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87100000006

第6章

杨杏佛是1912年被孙中山先生派往康奈尔大学的。他读的是机械工程系,毕业后又到哈佛大学读工商管理和经济学,后又到福特汽车公司学习。

在杨杏佛的引见下,茅以升很快便熟识了伊萨卡城的全部中国留学生。他们中就有中国未来的气象学家竺可桢。原来竺可桢也出自唐山路矿学堂,但由于茅以升和他学的科目不同,竺可桢在高年级,二人在当时并不熟识。竺可桢是1914年到康奈尔大学的,学的是气象学。后来他又到哈佛大学学习农学。

这些中国留学生亲身体验到了科学技术在促进美国发展中的作用,痛感中国现代教育和科技的落后,大都抱有教育救国和科学救国的理想。

1915年,竺可桢、任鸿隽、胡明复、章元善、赵元任、同仁、秉志等人,共同发起组织“中国科学社”,并出版会刊《科学》,每月一期。

茅以升到伊萨卡不久,就加入了中国科学社,积极参加科学社的集会,讨论各种科学和现实问题,并热心为《科学》月刊写稿。

1917年,茅以升和同学罗英等人在伊萨卡发起成立“中国工程学会”,并出版会刊《工程学会学报》,与中国科学社及其会刊《科学》交相辉映。这两个团体经常合在一起开会,进行科学上的探讨和交流。

后来这两个科学团体先后迁回国内,中国工程学会于1932年与詹天佑发起创立的“中华工程师学会”合并,更名为“中国工程师学会”,会刊是《工程学报》,茅以升一直是学会的理事,并曾数次筹备和主持学会的年会。到新中国成立时,会员已达一万多人。

茅以升还一直同中国科学社和《科学》杂志保持着密切关系,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该社停止活动和该杂志停刊为止。

4.为圆周率写史

茅以升在少年时期,就对圆周率问题极感兴趣,到唐山后,他开始注意搜集有关圆周率的资料,想写一篇详细的圆周率史,在同学李俨的帮助下,经过两年的努力,文章有了大概头绪,但由于材料太多太乱,再加上功课紧张,结果没有写出来。

到美国后,手头材料稀少,更难详细写出了。但为了支持《科学》杂志,同时有感于我国古代研究圆周率的成就不为世界所知,他将材料删繁就简,写成《中国圆周率略史》一文,于1917年4月发表在《科学》第3卷第4期上。

圆周率就是圆周的长度和它的直径相比的倍数.不管圆的大小如何,这个倍数都是一样的。在西方数学书中,这个倍数的名称写作π,它是希腊文“圆周”的第一个字母。

我国很古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即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也就是π=3。但古人一开始就知道,实际数值应该比3要大些。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张衡计算出圆周率等于10的平方根,即π=10≈3.16。

到三国时,魏国的数学家刘徽,用“割圆术”求更准确的圆周率。这种方法是用正六边形、正十二边形、正二十四边形……将圆周等分,一步一步地算出正多边形的面积和周长,一直分到正多边形的边与圆周重合,不能再分为止。这时正多边形的面积和周长就与圆的面积和周长几乎没有差别了。

刘徽是用一个直径为二尺的圆来分割计算的。他只分到正九十六边形,得到圆的周长是六尺二寸八分,与直径二尺约分后,得出π=157=3.14。

到了公元5世纪,南齐的祖冲之又用一种叫做“缀术”的方法,将圆周率的小数演算到第7位,得到π的精确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是了不起的科学成就。那时世界上印度的π值才到3.1416,西欧才到3.141552。

祖冲之还得到了两个分数值:一个是:π=22≈3.14。

称作“约率”;一个是π≈355≈3.1415929,称作“密率”。

到16世纪,西方才出现与祖冲之的“密率”相同的π值。

据说祖冲之也用“割圆”的方法,将圆周分割到3072段,而当时西方用同样的方法仅割圆到384段。

相比之下,中国古代的圆周率计算遥遥领先于世界。茅以升满怀激情地称赞道:“祖冲之的圆周率,求得精确、漂亮,世上罕见,可谓千古独绝。它佼佼不同凡响,有如云中仙鹤。”

他还骄傲地说,当时印度和西欧要能看到祖冲之的圆周率,应当自愧不如;我国学者如果知道中外圆周率计算的差距,也会感到自豪的。

我国古代称“周三径一”为“古率”,称刘徽的数值为“徽率”,加上祖冲之的“密率”,合称“算书三率”。但由于古代学者以古为尊,认为越古就越有权威性,实际运用以“古率”为先,偶尔也用“徽率”,“密率”反遭冷落。根本原因是受古代科技水平的限制,在实践中用“古率”和“徽率”就能应付下来。

