝独自去了洛阳,接收BOSS得令执去一个不知名的古墓,穿越?重生?什么跟什么?穿越时的她正戴着那条亲嘴鱼项链!
  • 潜龙之崛起

    潜龙之崛起

    一个失恋的青年,在借酒消愁的时候,‘不幸’被外星人抓走。在一次意外的情况下,失恋青年撑控了外星人的飞船,回到了地球,从而走上了帮助国家崛起的道路。作者手中的主角在刚开始的时候只能算是普通人,而是让他慢慢的变强。前面写的时候还让主角受了点伤。所以说主角没有像其他作者那样在刚开头就很历害,有的读者可能看起来觉得不爽。但是作者要是前面写的时候看起来已经很激情了,后面就有可能没有像前面这样的感觉。希望大家多多给予支持,作者写作的动力来源于你们的支持,希望大家多多推荐和收藏。
  • 十二门论宗致义记

    十二门论宗致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致沈曾植尺牍十九通

    致沈曾植尺牍十九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