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85300000036

第36章 庙宇传说(1)

金车辖子

说不上是顺治还是乾隆年间,有三五户人家从关内逃荒来到巴里坤找地方活命。他们走来走去,总算找到了三塘湖这块好地方。这里气候好,人口少,大水大草,是难民落脚的好地方。

这三五户人家中,有个姓林的老汉,一家五口人,辛辛苦苦种庄稼,和和气气过日子,啥都不错。就在他们来到这里的第三年上,遇上了风调雨顺的好年成,再加上林老汉一家起五更爬半夜地锄草施肥,十几亩麦子长得齐刷刷地没到大人胸口。眼下正是麦子扬穗开花的时节,谁见了谁都眼热。林老汉捻着胡子总是笑,一天总绕着地转上七八圈。他越看越喜欢,心里盘算至少可以收它三十石粮食,明年的吃穿不用发愁,还能置办几头大牲畜。

一天夜里,林老汉做起了丰收的好梦:他正在扬场,下山风刮得很利,红苏苏的麦堆在往高里长,长得像小山,像大山,家里的板仓口袋全装满了,麦子还是不停地往外溢。哈哈!这分明是“溢场”了!按照他们的规矩,要招呼乡亲们来分享老天的恩惠———家家来拿麦子,要多少拿多少,直到拿完为止。正在兴头上,晴当当的天空响了一个干雷。林老汉给惊醒了。可耳朵里还响着轰隆隆的雷声,仔细听,还夹杂着人喊马叫。他忙爬起来看,月亮亮堂堂的。声音是从麦田里传来的。他赶忙跑到麦田里来。

“天大大啊!”林老汉看见十几辆四打套的大轱辘马车,正从他的麦地里轧过去,麦子齐齐地轧倒了一大片。林老汉疯了一样扑过去,抱住头一辆车的马头,要找领头的算账。

头儿过来了。他头戴红缨亮盔,身穿紧身箭衣,腰挂七星宝刀,脚蹬虎头皮靴,好不威风。待人说话却一团和气:“老人家,有事好商量,用不着发这么大的火嘛!”

“商量个屁,给我赔!”

“好说。赔多少,要个数。”

“眼下不成,等天明看仔细了再定数!”

“老人家,这可不行,军情紧急,误了期限,老爷要杀头的!”军官急了。

“不行也得行,我这条老命不要了!”说着,林老汉一头向军官撞去。军官眼尖手快,早机灵地闪向一边,双手把林老汉轻轻托了起来。

“唉,就依你!”军官说着把林老汉放地上,“请在前边带路!”

十五辆马车一个接着一个,在林老汉的场院里停下,一个个卸下马来,趁军官和士兵不留神,林老汉退下最前边一辆车的车辖子,揣在怀里,才放心回家。

“老鬼,你蹲在屋里,让他们跑了咋办?”老婆子担心,提醒老汉。

“我可没你那么傻!”林老汉从怀里拿出两根车辖子,向老婆子晃晃:“没这家伙,车能走动?”然后把车辖子压在枕头底下,放心上炕躺下了。

林老汉折腾了大半夜,乏了,一觉睡了个大天老亮。外边静悄悄的,没啥动静。林老汉跑到场院里看,一辆车也不见了,再到麦地里看,麦子长得好端端的,啥印迹也没有。

林老汉想起了退下的车辖子,回屋里掀起枕头一看,一道金光直刺眼睛,车辖子变成了金条!林老汉捧起足有一斤来重的金车辖子,对老婆子喊:“我们发财啦!这是关老爷的恩赐!”

老婆子给惊傻了:“啥关老爷?”

“你没听那军官说‘误了期限老爷要杀头’吗?这不明指着是将军戈壁跟前,老爷庙里关老爷吗?还不快给关老爷磕头!”

