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82700000027

第27章 上海的早晨(2)

从仰望到进入,就是一个祛魅的过程,人生也就是一个祛魅的过程。祛魅之后,从繁华跌入荒凉,从荒凉中寻出诗意,从而相爱相守,那是耐得住寂寞的师姐。诗人不行,他需要刺激,需要乐子,需要把自己掩埋在巨大的繁华和忙碌之中,他像穿上了欲望的红舞鞋,停不下来,也不敢停下来,一停下来寂寞就会变本加厉,寂寞太恐怖了。

上海是由无数个金鼎组成的上海,上海这个披金戴银的神秘女郎是不会被彻底祛魅的,是注定要他仰望得脖子酸软,要耗尽他一生的冲动和热情的。

现在上海就是他的新女人了。诗人爱上海,上海本地人都没有他这么热爱上海,就因为上海不是他的,他是个外乡人。他天生就属于这个城市,和她一拍即合,气味相投。这个大都市大舞台给他的人生道路无比的宽广,他一定要混出个人样,要让师姐看看,让她后悔去吧。

目前,他是那么急不可耐地要脱贫,要融入上海,要进入那个体面而有尊严的阶层。他和同事去上海体育馆现场看他最喜爱的篮球赛,这在以前是他所不能想象的,能在电视里看到姚明就不错了,现在,他竟能如此近距离地感受巨星的光芒。

他跟他的兄弟姐妹,他的侄儿侄女,他的老乡们,描述他在上海的新贵生活,因为讲的人太多,有时他自己记不住,同一件事竟对同一个人讲了两遍,其他人都不戳穿他,也乐意多听一遍,仿佛多听一遍,就多沾了一次光。但师姐不,师姐会提醒他,会帮忙把剩下的内容替他复述出来,一点不给他面子。

诗人骂她:“你这个女人怎么这么不懂事呢?你听着就是了嘛,你不开腔会憋死你呀!”

师姐在电话那边扑哧扑哧地笑,说:“我看你是提前进入更年期了,这些事估计至少有一个排的人都听过了。”

诗人在电话里骂骂咧咧地数落了师姐一番,扫兴!

曾经看不起诗人的老丈母娘,现在对这个女婿是巴结有加,生怕他发达了甩了自己的女儿,总给女儿出谋划策,怎样讨自己男人的欢心。

老丈母娘来大上海看了一次,当时诗人住的是租的房子,租金很高,就租了一个小一点的一室一厅,只一张床,没地方住,诗人就住到了单位的午休间里。只住了两天,老丈母娘就借口住得不习惯,提前要走,生怕女婿借机在外面搞女人。

诗人终于买了一套房子,郊区,坐车上班要两个小时,从S城到上海坐动车也就半个小时。郊区的房子远得跟上海几乎没有关系了,打电话要把头伸到窗台外面去才有信号。

房价总共一百三十万,这对一穷二白的诗人来说,绝对是个天文数字,以前想都不敢想。可现在不同了,他是上海金融行业的白领,一百多万算不了什么,单位补贴了三十万,他银行贷款了一百万。

本来八十万就可以在离单位不远的市区买个二手房,但他跟中介去看了好几个地方,房子大都太破,太小,没有小区,周边环境恶劣,他半辈子都过了还从没有拥有过一套自己的房子,怎么也要住个新房才说得过去。他这个人爱面子,要是老家那边有亲戚来,看他住那么个破房子,还没老家人住得好,回去在老家人面前一说,以后他回去哪还显摆得起来呢?

最近诗人是多喜临门。单位根据上海市政府引进人才的政策,在为他们这种高学历的人才办理上海户口,这又是他以前想都没想过的,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就在诗人的家人同学老乡中传了个遍。

现在谁敢说他不是上海人呢?

拿户口簿那天,诗人还专门请了个假。他手捧户口簿,顶天立地地站在街口,心情激动,环顾了一下周围的摩天大楼,心里喊了声——我的上海!那感觉完全不同了。

诗人在电话里捏着嗓子跟“乡下人”师姐炫耀说,我是“桑海拧”了。

诗人像个孩子一样,一会儿给师姐报告一个喜讯,师姐也是调侃打趣不断。师姐说,你现在也是有房有车的人了,虽然房子远在千里之外,车是电瓶车。

诗人最近一直在酝酿一件事,其实他考虑很久了。他博士毕业,金融白领,现在也是名正言顺的上海人了,也第一次成了有房户,一下子这么多新的身份,他是不是该有个新的名片了呢?

