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32400000008

第8章 大学经论章:初学入德之门(7)

《韩诗外传·卷四三十一章》上说“伪诈不可长,空虚不可守,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是说伪诈不能长久,好像空虚不能存,腐烂的木块不能雕刻,没有感情就不能久处。《诗经》说:“室里撞钟,声传室外。”这是因为伪的终究是伪的,伪的不能是真的,作伪者终有一天会自我暴露的。

齐威王即位之初,不理政务,委给左右侍臣,国家不治,官吏或贪污腐化,或饮食终日无所事事,因而政治腐败,贪污成风。威王左右的侍臣,得到贿赂,坏的被说成好的,恶的被说成善的;如不向他们行贿,好的被说成坏的,善的被说成恶的。于是好官被诬陷,坏官得好誉。阿大夫就是因贿赂威王左右侍臣而得到赞誉的,虽然阿大夫存在严重问题,但因其报假材料,齐威王信其左右侍臣之言而被蒙蔽了。

由于政治腐败,国力日弱,常受邻国侵略,丧师割地,齐威王开始有所感觉,加上淳于髡巧妙地进谏,齐威王很快便觉悟振作起来。于是他亲理政事、整顿吏治、深入调查,好的表扬,坏的惩治以至杀头。这样,阿大夫再也不能作伪了,他的真面目终于暴露出来。于是被召进京师,齐威王宣布其罪状:“自子之守阿,誉言日闻,然使使视阿,田野不辟,民贫苦,昔日赵攻甄,子弗能救。卫取薛陵,子弗知。是子以币厚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当即杀了阿大夫,并将齐威王左右侍臣受贿且曾经为阿大夫赞誉的也杀了(《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由于齐威王扬善惩恶,官吏不敢作伪,老实工作,因而后来齐国大治,国力加强,各诸侯国也不敢来侵略齐国了。

不作伪,不欺诈,不仅是治国之道,更是安身立命之道。伪诈是不可长久的,唯有以诚意之心待人处事,方可在这世上赢得一寸立足之地。

【原典】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①。

【注释】

①先致其知:致,至。知,认识。

9欲诚意,先致知

【译文】

想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必先让自己有足够的修养、知识。

对学养知识的追求永不知足

《大学》为什么要把“意念诚实”和“修养知识”这两样看似不相干的事物挂起钩来?这是有道理的。所谓“知书达理”,读书学习不仅能获得知识,更能学得做人的大学问。所以修养知识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人的所行所想基本上就处于一种混乱、无知、野蛮的状态,意念诚实自然就无从谈起了。从这一点出发,对于今人来讲,要想修养自身,学习就是头等大事。

对待学习,要想学有所成,首先要抱有一种不知足的心态。

晋平公在七十岁那年还想学点东西,可是他又怕太晚了,于是他对大臣师旷说:“我想请教先生该怎么做。”师旷反问道:“你为什么不点一支蜡烛来照明呢?”晋平公不解地埋怨师旷道:“我在跟你讲正经事儿,而你怎么跟我开玩笑呢?”师旷赶忙回答道:“臣怎么敢戏耍君王您呢?臣只听说过:少年时好学,好比早晨的太阳;壮年时好学,好比中午的太阳;而老年人好学,好比在晚上点起蜡烛照出的光明。用蜡烛照出的光明,尽管范围很小,可是它总比在黑暗中行走好得多吧!”晋平公听了以后恍然大悟地说:“一点也不错!”

