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81400000002

第2章

日本侵略者把魔爪伸进中国,中华民族陷入灾难之中。丁肇中一家和许多家庭一样饱受战争之苦。动荡中,丁肇中度过了坎坷的童年。

1.抗日战争爆发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日本侵略者在北京东北郊卢沟桥借口寻找失踪的日本士兵,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大规模武装入侵。顿时,江河呜咽流泪,高山悲愤昂头,国土沦落,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陷入空前的民族危急之中。

中国的北方已没有安全之地,日照市的上空弥漫着战争的乌云,火药味也越来越浓,不时可以听到日本飞机的轰鸣声,远处传来的枪炮声也依稀可闻。老百姓已纷纷向南逃难,丁肇中的父母抱着丁肇中也加入了逃难的行列,开始了漫长的流亡生涯。

乌云密布,遮盖了蓝天。在村头,丁观海夫妇心情沉重地告别了母亲。奶奶抱着小肇中亲了又亲,把他递给王隽英的时候,转过头揉着流泪的眼睛。路途迷茫,命运未卜,老人已届古稀之年,这次离别,何时才能再次团聚?王隽英接过小肇中时,喉咙已是哽咽,道了声“珍重”,再也说不出话来,和丈夫一起,迈着沉重的步履,转身离去。走了好长一段路,两人回头望去,老人仍站在村口,身影在狂风中摇动。

他们一家三口,冒着酷暑,风餐露宿,于1938年8月12日到达南京。这时的南京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到达南京的第二天,他们听到了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的消息。这时的南京,商店关门,学校停办,日本人的飞机不时来南京上空轰炸,防空警报声不时尖厉地响起,日军不断沿长江而上,南京市民人心惶惶。看来这里也不是久留之地。丁观海一家告别雄伟的紫金山,凄然地离开了这座古城,随着逃难的人群向南流亡。9月30日,他们到达安徽省合肥,稍作停留,又转道去芜湖。1937年12月13日,他们在芜湖听到了南京沦陷的消息,心中充满了悲哀。

12月12日,日军分三路对南京进行围攻,13日,日军先头部队第六师团,从中华门、雨花台、兴华门先行入城,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其残暴程度,只有德国纳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对犹太人的屠杀才能相比。屠杀一直持续了六个星期,被屠杀的中国军民达三十万人以上,南京军民的鲜血染红了一江碧水,三分之一的房屋化为灰烬。日本法西斯的暴行激怒了中国人民,人民的反抗情绪空前高涨,全国各地举行了反日游行示威,丁观海一家也加入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洪流之中。

1937年12月,丁肇中的母亲在芜湖一家教会医院里生下了他的弟弟,取名丁肇华。他们成为四口之家。

2.漫长的逃难之路

时局日益险峻,日本帝国主义如一只吃人的恶魔,正吃红了眼,妄想在短时期内吞掉整个中国。中国怎么办?人民怎么办?这个问题像一块大石头,压在每一个正义的中国人的心上。

在一个宁静的晚上,丁观海夫妇在一起商量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丁观海一支又一支不停地吸烟,王隽英怀抱出生不久的丁肇华,身边依偎着丁肇中。她心事重重地望着沉思的丈夫说:“我们全家应该到大后方参加抗日战争工作,我们的路线应该从合肥到徐州、郑州,再到武汉……”

丁观海深情地望着妻子。妻子的主意是对的,现在热血青年们积极要求去前方打仗,自己不能亲自扛枪打敌人,到后方去动员民众,生产生活,支援前方,也是为抗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还有一个老母亲独自生活在日照市,这是一件牵肠挂肚的事。丁观海轻声与妻子商议说:“隽英,我们的母亲在老家,我想我们先回到老人身边,一则照顾她老人家,二则有机会让肇中和祖母相处一段时间,然后去大后方,你看这样好吗?”王隽英深深理解丈夫的心情,她对老人也怀有极深的感情。王隽英很早就来到丁家,她先是老人的女儿,后成为老人的媳妇,因此,对老人有着母亲加婆婆双重的感情。