博士期间诗人什么都不是时,还假模假样地印了几盒名片,给自己整了些莫须有的头衔戴着。每次回老家,他都带着四处分发,只是不敢发给身边的博士同学,人家一看就是假的。比如在地址一栏,他不知该写什么,他没有工作也没有家,所以既没有办公地址也没有家庭地址,可是一个拥有这么多头衔的人怎么能没个地址呢?他环顾了一下身边这个桂花飘香的校园,那些园林式的亭台楼榭,灵机一动,他不是在读博吗?这个校园不就是他的私家园林吗?于是学校的地址就成了他名片上的地址,反正老家人也不知道。

他的这个私家园林的老版名片也给了师姐一张,师姐第一次看到名片的地址栏时,眼泪都笑出来了。师姐打趣他说,我建议这个地址再详细具体到你的寝室楼号房号,再注明上铺或下铺。

被师姐这么一恶搞,诗人自己也笑得不行,怪师姐太恶毒了。诗人说:“一个女人家,还是要善良点。”

自从上次名片事件后,诗人没再印名片了。新的名片虽没有出炉,但一直在酝酿着。这次无论如何都要重印了,好多次应酬场合,别人都在交换名片,就他一个人没有。

名片代表一个人的身份,他没有名片,就没有身份,很是窘迫。

师姐也同意他印名片,师姐耍宝一样逗诗人说:“你房子买了,虽说远了点,虽说还欠着一百万银行贷款,总之,也算得上是百万负翁吧!不过,别误会,是负数的负啊!”

诗人在电话那边撒娇嗔怪道:“你狗日的!”

师姐说:“刚才腰身扭了没有?”

诗人才发现自己的腰身果然扭动了一下,想这狗日的像是长了千里眼。

诗人没心思跟她说笑话,他打断她道:“说正经的,我这个名片上的地址该怎么写呢?”

师姐说:“你不是买房了吗?就写你那花园洋房的门牌号啊!这还有什么好商量的。”

诗人嗫嚅着说:“可我那个小区的名字不好听,叫个‘花园新村’,别人不知道,还以为我是住在乡下的一个村子里呢?我好不容易读几十年书,从我们乡里那个王家村跳出农门,这不又给打回村子里去住了吗?我这人就爱这点虚荣。”

师姐说:“你这个虚荣也太过了点吧,现在是穷奔城市富奔乡,在城市里,越是什么村的地方其实越是高档,就越有都市田园的味道。既享受着城市的现代化和繁荣,又拥有乡村的自然风情,左拥右抱,那不美死了!”

但就像一个北方人吃惯了大白菜,到南方后死活不肯再吃,在村子里受够了穷,诗人死活不愿再接受那个“村”字。仔细想了一下,诗人决定擅自给名片上的小区命名为“花园寓所”,听上去是一个高尚社区的名字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名片上姓名后面的称呼,单是博士好像单薄了点,没有说服力。诗人说,董事长在面试时允诺他两年之内提拔为部门副总,虽然现在还没有动静,但他工作也已经一年半了,名片上要不要把这个副总提前打上呢?

师姐打趣他说:“可以打上啊,不过应该加上如此尾注——总经理,大括号,副总,小括号,口头允诺,即将兑现。”

作为他们家乡那个县中出来的仅有的几个博士之一,诗人收到了五十年校庆的请帖。诗人携新名片,置单位、家庭很多重要的事情于不顾,请假赶回去,他绝不会放过这个在老家人面前显摆的机会。

当然,诗人为这个显摆也是付出了代价的,给母校捐了五千元。在班级聚会中,早已退休的高中班主任挨个问每个同学的收入状况,大家背后都说老师变得好俗气。不过诗人喜欢老师这么问,一问他的价值就显现出来了。

以前诗人是班里最穷的。那些家住县城的同学,家里有官场背景的同学,家里做生意的同学,他都恨,这些人总看不起他,为此他经常跟人打架,牙齿就是那时打断的。现在,那些人都远远不如他了。有做公务员的,一个月三千;做教师的,两千;还有两个小老板,欠一屁股债。

老师最后问诗人,诗人说:“就两三万吧!”

老师说:“差不多,算下来一个月两三千,比以前当乡村教师好。”

他才知道老师是误会了,以为他说的是年薪两三万。诗人赶忙补充说:“一年下来加上半年奖年终奖什么的,有个五六十万吧。”

老师眼睛一下子瞪大了,问:“什么?五六十万?这么高?我一辈子都挣不了这么多呢!”

大家的眼光都跟过来了,尤其是那几个半老徐娘的女同学,其中有他当年的暗恋对象。诗人假装矜持说:“我的工资收入在我们单位就是个中等,董事长说过一阵子再给我提拔提拔,到时可能收入还会翻倍。”

全场欷歔。他的暗恋对象,如今已老得不成样子的那个女生说:“今天你请客算了,这么有钱!”

诗人说:“没问题没问题!我埋单,大家吃好喝好!”

