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92700000024

第24章 上访(1)

那天下午,我正在忙,手机响了。一个陌生的号码。我犹豫了片刻,接通。

“我们去上访了!去国家信访局!”姐夫的声音,“我的手机没电了,忘了带充电器,这是赵老师的手机!对了,赵老师换号了,这是他的新号,让跟你说一声。”姐夫在电话那边自顾自地说着,“我们五个人,今儿黑就到北京了,你不是常去北京出差吗?那儿有熟人吧?”

“没有。”我果断道。多么单纯可笑的思维啊。没错,我是常去北京出差,中国所有的城市里,我除了对郑州熟就是对北京熟了,但是,这就能说明我北京就有熟人?我要是去上海出几趟差,难道上海就有熟人?我去美国出几趟差,难道美国就有熟人?因为某个大型的会议,我还和一个政治局常委合过一个上千人的影呢,这就说明我和他熟?而且,退一万步讲,即使有熟人,怎么就会恰恰有能办得上这种事的熟人?

“那算了。不要紧。我们有办法。有人带我们去。不跟你说了,回头再说。”姐夫匆匆挂断了电话。

我愣了半天神:谁带他们去的呢?关掉手机,我打开商务印书馆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查找“上访”这个词。词典如此解释:“上访,动词,人民群众到上级机关反映问题并要求解决。”真简洁,真准确。这个词在我这里只有一个最直观的意义,那就是告状——比较重大的告状。平日里,我和老公打牙磨嘴自觉委屈的时候,也就是和朋友们说一说。在外面挨刮受蹭风吹雨淋的时候,也就是和老公撒撒娇。我从没有上访过。要不是因为姐姐的房子,这个词,跟我没有任何哪怕是间接的关系。方才姐夫在挂断电话的同时,我听见一阵喧哗的笑声,似乎很快乐似的。——这是他第一次去北京吧?口气里并没有多少远途告状的惶恐和委屈,反而充满了旅行般的新鲜喜悦。或许是曾经挨过我的训,终于得到了伸张的机会,姐夫的口气里,隐隐的还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还能想到上访,还是决定去上访,而且还敢去上访,这让我感到了某种欣慰。而且,多么聪明,他们没有笨拙拙地先去市里再去省里,直接就去的北京,按老戏里的说法,就是去告御状了。当然要这样。既然告一回,干吗不去告个最厉害的状?

这样想的人,恐怕会有无数吧?忽然想起某一年,我去北京出差的时候,抽空和一个朋友去西站附近的陶然亭玩。在一条街1上,忽然看见满街都是奇奇怪怪的人:很多乡下人,有的夹着一个布包,有的拎着一个编织袋,有的提着质量很差的拉杆箱匆匆地走着;而在人行道上,还有很多人,坐着小马扎,或者提着小马扎,看着这些走来走去的乡下人。有时候,马扎人会猛地上前拽住一个乡下人,问道:“你哪儿的?”有的乡下人根本就不答,自顾自地向前走去。有的乡下人会惊奇生涩地应答,应答完毕,马扎人要么木然,要么就笑容满面地对乡下人道:“我也是那儿来的呀,来来来,老乡啊,我跟你说点儿事。”——后来,我才知道,那些乡下人都是上访的,那些马扎人都是地方政府派来劝访的——官方叫劝访的,国家信访局和上访的都叫他们拦访的。于是,在那条街上,便可以看到一组有趣的三角关系:拦访的想方设法阻拦上访的,上访的想方设法逃避拦访的;为了保证上访者能够顺利上访,国家信访局则专门派人每隔半个小时就去驱赶那些拦访的……

姐夫他们,会不会碰到拦访的呢?第一次去上访,会不会被那些老辣的拦访人给拦住呢?

晚上,我没有睡好。第二天上午,给赵老师新号打电话,没人接。中午时分,赵老师回了过来:“材料递上去了,很顺利。给我们开了个信,让我们去省信访局。我们下午去买票,尽快往郑州赶。”

第三天早上,我正开一个会,手机震动起来,是赵老师的新号。我走出会场,接通,里面传出姐夫的声音:“我们到郑州啦,在火车站,马上就去省信访局。你知道在哪儿吗?咋坐车?你能去那儿跟我们碰个头不能?”