说着,老两口跪下,向北方磕起头来。

讲述:申言芳 采录:何生琦

白马拖缰筑蛇墙

巴里坤汉城的城墙,东西南三面的全是笔直的,唯有北城墙弯弯曲曲,像马缰绳,又像是蛇爬行。

传说当年清朝将领岳钟琪带兵来新疆平息准噶尔的叛乱,军队就驻扎在巴里坤。他看这里地形利于筑城,在得到皇帝的批准以后,开始在巴里坤筑城。工程进展很顺利,不到一年工夫,东西南三面城墙全筑了起来,垛口枪眼炮台也都建了起来。可是挨到筑北面的城墙时,怎么也筑不起来,刚筑起来后面的,前面筑好的就塌了下来。这样筑起塌,塌了再筑,折腾了三四遍,还筑不起来。

岳钟琪发愁了。城筑不起来,怎么打仗呢?

一天午后,他正为这事发愁,突然有一个白胡子老汉来到他跟前说:“岳大将军,明天午时三刻,有一匹白马从你的点将台下跑过。它拖着一根长缰绳,绕城转一圈儿。那缰绳印儿,就是你筑北城墙的线!”岳钟琪刚要请教老人的姓名,突然惊醒了,原来是他做了一个梦。

第二天午时三刻,果然有一匹白马,拖着一根长长的缰绳,从点将台下跑过来,绕城转一周,直奔城北,在没筑起城墙的地方弯弯曲曲地跑了过去。白马由东向西,跑到关帝庙里,不见了。岳钟琪忙到白马跑过的地方去看,果然有一条深深的缰绳印儿。岳钟琪知道是神仙点化,立刻跪下向关帝庙方向拜了三拜。然后,他下令让士兵照着马缰绳印儿筑城。

城墙很快筑好了。虽然弯弯曲曲,像蛇爬行,又像一条马缰绳,但没再倒塌,一直屹立了二百多年。

后来,人们就把北城墙叫“蛇行墙”,把这传说叫“白马拖缰筑蛇墙。”

讲述:王成仁 采录:薛蓉

“大将军”显神威

据老年人传说,一百多年前,有个名叫阿古柏的外国贼娃子带兵打进了我们新疆,差不多全新疆的地盘都叫这些贼娃子拿过去了,唯有我们镇西城还在清廷的手里。城里的军队和老百姓听说左宗棠大将军正要打甘肃那边打过来,心里有了指望,守城的决心也就更大了。

要说这个阿古柏是外贼的话,当年对巴里坤城最大的祸害是来自家贼妥明的围攻。妥明本来是陕西造反的头目,流窜新疆,乘内乱之机占据乌鲁木齐,建立所谓“清真国”,还把他的势力范围扩大到东疆各地。有一年夏天,妥明匪军一万多人马,团团围攻巴里坤城。巴里坤军民没有惧乎①这伙狗日的,不但守住了城池,还利用下雨天黑夜里出城袭击,把没有防备的贼匪军一家伙就打散了。这年秋天,妥明勾结库车割据政权热西丁的部队进攻巴里坤,企图打通关内通道。巴里坤军民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毫不畏惧,分别在距城六十里的奎苏和距城三十里的石人子进行狙击。在敌人把巴里坤满汉两座城池围得水泄不通的时候,守城将领临危不惧,一面派人混出重围向关内求援,一面激励军民死守。围城一个多月时间,因为下了大雪,把贼匪军冻得不得不退回哈密。这时候,官兵动员乡下的农民把储存的所有粮食运进城里,动员城里的居民接纳农民进城居住,做好了长期守城的准备。果然,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妥明和热西丁匪军连三赶四地围攻,却始终没把巴里坤城打下来。这样坚持了三年,朝廷才腾出手来派兵救援,赶走了匪军。

而对巴里坤城防最为严峻的考验是后来卖国贼匪白彦虎的围攻。白彦虎原本是陕西回民造反头目,失败后被清军追赶来到新疆,和哈密造反头目混合②到一起,夺取了哈密回王控制的哈密城,劫持了哈密回王的妈妈做见面礼,去吐鲁番投降了阿古柏。然后,立刻派两千人马来攻打巴里坤城,企图扫平他进犯关内的障碍。白彦虎匪军来势凶猛,并且汲取妥明匪军进犯失败的教训,首先在乡村抢夺壮丁和粮食,以切断守城官军的兵源和粮草供应。农村乡绅组织民团与匪军展开斗争,他们把粮食埋在地窖里,青壮年男子早早逃进城里,来不及逃进城里的就躲进深山,不肯为匪军当兵。匪军的企图落了空,把气撒在了老百姓身上,就开始滥杀无辜。他们劫持北乡逃亡的妇女儿童老人几百人,全部杀死,将尸体抛进路边的水沟,把流水都挡住了。据民间传说,这里多年后还有阴魂叫冤,所以这条水沟就被后人叫作阴沟。匪军洗劫乡村之后,就把巴里坤城死死地围住,企图把官军和百姓困死在城里。

