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87200000012

第12章

日本鬼子打来了,国民党溃不成军。到处是战争的火海,同胞血流成河。血与火中,李四光对自己说:再苦再难,也得把地质研究搞下去。中国的明天,需要地质工作。

1.杨铨不死,杨铨永生

“嗒嗒,嗒嗒。”两下敲门声。

李四光放下汤勺,对夫人许淑彬说:“是杏佛,快去开门。”

许淑彬打开门,果然,杨铨笑眯眯地站在门外。“做什么好吃的?我闻到香味儿就赶快跑来了。”自从杨铨与李四光共事以来,两人成了好朋友。“清水炖平菇,麻婆豆腐。来吧,刚端上饭桌。”熙芝很喜欢杨伯伯,早把一副碗筷摆好,淑彬递来热乎乎的毛巾。

晚饭后,李四光和杨铨来到工作间。杨铨告诉他,他正在着手组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会”,反对蒋介石的独裁专政。

李四光感慨颇深:“中山先生仙逝近十年,中国形势每况愈下,日本人占去东三省,汉奸搞华北自治。那个蒋委员长不去抵抗外敌,却一门心思打内战,还时时标榜是中山先生的信徒,把个中国搞得乌烟瘴气。杏佛,你们组建民权保障同盟,我全力支持。只是希望你小心、谨慎。”

“谢谢你,仲揆兄。我们努力实现中山先生民主政治的遗愿。宋庆龄大姐、蔡元培和鲁迅先生是发起人,我的活动会多一些,目标大一些,但不会有什么事儿。一则是个民主组织,二则有宋大姐、蔡先生参与,三则总部设在法租界,谅他们不敢造次。哦,对了,还要告诉你一件事,中央庚款董事会成立,你是科学界的代表。这笔款子一到,务必尽快把它用在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上,要不,又会叫那个委员长拿去买枪买炮,杀自己的同胞。”

李四光送杨铨远去,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久久不愿把目光收回。许淑彬走来,站在他身旁。半晌,轻声问:“你怎么啦?”

“我在想,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有希望。”

1933年初夏,很长时间没有杨铨的消息,李四光建议许淑彬到上海见见杨铨。淑彬说:“我也正想这事儿呢。杏佛先生一心搞民主事业,不知杨太太和小佛怎么样了。”熙芝在旁边插一句:“杨伯伯好长时间没来啦,我好想他。”

一家人来上海,专程拜访杨铨。

杨铨一家喜出望外,杨太太挽起淑彬的手,杨铨揪揪熙芝的羊角小辫,乐呵呵地说:“熙芝,你怎么突然长了这么一大截?刚到南京时,我一下能把你举得高高的,看,现在跟我肩膀一般高啦!”

熙芝忽闪着大眼睛,说:“杨伯伯,那时你爱用胡子扎我,现在,我还痛呢。”说完,捂起脸蛋,引得大家笑起来。

“小佛,你熙芝妹妹来了,放你一天假,你们兄妹俩好好玩儿吧。”

小佛飞也似的从里屋跑出来,两个人去商量怎么个玩法。杨太太与许淑彬走进里屋,客厅里只剩下李四光、杨铨两人。

杨铨饶有兴致地讲保障同盟会的活动,当讲到与蒋介石政府斗智斗勇时,李四光忍不住开怀大笑。

午饭很丰盛:京酱肉丝、宫保鸡丁、南京卤鸭、清蒸鳜鱼。

小佛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熙芝妹,你是我们家的福星。”

杨太太脸色微微一红,说:“你们看我家小佛的馋相。也难怪,杏佛在外奔忙,一家人为他提着心,难得过一天舒心日子。今天,咱们好好放松放松。来,来,大家坐,我还存着一瓶桂花酒呢。”

“丁零零———”门铃响了。

小佛咽下口水跑去开门。拿着一封信转回,还说:“送信那人好凶呀,身穿蓝衣,一脸凶相。”

杨铨接过信,打开。“吧嗒”,两粒子弹落地。大家愣住了,杨太太微微一颤,淑彬忙扶她坐下。李四光脸色铁青,拿过信,只见里面是张白纸,信封上却写着:“地址,内详。”

杨铨弯腰捡起子弹,托在手里掂掂分量,笑了笑,说:“这算什么,吓唬人罢了。吃饭,吃饭,不能叫那帮人把咱们的胃口给搅和了。”