“我正开会,中午才能过去。你们打车。”

“哦。”姐夫显然有些失望,“那,你那里有熟人没有?”

“没有。”我说着挂断了电话——几乎每次和姐夫通电话,我都会生气。从不先告知自己是谁,也从来不确认一下我是谁,更不知道什么叫预约,觉得我的时间跟茅草一样随便……他好像有一种天然的自信:他绝不会把号码拨错,你也一定能听出他的声音,且自认为和你的关系程度,什么时候打电话都不会有问题,更讨厌的是干什么都问有没有熟人,似乎我认识全世界的权贵……但是,你让他去问谁呢?你这个整天在外面闯世界的人,难道不是他觉得最该问的吗?才问了你几天,你就这么不耐烦了?我问着自己,愧疚一点一点袭来。

将近中午的时候,我在会上早退,想打车直奔省信访局,但正好到下班和吃饭高峰,照例堵车。而且出租车特别难打。在单位门口站了十分钟我都没有打到,无奈之中碰到门卫室的一个保安轮班去吃饭,我便坐上了他的电动车让他送我一程。一路走偏街过僻巷,终于在11点半的时候,我看到了省信访局的大门。门口也站着一个低矮的保安,一看见我接近信访局的大门,他就向我打了个手势,让我向西。我纳闷地问他:“向西干什么?”

“反映问题的,都去那儿。那儿才是信访接待大厅。”他很老练地说,“第一次来吧?”

“哦。”我回答。马上就觉得更奇怪了。他显然是把我当成上访的了。我怎么就像一个上访的了?我从坤包里掏出小镜子:镜子里的我灰头土脸,蓬头垢面——今天的天气有些沙尘暴,用谁的一句诗就是:“大风说了一天的脏话。”脏话里的行走者自然难以干净。更应景的是,我还穿着一件中式盘扣对襟蓝花花小布衫,要是坐在书斋里,这就是最有味道的风雅服饰,但是在这条满是上访者的大街上,在灰头土脸蓬头垢面的前提下,这件书斋里的风雅服饰只能使我看起来是一个活生生的农村小媳妇,还是整天挨打受气的那种。

我顿觉屈辱——可是,我屈辱什么呢?上访者的身份就是一个屈辱的身份吗?

不敢想下去了。我朝信访局大门的西边走去。人越来越多,都是三五成群的,有的站在树下,有的倚着墙根儿,有的就站在当街上,很多人都穿着样式落伍的厚外套,皆是黑红的粗糙的脸,一望可知绝大多数都来自乡村。每个人都在说话,都在叽叽喳喳,即使偶尔有个落单的,也拿着手机唾沫横飞地说着什么,每一群和每一群的口音都不一样,尾音轻些的,应该是来自南阳;尾音重些的,应该是来自周口;整个腔调都偏山西味儿的,无疑是来自豫北,不是新乡就是山阳……我穿过人群,来到接待大厅的大门口——这个大厅也有个小院子,院子门口也有保安。一个保安立马伸手把我拦住了:“清场了。”

“什么?”我没听明白。

“下班了。下午再来。”他看着我,“工作人员也得吃饭。”

“下午几点……上班?”我差点儿问成几点上场。

“3点。”

我朝里面看了看,不知道姐夫他们办得怎么样了,还真让人牵挂。还是进去一下才能放心。于是我朝保安赔笑:“我们的人在里面,我去跟他们见个面就出来。”

“就在这儿等,他们马上就得出来,现在就是只许出不许进,这是老规矩。不然我们的人就没有个喘气的时候。”保安绷着个脸,铁面无私。我只好手把着栏杆朝里面张望。这情形,有点儿像探监。

“你哪儿的?”或许是因为无聊,保安开始问我话,饶有兴致的样子:“汝州的?”

“哦。”我胡乱应答。

“好家伙,来了一百多号人。”他感叹,“真中啊,你们!”

我敷衍地笑。

“也对。人越多上头就越重视。三五个人啊,难打住食儿。”——打食儿,河南方言,收获的意思。

我点点头。

“也是为拆迁的事儿?”

