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41100000027

第27章 朋友难得(3)

凌晨三点,为了看日出,我从床上爬起来。除我以外,还有一个岁数并不年轻的女士从船舱里走了出来。她身披斗篷,裹着披肩,与我同是看日出的人。我想,如果布莱梅小姐真的在船上,那么一定是这个人了。我开始与她聊起来,她冷淡地礼貌答复我的话。我问她是否是那位写过很多优秀小说作品的女作家,她的回答含糊不清,还反问我的名字。她承认听过我的名字,但没有读过我的作品,并询问我身上是否有携带。那时我身上刚好带着一本原打算送给比斯考的《即兴诗人》,我便借给她阅读。她径直回到客舱,闭门整个上午不出来。等我们再次遇见时,她满面红光,对我也非常热情。她说,在读过我那本书的第一部分时,就已经对我非常了解了。

我们乘坐的小船在山间穿行着,经过静谧的湖泊和森林,驶向矗立着无数悬崖岛的波罗的海。无数的岩石小岛坐落于这片海域间,有的岛上全是光秃秃一片岩石,有的则分布有草场、树、房子,真可谓一种奇妙的场景转换。小船行驶在海浪和旋涡中,甚至有两次,所有乘客都必须保持原地不动直到领航员竭尽全力带领我们安全渡过艰险。就在那时,我感受到了自己被大自然的神力紧拽住不放,又被松开的境遇。布莱梅小姐告诉了我很多与这些海岛,以及内陆一家大农场相关的传说、故事。而我的旅程因此变得更加丰富有趣起来。

我与布莱梅小姐在斯德哥尔摩经常会见面。其后几年,我们之间书信不断,彼此间的友谊也因此得到了加深。她是一位高贵的女人,她全身心浸浴在宗教真理的慰藉和平静生活里的诗意当中,而她拥有着足以将其表现出来的足够的天赋和才华。

那时候,我的小说还没有瑞典译本。即使在斯德哥尔摩,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读过我的《步行记》和抒情诗,对我的理解仅限于诗人的身份。而这一小部分人大都是文学爱好者。在那里,我被他们以瑞典人特有的礼节热诚接待过,并得到了他们极大的关注。现已辞世多年的牧师达尔格伦当时以幽默诗见长,他曾为我写过一首歌。这里的人们非常热情好客,且友好善良,导致我对瑞典和瑞典人有着良好的印象。我与贝采利乌斯初次见面的地方就是斯德哥尔摩,他是奥斯特德曾向我推荐过的人。通过他,我在乌帕萨拉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就在那里待的几天里,当时还健在的路德博格教授带我去过芒德。在那里,我们用卡尔·约翰国王赠送的大银角杯畅饮香槟,为北欧人民的健康干杯。正如上文所述,我觉得我祖国的疆域已然得到了延展,我爱上了这片土地及土地上的人民。我这时才真切地感受到瑞典人、丹麦人和挪威人彼此间的亲密无间。就在我写于归途中的一首诗里,我将这种情怀表达了出来:“我们是同一个民族,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名字——斯堪的纳维亚。”

对于政治,我可以说是一个门外汉。诗人大可不必为政治写作,即使在政界风波前也要表现出宠辱不惊的态度。斯堪的纳维亚民谣在鲜有人谈论起这个所谓的纳维亚人时已然产生了,而这正是源于三个民族之间的紧密相连和浓厚的情谊。虽然这不过是我个人的感受,但也希望每个民族能在自己的精神血脉中尽情分享这份情感,而非彼此分离,相互怨怼。

在国内,我所听到的很多人对这首诗的第一反应是“显然是瑞典人让他小题大做了”。多年过后,三国之间相互增加了了解。另外,欧伦施莱格、泰格纳和弗里德里卡·布莱梅也在竭力说服国人多阅读外国人的作品,使得人们逐渐了解并感受到这份情谊。曾经,彼此间因为看不到对方的优秀品质而产生并延续着一种相互敌视的状态。如今,这种相互对峙的关系消失无踪,瑞典人与丹麦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融洽、友好、亲密起来。

斯堪的纳维亚主义的花朵在哥本哈根绽放,在瑞典或许也会有同样的成就。然而,我认为挪威未必能如此。在哥本哈根,我创办了一个所谓的社团“斯堪的纳维亚俱乐部”,在这个俱乐部,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谈论北欧三大民族。另外,我们还会举办历史讲座和斯堪的纳维亚音乐会,演唱贝尔曼、容格、林德布莱德和盖德等人的作品。而这些似乎进行得颇为顺利。而且,我写的这首歌也似乎受到了大家的好评,甚至有人认为这首歌比我的其他作品更有生命力。事实上,某位重要的公众人物曾对我郑重表示,我正是凭借着这首诗才配得上称作是“丹麦诗人”。如今,这首诗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可就在几年前还被人视为虚伪浮夸的产物。

