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81500000017

第17章

杨振宁开车送两人去车站,在车上他高兴地告诉他们,12月底他要去北京参加中国科学院举办的一个会议,到时候再见面。16点15分,他们到了石溪车站,火车已停在那里,徐迟和洪蓝快步登上火车。火车开动了,杨振宁教授还站在那里向他们挥手。

4.好朋友邓稼先

1964年10月16日,一则消息震惊了全世界。浩瀚的戈壁滩上空升起一团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对这个消息最早作出反应的是美国,美国总统约翰逊发表言论说:“中国不过是爆炸了一个小东西。”

马上又更正说:“中国爆炸的这颗原子弹要比美国当年在日本广岛投的威力要大得多。”

接着,苏联的赫鲁晓夫在中国原子弹的爆炸声中下了台。世界有人评论:“中国原子弹爆炸这一天,宣告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提高了。”

过了短短的两年多时间,1967年6月17日,中国又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消息令西方人瞠目结舌。西方的物理学家根本没有把中国的物理学发展放在眼里,当中国造出了原子弹以后,西方人似乎才明白,中国也有很杰出的物理学家。更使西方人不能完全弄懂的是中国发展氢弹的速度会如此之快。人们都知道,在美国,奥本海默被称为“原子弹之父”,泰勒被誉为“氢弹之父”,而中国的“两弹之父”又是谁呢?中国的“两弹之父”就是与杨振宁有深厚交情的邓稼先。邓稼先与杨振宁从小就是好朋友,他1924年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与杨振宁是同乡。

在清华园两家又是邻居,两个人的父亲是多年的老朋友。少年时代的邓稼先和杨振宁总在一起玩耍,他们一块儿打墙球,弹玻璃球,比赛骑车、爬树。小学毕业后,两人同在北平崇德中学读书,后来成了西南联大的校友。解放前夕,两人又都赴美留学。邓稼先在美国普渡大学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到了祖国,从此,两人天各一方。

但是,他们的友谊却一直保持着,绵延了半个世纪。邓稼先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工作。

1958年8月,他接受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告别了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儿女,带领十几位大学毕业生进入了茫茫戈壁滩。这年他只有34岁。戈壁滩上物质匮乏,大家吃的是骆驼刺和沙枣捏在一起的黑色窝窝头。这里的气候条件十分恶劣,冰雪覆盖着大地,气温往往在零下30多摄氏度,风沙不断。

但在这以后的28年里,邓稼先始终坚守在这里,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20多年来,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姓名,没有人宣传过他们的事迹,他们把自己的姓名和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深深地埋在祖国最荒凉、最偏僻的地方。只有当蘑菇云在戈壁滩升起的时候,人们才想起他们的存在,才向他们投以敬佩的目光。当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后,邓稼先依然在从事着他的工作。十年浩劫开始了,在那是非颠倒的年代里,就连为中国的核武器研制做出巨大贡献的邓稼先也不能幸免。他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为了国家的利益,他顶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顽强地工作着。

1971年的夏天,杨振宁第一次回国访问,一下飞机,他就列出了要见的人的名单,名单上的第一个就是邓稼先。这张名单很快传到中央,邓稼先立即被召回北京。邓稼先回到北京,他做梦也没想到会见到分别了21年的老朋友杨振宁。一见面,两双大手就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两个人眼里都闪动着泪花。

在宴会上,杨振宁悄悄地问邓稼先:“听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是有外国人参加了?”

邓稼先回答说:“你去问问周总理吧,总理最清楚。”

当杨振宁得知中国的“两弹”全部是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邓稼先是中国的“两弹”元勋时,他独自离开宴席走进了洗手间。这时,他已是泪流满面了。他为稼先而自豪,更为祖国而自豪!谁也不会料到,杨振宁和邓稼先的这次会面,对邓稼先来说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不久,基地里暗无天日的局面结束了。

1971年以后,杨振宁每次回国,两人都要聚在一起叙旧聊天。有一次,杨振宁和邓稼先全家在一块儿吃饭,大家边吃边谈笑着。触景生情,杨振宁想起了在美国留学的日子,笑着对邓稼先说:“这回你可以吃饱了,想当年在美国留学的时候,你可是常常饿肚子的呀!”