活到老学到老,每个人若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就必须不停地学习。因为在现代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不努力学习,就会被淘汰。因此,即使是百岁老叟,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即使比不上别人,但跟自己比未尝不是一种超越。只要行动起来,就比原地踏步要强得多。

人们常说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是比喻在取得很高的成就后争取更高的成就。倘若取得成就之后自高自大,那是不会再有更深造诣的。

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之所以不能“更上一层楼”,不是因为他们过于自高自大,而是因为信心不足。他们总是以时间、年龄、精力等一系列的借口将自己束缚在一个不能继续学习、提高的位置上,从他们的心里就认为自己不能学习了,他们才学习不到任何东西。

对别的事情我们应该多一些知足常乐的心态,然而对于学习,我们最好永远都不知足,因为知识是无穷尽的,学习也是无止境的。

人生在世不能自我陶醉,要经常地、客观地与别人做一下比较,找出不足,继而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克服。而不应该讳疾忌医,这点我们就应该多向西汉的郑庄多学习学习了。

西汉景帝在位时,郑庄还年轻,官也小,只做到了“太子舍人”的官职。

在当时来说,郑庄的才学并不高,但是他却喜欢卖弄,他常对别人夸口说:“现在是太平盛世,我的才学没有用处。如果不是生不逢时,那么我的职位是决不会这样低的。”

郑庄只叹怀才不遇,便不再精研学问,人们在背后都讥笑他。一次,郑庄的朋友带他参加一个宴会,座上都是高才大儒。郑庄在旁听他们谈论学问,很多都是他闻所未闻的,他一下惊呆了。

郑庄越听越惊,他向朋友说:“这些人其貌不扬,想不到有如此才能,他们都是高官吗?”朋友神秘道:“他们是朝中大儒,平日难得一见,我们只管多听多看好了。”

郑庄参加完宴会,神情一下严峻起来,他对朋友说:“想起我从前自夸己能,真是太无知了。和那些人相比,我不过是个孩童罢了。”朋友安慰他说:“那些人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你不必自卑了。你我都还年轻,以后未必不及他们。”郑庄认真道:“同样为人,我不能和他们差距太大,我要努力的地方太多了。”郑庄从此发奋苦学,一有时间他便拜访名儒,虚心地请教学问。他常常通宵达旦地接待有才能的人。

一次,郑庄招待宾客,宾客夸他年纪轻轻便学问了得,郑庄苦笑说:“在下从前不知天高地厚,以至耽误修习,虚度不少时光,今日想来犹有愧疚,先生就不要夸我了。”宾客感叹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不要自责太过,有些事还需自我安慰才是。”

郑庄送走宾客,自语道:“明知自己不足,就该迎头赶上,否则就是终生遗憾了。”

郑庄如此求进,学问和声望都日渐提高。汉武帝即位后,有人便推荐他,说:“郑庄求学不止,从没有满足的时候,他这样的人是不可久居下位的,否则便埋没了人才,对国家也是损失。”

汉武帝曾当面考问郑庄的学问,郑庄一一作答,没有一点错处。汉武帝夸赞他,郑庄急忙道:“臣的学问浅陋,不值得陛下夸奖,陛下所问恰是臣所知道的,臣能回答无误不过是侥幸而已。”

汉武帝欢喜道:“你能如此谦虚,足见你还有更大的上升空间,朕对你十分期待。”

郑庄先后担任了鲁国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直至升任了九卿之一的右内史。

郑庄位居显官,也是谦恭如常,他对家人告诫说:“有些人一旦有了权势便要飞扬跋扈,结果招来大祸,这是因为他们太自满了,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啊。我虽为高官,但比我强的人还有很多,我们不可高傲示人,更不可做出违法的事来。”

郑庄从不直呼小吏之名,和下属谈话,他也用词谨慎,害怕伤了人家的自尊心。他赞誉士人和属下官吏时总是说:“我不如他们,也许我命好的缘故,才有今日的高位。”人们一致称赞郑庄,把他视为自己学习的典范。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缺点并不可怕,也不丢人,关键是你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多多学习,尽可能多地获取知识,只要做到“先致其知”,就能克服自身不足、迎头赶上。

【原典】

致知在格物①。

【注释】

①格物:推究事物的本质原理。据朱熹解释:“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四书注集》)

10认识明确以后才有自己的真知灼见

【译文】

达到认识明确的方法就在于推究事物的本质原理。

有才智、见识才可有真知灼见

周围的事物不会时刻因你而变,人的命运往往决定于自身的才智、见识。因为有才智、见识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原理,继而也就有了深刻的见解,对外部环境时局的变化也有了明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担负大任,才能获得他人的青睐。

