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大部队开拔去皇陵的时候没带儿子一起去,原因是父子两人因为岳雷和安娘的事情发生了重大的冲突。
小云子坚持要和弟弟妹妹一起跟岳飞去皇陵,而岳飞只想带着大儿子,因为安娘是个女孩子,岳雷实再太小,跟在军中会很麻烦,请雷帮主照顾要更合适。
岳云在这一点上是赞同的,但他不可能把弟弟和妹妹完全交给外人照顾,他记得娘最后的眼神,是把两个小不点托付给了自己这个老大,所以他向岳飞大包大揽的说自己可以照顾好弟妹,而且他还提到了大阿福,把自己当年带三个人南下的情况和父亲一一道来,只是想佐证自己可以不用麻烦别人。
只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年不和奶奶说一声就离家出走的事情在岳鹏举同志心里一直是个疙瘩,只是军队里的事情太忙,见到孩子平安无事的喜悦也冲淡了这件事,此次小云子失算那壶不开提那壶,把这个旧伤重新揭开,好吗又是一场暴风骤雨般的家庭教育。
在很多事情上岳云是可以妥协的,在很多事情是岳云是可以自利的,但唯独在涉及到娘亲的事情上,娘亲让我照顾弟弟妹妹,谁都不能改变,即使是顶着英雄光辉,有着父亲身份的岳飞。
父子两人不能达成一致,岳云和师傅师兄回到了应天,对岳云而言其实是一个特大的失败,因为如果留在岳飞身边,从军的日子就提前了,历史就开始变更了,但是为了娘亲,小云子放弃了这个机会,他要对弟弟和妹妹负责,要遵从娘亲的愿望。
回到应天的小云子没有把不愉快的事情说给安娘,当安娘问他爹什么时候来接自己的时候,岳云只是推说爹军务繁忙,等打退了金兵就可以找回娘亲,接全家团聚了。
每每这时候岳云的心里如针刺一般,安娘还小看不出来,但心思细腻和阿福却看在眼里,还有雷帮主。
即使在那个年代,有岳飞一样觉悟的人也是不多的,要不然怎么会有赵构、秦桧之流呢。
雷帮主虽然也是一个响当当的英雄,但在岳飞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却是怎么也不能理解。雷帮主没有自己的亲生骨肉,对几个徒弟就和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虽然平时要求也很严格,但却从来没想过让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上战场,也更不理解孩子在战场上立了功、受了伤,不但不安抚奖励而是百般“刁难”。
当岳飞和自己说请自己帮忙照顾安娘和岳雷的时侯,雷万春是用了多大的耐力才忍下来没有和岳飞争执,那是你的孩子,他们不能打仗你就扔在外边不闻不问,云儿才十岁,只是比平常同龄的孩子强一点点,你就让他跟着你南征北战,在你眼中除了战争和胜利还有没有亲情。
云儿坚持要照顾弟弟妹妹的事情,雷帮主也听说了,他不认为孩子是为了逃避战场的艰苦,而是在替岳飞履行为人父的义务,可从岳飞的斥责中听到的却尽是些伤人心的言词。只是云儿好像不在乎,分手时父子的关系已经紧张到了极点。
云儿表现的越是坚强,雷万春就越是心痛这孩子,回到应天之后雷帮主尽可能的从物质上给孩子们最好的生活,而另一方面他也对孩子的父亲有些失望,转而集漕帮的力量去寻找失踪的刘氏。
远离岳飞的日子,总体上是很舒适的,如果再少了赵逵这个书呆子。
和一群孩子们相处从根源上讲,岳云还是很有优越感的,这到不是因为有英雄老爸,而是从骨头里岳云没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来看,在莫名其妙的来到这个时代之前,岳云已经从大学毕业五年了,是一个典型的“白骨精”,和一群小孩子们计较实在有失身份,这群孩子是包括齐师兄和张宪同学的,但是赵逵这个书呆子却把小云子的优越感给扒的干干净净,原因是他书读的太多,太好了,毛笔字也太帅了。
不论是否在岳飞身边,对于读书的事情,岳云是从来不会放松的,原因很简单,从出生到穿越的几十年来的每分每秒都证明着一堆历史名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知识就是力量”等等等等。
不过说句实在话,无论是穿着越前还是穿越后,岳云在读书的问题上是真的没有什么天赋,穿越前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女孩子读书就是不如男生,没有后劲,即使很努力考了好成绩老师们也归结为死记硬背,语文如此,英语如此,就边物理化学数学,老师们也这么说。
如今好容易穿越到了靠背书考取功名的年代,而且还有了一个夜读春秋左传的半文豪老爹,但是差距好像更大了。
不认识赵逵同学以前岳云对自己读书的水平还有点点自得,但自从和赵逵住一间屋子之后,岳云就剩下郁闷吃瘪的份了。
回到应天府,赵逵同学一人独占的房间又恢复了三人同居的状态。而在岳云和齐向东北上抗金的时间里赵逵同学的书法、随笔、心得、感悟占满了小房间各个角落,本来还算整齐的房间几乎无处踏步不说,连他们睡觉的地方都被文山书海埋得严严实实。
胜利归来的齐师兄那看得了这些,直接收拢到一起要一扔了之,赵逵这个书呆子虽然觉得自己也确实不象话了点,但当要扔他的这些心得体会得意之作的时候又万般不舍,言语中两个就起了一点点小摩擦。
正在赵逵和齐向东争执的时候,去看过阿福和弟妹的岳云从旁边屋子回来,本来心情就难过的不得了,但在弟妹面前还强颜欢笑的岳云一回房间压根没理会床上赵逵同学的书籍、笔记,直接拨出被子就躺下睡觉了。
看到岳云这样,本就神经大条的齐向东直接有样学样,这可把赵逵气得不行,偏偏他是个文化人,不会武功,想把两个练家子搬走势比登天,一夜不眠之后,他们住的房间门口多了一封挑战书。
在堆砌了瑰丽的辞藻和长篇的经典之后,战书的精髓就是要和齐向东和岳云进行公平公开公正的比试,输掉的人就要向赢得胜利的人好好学习,潜藏的台词就是输了的人要从作习时间和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所改变。
对于这种小儿科的把戏,岳云看了一眼就转身练功去了,到是齐师兄觉得有趣,同时对胜利充满信心的揭榜应战了,比赛时间就定在当天晚间。
用过晚饭,不仅住在旁边的阿福、安娘和赵小满早早搬了小凳子坐在院里等待开战,就连四师兄黄维雄都被赵逵找来当公正人,两名参赛选手各自信心满满的准备开始,本来心事重重不想凑热闹的岳云也齐师兄拉出来观战。
当选手、观众和评委都就位以后,大家才发现没有比赛的题目,比什么呢。比武功赵逵就不用上了,别的不说光年龄和身材上的差距就让裁判长明确了比赛的内容仅限文斗“机锋”。