1938年初春,丁观海一家四口,冒着料峭的寒风,取道北上,回到山东老家日照市。老人在战乱的年代,日夜操着儿子一家的心,见到他们突然回来,心里格外高兴,但是她也非常担忧,因为日本军队离这里越来越近,这里的百姓逃难走了不少,安全越来越没保障。

老人的忧虑不幸应验了。丁观海一家回来不久,日照市就沦陷了。日本侵略军到处烧杀抢掠,抢粮抓人。顿时,日照市变得暗无天日。丁观海带着一家老小,在亲友的协助下,过着隐居的生活。他们白天躲藏起来,夜晚有人站岗放哨,一有风吹草动,就立即带着老人,抱着孩子,藏到较为安全的地方。

这时候,全家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丁肇中和弟弟,平时不敢哭,不敢玩耍,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很重的创伤。丁肇中的祖母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女性,过去她支持丈夫留学、反清、干事业,支持儿子、媳妇飘洋过海,到美国留学,把千斤重担挑在自己的肩上;现在,在全家人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她又做出了重大决定。

一天,她把儿子、媳妇叫到跟前,丁肇中紧紧依偎在奶奶身边,丁肇华在老人怀里甜蜜地熟睡着。老人说:“我老了,也没多少日子好过了,我留下来,日本兵也不能把我一个老婆子怎么样!你们都还年轻,应该出去做些事情,为孩子考虑,你们也应该逃出沦陷区!”丁观海夫妻二人深明老人的用意,也为离开老人而心里难过,他们明白,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的。在一天夜里,丁观海一家四口告别了老人,离开了故乡。他们心里都明白,兵荒马乱,民族危急,再次离别,不知何日才能得以相见。

北方的三四月份,依然寒气逼人。铅灰色的乌云笼罩着大地,丁观海一家装扮成难民,跟着一批到后方参加抗战的爱国青年,从日照市逃了出来。

这时候,丁肇中两岁多,丁肇华才几个月。一路上,丁观海夫妇每人背一个孩子,还要背着包袱,他们的肩上比别的逃难人更沉重。那是怎样的日子啊!蓬头垢面,脚上都打了泡,他们经过三个月的长途跋涉,从家乡到徐州,再到郑州,经郑州南下,终于到达武汉。

当时的武汉,民心沸腾,到处讲抗战,人人谈救国。武汉集中了北方各省市及沪、浙、赣的爱国学生,在这里组成了临时大学。大学生们一边学习,一边深入到民众中宣传抗日救国,组织民众团结起来共同抵御日本侵略者,成为宣传革命的重要力量。

丁肇中的父母本来打算在武汉住下来,找个工作。但是他们的想法很快就破灭了。南京沦陷后,日本侵略军由南京、芜湖、镇江分三路渡江北上,1938年5月19日徐州失陷,日寇魔爪向南延伸,采用长江南北夹击武汉的战略。武汉的沦陷已经为期不远,丁观海一家离开了武汉,又踏上了流亡之路。

他们搭船溯长江而上,轮船在长江里缓缓行进,乘客大都是逃难的难民,人人面黄饥瘦,个个衣衫褴褛,大家的心里如同灌了铅,没有欢声笑语,更无心观赏沿途美好的自然景色,彼此相对默默无言,失去了家园的人心情就像灰暗的天空一样。几天后,经巴东,过三峡,穿过重重险滩,他们到达了四川省万县。

万县是一座山城小县,县城就在长江边上。平时人口不多,显得萧条冷落。自从中国的北方和东方大片土地和城市沦陷后,人们纷纷到这里避难,这个地方就变得热闹起来。青岛大学、山东医学院等高等院校先后迁到这里,这里也充满了抗日救国的热烈气氛。丁观海一家到达这里后,丁观海到青岛大学教书,一家人暂时安定下来,紧张的心情暂时得到了缓解。