再加上中国古代注重实用的学问,对纯数学运算不感兴趣,竟没有人继承祖冲之去求更精确的圆周率,甚至连祖冲之的计算方法也失传了。以至于近代许多中国学者不知道祖冲之的圆周率,有的西方数学家认为中国古人只知道“周三径一”。

“古人的心血如流水般消逝,实在令人感慨!”茅以升写道。

《中国圆周率略史》再现了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昭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茅以升那强烈的爱国心。

《中国圆周率略史》发表后,很受好评。茅以升又搜集西方研究圆周率的历史资料,回国后写成《西洋圆周率略史》一文,于1921年l月发表在《科学》第6卷第1期上。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看,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中国学者注重实用,祖冲之后就再无人去求更精确的π值了。而欧洲自15世纪后,随着近代科学的勃勃兴起,所谓“方圆之学”(求同一面积的一圆一方)成了数学领域里的“显学”。学者们都以能求得更精确的π值为光荣,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方圆学者”。

16世纪初,数学家彼得·米特阿斯求出了与祖冲之的“密率”相同的π值。16世纪中叶,法国的弗朗克斯·费塔说π是个无穷数,并将π值的小数算到了第10位,首次超过了祖冲之。到16世纪末,德国数学家鲁道夫·冯·谢林已将π值的小数算到第35位。他感到不虚此生,遗嘱将这35位数值刻在他的墓碑上。

随后每隔若干年,π的小数就增加几十位、上百位。到1873年,英国数学家山克斯竟将π值的小数演算到第707位。如果不是德国数学家林德门于1882年证明圆周率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欧洲人恐怕还要一直演算下去。

相比之下,此时期的中国,缺少的正是这种在科学上寻根究底的精神。

5.匹兹堡的“中国夜”

茅以升在美国的三年中,人类正在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虽是参战国之一,但它远离战火,不但没受损失,反而大发战争财,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也是参战国,结果如何呢?茅以升深为担忧。

1918年秋,在匹兹堡的约40名中国留学生组成了“匹兹堡中国留学生会”,茅以升被选为副会长。

这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全国一片欢腾,到处开会庆祝。中国也在战胜国之列,茅以升由衷地感到兴奋。

1919年1月,包括中国在内的20多个战胜国的代表在巴黎开会缔结和约,这就是“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取消日本政府与袁世凯政府签订的“二十一条”,归还日本在山东占领的中国领土,并取消日本在山东的一切特权。但“巴黎和会”被英、美、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操纵,拒绝了中国代表的合理要求。

尤其令人气愤的是,日本在山东的利益是在战争中从德国手中抢到的,“巴黎和会”竟要使它合法化,把一个战败国原来在中国攫取的利益转让给一个战胜国,而中国名义上是战胜国,得到的却是战败国的待遇。

对于这样一个极端蔑视中国主权的“和约”,腐败无能的中国军阀政府竟准备签字承认。消息传出,中国人民群情激愤,掀起了抗议的浪潮。国外的中国人也无不为之愤怒,以各种形式举行抗议活动,声援国内人民的正义斗争。匹兹堡中国留学生会在当地报纸上一再提出抗议,这些抗议文章都是茅以升执笔写成的。

4月30日,匹兹堡中国留学生会在加里基音乐厅举行“中国夜”宣传活动,当地群众有1500多人参加。茅以升任大会主席。会上宣读了中国留学生的抗议声明,散发了茅以升撰写的宣传小册子。留学生代表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抗议演说,赢得了全场听众的强烈同情。美国朋友也在会上发言,谴责帝国主义的霸道行径,声援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

会后,中国留学生表演了中国的传统文艺节目,令美国观众耳目一新。“中国夜”最后在一片锣鼓声中结束,活动取得了满意效果。

第二天,当地各大报纸都报道了“中国夜”的活动,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三天后,国内爆发了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使国外的中国留学生大受鼓舞。

这年11月,匹兹堡中国留学生会举行了第二次“中国夜”活动。会后上演了茅以升编写的话剧《虹》,主题是各国人民紧密团结,争取世界和平,支持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这次活动又取得了圆满成功。

同类推荐
  • 莎士比亚 普希金

    莎士比亚 普希金

    本书主要是对普希金和莎士比亚两位名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做了详细介绍,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而且此书对名人成功前的鲜为人知的事件也有详细的介绍。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明四家传(下)

    明四家传(下)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故事全方位地介绍了明代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画家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风情、彼此间的交往以及各自的生平和创作。
  •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