难得是朋友

在瑞典和丹麦,不乏作曲家为这首诗谱曲,并且这首诗业已成为音乐会歌曲,虽然尚未流行开来。

从瑞典回来后,我就开始潜心学习历史,泛读国外文学作品。然而,一如既往,我广泛阅读,可从中获得最深厚感悟的还是这本书。夏天的时候,我曾在费恩岛小住一段时间。在这里,有很多房屋,譬如说凯·利克的老房子“利克别墅”就有着一种别致的浪漫情调。它坐落在森林边上,带有某种特别的浪漫情调。而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的死敌、颇具权威的沃尔肯多夫在格劳鲁普也有一处居所,现已成为尊贵的摩尔特克哈维特福特伯爵的家。在那里我受到了极为友好的款待,那里成了我最为舒适的家。我认为,漫步静谧的林间教会了我很多东西,甚至远远超过我从学校课本上获得的知识。

在《即兴诗人》的献词中,我曾表示,科林在哥本哈根的家是我的“家中之家”,那里住着我的父兄姐妹。现在亦是如此。从那些年我所创作的小说《奥·特》,以及戏剧《斯普若格的隐形女人》中,也能看出其中愉快的情绪,还有明亮的幽默色调。这正是科林家所带给我的,也就是在这种健康情绪的影响下,我才不致被不健康的情绪所影响,并变成病态情感的奴隶。尤其是科林的大女儿英格堡·德维森夫人,她独有的幽默、睿智的头脑以及她欢快的情绪,都将深远地影响带给了我。当思想就像海平面一样平坦光滑、张力十足时,其上将会倒映出周围一切的景物。

我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也是丹麦作家中书卖得最好、读者群最广泛的作家之一。我每一本新出的书都能为我带来一笔不小的稿酬。并且,我的作品如今已经远销海外。事实上,我还没被黑伯格从他华丽的阳台上和《文学月评》封为当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稿费相对也比较低。虽然我还没过上英国人眼中《即兴诗人》的作者应该过上的生活,但我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多余的不如意。我还记得,查尔斯·狄更斯听到我的《即兴诗人》的稿费时,他满眼的不可思议。他问我:“这本书能带来多少稿费?”我答道:“十九镑。”他又问:“是每二十四页吗?”我答:“不,是整本书。”他随即说道:“容我思考片刻,我们可能在理解上出了偏差。《即兴诗人》一整本稿费才十九镑?这简直不可能的,它一定是每二十四页的稿费。”对此,我只能表示抱歉,这确实不是每二十四页的稿费,我二十四页稿酬应该是大约十便士。他对此表示惊讶不已:“要不是你亲口告诉我,我根本难以想象。”老实说,他对丹麦的状况并不了解,从而通过英国稿酬的状况来推算我的收入。我的英文译者或许挣的钱要远超过我这个原作者所挣的钱。然而,这些钱对我来说已然足够了。虽然生活所需已经足够,但不得不承认,我对钱还有着进一步的需求。

就我看来,如果继续这样写下去,对自己全无好处,于是我找到了其他的职业挣钱,可几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我曾向皇家图书馆提出过求职申请;奥斯特德还为我给图书馆的霍奇馆长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推荐信。在这封信里,他在探讨结束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作为诗人的功过”后,总结认为“他品行正直,思维缜密,很多人认为这不是诗人能具备的,但那些了解他的人都不否认这一点”。然而,这些话对于我的求职来说,并无任何益处。馆长礼貌地拒绝了我的请求,并认为我如此才华横溢,又怎么能沉浸在图书馆的琐事之间了此一生。

后来,我又与新闻自由协会取得联系,将我希望能像古比兹编那部著名的德国年鉴一样,编一部丹麦的通俗年鉴的想法告诉他们。因为当时的丹麦还不存在类似的年鉴。我坚信我已经在《即兴诗人》中显露了自己的才华,并且从我已经出版的数量不少的童话集中也可以看出我写故事的能力。当然,这个计划得到了奥斯特德的赞同和极力帮助。可协会的会员们却认为,协会难以承受这项工作所要花费的费用和才智。换句话说,他们认为我并没有胜任这项工作的能力。当然后来这本类似的年鉴还是出版了,并由协会赞助出版的,但编者不是我。