谁还有心思品味一桌子的佳肴?大家都是匆匆地吃几口。淑彬轻声排解杨太太的忧虑,小佛、熙芝悄悄地溜到一边儿。

李四光神色凝重:“杏佛兄,你要多多提防才是。”“局势很严峻。最近,国民党的蓝衣社活动很猖狂,蒋介石想一手遮天哪。前些年,他要对共产党斩尽杀绝。如今,对我们这些民主人士也要下毒手。仲揆,想想中山先生在天之灵,我这是欲罢不能啊。”

李四光脑海里闪出宋教仁的形象,他不知说什么才好,带着对杨铨的敬佩与担忧,离开了上海。

五天后,一张电文传来:“杨铨先生遇刺身亡。”

偌大的上海,沉浸在悲愤、伤悼之中。

李四光料理完后事回到南京。杨铨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一介书生,一位手无寸铁的民主人士,不过喊出几句民众的心声,就要遭此毒手,民主何在?天理何在?中国希望何在?

逝者不复生,怎样让后代人知道30年代中国有这样一位民主人士,为推进民主事业而牺牲?李四光决定,把他刚刚鉴定出的科新属取名为“杨铨”。他挥毫写道:“杨铨的命名,是用以纪念中央研究院已故总干事杨铨先生。凡是为科学事业忠心服务的人,都不能不为这种令人沮丧的境遇而感到痛心。”

1934年12月,李四光收到英国剑桥、伯明翰等八所大学的邀请函,应邀赴英国讲学,时间是一年零五个月。

2.感情天平

通过在英国讲学,李四光在国际地质学界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在那里,他的地质专著《中国地质学》一书出版。这部专著,理论之独到、分析之透彻、文笔之流畅、语言之简洁,令那些大英帝国的臣民刮目相看:这样图文并茂的书,是中国人写的?不错,封面上赫然写着“中国·李四光”。

告别伦敦教堂顶端的木钟,李四光横穿大西洋,来到美国。刚从经济危机中复苏过来的美国,显示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李四光的学生朱森正在美国学习,他陪着李四光在洛杉矶、旧金山等处考察。

1936年4月,李四光回国。为了进一步研究庐山第四纪冰川,李四光举家迁居庐山。

这个时候的庐山,与十年前李四光第一次带领学生到庐山实习时的情景,大相径庭。高山低谷之间,一座一座的小洋房错落有致,旅游景点星罗棋布,各类店铺鳞次栉比,熙熙攘攘的人流把庐山闹腾得不像样子,哪里还有原先宁静、寂远的神韵?

8月的一天,李四光在北大的同事丁绪贤的夫人来庐山造访。这位夫人还是他们的“红娘”呢!“红娘”来了怎好怠慢,李四光请她游览庐山,许淑彬陪同,自己则做她的导游。

许淑彬血压偏高,丁太太走不惯山路,李四光雇来三顶轿子。两位女士坐轿,李四光步行,还有一顶空着的轿子后随。

抬着空轿的轿夫很不安,年长的那一位说:“先生,你坐上吧,花钱雇轿,不能不坐呀。”“怕我走不得山路吗?讲力气,我比不过你们,论爬山,咱们可以比试比试。”

一位青年轿夫兴头十足:“我们个个都是铁脚板。”

李四光兴致很高:“来吧,看看谁能先到山顶。”

四位轿夫交换一下眼神:比就比。甩开大步一路小跑。一会儿工夫,把李四光落下好远。

李四光不急不躁,匀着劲儿往上走。一个时辰,赶上轿夫。青年轿夫撒腿还要往前跑,无奈,年长轿夫没了力气,咕哝一句:“要比你独自比去吧。”

李四光收住脚,忙说:“不比了,不比了,我也累了。老表,坐下歇歇,等等那两顶轿。来,吸支烟。”说着,给每人敬了一支。

轿夫心里很感激,开口道:“敢问先生,干什么差事,这般能爬山?”“跟你们一样,也是靠山吃饭。”看众人不解,李四光说,“搞地质的,就是把山上的石头敲开,看看里面是怎么一回事。”轿夫还是似懂非懂。李四光换了一个话题:“老表,你们就住在山下?”