“哦。”我正想离开这个搭讪的保安——再说就露馅了——忽然看见姐夫出现在大厅门口,接着是赵老师,便连忙朝他挥挥手。姐夫也在第一时间看见了我,很兴奋地朝我挥挥手。

是在萧记烩面馆吃的饭。郑州烩面有两大家,一家合记,一家萧记。合记是浓香,萧记是清香。普通的优质烩面十块钱一碗。我又点了两荤两素四个菜,五瓶啤酒。

“十块一碗,真贵!”他们纷纷感叹。

我笑笑。和菜比,饭算是便宜的。当然他们对饭比得最有底,那面是他们种的麦子磨出来的啊。一斤麦子多少钱?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去年是一块。

“这个牛肉多少钱?”很快就有人指着了菜。

“吃吧,我能报销。”我说。我知道只有这样说他们才会吃得放开一些。果然,他们很快就大刀阔斧,风卷残云,饭、菜和酒统统见底儿。接着才打着饱嗝开始说起了他们的上访之路:带他们上访的,原来是山阳的一个民间上访英雄,姓李,是个60岁的老太太,人称李老太。此人身体硬朗,脾气更硬朗。家在韩庄,位于山阳市东郊。南水北调路过此村,此村有一半村民便也面临拆迁问题。很多人家都按照上面的赔偿政策领了房子领了钱拆了房,唯有李老太不肯,成为最坚决的钉子户。她做钉子的理由是:“为什么韩庄执行的不是城区的赔偿标准?”

“南水北调的赔偿,城区和乡村还不一样?”我惊讶。

“当然不一样。城中村的那些赔偿标准都比农村的高。”姐夫说。城中村的也才701,那么,乡村的才有多少呢?三四百?

“李老太说,为什么前几年市里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时候,把韩庄划到了城区,村容村貌都按城区的标准来,现在,到了赔钱的时候,又把韩庄划到了农村,又按农村的标准来?她就揪着这个上访,说不公平。硬是跑了三趟北京,最后人家胜利了,上面又多赔给人家一套房子!”

同类推荐
  • 林徽因全集

    林徽因全集

    《林徽因全集》收录林徽因的诗歌、散文、小说、书信、剧本、译文以及建筑方面作品,共分四册,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林徽因全集》。这些文章,或写亲友交往、家庭琐事,或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或是发表真实的议论,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诗文玲珑剔透、感情细腻、风格婉丽,颇富美感;建筑相关作品深入浅出、审美独特,古典韵味十足。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 中国神话故事

    中国神话故事

    神话产生在原始氏族社会,是我们的祖先在同自然的斗争中创造出来的关于“神”的各种幻想性故事。神话中的角色,可以是神,也可以是具有神性的人或其他生物。在自然界,生存着人类和各种各类为数甚多的动物。然而人类的智慧和动物的本能有着根本的区别:人类并非像动物那样去消极地“适应”自然环境,而总是力图认识自然,解释自然,以便同自然做斗争,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
  • 丹霞初映

    丹霞初映

    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新闻工作的回顾,有游走四方的见闻,有读人观影的笔录,有散文随笔的实践。体裁也是五花八门,有散记、随感、评论、语录等。我也想清一色,这样别人就好对你有个正规评价,包括人和作品。可我做不到这点。我说过,我一辈子常年奔波在新闻一文学这两座山峰之间,存在决定技能,所以,我写的东西就是这两种体裁杂交的作品。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在写新闻特写时,文中会跳出几句文学语言;在写散文作品时,文中又会夹杂几句新闻评述。这是职业化带来的后果,没药可救。好在自己写的东西大多是写给自己看的,公开发表的不多。现代社会又是多样化的趋势,我这样的文章就是读者也是可以宽容的吧。
  • 不为回首,只为阑珊

    不为回首,只为阑珊

    本书包括醉里挑灯看剑、路转溪桥忽见、人间秋月长圆、燕子来时新社、故人锦字天涯、不知春上花枝等7卷内容。
  • 活出意义来

    活出意义来

    包括:灾难的献礼、独自成长、忽然意识到再也不能这样了、思念是一种痛、被困石中、饿肚子三天又三夜、死熊变活熊、巨兽诞生、异血之恋、海那边、、横渡并穿越长长的夜激流、醒来醒来等……
热门推荐
  • 《十二星座之当天际混乱》