宋代是个文斗盛行的时代,三五知已花前月下一壶好酒,吟诗斗文也是没有其他娱乐项目时的不错选择。在应天书院长大的赵逵同学能提出这个创意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寒窗苦读以求金榜题名是十年二十年的慢长历程,其间切磋诗词小较短长也是以赛代练的好方法。
远的不提,大文豪苏轼就是眼前的例子,关于他文斗的小故事在当时也是妇孺皆知,先不提他和当朝首辅王安石司马光的恩怨,也不论他和高僧佛印大师的辩机,只是说说他与妹妹的一段文斗趣事,就可见文斗在当时的流行程度。
一天苏东坡拿妹妹的长相开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额凹眼是:
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苏小妹嘻嘻一笑,当即反唇相讥:
一丛衰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杏然;
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这诗讥笑的是苏轼那不加修理、乱蓬蓬的络腮胡须。女孩子最怕别人说出她长相的弱点,苏小妹额头凸出一些,眼窝一些,就被苏轼抓出来调侃一顿,苏小妹说苏轼的胡须似乎又还没有抓到痛处,觉得自己没有占到便宜,再一端详,发现哥哥额头扁平,了无峥嵘之感,又一幅马脸,长达一尺,两只眼睛距离较远,整个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当即喜孜孜地再占一诗:
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
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转回来说说应天城里的齐赵大战,最终四师兄黄维雄给出的题目是诗词,看看谁会的诗词多,题目就定为了船。
齐师兄虽然不好诗文,但书也是读过一些,再加上常年在漕帮,对于船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关于描写船的诗句也会一些,听到题目自然信心满满,也就多了几分谦让。
题目出了,规则是一人一句,直到说不出来的或是说重复的就为输掉比赛。为此裁判组特设文书一名,由岳云同学担任。
赵逵年龄小从赵逵开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赵逵开场的是诗仙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齐师兄用诗人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跟上了节拍。
然后两个人就一人一句的分别吟诵出了“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和《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等等一众唐宋名句,现场摘录如下: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杜甫《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春夜喜雨》“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李煜《望江梅》“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刘长卿《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寇准《春日登楼怀旧》“远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王昌龄《送万大归长沙》“青山隐隐孤舟微,白鹤双飞忽相见。”
苏辙《初春游李太尉宅东池》“移舟更寻胜,远见小桃花。”
常建《江行》“平湖四无际,此夜泛孤舟。”
崔国辅《题豫章馆》“象晚宴且久,孤舟迥然逝。”
杨万里《过霅川大溪》“前船未转後船隔,前湾望得到不得。”
《淮河中流肃使客》“淮水中流各一波,南船小住北船过。”
《晓过丹阳县五首》“风从船里出船前,涨起帘帏紫拂天。点检风来无处觅,破窗一隙小於钱。”
《晓入秘书省,过三桥》“一船炊饭数船烟,船底吴侬尚宴眠,一船炊饭数船烟。行人各自东西岸,抵死回头看两边。”
《已过吴江阻风上湖口二首》“更被网船碍归舫,一船一过尽船来。”
《渔舟》“绝小渔舟叶似轻,荻篷密盖不闻声。无人无钓无蘘笠,风自吹船船自行。”
白居易《舟中雨夜》“江云暗悠悠,江风冷修修。夜雨滴船背,夜浪打船头。船中有病客,左降向江州。”
《舟中李山人访宿》“日暮舟悄悄,烟生水沉沉。”
《浪淘沙》“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
李益《行舟》“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杜牧《汴人舟行答张祜》“千万长河共使船,听君诗句倍怆然。春风野岸名花发,一道帆樯画柳烟。”
范仲淹《江上渔者》“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杜牧《秋晚江上遣怀》“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
李世民《饯中书侍郎来济》“深悲黄鹤孤舟远,独叹青山别路长。”
德诚《船子和尚偈》“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敦煌曲子《浣溪沙》“五两竿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满眼风光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皇甫松《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在一边记录的岳云一边写一边自叹生不逢时,平时看齐师兄也不像是爱读书的人呀,怎么肚皮里的墨水这么多,和他们两人相比,自己只能往文盲的队伍里归了。
比赛的结果是赵逵同学更胜一筹,当然获胜的赵逵并没有忘记给岳云同学以指点,“岳云,三十三句诗词你写错了二十八句。”
“赵呆子,你嚣张什么,不就是会背几句酸诗吗?不就是会写几个繁体字吗,让你上网,开车你还不会呢。”这是岳云发自肺腑的呐喊,当然也只在肺腑呐喊了两声,受打击的孩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