“哪里,远着呢,离这儿三四百里呢。”“做轿夫能挣钱吗?”“挣啥子钱呀,挣累吧。”青年轿夫愤愤地说。年长者解释:“世道不太平呀。我们那里前些年闹红军。红军到,有田种啦,有饭吃啦。可好景不长,中央军一来,又烧又杀又抢。红军走了,田也没得啦,饭也没得啦,只好到这儿卖苦力。轿,是租来的,除去租金,我们每天挣得九角钱。”

李四光不再说什么。回来的路上,李四光采到两块岩石标本,放在轿里。

一次,李四光向许淑彬和熙芝谈起轿夫,叹了口气,说:“轿夫们苦啊。”不久,李四光得知,还有一群人比轿夫更苦。这是一群孩子,大的不过十五六,小的才十一二,长得没有扁担高。天一亮,他们就守候在路口,拿着绳索挑着箩筐,高声喊着:“挑担啰,挑担啰。”他们是在等人雇用啊。

有了雇主,孩子们一下子围住,争着揽生意。挑一担二三十斤重的煤炭,登上山顶,才挣两三角钱。那些长得稍高一些的孩子有可能被雇去,剩下骨瘦如柴的小个子,仍然尖着嗓子喊:“挑担啰,挑担啰,挑到山顶三角钱。”遇不到雇主,他们就把扁担藏好,伸出脏兮兮的小手向人讨口吃的。

许淑彬的身体时好时坏,李四光请许淑彬的弟弟许保钧来庐山,帮助料理家务。

冬日的一天,李四光、许保钧二人刚走出门,李四光一把拉住许保钧,说:“小弟,走,咱们走小路,翻山坡。”

许保钧纳闷,放着正路不走,干吗绕远道?李四光朝大路瞥一眼,说:“你没看见大人物来了吗?”

许保钧一看,果真是一顶八人抬的藏青色的大轿。“那是林森,南京政府主席。我们不去理睬他。”

不过,蒋介石政府却时不时地注意李四光。这也难怪,像他那样有很高国际声誉的专家,在中国有几个?

蒋介石需要装点门面。

1937年,中国上空弥漫着战争的阴云,日本要吞并中国。6月,蒋介石来到庐山,说是与教授、学者和各党派领袖共话抗战。

李四光收到蒋介石的邀请函。送函人献媚:“李先生,您是蒋总裁第一批邀请的客人哟。”可是李四光根本不屑一顾。许淑彬得知后说:“不去,不能去给他捧场。一想起杨太太、小佛,我就不能原谅他们。”

就在蒋介石牛气烘烘地高喊“决不丢弃一寸国土,愿杀身成仁”时,李四光轻蔑一笑。他开始着手撰写一部新的地质专著———《冰期之庐山》。

3.搬迁,搬迁,还得搬迁

时局愈加严峻。战争的硝烟已经飘到长江南岸。地质研究所人心惶惶,李四光却临危不惊,他告诉下属:“我们是搞地质的,生存一天,就要考虑自己的研究课题,不能被局势左右,无所事事。”他依然奋笔疾书,研究课题。

1937年3月的一天,李四光的学生孙殿卿来了,说:“先生,能让我做些什么吗?”

李四光对孙殿卿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还是在北京大学做兼职教授时,日本占领东三省的消息传来,李四光立即想到北大的东北籍学生。他找到孙殿卿,问:“你的家在东北吗?”

“在东北哈尔滨。”“有家里人的消息吗?”

孙殿卿哽咽了,说:“没有。父母、弟弟、妹妹都没有逃出来,不知是死是活。”

“你的生活怎么安置?有困难说出来,我帮你。”“谢谢,谢谢先生。生活暂时没有问题。一位朋友帮我在中学找了一份差事,能维持。”

迁往南京前,李四光又嘱咐孙殿卿,有困难只管说出来。这会儿,孙殿卿来投奔他了。李四光让他在地质研究所帮忙。

7月7日,日军大举进犯,二十九路军抵挡不住,撤退下来。北平,这个中国近六百年的国都,落入日本人手中。

8月13日,日军攻打上海,激战中双方损失惨重,国民党军不敌日军飞机、大炮、装甲车,上海这个亚洲第一大都会沦陷了。

黄河在呜咽,长江在悲鸣,五千年华夏文明,遭到夷族他邦的蹂躏。

南京暴露在日本的炮口之下。

李四光接到政府一纸公文,鸡鸣寺的地质办公楼已被防空司令部征用,限期三天搬迁,届时禁止通行。

地质研究所的人员多在外地考察,这里的设备、标本、仪器、书籍、资料、图片、工具满满几屋子。怎么搬?搬到哪儿?