    《十二星座之当天际混乱》

    茫茫宇宙中,神秘的星座如此美丽!!白羊、天蝎、狮子、金牛、双鱼、双子、水瓶、处女、摩羯、天秤、射手、巨蟹十二星座都有着守护者,他们和睦相处。一场叛变、一场灾难,打乱了这和平幸福。。。。一个善良的人类女孩与守护者的故事。看他们,挽救灾难。。
  • 十二星座:星光灿烂时

    十二星座:星光灿烂时

    华丽青春爱情的美丽邂逅,永不坠落的星星。学生,可以花痴,可以面瘫,可以阳光,也可以逗比。。。因为这是青春。
  • 千重花开

    千重花开

    她是因被一对破镯子寄生轮回千年出了误差便被抹杀了刚刚开始富足安稳的人生重生古代。她是元朝晋南王爷的意中人,还是天阳国遗落民间的明珠,欧阳晓卿想不明白为啥自个一出生就来历不明还是聋哑人,亲娘又离自己而去,好不容易自个赚了钱养活自己还在街上捡个弟弟,又被追杀了,被追杀还能遇见一个傲娇大爷。“那些人为什么追杀你?”“劫财。”男子随口打发欧阳晓卿,“又为什么追杀你呢?”“哈哈……自然是劫色。”欧阳晓卿也信口胡诌。子涵:“……”
  • 杀手宝贝

    杀手宝贝

    我有两个名字,两个身份。人前,我是一家国企总经理的助理。白天好好工作纯洁善良,夜晚是夜总会的常客。在众帅哥美男中游走的蝴蝶。那时我叫白渺。他们喜欢喊我“绝色”。人后,我是一个“十二星”的成员,永远不问原由的执行着我的任务。我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终结目标的生命。不错,我是杀手。而我的代号叫“猫”。可是,我的人前身份和我人后身份偶然的一次交集。我的善心与冷血偶然一次的交汇。我的情和爱终于因他而苏醒。可
  • 穿越之古缘

    穿越之古缘

    【完本免费】洛夜来到了一个架空时代,可是她竟把所有的记忆都忘记了。被嫡女欺负?呵!从今以后再也不会。被渣男调戏?呵!可笑,他不会有那个机会。当她恢复所有的记忆时,齐月夜(洛夜)该选择谁?是高冷心机有手段的腹黑王爷风雨卿,还是前世故人叶璃,再或者是哥哥洛冰?
  • 一直在我身边好吗

    一直在我身边好吗

    【全文免费】(女强+独宠+穿越)相比以前才觉得身边很多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你一直在我身边,好吗?
  • 混沌修身诀

    混沌修身诀

    主人公夏凡遭人陷害,大难不死觉醒混沌灵骨,凭借《混沌修身诀》一路披荆斩棘,手刃仇敌,一路勇往直前,打破人生桎梏,终成大道!天问邀请
  • 记得当时不爱你

    记得当时不爱你

    当强悍老婆遇上二十四孝老公,当腹黑大姑姐遇上极品丈母娘……作为需婚族的一员,向来自信满满的祁小祝“选择”卓越作为丈夫时,也一直以为一切尽在自己掌握。她以为婚姻也如同她所经历的所有事件一样,朝着她预期的方向走去。可是,没多久她就意识到自己错了。当结婚后的第一个计划被丈夫卓越的姐姐无情而果断地摧毁之后,她知道:想要统治自己的婚姻,她第一个要“铲除”的就是丈夫对姐姐的依赖……欢迎加入作者粉丝群:109985238。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世间本无岸

    世间本无岸

    赵九穿越到了拥有无数妖魔鬼怪的世界,本来还想成仙得道的,却哪里想到自己居然变成了一只蚊子!蚊子好在也能修炼成妖的,这也就算了,可是自己居然只是一只普通蚊子!还是生活在人类世界的蚊子!妈妈耶,这个世界好危险,我要回家!好在得到同样穿越过来的血蚊玉,得到里面的传承。还好还好,终于可以活下去了。
  • 不愿忘记的青春

    不愿忘记的青春

    大学,从小就开始期待的学府,小时候总觉得大学了人生也许会变得不一样,终于让自己努力的张大了,发现。。。呵呵,,,大学、也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