西汉文帝时,张释之的哥哥张仲十分富有,张仲对弟弟有求必应,在生活上十分关爱和照顾弟弟。

一天,张仲和张释之闲谈,张释之说:“哥哥对我好,可是我整天无所事事,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我想干点事业,以后就可以自立了。”张仲说:“你吃穿不愁,安享富贵,这不是最好的事吗?别人羡慕你还来不及呢,你就不要多想了。”

张释之和哥哥说了他想当官的志向,张仲十分支持他,花钱为他在朝中谋得一个小官,张释之高兴万分地上任了。

张释之尽职尽责,可是十年过去他还是没有升迁。他感到对不起哥哥,他也觉得自己不是当官的材料,于是便决定辞官回家。

大臣袁盎学问高深,和张释之有一面之缘。他听说张释之准备辞职,急忙来看他。张释之对袁盎说:“哥哥为我花费了很多钱财,都怪我不争气,到现在也没混出个人样,我还待在这里干什么呢?”

张释之虚心求他指教,袁盎说:“事情不会改变,而人的见识却可以让它改变。老实说,你还要加强学习,只有知识丰富了,你才能提出不同于常人的真知灼见,这样才能让别人器重。你只知勤劳做事而不增加自己的学识才干,这是你不能升官的原因,你要设法弥补,时候还不算晚啊。”

张释之依照袁盎所说,从此加紧学习,凡事留心,多些思考,他的见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天,汉文帝来到上林苑的虎圈,开口便问各种禽兽的具体数目。负责管理上林苑的官员回答不出,而一个小吏却答得一点不差,于是汉文帝指责官员失职,夸奖小吏能干。

张释之当时正陪同文帝,他见群臣都附和文帝的说法,于是唱起了反调,他说:“周勃是功臣,但他不善于言辞。秦时重用能说会道的人,可这些人只注重法规条令而不体察民情,结果导致国家衰亡。由此可见看人要看他的实际才能,而不能看他会不会夸夸其谈啊。”

汉文帝听了他的话,认为与众不同,实属高论,对他开始刮目相看。汉文帝一回到宫中就把他的官职连升数级,任命他做了宫中的总管。

俗话说“事在人为”,一个人如果不能很好的探究事物的本质原理,既无能又无识,那么他就不可能有什么真知灼见,好事也会让他办糟,更谈不上力挽狂澜了。这样的人不要抱怨世事难为而应从自己身上查找不足。这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就能做到加强修养,在学识和对事物的认识上高过常人,才能做出常人做不到的事。

【原典】

物格而后知至。

11探究事物原理就能认识明确

【译文】

只有推究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达到认识明确。

推究事物原理可避祸保身

物极必反,周而复始,世间万事万物莫不如此。比如很多人都在孜孜以求名利权势,很多人只看到了表面的风光,却看不到他们潜在的危险。于是,非要争得你死我活,到最后落得个凄凉的下场,甚至身家性命难保。其实只要能探究这些事的原理,做到认识明确,就完全可以避免祸端发生。

春秋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可以称得上是军事家的人如过江之鲫。然而,兵家之所以称得上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家,主要是由于有孙武其人。

孙武在历史上的主要事迹发生在吴国。按道理他应该留在自己的家乡齐国发展才是,可是具有隐士之风的他可能看不惯齐国内部的尔虞我诈、争名逐利的争斗,遂毅然离开了父母之邦。孙武到达吴国之时,吴国正值多事之秋。吴王阖闾是位胸有大志,意欲有所作为的君主。阖闾想使吴国崛起,首要的打击目标就是近邻、也是强邻——楚国。只有打击了楚国,吴国才有出头之日。就这样,阖闾的意图与受到楚平王迫害从而全家被杀的伍子胥不谋而合,遂决意对楚一战。面对强大的楚国,伍子胥也没有把握必胜,于是他找到了隐居于吴的孙武,认为有了孙武的帮助,灭楚报仇不成问题。