    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 萨达姆传

    萨达姆传

    萨达姆的生活以及伊拉克现代史已引起人们太多的争议。作者没有回避那些最有争议的问题,而是把萨达姆一生中一些最重要的时刻放在伊拉克及中东地区现代史的大背景下叙述,通过对各种事件和运动等众多历史片段的详尽描述,以及对萨达姆此前不为人知的诸多日常生活和政治生活细节的披露,用独特而公正的视角再现与剖析了萨达姆不同寻常的一生。
热门推荐
  • 最伟大的猎人

    最伟大的猎人

    梅林站在山巅,发出狂暴的怒吼:“我的臂膀,可挽开苍穹!我的箭,可击穿日月!我的杀意,荡尽世间黑暗!试问,你们谁敢不服?!”梅恩无奈的摇了摇头:“闹完了?下来吃饭吧,粥都凉了……”“得,这就来。”梅林赶紧蹿了下去。这是一个只会猎“人”的猎人的故事……(这本书的风格可能有点怪异,路过的读者不妨看看,如果合您的口味,望留下收藏和推荐支持下新人,谢谢。)
  • 跨越时空的爱念

    跨越时空的爱念

    不知名的仇家,一场大火失去了自己的父亲,让妹妹身受重伤。惨遭仇家追杀,被瑶月救下后,灾祸牵连到她,他们不愿被俘,坠崖后,竟穿越了......................
  • 圣武亲征录

    圣武亲征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八股文

    八股文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的历史沉积。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只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民族的存在依赖文化,文化的解体就是一个民族的消亡。
  • 小小失忆妃:王妃是个夜猫子

    小小失忆妃:王妃是个夜猫子

    【番外更新中】皇兄登基当天,他被软禁到边关,无人知。三年后,皇兄一纸书信要他成亲。而新娘,竟是皇兄最爱的女人—风洛国第一美人!奸细,肯定是奸细!看!新婚夜她莫名其妙栽下床,再醒来她就说她失忆了,还夜夜不睡觉……哼!绝美的细作而已!休想色诱他!
  • 大南国的风

    大南国的风

    人的命运是否可以改变,能改变的命运还叫命运么,命运没有如果,命运只在自己的手中,像手中的剑,拔剑苦,挥剑苦,斩落苦,无时不苦,但是人的一生,唯有知苦才知真,而侬智高的一生,绝对不会束缚在命运的齿轮之中。
  • 新瓦岗

    新瓦岗

    新瓦岗四猛:罗士信,来护儿,新文礼,王伯当四绝:罗春,尚师徒,侯君集,程咬金十三杰: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伍云召,伍天赐,罗成,杨林,魏文通,梁师泰,秦用,杨义臣,秦琼【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四猛四绝和十三杰人选,这是甜城心中的选择,希望大家能喜欢,《新瓦岗》这是一个不一样的隋唐英雄传!
  • tfboys之少年不朽的梦

    tfboys之少年不朽的梦

    花开花落,人若聚若离。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青春往事若一首奏鸣曲,萦绕耳畔。少年的花季,追梦的执着,少年们的梦想从此起航。
  • 杨小阳的假期

    杨小阳的假期

    杨小阳是一个10岁的男孩,和爸爸妈妈一起住在东海边上的一个小渔村里。他的爸爸叫杨大海,妈妈叫王海秀,反正都和海有关,因为他们两人都是渔民的后代。杨小阳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渔民。爸爸妈妈出海打鱼的时候,杨小阳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在小渔村里生活,或者他有时还跑到姥姥姥爷住的另一个小渔村玩儿。既然杨小阳的爸爸妈妈的名字都和海有关,杨小阳的名字也该和海有关啊,怎么看上去一点儿关系也没有呢?告诉你吧,杨小阳的名字和海关系可大啦。
  • 光之夏寂寞

    光之夏寂寞

    已经到了无法生活下去的地步,父亲将我卖掉,我只有静静的等待命运的到来,我祈求着可以死在那个关闭我的屋子里,可是命运却将我送到了世间的天堂之地,葡萄庄园。那是是温暖的阳光,暖衣饱食,我已经甚为满足,报着感恩的心静静的生活就好,可是却遇见了他。阳光之下,他温柔的笑着,他说寂寞不许和别人随便出去,寂寞那些旧的衣服不要了,你扔掉,或是拿走,寂寞这汤太难喝了,你过来尝一尝,寂寞不会去上海,她只能留在这里,寂寞,她是我的。他是童家的大少爷,却爱上了卑微我,他从见到我的第一眼就开始计划着,一生的打算,我想退离,我想躲藏,终究还是败给了他的爱,我笑着,算了,如果这就是命运,我愿意成为可以和他并肩平齐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