好在李四光两年前在庐山做些准备。他把所里的剩余人员,包括家属、孩子,都组织起来,不分昼夜,打包搬运。许淑彬也来帮忙,她身患重病,血压高得惊人。可大敌当前,顾不得身体,抢救资料要紧。

大件东西搬不走,李四光叫人安置到地下室。三天后,“人去楼空”。

空军司令部开过来了。蒋介石宣布:“誓与南京共存亡。”可是,开战才六天,他率先南逃。日本军占领南京后,开始屠城。到处是凶煞恶魔,到处是魑魅魍魉,到处是烧焦的尸体,到处都是流血、火光。三十万同胞惨死在日寇的刀枪下,南京成了人间地狱。

中央研究院迁到武汉,没有喘口气,又要随中央政府南迁。

“就这样尾随在蒋介石身后四处逃难?”李四光一再问自己。

“不能跟着蒋介石政府,一天也不能!”李四光当即决定到广西去。

广西是国民党桂系首脑李宗仁、白崇禧的地盘,李、白二人与蒋介石积怨很深。抗战开始,他们号召全国学人到广西发展。在此之前,马君武一再请李四光到广西桂林建立科学实验馆。

又一次大规模的搬迁。武汉沦陷在即,庐山乱作一团。官太太、娇小姐、公子哥带着他们的皮箱、细软、古玩、字画、猫啊、狗呀,挤满渡轮向南逃。李四光眼看着地质所的仪器、标本摆一地,却没有运输工具。

“船在哪儿?”为了找船,李四光急得嘴角出了一层白泡。他的学生邱捷是个商人,在九江出高价雇来两只船,缓解了李四光的燃眉之急。

船少东西多,李四光果断地做出决定:人员和必要的科研资料装上船,其他的舍弃。

已是初冬季节,天色阴沉,江面寒气逼人,江岸火光冲天。李四光和地质所的人,肩靠肩,背挨背,挤在一起。小船进入洞庭湖,驶向广西桂林。

同类推荐
  • 史玉柱的坎

    史玉柱的坎

    坎坷、困境,可能每个人都会遇到。不过,史玉柱所经历的坎坷之多、困境之险恐怕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他以4000元的投资,在短短4个月就赚回100万,又因巨人大厦资金匮乏而在一夜之间从中国首富沦落为负债2亿多的中国“首负”。即便这样,史玉柱并未气馁,而是举债进攻保健品市场,黄金搭档一炮而红,而他马不停蹄地进军网游领域的举动更是将他推向了风口浪尖。史玉柱,他曾被无数创业者誉为创业天才,是许多企业家眼里引以为戒的失败者,更是众人眼里的“逆袭英雄”。他抛开“负翁”的阴影,再次创业,抢占保健业市场、进军网游领域,成为身价百亿的商业奇才。他这一路走来,到底经历了哪些辛酸、坎坷,就让我们一起细细品读。
  • 妃嫔浮华录

    妃嫔浮华录

    本书分为一代贤后、误国妖妃、真情皇后、薄命红颜四部分。贤明的皇后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慈眉善目很善良的样子,但在宫廷斗争里,.绝对不是善良可以立足的。虽说善良是种美德,但有时它也不能成为一种武器,给你带来更高的生存筹码。在竞争中,必然奢有许多规则要跳出“善良”的约束以适当的“心计”来赢得你的地位。活在当下的我们,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也都是如此,要见机行事的同时还要做好打持久站的准备。要训练自己有男儿的气魄,以更长远的目光看待一切。
  •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上)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上)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张良(名人传记丛书)

    张良(名人传记丛书)

    担负着光复故国的梦想奔走四方,满怀大义,博浪沙刺杀秦王,洞悉局势,鸿门宴上扭转乾坤,运筹帷幄,楚汉相争决胜于千里之外,在建立汉朝之后明哲保身而急流勇退。书中客观生动地讲述了张良在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中展现出的卓越才能,以及他在功成名就之后淡薄处世的一生,他的高尚节操为青少年读者立下了一个典型的榜样。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热门推荐
  • 梦里三生三世

    梦里三生三世

    一生情,两世追忆。半世流离,一世悲凉。半世沉溺,一世哀伤。一场神劫,促使两条互不相干的平行线,演变成交叉线。是悲是喜,只在一念之间。世人都说,敌不过的是似水流年。月寂寥,树遮影,伊人顾盼君回望。敌不过的哪是似水流年,江山早为你我说定了永别。纪清池说:你别想离开我,这一世别想,下一世也别想。永远......也别想。就算是死,你也只会埋在我纪家的祖坟里。温知宁说:你不是我,怎么知我心中伤痛多深。如有来世,我不愿再沉溺,半世悲凉已足够。世上最遥远的距离,是面对爱你的人,用冷漠的心,掘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一回头,早已物是人非。且行且珍惜……
  • 魔女游校园