伍子胥先后七次向吴王阖闾推荐孙武,盛赞孙武之文韬武略,认为若不平楚便罢,若要兴师灭楚孙武首当其选。

就这样,孙武和伍子胥一道,主持吴国军事。吴王称霸心切,孙武一上任他就要兴兵伐楚。但是孙武认为,吴楚已经连年交战,士卒和百姓都很疲惫,需要休息,况且楚国尚十分强大,时机未成熟。同时,他和伍子胥还建议,把军队分成三支,每次派一支去袭扰楚国边境,采用打了就跑的战术,只要把楚军调动出来就行,达到疲敌、劳敌之目的。一支行动另外两支则在家休整。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吴国日渐强大起来,军队被孙武训练得如铁军一般,能攻善守。而且孙武还扩充和完善了吴国水军,设有大翼(后勤船)、小翼(战舰)、突冒(冲撞敌船的突击艇)、楼船等各色水面战船,既可运兵又可水面作战。这就使吴军在水网纵横的江汉地区如虎添翼。

公元前506年,楚国派兵包围了蔡国都城上蔡。蔡人拼命抵抗。并联合唐国,向吴国求救。

面对求救的蔡、唐使臣,吴王阖闾请孙武和伍子胥裁夺。孙武说:“楚国之所以难攻,恰是因为它的属国众多,现在晋国一号召竟有十七国响应,内中不少是楚的属国,说明它已经众叛亲离了,这正是攻楚的时机。”而伍子胥也同意孙武的说法,建议吴王出兵伐楚。

同类推荐
  • 素书全鉴

    素书全鉴

    关于《素书》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曾刺杀秦始皇的张良,逃亡到下邳时遇到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故意把鞋子丢到桥下,让张良捡起并替他穿上,认定“孺子可教”后传他一卷书,告之“读书则为王者师”。这位老人即黄石公,这卷书即《素书》。《素书》分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德宗道、遵义、安礼六章,共一百三十二句。虽只一千三百六十字,但字字珠玑,句句名言,在精准地认识世道、把握人性的基础上,对人生谋略给出了高屋建瓴的指点。本书对《素书》全书按原典进行了解译,并结合现实予以进一步的解读。
  •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发现置身于一个有不同的伦理、哲学、宗教和文化信仰的多元性的世界。多元论既不是一种新的现象,也不是把当代西方社会同其他社会分离开来的现象,无论是今天还是过去都是如此。
  • 普林斯顿大学最受欢迎的思维课

    普林斯顿大学最受欢迎的思维课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思维决定成败。思维控制着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了人的视野和成就。正确的思维方式,让你事半功倍,青云直上;错误的思维方式,让你茫无头绪,劳而无功。然而正确的思维方式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提高。本书概括总结了12种思维方式、精选了54道思维名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你如何正确地思考和选择,让你在一筹莫展中找到突破,在乱七八糟中理出头绪,在山穷水尽时峰回路转,从而增强你的思维能力,激发你的大脑潜能,在现代社会中脱颖而出。"
  • 书屋论政

    书屋论政

    这里集结了作者上世纪80年代初公开发表第一篇论文开始至今的40余篇论文。内容涉及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文化、外交。中心是政治,文化只是从反映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观念形态,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说的,外交也是侧重于“政治”方面。
  • 易经的智慧(全集)

    易经的智慧(全集)

    《易经》是我国古代的一本筮占之书,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经典之作,也是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读之书,有“群经之首”之称。《易经》是智慧的哲学,内容是积极的、乐观向上的,无数人学会了它是如何修身养性、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开创和发展事业、怎样去挑战困难、怎么去战胜挫折等方面的技巧,通过这些技巧而获得了成功。《易经》不仅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方的,更是世界的。我们坚信,通过此书,你能从《易经》的处世智慧中,找到人生中的自我,从中吸取力量,以此为指导,走向辉煌的人生之路。
热门推荐
  • 倾心日记:恋上腹黑男

