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81500000004

第4章

原来弟弟把他们提到的“相交”(几何名词)当成“香蕉”了,惹得父亲和振宁都大笑起来。这块小黑板,还是父亲对孩子们进行家庭教学的工具。他在黑板上教孩子们语文、英语、几何、代数等,还教他们念《古文观止》,讲历史名人如岳飞、文天祥等,使孩子们在没有学上的情况下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弟弟们最盼望的是周末。每逢周末,振宁从学校回来了,联大的一群孩子们就来到振宁家,听他讲上周末没有讲完的故事。振宁在学校读了英文书籍如《悲惨世界》、《罗娜东》、《最后的摩西根人》等,就翻译出来讲给这帮孩子听,他们一个个听得入了迷。可是,振宁讲故事有个特点,是自己看书看到哪儿就讲到哪儿,不管小听众们听得是否完整,往往是一本书没有讲完,又开始讲下一本了,把原来的后半段故事悬在那儿,这对于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们来说怎么能受得了!为此,孩子们经常向他提出抗议。对于联大的一群孩子们来说,周末还有一件最开心的事儿,那就是到振宁家看“电影”。熊秉明是振宁小时候的好朋友,很有艺术才华,他们两个人合作自制了一种土电影。秉明画了许多很有意思的连环画,振宁在饼干筒的圆口上装一个放大镜,筒里装一只灯泡,当连环画在放大镜前慢慢通过时,墙上就有了会移动的人物。对于这些难得有机会看电影的孩子们来说,看这样的土电影就是最大的享受。他们最感兴趣的一个片子是“身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内容是日本飞机在狂轰滥炸,被炸的人家破人亡。振宁的兴趣很广泛。他喜欢下军棋、国际象棋、跳棋和日本“将棋”,喜欢玩桥牌。

此外,他还很喜欢唱歌,不论是在校园里走路,还是在家里做功课,总会大声地唱歌。弟弟妹妹们听他唱得多了,也全学会了,比如:“燕,燕,燕,别来又一年,飞来飞去……”

还有一首名为《中国男儿》的歌:“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

连父亲都受了他的影响,也经常哼这两首歌。可惜他唱歌的才能并不被同学们所承认,有一次,振宁的朋友问另一位同学:“你认不认识杨振宁?”

那个同学愣了一下:“杨振宁?杨振宁?哦,是不是歌唱得很难听的那个人?”

4.学士论文

杨振宁对每一位教过他的老师,都怀有一份深深的敬意。他曾多次说过:“在联大给我影响最深的两位教授是吴大猷先生和王竹溪先生。”

杨振宁的学士论文是在吴大猷教授指导下完成的。吴大猷教授,祖籍广东,长得浓眉大眼,和蔼慈祥。他早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后到美国留学,取得物理博士学位后回国,当时只有30多岁。

1941年,吴教授担任西南联大物理系四年级的古典力学和量子力学两门课,他非常喜欢杨振宁这个班的学生,后来他曾回忆说,这些学生在一起真是一个“群英会”,给他们上课是做教师的最快乐的事。他还说:“除了我比他们多知先知一点以外,他们的能力是比我高的。”

1941年的秋天,吴教授讲的课即将结束,而这个班的学生也面临毕业,按照惯例,每个学生都要写一篇毕业论文。

有一天,吴教授临下课前在黑板上写下了十几个题目:“这些题目可供你们作参考,每个学生任选一题,作一篇论文,有什么问题可来找我。”

几天之后,吴教授正在看书,传来了砰砰的敲门声,原来是杨振宁到吴教授宿舍来登门求教了。

“吴教授,我对‘用群论方法于多原子的振动’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想请你做我的论文导师,并请你给介绍一些参考资料。”

杨振宁选这个题目来作学士论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对群论很感兴趣。

“群”是近代代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所有不等于零的实数由普通乘法构成的关系就是一个群。群论是系统地研究群的性质和应用的一门学科。从19世纪初期开始,群论获得了巨大发展,并逐步成为研究数学许多分科和近代物理学的重要工具。

杨振宁的父亲就是专门研究群论的数学家,在清华大学时,他就为研究生开过群论课。振宁在中学时期已从父亲那里接触到了初级群论,父亲书架上那一本有关群论的书,不知被振宁翻看过多少遍了,他常被书中那些美丽的插图所迷住。所以,当他看到吴教授开列的题目时,就下决心要选这个题目。吴教授非常愉快地答应了振宁的请求,这除了吴教授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学生外,还因为这个题目正是他自己很擅长的领域。他长期从事原子、分子理论及实验(光谱)工作,还写有这方面的专著。吴教授随手从书架上取出了一本杂志,指着其中的一篇说:“你先看看这个吧,有什么想法再来找我。”