3.小学时期

丁观海一家在万县生活一段时间后,感到这里也不是久居之地。1938年12月,丁观海一个人去了重庆,打算找个更合适的工作,王隽英带着两个孩子留在万县,等候他的消息。不久,丁观海就在重庆大学和从上海迁到重庆的复旦大学找到了工作,同时担任两个学校的教学任务。他在重庆安下身以后,托人捎信给在万县的妻子,王隽英就带着两个孩子也来到了重庆。丁观海在两所大学任教,十分繁忙,夜晚在家备课,白天在家庭与两所高校之间奔忙,非常辛苦。一开始,王隽英带着两个孩子,做好家务,减轻了丈夫的负担。到了1941年,王隽英在四川教育学院找到了工作,担任教育学的讲课任务,两个人更加忙碌。从1939年到1945年抗战胜利,丁观海一家在重庆度过了六年,这六年是相对安定的日子。丁观海夫妻二人终于有了施展自己才学的机会,把赴美学到的科学知识报效于社会,报效于人民。他们忘我地工作着,简直不知道什么叫做苦和累。他们这种为国家为民族默默耕耘的精神,从小就深深印在丁肇中的脑海中。

重庆是一座美丽的山城,这里环境优美,景色奇特,多少文人骚客吟诵出了歌颂它的诗篇,多少丹青妙手泼墨绘出了它的雄伟画卷。早晨,云气飘渺;夜晚,一层层灯光,似梦似幻,人们仿佛生活在仙山琼阁之中。

这时生活在重庆的人们,顾不上欣赏重庆的美妙风光。这里成为中国抗日大后方,人们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辛勤、忙碌地工作着,用自己的力量支援前线抗击日军的将士们。

丁肇中到了入学的年龄,母亲为他特意做了一套新衣服,缝制了一个小书包,丁肇中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上学了。一天,丁肇中正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警笛声凄厉地响了起来,日军的飞机飞来了。远远地听到了飞机的轰炸声和机枪的扫射声,小肇中吓得赶紧趴在地上,他又惊又恨,攥紧小拳头,发着狠,长大以后要和日本帝国主义算清这笔账。

重庆时常受到敌机的轰炸,肇中的小学课程也时断时续。这时候的小肇中上穿布棉袍,脚蹬一双布鞋,他常因敌人的轰炸耽误学习而苦恼。他的小学教育,大多是他母亲亲自教导他的,这样才不至于在他求知欲极旺盛的童年,留下一片空白。

抗日战争时期,许多高等院校从沦陷区迁到大后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迁到云南的昆明,组成了西南联大,复旦大学和南京的一些大学都迁到重庆。师生们过着俭朴的生活,斗志却极为旺盛。丁肇中很小就跟着大哥哥、大姐姐们学会了唱他们的校歌:“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丁肇中的家里,不断有爱国的流亡学生来拜访他的父母。父亲多是给这些学生讲科学知识,母亲讲的较多是教育和抗日救国的道理。每当这时,丁肇中总是在旁边,手托着胖胖的圆脸,睁着好奇的大眼睛,静静地听着。这些革命的道理,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丁肇中的父亲后来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当时和我们来往的朋友,几乎都是和教育有关,而且隽英因为参与政治,经常有流亡学生来我家访问和借住,这使得肇中从小就受到一些正规教育以外的熏陶。我想,这对他早期的生活,有若干程度的影响。”

丁肇中和父母在重庆生活期间,母亲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妹妹,取名叫丁肇民。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一家五口乘飞机回到南京,先是住在首都招待所里,后来丁观海思母心切,回山东探望母亲,得知老母亲为避乱已经去了青岛。丁观海那时刚好也接到了青岛大学的聘书,于是他们全家都到了青岛。祖母想念孙子,就把肇中留在身边,丁肇中就进了一所天主教小学读书。

