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定一老人曾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文革前任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兼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兼文化部部长,文革中以“彭罗陆杨”反党集团被炮打火烧,最后送进秦城监狱管押。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了党籍,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以后又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全国两千多个县,为什么陆老要给靖边县题词呢?这得从头说起。早在20世纪40年代,陆老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的时候,《解放日报》曾刊登过靖边水利、草原建设等方面的报道,那时他对靖边就有所了解;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在《解放日报》连载后,他曾就该长诗写过短评,指出是新长诗的“响亮口号”;毛主席转战陕北时,陆老曾以化名郑位担任“三支队”的政委,同毛主席、周副主席、弼时同志一起,在靖边的青阳岔、小河、天赐湾先后渡过65个日日夜夜,所以我们说陆老对靖边人民是有感情的。再加之有宋志学同志从中穿针引线,所以1987年秋,在吉林市宾馆当宋志学同志提出请陆老为靖边人民题词时,陆老欣然答应了,然后思绪万千地挥舞狼毫:怀念转战陕北时,靖边人民真英豪。这是对靖边人民的高度评价,也是对靖边人民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继续作出贡献的巨大鼓舞。
宋志学同志是河北省平山县人,1938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由于他是初中文化程度,从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就分配到中共中央办公厅通讯科工作。毛主席转战陕北期间,他负责中央前委与刘、邓大军电台联络工作。1962年宋志学同志离开了中南海,调到吉林市任人事局长;1978年元月新华社西安电讯稿《毛主席转战陕北在靖边三处旧址修复开放》一文,在《人民日报》刊载,宋志学看到这则消息后非常激动,转战陕北的一幕幕画面浮现在他的眼前。他主动写信与靖边县委宣传部联系,进一步了解旧居修复和开放情况。同年夏我随榆林地区《毛主席转战陕北》编写组同志走访了他;同年秋他应中共靖边县委的邀请,与王勇、伍银岑等同志来靖边鉴定革命文物讲述革命传统。这次他为旧居捐赠转战陕北时刻蜡纸铁笔一支,其它自己复制文物若干件。以后我们经常书信往来,至今我还保存着他的三本资料集。1986年时任县人大常委主任的史志亮率人大学习考察组赴吉林,与宋志学亲切会见交谈;1987年宋志学同志率吉林市毛纺系统人员,来靖边洽谈羊绒毛生产基地的建设,顺便带来吉林市花君子兰几十株,分别赠送给县上几大班子和一些同志们,在赠送仪式上时任常务副县长的思玉明和宋志学分别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宋志学同志在仪式上吟诗一首:迢迢送鹅毛,江畔一株草,喜扎靖边地,情深花更俏!以后我又一次赴吉林,他派人和我多次到靖边,并成了我们的好朋友,也成了靖边人民的好朋友。因为是朋友,加之我多年从事文教宣传工作,听老宋同志讲陆老这几年常来吉林避暑,我多次谈过请陆老题词一事,老宋同志也表示,受友之托,必忠友之事。
1987年夏,陆老又由京去吉林避暑。按市委安排,身为吉林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的宋志学参加了接待工作,由于陆老和老宋在转战陕北和中南海时就相识,加之老宋同志对吉林市各方面情况都比较熟,所以他们之间很能谈得来,关系处得很融洽。对吉林揽月亭的修建,陨石雨的降落,金日成在吉林上小学等情况,老宋都向陆老在实地作了详细介绍,陆老曾满意地称老宋为讲解员和临时兼职秘书。
一天,在吉林宾馆陆老下榻处,两人又聊了起来。由松花湖、天池后又谈到陆老寻找一对子女。陆老第一个妻子唐义贞1909年生,1928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与陆老相识交往。1929年他俩在中山大学结婚。1931年回国生女儿叶坪,1934年10月陆老随红军主力长征;唐义贞因怀孕留江西随毛泽覃部转移,11月儿子小定出生。以后在转移中把两个孩子交由他人抚育,本人在转移中惨遭杀害。陆老在81年见到了失散的儿子,87年春又找到了离别53年的女儿。
陆老这天情绪很好,接着谈起转战陕北的事情来,陆老用假牙边吃老宋从陕北带回的炒米,边意味深长地说:“很好,很好,在靖边的那些天,靖边人民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是小宋(陆老一直保持在延安时称呼)写什么呢!”老宋觉得题词条件完全成熟了,就很有礼貌地回答:“陆老是党内知识渊博的大文人,您请便吧!”陆老哈哈大笑起来:“好一个小宋,你真会说话,我只能听命了”,这时间老宋连忙备齐纸墨,陆老胸有成竹地接过了毛笔,非常稳练地在砚台上饱蘸墨汁,在宣纸上龙飞凤舞地写下了一句:“怀念转战陕北时靖边人民真英豪”,14个大字情深意浓刚健有力,洒脱细腻,遒劲丰润,臻于妙境;把陆老对陕北高原那博大沉雄的黄土地的怀念,和对老区人民的特殊感情,完全倾注在字里行间,渗透在题词里。接着陆老写上名字和年月日,并激动地盖上自己图章,说不要让人说那是假盒子枪。这时老宋更激动了,就像当年在延安那样,一个立正敬礼:“陆老,我替靖边人民谢谢您!”陆老严肃地说:“说实在的,我要谢谢靖边人民,靖边人民当年在保卫中央,保卫毛主席时立过大功!”
几天后,陆老给靖边人民的题词以机要转到靖边。生活就是这样多姿多韵、五彩缤纷的,陆老题词本身就是一幅动人的画面,可惜未能采撷下这瞬间的美,只能用文字把它表述出来。
19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