经过多年战乱,巴里坤城里来自内地的官员和富商已经陆续撤回,朝廷派驻的部队也已经不多,而且历经敌人多次围攻,城上的女墙都烂了不少,抵御能力很弱。白彦虎匪军打上来的时节,担任守城重任的总兵是土生土长的陈升恒将军。陈升恒自幼喜欢弄枪舞棒,习练武艺,准备为国家效力。青年时就参军入伍,投入抗击阿古柏的斗争。他力气过人,智勇双全,尤其善于耍大刀,入伍不久就被提拔为军官。后来多次立功受奖,步步高升。他担任过千总、守备、游击等军职。半年前,他还带部队去奇台前线抗击阿古柏,在一次战斗中英勇负伤,在后方养伤。这时候白彦虎匪军打上来了,陈升恒在危难中受命担当总兵的职务,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当时驻守巴里坤汉城的官兵只有五百人,而从乡村逃亡城里来的农民却有一万多人,除了部分投亲靠友的,还有一部分进城的农民无法安置。同时,还有进城避难农民带来的大量牲畜,把街道都填得满满的。而驻守巴里坤满城的八旗兵只有三百人。这几年因为兵荒马乱,八旗官兵,多把家属迁回内地避难,镇西满城几乎是一座空城。这时候,陈升恒跟满洲领队大臣协商,在来不及请示朝廷的情况下,能否违例让部分农民住进满城,以后奏明朝廷,讲明原委,如有惩处,他情愿一人承担。识大体顾大局的领队大臣毅然同意,表示若有惩处,他也情愿承担。这样,数千农民住进满城,人和牲畜都有了着落,并且千余名精壮的青年农民拿起武器,组成民团,和满洲官兵一起保卫城池。陈升恒还与满洲领队大臣歃血盟誓,各负其责,相互协同作战,人在城在,决不为一己私利误了国家大事。为了增强汉城的兵力,陈升恒也把一千多精壮的农民武装起来组成民团,准备与匪军进行长期斗争。

民团没有武器,陈升恒就组织城里所有的铁匠木匠连夜赶制刀枪弓箭。官库里的铁不够用了,他就动员商人和官员,将自己家里可以用来制造武器的铁器捐献出来。有人带头,百姓也纷纷捐献,有些人家把自己厨房里炒菜的马勺都捐献了出来。陈升恒说:“暂时不用的东西可以捐献,这炒菜的家伙还是留着好,人不能不吃菜呀。”百姓说:“等赶走了白彦虎,咱们再安心吃大肉酸菜炒粉条也不迟。”有了武器,民团就开始加紧操练,准备配合官军粉碎匪军的围困。

一个云重天黑的夜晚,早就武装待命的官兵,在陈升恒的一声号令下,迅速而又轻捷地从东城门冲锋而出,包围了匪军的一顶军帐,官兵按照战略部署,活捉一名匪兵进城,将其他十几名匪兵全部杀死,迅速撤回城里。等白彦虎反应过来,陈升恒早已经紧闭城门登上城楼,在供奉关公关老爷神像的东城门城楼大厅里,开始审问俘虏了。陈升恒很和气地问:“这位兄弟,想必你也是穷苦人家出身,只要你说实话,我不伤你的性命,还要开恩放你回去。我问你:你在军帐里,刚醒来的时候,看见了什么?”

俘虏一听要放他活命,就赶紧如实说:“老爷,我借着火光看见一位手持大刀的红脸大将军。”

陈升恒说:“你果真看见了一位红脸大将军?”

俘虏说:“我确实看见了,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陈升恒站起身来,指着身旁关公的塑像问:“是不是这位关公关大将军?”俘虏一看吃惊得目瞪口呆,连连说:“原来是关公大帝显圣!”