说完这话,两个人都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之中。那时候,生活十分艰苦,有一段时间,邓稼先和另一位同学合住在一位美国老太太的阁楼里,有一次吃饭,两份牛排端上后,邓稼先看了看,对那个同学说:“我这块小,你那块大。”

那位同学就把自己那份给了邓稼先。回想起这些往事,两个人禁不住都笑了。

后来,杨振宁多次送书给邓稼先,有《杨振宁论文选集》、《读书教学四十年》等。

1984年,邓稼先60岁生日时,细心的杨振宁还特意送给他一副国际象棋。

5.痛悼挚友

由于生活条件的恶劣,邓稼先患了重病。远在美国的杨振宁听到这个消息,万分难过。他四处奔走为邓稼先寻找特效药,回国时还特意带来了邓稼先喜爱的音乐唱片,劝他要乐观起来,争取早日康复。

1986年6月,邓稼先病情恶化,杨振宁最后一次到医院看望自己的老朋友。他手捧一大束鲜花,放在了邓稼先的床头。这鲜花象征着两人永存的友谊。

1986年7月29日,为中国的核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的邓稼先在北京逝世。全国上下为失去这位中华精英而感到悲痛万分。中国各大报纸都在首要位置介绍了这位了不起的科学家,赞扬他“名字鲜为人知,功绩举世瞩目”。核工业部号召广大科技人员向邓稼先学习,学习他那不计名利、甘当无名英雄和艰苦奋斗、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他的同事和朋友们怀着无比悲痛、崇敬的心情,写下了一支催人泪下的挽歌:天府杨柳塞上烟,问君此去几时还?……实验场上惊雷动,江河源头捷报传。……不知邓老今何在?忠魂长眠长江畔。国防部长张爱萍也写诗赞扬他“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远在大洋彼岸的杨振宁听到这个消息悲痛万分,立即给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教授发来了唁电。

1987年10月23日,杨振宁在有关领导的陪同下,来到了八宝山公墓,祭奠与他有着半个世纪深情厚谊的老朋友邓稼先。时值深秋,寒气袭人。

在安放骨灰的灵堂外面搭起了一个灵棚,邓稼先的巨幅遗像前摆着杨振宁送的花篮,缎带上写着:“邓稼先千古,杨振宁敬挽。”

杨振宁眼含热泪站在瑟瑟的寒风中,面对邓稼先的遗像肃立默哀,鞠躬悼念。祭奠仪式结束后,许鹿希教授按照邓稼先的生前嘱托,把一套安徽出产的石刻文房用具送给杨振宁,上面写着:“振宁、致礼存念,稼先敬留”。面对此情此景,杨振宁再也抑制不住眼中的泪水。

杨振宁说他收集了邓稼先的许多材料,期待有一天有人能写一篇关于邓稼先的传记,把他对中国的贡献详细记述出来。

6.为老师祝寿

吃过早饭,杨振宁又和往常一样来到了办公室。他站在高大的书架旁,目光停留在一本杂志上,这本杂志的名字叫《现代物理评论》。

由于年代久远,书纸都已泛黄。这是1941年的秋天在西南联大吴大猷教授送给他的。40多年过去了,他一直珍藏着这本杂志。睹物思人,这本杂志引起了他对老师的思念。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过去了,自己已由原来的风华少年步入老年,但在内心深处,一直保留着对吴大猷教授的深深的敬意,是吴教授把自己带入了对称原理与群论这个领域,自己以后的工作及成就,都与此有关。几十年来,他经常给吴教授写信,吴教授每次到美国来,师生俩总要见上一面,但吴教授每次都是来去匆匆,杨振宁无法向老师表示自己深深的敬意。