这篇文章讨论的是分子光谱学和群论的关系。

杨振宁兴致勃勃地把吴教授推荐的文章拿回家给父亲看,父亲看到儿子现在已开始研究群论,感到非常高兴,马上拿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一本书递给振宁,说:“这本书是我在芝加哥大学的老师狄克逊写的,它对你研究群论会有帮助的。”

这本书名叫《近代代数理论》,振宁接过书回到房间就认真地读起来。这本书写得非常好,它很精练,用短短的20页就把群论的“表示理论”非常透彻地讲清楚了。振宁更感到了群论的美妙无比。对于群论的深入研究,对杨振宁以后的工作及成就,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就这样,慧眼识英才的物理学专家吴大猷,把杨振宁带到了物理学的一个新领域。

杨振宁后来经常说:“我对对称原理发生兴趣,实起源于那年吴先生的引导。”

所以,1957年当他得知自己和李政道同获诺贝尔物理奖时,第一个想到的是吴教授,他立即提笔,给吴教授写了一封信,感谢吴先生引导自己进入了对称原理和群论的领域,并深情地写道,对老师的感谢“今天显然是一个最恰当的时刻”。

5.对统计物理发生兴趣

1942年夏天,杨振宁从西南联大毕业了,取得了理学学士学位,接着,又进入西南联大研究生院继续学习。

在以后的两年时间里,杨振宁在王竹溪教授的教育和引导下,对统计物理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1938年秋天,杨振宁刚刚跨入联大校门不久,便发现学校新来了一位最年轻的教授,后来他才知道,这位年轻教授名叫王竹溪。王竹溪是在英国剑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的。当时,祖国的大好河山正处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有不少老师、朋友劝他留在欧洲,那里的条件比国内要优越得多,但他却谢绝了人们的挽留,毅然回到了炮火纷飞的祖国,来到了条件极差的西南联大,和大家一块儿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

杨振宁进入研究生院后,有幸成了王教授的研究生。王竹溪教授教过许许多多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凡是他教过的学生,都有这样一条共同的经验:谁要想学习理论物理,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借阅王先生的笔记。王教授在西南联大教过好几门课程,他每涉猎一个新的领域,就要整理成一本很厚并且很工整的笔记,他的几本著作,都是根据笔记加工完成的。王教授的笔记,成了他的学生的“必读之物”。

杨振宁像其他同学一样,经常找王教授请教问题,并借他的笔记来阅读。

就这样,振宁像块吸水的海绵,从王教授的笔记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走进了一个新的领域。开始准备硕士论文了,杨振宁向王竹溪教授谈了自己的想法。

在王教授的热情鼓励和耐心指导下,他很顺利地完成了他的硕士论文,这篇论文是关于统计力学的。

杨振宁以后几十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称性”和“统计力学”这两个方面,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引导他入门的,正是吴大猷和王竹溪两位教授。对于王竹溪教授对自己的教导,杨振宁是时刻铭记在心的。新中国成立后,王竹溪教授担任了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后又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1983年初,71岁的王竹溪教授因病逝世,杨振宁当时正在香港讲学,得到老师去世的噩耗,悲痛万分,立即给王教授家人发了唁电:“竹溪师生平勤实诚正,是朋友和学生都十分敬佩的。他造就了许多科技人才。我对统计物理的兴趣即是受了竹溪师的影响。”

接着,他又专程从香港飞到北京,探望、安慰师母,表达了他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6.离开祖国

在岁月流逝中,振宁长成了一个英俊的小伙子。他目光闪亮,双唇棱角分明,显得刚强而自信。和刚来昆明时相比,振宁确实是长大了。

1943年,一个好消息令振宁兴奋不已,清华大学成立了第六届考选留美公费生考试委员会,准备招考留美学生。可是名额很少,物理方面只有一个。

杨振宁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他相信自己的实力。

1944年夏天,考选留美公费生名单揭晓,杨振宁榜上有名。当通知书送到家里的时候,全家人都为振宁感到高兴。弟弟妹妹围在哥哥的身旁,高兴得手舞足蹈:“哥哥要出国了!哥哥要去留洋了!”

父亲慈祥地看着儿子,语重心长地说:“振宁,好好学吧!今后的路还长着呢!”