同类推荐
  • 回声

    回声

    电视连续剧《回声》写于八年以前,是根据我十六年以前写的长篇小说《女囚徒》改编而成的。电影《长征》是从宏观上反映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电视连续剧《回声》是从微观上再现这一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换言之,电影主要写长征中的上层领袖人物,电视连续剧则应着墨于长征路上普通的红军指战员。
  • 抹大拉之谜

    抹大拉之谜

    以耶稣、抹大拉血脉后代为中心的宗教秘密团体,千百年来试图操控人类文明,并掌控中情局,网络欧美政治首脑、文化精英,试图以其独特模式统一欧洲,逐步统一全世界,并以耶稣与抹大拉的血脉后代担任国王。本书比《达芬奇密码》更早地以文学的形式揭示基督教神话背后的种种惊天秘密,令人惊叹地将神秘宗教组织、圣殿武士、美国中情局、政治纷争、神秘现象如“黑色圣母”、墨洛温王朝的耶稣神圣血脉串连在一起,完美融合了国际间谍战、阴谋论。
  • 韦小宝自传

    韦小宝自传

    俺,韦小宝,历史上有无此人已不可考,多半由金庸老先生杜撰所出,所以俺的出世多亏了这位金大侠。俺一直以为韦小宝是金庸老先生笔下最重要的人物。俺对当代中国人的影响,恐怕在二十世纪所有小说人物中可比的不多。在《鹿鼎记》中,金老爷子将中国封建时期下层社会对一个人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全都附加到俺身上,金老爷子没用儒家思想教化俺,没用道家思想洗涤俺,只用中国古代市井文化熏陶俺,让俺有了些流氓性质,有些了小人手段,有了些英雄气息,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俺这个不学无术的中国人的本性。
  • 世界最佳微型小说精华(第二卷)

    世界最佳微型小说精华(第二卷)

    本书精选国内外著名作家的经典微型小说几百篇,这些作品从不同层面描绘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一个个思想各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反映了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了不同国家的社会风貌、不同民族的思想倾向,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 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宗法社会,生活像河水一样平静地流淌。平静地流淌着愚昧和艰苦,也平静地流淌着恬静的自得其乐,在这里生活着的是《呼兰河传》的人们。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讲述了作者的童年故事。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她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热门推荐
  • 现代科技录

    现代科技录

    2030年,是信息发达的时代。朱小君去自己父亲朱立威的实验室发现高科技眼镜,结果被转移到了手机设备,变成高科技手机。后来朱小君就利用这高科技手机的技术去打魔神,而这魔神可能就是来自于平行宇宙的,想要破坏地球,还好朱小君给逐一击退。
  • 欲望是把双刃剑

    欲望是把双刃剑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也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惊世浩劫。这场运动历时十四年,死亡数千万人,给了大清王朝致命一击。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李秀成等天国英雄梦断金陵,却成就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晚清名臣的赫赫功业。一百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太平天国:这段有人高赞有人痛骂的历史,究竟是怎么回事儿?落第童生洪秀全,如何摇身一变成一代“天王”?辛亥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又为何自称“洪秀全第二”?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惊世浩劫,这场运动的意义是重建还是破坏?本书从人性的视角出发,以人性解读历史,以历史印证人性,生动有趣又真实可信地解读了太平天国运动从萌芽到灭亡的精彩历史,从而揭秘太平天国运动的迷离真相,揭示太平天国前期成功到最终失败的原因所在,以为今人之鉴。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雍正朱批奏折选辑

    雍正朱批奏折选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源你会发光

    王源你会发光

    从机场的第一次相遇,他们在一起学习,一起疯。可是后来因tfboys要去美国……(注:这篇完了有下一册:《盛夏的雨很酸涩》。)
  • 国外公民学

    国外公民学

    本书阐述了公民学的概念、范畴,公民学理论及公民社会行为所遵循的原则,就提高公民素质、强化公民意识、加强公民教育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 光树世界

    光树世界

    在人类制作出时光机器的那一天人类发现了一个新的恒星(光星)那里有这无法想象的生活环境和异常的能量人类在光星存活几亿年的时间结果会是辉煌的繁荣还是悲惨的灭绝
  • 血色彼岸花:双生姐妹花

    血色彼岸花:双生姐妹花

    他们是叱咤风云的王子殿下,她们是女神级的转学生。他和她,女王和骑士,他和她,是女追男的大肆情节,他和她,不清不明。
  • 最强红包

    最强红包

    从一个神秘人手中获得一部天道神机,秦文瞬间从一名普通的屌丝变为学校中的风云人物。与此同时,各种机遇不断来袭,偶然间救了女同学、凑巧认识了美女护士、碰巧帮助了腹黑女、恰巧邂逅了冷艳杀手、顺手帮助美艳厨娘解围……
  • 双黑骑士

    双黑骑士

    我以为我已经足够强大,但为什么身边的人却在离我远去?我以为我拥有足够的地位和权力,但到头来却发现自己不过是一颗棋子。我以为我已经麻木不仁,但从心底传来的痛苦却刻骨铭心……我却不能停,就算我知道这样只会让我背负更多的罪恶,我还是要继续走下去,我已经没有选择,因为……在这里就算不是家乡,我也还有要守护的人。
  • 冥者为王

    冥者为王

    东向为城,西向为池,于天地间,又隐于天地间,它是存在于这世间的最后一个大陆,冥欧大陆。他只是冥河上一介摆渡人,误闯冥界禁地,开启属于他的冥王征程。我不欲为王,奈何世间皆逼我。众神欺我辱我虐我,我必杀之伐之虐之。。。。。血债天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