后来,吴教授去了台湾,杨振宁想专程前去拜见,可一直没有机会。两个人已有3年时间没有见面了。

杨振宁忽然想起,今年是吴教授80大寿,到时候一定要亲自去台湾为老师祝寿。他立即提笔给吴教授写了一封信,表示了自己的心愿。很快,杨振宁收到了老师的回信,信上说,大家工作都很忙,决定不举行生日祝寿活动了。读完信,杨振宁感到很失望。可是不久,机会来了。一天,杨振宁收到台湾寄来的一份会议通知,他立即决定借7月份参加会议的机会,提前为吴教授祝寿。

1986年7月28日,杨振宁和夫人杜致礼一起飞抵台湾。得知自己的学生要来台湾,80岁高龄的吴大猷兴奋不已。

这一天,他早早地来到台北中正机场的停机坪航空桥上,伫立迎候3年未见面的自己最得意的学生。飞机徐徐降落了,杨振宁刚步下飞机,一眼就看到了那熟悉的身影。吴教授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

杨振宁三步并作两步走向吴教授,高兴而急切地问:“老师,您身体还好吧!您去年住院,现在身体怎么样?”

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吴教授紧紧拉住杨振宁的手,频频点头:“还好,还好!”

因为杨振宁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也因为杨振宁是第一次来台湾,他的台湾之行成为当时台湾新闻界关注的焦点。

在中正机场华航贵宾室,杨振宁被一群记者围住了。镁光灯闪烁,他接受了记者的简短采访。记者:“您跟吴院长的一段师生情谊中,您认为他给您的最大指导是什么?”

杨振宁:“我在1938年进西南联大时就认识吴先生,第一次听他的课是1941年。

1942年在西南联大需要写学士论文,我的论文就是吴先生指导的。这篇论文对我一生影响很大,我一直觉得非常受益,也非常感谢吴先生。”

此次台湾之行,了却了杨振宁要拜见吴教授并为吴教授祝寿的心愿,师生二人在一块儿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

杨振宁虽说成了世界名人,但他对所有教过自己的老师,都怀着一份深深的敬意。当他得知自己的老师费米病重的消息,心中非常着急。

在费米弥留之际,他风尘仆仆地赶到芝加哥,出现在费米的病床前,探望自己的引路人。当他在香港讲学时,得知王竹溪先生病逝的噩耗,悲痛之余,匆匆赶往北京,悼念先生,安慰师母。

杨振宁这种尊重师长、不忘师恩的行为,在科学界一直被传为美谈。

同类推荐
  • 心安是归处:我和刘绍棠

    心安是归处:我和刘绍棠

    本书讲述了刘绍棠和杨广芹,非常时期的一段非常情感故事。刘绍棠和杨广芹,一个是大乱还乡的著名作家,一个是善良淳朴的农村少女,在“文革”时期的非常岁月,在他们共同的家乡——大运河畔儒林村,发生了他们人生中一段刻骨铭心的邂逅。
  • 中国古代将军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将军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历代将帅有的智勇双全,胸怀大志,驰骋疆场,所向披靡;有的精通战略战术,指挥千军万马,临敌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有的忠心耿耿,保家卫国,马革裹尸,无怨无悔;有的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命途多舛,几经沉浮;有的无勇无谋,畏敌如鼠,屡战屡败,贻笑大方;有的变节投敌,屈节卖国,为后人所不耻……总之,中国的将坛,群星璀璨,灿烂辉煌。今天的读者,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些将帅,不能以偏概全,不能将其绝对化。
  • 伊莎朵拉·邓肯自传

    伊莎朵拉·邓肯自传

    她勇于摒弃古典芭蕾,创立自成一格的全新舞蹈门类;她勇于藐视婚姻,向传统道德观念发出了挑战;她勇于承受磨难,亲生孩子离她而去也没能击垮她;她是一个特立独行、要求绝对自由的精灵。邓肯所承载的文化矛盾与内心的情感纠葛,非同一般,人们很难理解她是如何将苦难转变为幸福的驱动力,使苦难变成创作的源泉。本书就是这位艺术家的自传作品。在书中,她讲述了自己在多灾多难的生活中抗争坎坷命运的曲折经历,展现了令人震撼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她的一生是一个传奇,更是一部艰辛而多姿多彩的奋斗史。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张啸林全传