陈升恒说:“是啊,白彦虎作乱,祸害生灵,要遭到关公大帝的惩罚。你回去要对所有的人说实话,让他们也不要跟着白彦虎吃亏。”

原来这是陈升恒鼓舞斗志、瓦解敌人的一个计谋。他让一个身材魁梧的士兵化装成关公,在冲进敌军帐的一刹那,以火把照亮这个关公的形象,让这个士兵看个清楚。后来才知道不光是这个俘虏看见了,连别的军帐的匪兵也有看见的。

这一计谋还真管用,城里的军民知道有圣人保佑,斗志更加坚定;城外的匪徒,知道将要受神明的惩罚,整日提心吊胆,斗志大为涣散。

关于这个关公显圣的民间故事,至今还在民间流传,说是白彦虎匪军正在攻城,突然城门大开,关公骑着赤兔马,手持青龙偃月刀,未待开战,敌人就吓得后退了五十里。

在围城的同时,匪军也在做攻城的准备。一旦做好了准备,他们就搭起云梯硬往城墙上爬,推着撞车硬往城门上撞。陈升恒早有反攻城的策略,他命令民团把城里所有能搬来的石头都搬上城墙堆放在女墙背后,等攻城的敌人一旦靠近,训练有素的抛掷手,立刻瞄准射击,千百块石头向敌人投去。时间久了,城里的石头快要用完了。陈升恒曾经派兵出城收集石头,城门外被匪军牢牢地把持着,不能奏效。这时候,城里的居民纷纷拆下自家院墙的基石送到城墙上去,充当打击敌人的武器。

敌人围城一个月后,城里的粮食快要吃完了。陈升恒毅然决定,不论是官仓还是私仓的粮食,都由总兵府统一收集保存,每天按人口统一发放。据民间传说,当时陈总兵也和士兵一样,每天只吃五两粮食的定量。到后来,连五两的定量也不能保证的时候,陈升恒决定,收购乡民带进城里来的羊当军粮充饥。而军马则因为断了草料,在饥饿难耐中相互啃食马尾巴。陈升恒就从每人五两的军粮中减出一两来做马料。他说,人乏了可以骑马,马乏了可就追不上贼寇了。同时,还把从羊皮上剃下的羊毛给马吃。

匪军在白天攻城,因守城将士的飞石打击不能得逞,就改为夜间攻城。夜间飞石不能瞄准射击,匪军很容易搭了云梯爬上城墙,有几次进攻,若不是守城将士拼死抵抗,险些失守。陈升恒亲自登上城头,和士兵们一同站岗放哨,三天三夜没合眼。一位登上城头慰问将士的地方绅士向陈升恒献计说:“镇台大人,城头上何不点上灯笼来照明呢?”

同类推荐
  • 悦读甘州:故事

    悦读甘州:故事

    甘州是一块古老、厚重、深沉、美丽而又不乏神秘的热土,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甘州人,我对家乡始终充满着依恋、热爱之情。通过《悦读甘州》,对家乡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系统深入的认识。诸如民国外邑诗人罗家伦的“绿荫丛外麦毵毵,竟见芦花水一湾。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当前,各地都在利用地域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古迹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拉动其他产业综合发展,然而,我们的旅游文化,也面临着一个继续向前发展的课题。要进一步提高旅游景点的文化含量,不能仅仅依靠挖掘古代人文景观,而需古今并重,唯有如此,方能与时俱进,不负时代之所望。
  • 诗与思的交响

    诗与思的交响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鲜有人将笔触及几十万戎马半生的军人在新中国成立后被一道军令骤然就定格在边疆垦荒种地的历史。这闻名中外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殊经历即便在韩天航的中篇小说《母亲和我们》中也只是通过一群女性侧面表现出它的历史背景。
  • 成语故事·第三辑

    成语故事·第三辑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它是历史的积淀。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成语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讲述一些道理,在让人们了解历史的同时,又获得了现实的收益。
  • 梁启超讲国学

    梁启超讲国学

    《梁启超讲国学》有侧重、有针对性地选取了梁启超著述中的相关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并辅以故事性的叙述方式,来做解读。这些内容包括史学、文学、儒学、佛学、法学和教育、修养、伦理等诸方面。我们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是希望通过本书能让初接触的读者一看就入门,让有基础的读者一看就能见微知著,从而更上一层楼。
  •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6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热门推荐
  • 我不是癞蛤蟆