就这样,我满脑子都是另辟蹊径生存下去。幸而当时有一位年长的女士为我打开了她好客的家门,事实上,她的这个爱好比她身上所具备的一切良好品格更显而易见。通过我的书,她得到了极大的快乐,并像慈母一般对待我。这位女士就是如今已过世的老寡妇比尤格,娘家姓埃泽尔。不可否认的一点是,科林一直都在为我带来安慰和支持,但我只有在最艰难的时候才去找他以寻求帮助,这无疑是我羞怯的性格使然。我经历过真正的困窘,暂且不在此赘述。想不到的是,就像我孩提时代一样,每当困难来临,上帝一定为我打开另一扇窗。上帝即是我的幸运星。

当我某天在奈哈汶紧靠夏洛特坦堡的小屋坐着的时候,有一位风度高雅、面相和蔼的陌生人敲开了门。这个人就是已故的康拉德·兰佐·布瑞坦堡伯爵,出生于荷尔斯坦因,彼时正是丹麦首相。出于对诗的热爱,还有对意大利美景的向往,他希望能拜访《即兴诗人》的作者。在阅读丹麦母语版的《即兴诗人》后,他深受感动,并在亲友王宫中不断赞扬这本书。这位绅士口碑良好,品德高尚,文学素养也极高,有着极高的精神境界。在青年时代,他曾四处游玩,因为曾旅居西班牙和意大利一段时间,更有权评论我的书。于是,他决定亲自拜访这本书的作者。他安静地走进我的小屋,在表达谢意以及对书的欣赏之情的同时,要我去他家做客,同时,还坦承向我询问是否有任何困难需要他的帮助。我如实相告,说我为了生存必须要写作,这样的创作既不会有任何发展,还可能导致一定的生存困境。他亲切地跟我握手,并表示会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向我提供帮助。事实上,他也确实如此做了。我想,科林和奥斯特德在私底下一定和弗里德里克国王六世谈论过我。

重开的希望之门

弗里德里克国王六世在位的数年间,国家财政都会拿出部分钱来资助年轻的学者和艺术家到国外旅行。并且,部分没有固定职业的人还能获得一份被称为“赞助”的年薪。如,欧伦施莱格,还有在此之前的英格曼、黑伯格等,都曾收到过此类的年薪。当时,赫兹已经幸运地得到了这笔年薪,并使得他的生活变得相对稳定下来。当然,我也希望能和他一样有如此运气。结果这种幸运果然降临到了我的身上,我每年会被弗里德里克六世授予一年四十镑的年薪。

欢快和愉悦的心情从心底反映出来,我也不必像之前那样为生计被迫写作。如今,即使生病也会得到一份资助。这样一来,我就可以减少对周围亲友的依赖了。

从此,我的生活翻开了新的篇章。

同类推荐
  • 李自成第十卷:巨星陨落

    李自成第十卷:巨星陨落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本书立足翔实史料,以杜月笙一生的事迹为主线,力求再现杜月笙跌宕起伏、极富传奇的一生。黑白两道纵横任我,亦正亦邪毁誉由人,20世纪初的大上海繁华兴旺,风云诡谲,许多人带着梦想赤手空拳来此闯荡,能出人头地的却只是凤毛麟角,上海滩教父杜月笙就是其中一个。他慷慨大气却又狡诈多端,为人豁达却又投机钻营,体恤民情却又心狠手辣,他的性格亦正亦邪,行事亦黑亦白,一生不曾加入任何政党组织,却始终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观三百年帮会人物,杜月笙实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集大成者。
  • 中国航空事业先驱王士倬

    中国航空事业先驱王士倬

    王士倬(1905——1991),中国航空事业先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作为中国航空发展的标志性人物,他主持设计、建造了中国第一座风洞,协助培养了以钱学森为代表的大批航空科研工作者,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创建、起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书以钱学森同志的书信为序,收录了王士倬写的《我的自传》及其家人、同事撰写的文稿、回忆录和书信。以王先生的生活历程为线索,回顾了中国航空事业初建时期的成就和业绩,高度褒扬了中国航空先驱者们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本书为航空领域内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科普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客观、鲜活的审读视角,也为各图书馆藏提供了一份可读的参考资料。
  • 端木蕻良传

    端木蕻良传

    作者大量援引一手材料,更通过与一些亲历者的访谈,得出自己对于端木蕻良在现代文化史、文学史上地位的独到见解。
  • 鬼谷子全书(第五卷)

    鬼谷子全书(第五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
热门推荐
  • 未来世界之侏罗纪公园