    张啸林全传

    民国初期的上海租界割据,帮派林立,当时的上海滩正处在这样的愁云惨雾之中。张啸林早年在杭州城里就作恶多端,后来闯入上海滩,开赌场妓院、贩毒,心狠手辣,大赚黑心钱,被人称为“三色大亨”。他充当蒋介石的刽子手,杀害革命人士。他还梦想坐上汪伪浙江省长的“宝座”,卖国求荣,做日本人的走狗。贪婪的本性使张啸林走上了一条不归路,随着张啸林叛国举动的愈演愈烈,国民党的不安与日俱增,蒋介石亲自指示军统局长戴笠对张啸林予以制裁。最终,死在军统派去的杀手林怀部手上,从而结束了他这罪恶的一生。
热门推荐
  • 走在阳光下

    走在阳光下

    很久以后—— 我们知道伦敦格里莫广场12号那幽暗的布莱克家宅。 我们知道那些被施了魔法、永远拉不开的窗帘。 我们知道那些长长的、烛光摇曳的走廊。 我们知道阿兹卡班的监狱。 我们知道摄魂怪带来的黑暗。 我们知道那些重重深锁、没有窗户的牢房。 我们知道贴遍大街小巷的疯狂杀人犯的通缉令。 我们知道狼群游荡的夜晚。 我们知道霍格莫德村外阴暗潮湿的洞穴。 我们知道属于凤凰社的那个色彩黯淡的漫长夏天,他坐在厨房的壁炉边,孑然一身,望着跳跃的火焰。 我们知道那个深陷地下、不见天日的房间,我们知道那道微微飘荡的帏幕。 他走的时候,只有魔杖发出的光亮照亮他的脸。 所以,很久以后,我们知道,他没有撒谎。
  • 宇宙军火商

    宇宙军火商

    这个宇宙中最传奇的军火商人就是音夜无。音夜无不像凤九渊拥有那么复杂的背景...
  • 烟雨初见

    烟雨初见

    那年烟雨,我的初见。浮云聚散,思绪人间。如初见,恋伊愿。
  • 杀神成神

    杀神成神

    方亦回答道,有些好奇的盯着关少心,看着他把花瓶换了新水,小心的把花插进瓶里,看来寝室里天天摆着的鲜花都是这小子的手笔,只是为什么这小子开始关心起自己来了,方亦不理解
  • 世界民风民俗大全

    世界民风民俗大全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男婚女嫁,生老病死,自古被人尊崇为人生大事,予以隆重庆典,从而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礼仪习俗也成了民俗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 命运无常:我在爱你等你

    命运无常:我在爱你等你

    她,曾是学校最为羡慕的女神,纵多屌丝的梦中情人,富二代眼中的最佳情人,然而一次以外,遭人嫉妒,被人用硫酸泼脸导致毁容,一夜之间从白天鹅变成丑小鸭,
  • 那个少年来自月

    那个少年来自月

    来自月的腹黑少年叶柳欣萌萌哒,专门欺诈“良知”少女樱淑琴,俩人各揣心事,看机智少女如何化险为夷。噬空之夜降临璃叶学院,怀着惊天的阴谋。身为六神转世之一的琴,如何召集六神,化解灭世危机?他的离去,使琴明白了自己的心。辗转周折,难道只是为了他?六神的命运终将何去何从?且看美丽少女,用她清澈的心,化解千年浩劫,找回属于她的爱。
  •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他们是我们生命之路上的道德榜样,更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他们以一己之力,为这个社会带来融化在手心里的温暖,流淌在身边的感动!他们像前进路上的明灯,引领整个社会在道德之路上前行。
  • 王源之相见不如不见

    王源之相见不如不见

    有人说,承诺不可以代表一辈子。但我觉得可以一辈子,可是你的离开让我觉得我太单纯了。
  • 那些我们留不住的

    那些我们留不住的

    开篇以女主(沐小小)的婚礼开始,,女主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同时怀念着年少的青春,婚礼上的一场意外让女主陷入了重度睡眠,梦回青春,那些放荡不羁往事,还有那些我们留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