    魔女游校园

    他们是高高在上的王子殿下,她们是普通平民可却与黑道大哥称兄道妹,他们是手染着血腥的黑暗四摋可却对她们言听计从,一场校园游玩让十二人揪缠在一起。大哥哥大姐姐你们不乖哦
  • 体育生

    体育生

    欣杰,前途茫茫,碌碌无为,初三那年被体育老师选入校田径队。从此欣杰找到了自己奋斗的方向,不再软弱,不再畏惧。且看欣杰如何为自己的体育梦想而奋斗。欣杰是以我自己为原型,所有的事情都是我的真实经历,我们体育人都在赤红的赛道上奋斗,我们永远是最棒的!
  • 少年本是妖

    少年本是妖

    毕业工头的平凡人生突发变故为何非主流青年无故被捅?为何数位大汉群起殴之?又是什么原因让原本平凡的青年走上一条不归之路?且看作者带你看遍世间是非,跟随少年一起评判对错。别犹豫,一起来做一场年少时午夜梦回辗转难眠的英雄梦!————————————————————————不管你走在哪里,也不管你轮回几世。我,一直在看着你。所以你别抬头,因为你看到的那是龙的眼睛。
  • 犹太人的幽默与智慧

    犹太人的幽默与智慧

    本书主要内容为:金钱智慧,死了也要把金钱带走,赚钱的哲学,大钱是小钱的儿子。
  • 尸情华意

    尸情华意

    江华就读的大学遭丧尸血洗,心爱的美女班长更是惨变丧尸,被男友抛弃。是像其男友一样将其抛弃,还是舍生取义,为了心中那最真挚的情感?末世降临,尸乱横行,人心难测。究竟人性纯良,还是人心险恶,一切尽在《尸情华意》!
  • 走进橡树林

    走进橡树林

    作品简介故事以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那苍凉而又壮美的北大荒为历史背景,以女主人公车远航分别与三个男子——贺援朝、江川、潘龙在荒原上相识、相爱、相恋为主线,通过他们对待爱情、婚姻不同的态度,展示了他们每个人的理想、道德和情操。时间跨越二十余载,他们走进了人生收获的季节时,车远航在磨难中圆了她年少时的梦;贺援朝已成为一个用心拥抱苍生的企业家;江川成为了一名用铁肩担正义的警官;而潘龙却选择了依赖女人前行。这是一首青春的赞歌,也是一首带着忧伤苦痛的情歌。(长篇小说《走进橡树林》共4卷本约130万字。创作历经十余载,4年前已完成。创作初中国文联王其芳编辑曾给予过指导,后因修改拖得时间太长她退休了,就放下了…)
  • 篡改纪元开始

    篡改纪元开始

    <如果没有那次本就不是意外的意外,你我之间是否会成就这样的爱><联盟:恶魔纪元前传>--这是由四位面组合成的世界.--被分别统领的域界有着牵连.--数年前ACaddyHeather前任王逝去时的冷淡置之造成了分裂.--“就是因为本座喜欢你,所以没有道理”--“就是因为这是王的主宰,所以没有道理”--“就是因为那场意外,所以这就是-纪元的开始”
  • 破碎之星三时间操纵者

    破碎之星三时间操纵者

    他,为了喜欢的人勇闯黄泉之地,杀出一条血路;他,是学院的传奇,带领着一个即将被除名的分院重返巅峰;他,是一个不朽的传说,只用五年便达到了绝大多数人穷极一生都无法到达的高度,成为九重天强者...在大多数时间操纵者都思索着怎样从别人身上夺下时间化为己用时,他却是不惜以百年时间换她三年光阴!面对时间之神的委托,他拒绝了: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时间操纵者而已,一个连自己最喜欢的女孩都救不了的废物,又有什么资格被称为神?——陌念——时间啊,我愿意以生命作为代价,以肉体作为媒介,以鲜血为引,请求你打开时空的大门。让我回到过去,回到与她相遇的地方,再聚首!(群号:433371671慎入,群里就我一个)
  • 英雄联盟之电竞女神经

    英雄联盟之电竞女神经

    总会有那么一些奇葩的妹子不喜欢逛街不喜欢化妆泡直播,而是双腿一横电脑桌,屁啦啪啦一通敲着键盘,对着qt另一端的队友撤着大嗓门:“团啊!”“中路mis”“大龙大龙!”,哦,沉迷网游的“抠脚大娘”。她说电子竞技没有恋爱,可谁又知道呢?扭扭头,开黑吗?带我一个,我玩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