    我不是癞蛤蟆

    我叫李诚,今年十七岁,身高一米六五,体重70斤,现在读高二。我之所以身高和体重都不达标,听我爷爷说是因为先天不足,至于我为什么会是这样,我爷爷跟我母亲都讳莫如深。一米六五ps七十斤的体重,也就只有用骨瘦如柴来形容了,尖嘴缩腮,体型枯槁,是我现在的真实写照,在学校里也就成了最下等的学生。但我人穷志不短,只对美女才露笑容,大家也就给了我一个外号;癞蛤蟆。我本来只是小心翼翼的生活着,但一个意外的事件把我卷进了校园的争斗之中,从而把一群美丽的天鹅关在了我那精心打造的后宫里。
  • 最魔王

    最魔王

    一个立志成为伟大魔王的少年奋斗的传奇。“那个邪恶的勇者!放开我家魅魔!!!”“……”
  • tfboys恋爱季节

    tfboys恋爱季节

    在一次去旅游的时候遇见了他们,,,,,回到国后在班里正想着他们到底是谁(⊙o⊙)?这个时候来了三位转学生居然是他们。这是发生在都市里的青春爱情史册,想看发生在学生时候的靠不靠谱那就收藏我们的tfboys恋爱季节!QQ;2495871185写的不好加我QQ告诉我哦!
  • 名震秦淮董小宛之尘埃何处

    名震秦淮董小宛之尘埃何处

    从这一刻开始,董小宛才知道,即便董家不落没,即便大明不灭亡,即便自己没落入青楼的风尘,自己也不能真正拴住哪怕一个男人的心。如今容颜消陨,也许只能在图中看玉肌冰清,小宛恨不得把这图化成灰烬……
  • 道之随心剑道

    道之随心剑道

    低等位面的普通商家公子,一朝被屠满门侥幸存活,流离时间尝遍人生百态无力保护任何食物。冥冥之中被一代剑帝选中,获得传承重生于高等位面,看少年走上修仙之路成就无上大道,脚踩天才做怀美人。谁说剑道无情,看我练出一条自己的随心剑道。
  • 四方玄帝

    四方玄帝

    在这个以实力为尊的浑天两仪大陆,连正常人都很难生存的世界。一个天生经脉寸断,注定修为不会很高的少年,为了爬上武学巅峰,经历挫折,逆天改命,一步步走向了巅峰。“天命是人改的,我要逆天改命”一个少年坚毅的说道。
  • 轻氧少女微纪事

    轻氧少女微纪事

    刚刚升入高中的苏米绯本以为会好好享受中学生活,可事实却并非如此,一个个美男向她袭来,一件件难题随之而来,这个文文讲述的是一个理智坚强、不畏威胁、保卫尊严、自立自信的柔弱女孩在一个陌生校园的故事,在这一桩桩一件件中,她的一点一滴会渗透在你心里,终究有一天,你也会喜欢上这个女孩的。不喜勿喷,你若喜欢,请加读书群512804523,金沫染我在这里等着各位氧小姐的到来。
  • 缘不可挡——高冷男神求医心

    缘不可挡——高冷男神求医心

    *初遇,他是她的主治医生。身受重伤的她执着于不动手术,而他却执着于医治好她。*再遇,他们都已不记得曾是过客的彼此。某日,医院办公室内。“说吧,又怎么了?”“疼。”“哪?”“心疼。”美丽的人儿说着,伸手捂着心口。过了许久,见对面不再传来声音,她继续开口,“我的心中了一种叫苏梓航的毒,我心给你了,你要负责把它医治好然后还回来!”苏梓航终于抬头,深深地看着对面的人儿,深邃的目光中仿佛能容纳下偌大星河。*她与他的相遇,是意外;心的萌动,是必然。当信仰发生冲突,他们又将何去何从*简介无能,请看正文~
  • 道长日记

    道长日记

    看了那么多年书,还是日记好看点,毕竟周易没人读得懂
  • 傲娇侦探

    傲娇侦探

    独自留学北欧小国芬多尔的东方少年。被囚禁的荷叶边公主裙金发少女。在王国黑暗的历史和世界的风暴中,撕开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