    倾心日记:恋上腹黑男

    一场雨的邂逅,与他相遇。他救了她,在高中相遇,“我救了你,你说,该怎么报答我。”某恶魔将她逼至墙角。“请你自重,顾同学。”某女翻白眼从缝隙钻了出去,正当逃跑,恶魔反手抓住俯身钳住了她的唇,“你……”
  • 失衡的巨龙

    失衡的巨龙

    中国当下面临着诸多经济问题,开辟经济增长的新途径一直是讨论的焦点。这条新路需要探索自己的道路,也需要从外部去寻找经验和比较。本书正是借鉴外部经验,通过中国模式与国外有何同与不同、通胀的起因与全球经济是否有关联、人民币国际化路途的艰险与荆棘为何如此多这三大问题的解读,诠释开辟中国经济增长新路径的努力和未来的方向。而这开辟增长新路径的解释,正对应了所谓“中国模式”后继乏力和经济全球化的现实。
  • 炮灰女主不逆袭

    炮灰女主不逆袭

    女主:(激动不已的看着亲妈)你说我是女主?亲妈:(很淡定的喝茶)是的。女主:(终于看完了剧本)可是我的出场也太少了吧?亲妈:(慢慢的放下杯子)我给你安排的是一个大帅哥。女主:(喜悦溢于言表)那我就是女主。亲妈:(微笑着送女主出门)真是没有挑战力,只看到女主,没看到炮灰两字在前面吗?唉,要是那两小子也这么容易搞定就好了,一个擅长扮猪吃老虎;一个冷气就能杀人,好在他们从高中就认识,相互了解,不然还真的没戏。女主:(过了一会儿哭着跑回来)不是说好给我帅哥的吗?那为什么最优秀的那两不给我?亲妈:(叹了一口气)乖啊,你是凡人,跟他们有代沟的,要不然我能写他两在一起的吗。
  • 我的大学叫英雄联盟

    我的大学叫英雄联盟

    我叫姚野,我现在住在H市念一所二本大学,因为大一上学期挂科太多,这学期发誓要好好学习,与任何游戏一刀两断。结果,我知道了一款叫做英雄联盟的游戏……
  • 女生禁忌游戏①:鬼脸拼图

    女生禁忌游戏①:鬼脸拼图

    倾力打造校园女生推理惊悚小说系列精品读物,注重悬念推理与恐怖氛围并重,拒绝鬼怪和过于血腥描写,讲求情节的合理性和趣味性,惟愿喜欢静下心来阅读的女生,在穿越言情之外多一份选择。《女生禁忌游戏》第一季:鬼脸拼图 第二季:牵魂纸鸢 第三季:待定 第四季:待定……
  • 末世罪与罚

    末世罪与罚

    将带你进入末世之中去挖掘人性的罪恶与善美
  • 中国旅游地理

    中国旅游地理

    本书介绍了旅游地理学概论;中国旅游地理;园林水乡都市游——华东区;椰林海岛侨乡游——岭南区;石林溶洞民族游——西南区;蓝天白云草原游——塞北区等内容。
  • 诡墓简书

    诡墓简书

    中国最古老的神秘简书,被一帮盗墓贼所得,一处处未被发掘的古代墓穴,引发了一个个隐士家族的重视,秦妖诡墓,杀伐之坑,埋尸之所,一部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墓穴简书,一部记载了无数墓穴的简书,究竟有多少处震撼世人的墓地······
  • 末日之空间有田

    末日之空间有田

    刘佳是无颜丑女,没有朋友没有房子没有钱,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酸人,在末日中度过了两年之后在寒冷的冬天饥寒交迫中死亡。重生后,刘佳有田园有空间,有大白,有爷爷,手中有粮,虽然依旧没有颜不过刘佳表示那是什么玩意儿能吃吗?在这个末日中我的目标是带着大白和爷爷吃饱穿暖活着活着再活着。(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霸轩武天下

    霸轩武天下

    他,古瑞,霸武天下,霸气天然浑成,外砥如神,流瞳称斥天下,转手间将天下玩于股掌之中,但目光流转在那一袭红衣倾城颜上,她的善良是他这辈子要守护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