    未来世界之侏罗纪公园

    五个活泼可爱的少年勿闯还未开启的机密地区,在此,他们能够存活下来并回到文明社会吗?
  • 铁锤的故事

    铁锤的故事

    我的名字叫王铁锤。这是一个非常俗气的名字,真不知道我爹是怎么想的,我猜是为了配合他自己的名字,因为他叫王石柱。
  • 最久的陪伴是长情

    最久的陪伴是长情

    只要是你,只要你要,即使万劫不复。我也为你翻天覆地。
  • 情殇无极之宝莲灯

    情殇无极之宝莲灯

    一个在现实世界饱受爱情折磨的伤心人,一个只有把自己的爱情寄托在虚幻世界的人,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他得到了一个对他来说天大的机遇。。。从此,绚丽多彩的人生开始了。
  • 南宫摇

    南宫摇

    传言灵曦一族屹立千年,南宫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千年宁静被打破,灵曦灭,南宫亡,一念生死两茫茫。唯一血脉,记忆流逝,遥望古今,刻下一片千年情缘。她只求一生一世一双人,他心中有天下,有亲人,有师傅,也有她。回首,似当年初见,他一身白衣胜雪,迷了她一生。她说:“我,南宫沐婉,今生今世,从不后悔,只愿来生,不复相见……”他却搂过她,封住她的法力,道:“我这一生已经有太多牵挂,然而你不能走,因为我还在。”
  • 桃花爹地,请别拐我女人

    桃花爹地,请别拐我女人

    五年后再次相遇,她救了狼狈的他后转身带着儿子离开不断的相遇,看见他身边不断变换的女人,她银牙暗咬却是不愿与他纠缠小小的他却是不愿叫她妈咪,而是唤她宝贝他视那个男人为情敌,他懂事,他腹黑且毒舌“宝贝,离那朵烂桃花远点。”“宝贝,小白永远是最好的。”“宝贝.....”蓝颜无奈抚额殊不知灾难在一步步向他们逼近,幸福也在不断的靠近她豁达、她狠厉、她慵懒、她娇媚、她敢爱敢恨小白遇害,蓝颜遭劫.....骑士落幕,王子现身,余情未了,旧情燃他们再次走到了一起*********“我是你老子。”“是我老子怎么了,我比你早进蓝家的门五年,所以我是老大你是老二!而这个女人则是小爷我的。”“好了,废话不多说,既然进了我们家的门就要守我们家的规矩,还有,记住,你小爷我的中文名字叫‘蓝亟白’。”“三:也就是最重要的。我进蓝家门比你早,所以你只能是老二,我是老大,一切以我为优先。”“怎么优先法?”“例如,在我需要宝贝的时候你绝对不能跟我抢,而你也绝对不能在没我同意之下拐我家宝贝进你房间。”“什么意思?让我和我女人分房睡?”......蓝颜弱弱道:“一切都听小白领导的安排。”《妈咪是甜蜜负担》http://novel.hongxiu.com
  • 那一抹夏日的斜阳

    那一抹夏日的斜阳

    都说腹黑呆萌是绝配,殊不知高冷傲娇也可以有奇妙的化学反应,当从小万千宠爱被视为女神的夏蔚昕遇上对她视若无睹的青梅高冷沈凌晗,一场恋爱的追逐站正悄然而生……
  • 学院都市之我爱美琴

    学院都市之我爱美琴

    石枫,一个仍在大街上都认不出来的不起眼宅男,在家看电磁炮的时候不幸被异能者的战斗波及~~~~~~~~于是他的冤魂去了地府,大家看看他跟地藏王要了啥外挂把!~~~~~~~~~~额~这是哪?~~~~~~~~~~~~我靠我怎么变身了!还是个女的,怎么这么熟悉呢?马萨卡!本人头一次写小说希望大家多多关照另外偶有严重的百合倾向哦
  • 迷途青春

    迷途青春

    16年前,16岁的莎拉怀孕,男友丹尼人间蒸发,与父母的关系恶化,她以开放式领养把宝宝送给乔治和伊娃抚养,他们亲如一家,快乐而自由。但是当宝宝出生之后,一切都改变了。莎拉迟迟不愿放手离开,伊娃说出了让莎拉心碎的一句话:“我们领养了宝宝,但是我们并没有领养你。”意外横生,直至他们失去对方的音讯……16年后,已经长大成人的莎拉重遇丹尼,知道了当初丹尼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放弃了坚持,她决心寻回自己的女儿……莎拉能和女儿相认吗?她能和伊娃夫妻和解吗?她与丹尼会再续前缘吗?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魔返三国

    魔返三国

    他穿越至东汉末年,遇见一绝世美人儿!这正是黄巾起义,他要打出名气!后来为了爱人,斗破苍穹,杀仙弑神!刘天虎,到底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