一天晚上,已经八点钟了,丁肇中还没回家,父亲跑到学校打听,学校早已放学了。父母急得头上直冒汗,于是到警察局报了案。正在这时,丁肇中背着书包晃晃悠悠地回来了,原来他放学后经过一家电影院,混进去看电影,等到散了场才回家。这是丁肇中第一次看电影,也因此给家里带来一场小小的风波。丁肇中进入中学以至工作后,都很少看电影,他常说看电影太浪费时间了。

1946年,王隽英在南京社会教育学院执教,她把丁肇中接到了南京。1947年夏天,丁肇中和母亲住在南京栖霞山,在学院附属小学学习了一段时间。1948年冬天,丁观海先去了台湾的台中市,随后全家都去了台湾。丁肇中的童年是在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中度过的,这样的环境促成了他的早熟。他的成长过程始终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受到家庭的科学文化的教育,这些都对他的未来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同类推荐
  • 大艺术家的审美故事

    大艺术家的审美故事

    艺术可以再现历史,概括生活,表现人类的内心世界。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集中、高度的反映。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达·芬奇便是这一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和哲学家。达·芬奇的艺术之手,着重描绘人类的精神领域,著名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和肖像《蒙娜丽莎》是世界绘画史上的传世之作。
  • 幻由人生:蒲松龄传

    幻由人生:蒲松龄传

    《蒲松龄传:幻由人生》是一本翔实的、带有学术意味的人物传记。作者是研究蒲松龄的大家,又有文学写作的经验,故下笔纵横捭阖,情思缕缕,除了人物鲜活外,历史的语境也被一一点缀出来。一个在科举路上不得志的文人形象被勾勒得栩栩如生,诸多历史话题浮现其间,乃文学画廊的奇景,有身临其境的美感。
  • 半生流离半生爱

    半生流离半生爱

    雒尘编著的《半生流离半生爱》用最深情、最动人的讲述,为您婉约呈现一代词宗李清照的诗词与爱情之美。与您于历史遗章里,轻诉那一幕幕的远景旧事。浅尝那一些字节间埋藏的,被珍惜或辜负的心事情意。讲述易安在那些错落动乱的华年岁月里,拥有与失去的全部经过。越过所有冰凉的时光,那个住在久远时光尽头的女子,她安静地端坐于古雅的木窗下,为遥远时空的探访者留落下一路婉约含蓄的封藏,一路内蕴深远的欢喜与悲凉。
  • 张曼新传

    张曼新传

    这是一部生动的传奇。他不是冒险家,却有着冒险家的无惧;他不是侠客,却有着侠客的肝胆,他不是慈善家,却有着慈善家的爱心。这是欧洲著名侨领张曼新的真实写照。这部长篇传记,运用独具特色的艺术架构和表现手法,浓墨重彩而又生动地再现了九十年代初张曼新挈妇携子勇闯东欧以及他出国前后种种奇特的生活遭际和天文夜谭般的奇特人生之族。本书将给您一个全新的视角,将带给您一个充满独特情感世界的精神领域!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死后,还会背上“窃国大盗”的帽子。他一生处心积虑,就为了把任何事情做得圆滑灵通,没想到天不遂人愿,他终究还是做了反面人物。客观地回顾袁世凯一生,我们会发现,他既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也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相反,他是一个能力特别强,手段特别灵活的人。袁世凯一生历经大风大浪,总能像变色龙一样随时随地揣摩和适应着环境和潮流,为的是总站在正确的一边,他的站队艺术和应变心机很值得借鉴。畅销书作家姚尧将为读者揭秘袁世凯的发迹之路。
热门推荐
  • 鬼王的神医毒妃:王爷请自重

    鬼王的神医毒妃:王爷请自重

    他是权倾天下却不摄政的鬼面王爷,皇帝最小的弟弟,也是无拘无束的外藩郡王;她是跟随师父到处云游的药王,无双家族的小姐,亦是云梦山的小师妹。当药王碰上鬼面王爷会发生什么样的大爆炸?
  • 做一个敬业乐群的人