振宁重重地点了点头。接着,振宁又收到了考试委员会下发的规定:“凡录取各生应在原机关服务留待后信。”

这样,振宁于1944年秋天到联大附中当了一名临时教师。

在联大附中,振宁教高一和高二两个班的课,教的是《范氏大代数》。

高二班有一位文静秀气的女生,名叫杜致礼,是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的女儿。聪颖漂亮、勤奋好学的杜致礼给杨振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谁也没想到后来两人会在异国他乡结成夫妻。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一年的时间过去了,考取的留美学生开始办理出国手续。

在美国驻昆明领事馆,振宁领到了一张办理护照的表,上面要求填自己的出生年月,并且要求填公历。振宁只知道自己是1922年农历八月十一日生,至于公历是哪一天,他根本不知道。他想了想,就在这一栏内填上了“9月22日”,从此以后,他一直把9月22日作为自己的生日。

后来他查阅了万历全书,才知道自己的确切生日应该是1922年10月1日,这样,杨振宁就有了三个生日:农历八月十一日,公历9月22日、10月1日。直到现在,他的孩子们也搞不清父亲的生日到底是哪一天。出国的日子一天天迫近了,振宁心中既激动又不安,激动的是,他将沿着父亲曾经走过的求学之路,去圆自己物理学家的梦;不安的是,自己将要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去,将要离开祖国,离开亲人。离别的时刻终于来到了。

1945年夏天,振宁告别父母、弟妹,告别敬爱的老师,告别正战火纷飞的祖国,踏上了征途。一架从昆明起飞的普通民航班机,在飞越了世界屋脊之后,徐徐降落在印度的加尔各答机场。

杨振宁一行二十几名中国学生走下飞机,在市区挑了一家最便宜的旅馆住了下来。因为当时中国和美国之间还没有商船和航线,所以他们需要在这里候船。他们在焦躁不安中度过了两个多月,终于等到了美国U.S.S.General Stewart上的空位。这种船叫“自由船”,是用来运送从中、印、缅地区回国的美国兵的。船上还留有一二百个床位,其他乘客可以乘坐,杨振宁这些留美学生,终于坐上了这艘船。船上的条件很差。他们住在船的最底层,睡的床共有4层,每层只有2尺高,在床上就不能坐起来。周围都是美国人,这些美国人看见进来了一些年轻的中国学生,嘴里叽里咕噜地说了许多话,杨振宁他们虽然学过英语,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明白那些话是什么意思,不过,那些话杨振宁牢牢地记在了心里。直到60年代美国发生了“讲脏话”运动,他才懂得了当年那些美国兵讲的是些什么!轮船鸣着汽笛,喷着黑色的烟柱,启航了。

杨振宁来到了船舱外,迎着海风,凭栏远眺,看着无边无际、波涛翻滚的大海,他的思绪也如大海的波浪在奔腾。他想到了贫穷落后、灾难深重的祖国,不由在心中默默地说:到美国后我一定要好好地学习,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尽力!夜已很深了,船舱内一片鼾声。振宁躺在床板上怎么也睡不着,一种对亲人的留恋和思念之情袭上心头。是啊,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离开家庭,离开亲人,此刻他多么想和他们在一起啊!

同类推荐
  • 民主人士

    民主人士

    记述的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民主人士的群像。这些人物的人生道路坎坷,经历复杂,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作为政协人物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他们的所言所行,无论是对自身或现代历史的回顾,还是对国内外时事的述评,都不乏独到见解,颇有保存价值。所有这一切,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大部分不可能见诸报端。《民主人士》作者汪东林依据自己保存的参加政协民主人士活动的原始记录,再现了他们在政协内部活动范围内,谈思想改造、帮助别人、检讨自己过程中吐露的心声和真实思想历程。
  •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从杜甫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写到他所创作的大量流传千古的著名诗篇 ,再现了这位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坎坷、波折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并从中学习他那种在面 对困难和挫折时,始终都能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的崇高品格,以及他那种遭遇磨难后一直都未曾动摇过的爱国主 义精神,同时也可以对他的诗歌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 华人十大科学家:吴健雄

    华人十大科学家:吴健雄

    吴健雄(1912.5.31-1997.2.16)江苏苏州太仓人,核物理学家,素有“东方居里夫人”之称。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1934年获得学士学位后,受聘到浙江大学任物理系助教,后进入中央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1936 年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1940 年获博士学位,1944 年参加了“曼哈顿计划”,1952 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1958年升为教授,同年,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她名誉科学博士称号,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75年曾任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性会长,同年获得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授予她美国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勋章。《吴健雄》由西溪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读文人传说故事可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许多故事本身就如诗如画,令我们读了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读文人传说故事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位,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陶冶。当然读文人传说故事最大的收益是可以使我们增长智慧,特别是那些文人墨客之间的唱和往还,文人墨客与官僚政客之间斗智斗勇,与风尘女子们的恩恩爱爱,与僧侣、道士之间的友谊与纠缠,这些传说故事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了当时那些时代的丰富生活画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们比真实的历史更生动,也更全面,比真实历史更能使我们得到教益和收获,也是更能令我们感动的活教材。
  • 冯志沂传