    做一个敬业乐群的人

    现代领导或老板对员工最欣赏和最喜欢的品质有两个:一曰敬业,二曰乐群。有道是,敬业者成事,乐群者得助,敬业乐群者,无往而不胜!
  • 你为什么没有爱我

    你为什么没有爱我

    即使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也不用为此而感到绝望,因为总会有人代替彼此照顾对方!我爱你,我想你,我会好好安放在心底······
  • 长恨歌:风雅颂

    长恨歌:风雅颂

    宫苑深深,她的爱情在天边,在彩云之下。一曲长恨歌,过尽千帆皆不是。"不要告诉阿雅,我死了告诉她我活的很好,她好哭,你别招她……""纵使你是天生的星星,我也能摘下来。"十里红妆,横刀立马的少年,说过将天下送给她。她穿着红衣,日复一日的等待。七月七日长生殿,天上人间会相见。她能否最终得偿所愿?
  • 超能探险家

    超能探险家

    这是一个探险者穿梭于绝地之中,跳跃在生死之间的故事。
  • 总裁快醒醒:你老婆被人拐了

    总裁快醒醒:你老婆被人拐了

    风携带着树叶,划过你的脸庞,刺入我的心房。为什么我又在人群中看到了你的眉眼。别看着蔚蓝的天空,那里是青春的坟墓。
  • 宠妾无度,暴君榻上欢

    宠妾无度,暴君榻上欢

    燕国的太子殿下,传言他狠戾,冷血,十岁之时,一把剑斩杀了东宫所有的奴才,各个腰斩,死无全尸。传言他城府极深,操纵天下,弑弟杀父,所有人在他眼里不过棋子,却唯独对一女人蚀骨沉沦。*本想一世在尼姑庵里修行,遁入空门。剃度前夜,却在山洞里被人夺去了清白。她心如止水,只求一世安宁,却终究躲不过那个男人的步步紧逼。他给她最卑微的下等妾身份,却宠她如宝,众人眼红,恨她入骨。*姬祈君一身白色亵衣庸散的躺在软榻上,性感而又魅惑,他声音低沉缓缓:“过来,上榻。”薄心脸色潮红一片,羞答答:“我叫别人过来伺候你。”说完拔腿就跑,一阵风,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人霸道禁锢在了怀里,耳边响起暧昧的嘶哑声:“她们可没有你销.魂……”没一会,薄心眼泪直流,满是委屈加愤怒:“你这个禽兽,佛主会惩罚你的。”姬祈君轻飘飘的说了句:“我佛慈悲。”说完撕碎了最后碍眼的布。薄心开始来软的,声音也收敛了点:“你刚刚说,只是摸摸,现在,现在已经过了。”薄心害怕,却隐忍着。姬祈君低沉一笑,富有磁性的声音:“小心肝,你在慢慢适应本宫。”“没,真的,我求求你了,就放……”多余的字还未说出口,她就被撞的倒抽一口气。宫斗甜宠双c文~微玄幻~各种脑袋大开。
  • 恶魔校草:甜心,你别跑

    恶魔校草:甜心,你别跑

    他,是皇室贵族的校草,风云集团的继承人。她,是皇室贵族的校花,雨天集团的继承人,是曾经风云世界苏莲的女儿,现在的名媛。
  • 王爷在上:废柴小姐求指教

    王爷在上:废柴小姐求指教

    一朝穿越,竟变成人人口中的痴傻废物七小姐。什么叫废物?不能修炼?她不过是体质特殊,年幼中毒所致。怎么就废物了?某日,某妖孽男可怜兮兮的说道:“娘子好强大,求保护……”某女嘴角挂笑,悠然回复,“夫君好弱小,我休夫……”语毕,某女被某妖孽恶狠狠的扑倒在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霄罗

    霄罗

    “我绝对不能输!”“你的项上人头,终归滚落我的脚下。”“人们一直低估我,我要拼命证明他们是错的。”“吾生来就是为了碾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