    冯志沂传

    本书是忻州代县文物局离休干部崔有良先生的传记新作。该书以大量的原始资料为基础,以时间为序,全面展现了清末山西代县籍著名文人志士冯志沂的人生经历,是一部可读性、资料性皆强的古代人物传记作品。
热门推荐
  • 仙修罗

    仙修罗

    修罗——杀戮、残忍、邪恶……的代名词。而在修仙路上,这些却又是必不可少的,毕竟,杀戮是修仙不变的永恒!那么……如果修罗走在了修仙路上,又会如何呢……(本作品将带你进入一个不一样的修仙界,如果有热爱仙侠的朋友们可不要错过了哦!)
  • 錡龙宫三公主

    錡龙宫三公主

    “啧啧,堂堂皇上,在这儿吹着冷风是等谁呢?”某女问“等一个会嫁给我的姑娘。”“不知道她肯不肯答应嫁给我。“那姑娘嫁给你有什么好处呀?“什么好处都有,你看我一表人才,还是个皇帝,优点一大堆,专情啊,博学啊,温柔啊,耐心啊都数不清,至于缺点,如果太帅也算的话,就这一个。”“这么好啊?”“当然啊,不这么好,敢娶天下最好的姑娘吗?”某人很自信啊!而且太奸诈了啊!“没有媒人,姑娘可不会随便嫁的。”“你看,天和地,都是媒人啊,他们亲眼见证。”“那,聘礼呢?”“江山为聘!”
  • 桃花源梦

    桃花源梦

    一不小心穿越到桃源村,开始了刷怪打BOSS的生活。出门遇险被一枚酷大叔救了,不小心看到大叔洗了个澡,大叔秒变小鲜肉,分分钟让人想扑倒啊!吃个桃子压压火,桃子大变桃灵,长着粉色翅膀、会卖萌、会斗嘴,会打架……一个600多岁的老桃子,还能不能有点桃样。还说她是桃子6代,想不到穿越之后,我依然还是个坚强的果粉!且看我带着小桃子和小鲜肉一起闯荡江湖啦……
  • 案中冤案

    案中冤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男主滚开:男配等等我

    男主滚开:男配等等我

    女主:我是女主我怕谁!男主:谁是女主我疼谁!女配:谁是女主我踩谁!男配:谁是女主我护谁!穿越女配:给你个鸡腿,男配你跟我回家行么!无敌系统:喊起我们的口号“踩了白莲花,虐死臭渣男,带着男配回家家”噢耶~众人:香蕉你个巴啦!
  • 凝重的大树

    凝重的大树

    窈窕高知少妇未婚,却有一仙女般的女儿;市长候选人被举报“包养女人”,仕途夭折。“那女孩子呢?那个年轻女孩是谁?”省委副书记用气得发抖得手指着年轻女孩的照片。“没有那种关系?没有那种关系哪来的女儿?”……“人家王博士明白是赵姨没看上他,就迅速告辞了。”——他给她做媒不成啊……“等!等!我和妈妈等了你半辈子了,至今是无限期限。最起码孟宏达还给了我期限!你呢?你给了我妈什么期限?”美少女诘问道……郝雨儿是借酒装醉,醉给方晓松看的。她就想以这种自虐的方式,把他折腾过来,再看看他因心疼她而流露出的表情。——看这一锅粥儿搅得,真是乱了套了……大唐宰相婚恋三部曲之一。现实主义当代题材。山东省2016重点扶持提名作品。
  • 武本无道

    武本无道

    金木水火土,风雷七大基础属性组成了一个绚丽多彩的武者世界有呼风唤雨的神圣巨龙。有展翅为鹏,入水为鲲的神秘鲲鹏也有梵天灭地的火凤一族。有人以力证道,有人悟火之道成神,然世间万道,各有各的道!“我道即无道,吾即永恒!道吾守本心尔,纵死而无悔!”叶无道一声坚定而不屈的呐喊响彻了整个世间生灵的耳边。看叶无道如何脚碎大地,拳破虚空,打开世间枷锁!
  • 我的黑色男友

    我的黑色男友

    一个阳光帅气的男孩和一个脸上长着疤痕,目光冰冷的男人,他们究竟是朋友,是兄弟,是情敌,还是敌人。柔弱的乖乖女,遇到他们之后命运会如何改变。一切尽在《我的黑色男友》
  • 丹道吕洞宾

    丹道吕洞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Guardian Angel

    The Guardian Ang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