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81300000014

第14章

在研究过程中,他认真分析了其他人做分子束碰撞的全部实验,包括其中的成功和失败、装置的不足及难题。他发现分子束方法在化学上应用迟迟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产物分子检测的困难,在典型的交叉分子束实验中,散射到检测区的产物分子约为每秒几个至几十个,这相当于产生的电流最小仅为10-8A,而检测手段对如此微弱的信号是无能为力的。在分子束动力学发展初期有一个“碱金属时代”,这个时期中,分子束研究的双分子反应只限于碱金属的物种,其原因就是碱金属的电离势较小,可以使电离检测器发现捕捉到足够的信号强度。后来为了将研究从碱金属扩大到其他不同的分子,有人发明了用电子轰击方法使中性原子或分子电离,但是终因获得不了足够的信息而使研究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改进实验仪器,李远哲决定设计制造新的、更高级的实验仪器。

他来到哈佛大学后,发现赫希巴赫在哈佛的4年中,研究手段和技术水平都没有什么改善和提高。这使李远哲感到惊讶,也更坚定了他的想法。他立即向赫希巴赫提出了开展交叉分子束研究的新构想,赫希巴赫批准了这个项目,并派给他3名研究生,跟他一起去做。

李远哲在哈佛大学的时间只有19个月(1967年2月至1968年9月),要想完成这项研究,他必须在10个月内设计制造出新的实验装置,任务之艰巨是难以想象的,从此,李远哲开始没日没夜地工作。他经常是白天到工厂同技术员讨论,到车间向工人介绍加工要求;晚上在办公室设计、绘图,还要不断地改进部件,修正图纸。李远哲工作认真严格,对实验装置的每一个小部件都精益求精。在这一段时间里,李远哲废寝忘食,夜以继日,脑子里只有实验装置。提起这段艰苦的日子,他对人说:“那一年,整整的一年中没有一天睡足6个小时,很辛苦的!但是,我们终于把分子束碰撞的实验仪器做出来了。”

经过近一年艰苦卓绝的奋战,李远哲完成了设计、加工、安装、调试等一系列工作,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台通用型交叉分子束实验装置,并一次装机成功。他巧妙地综合了超音速喷管、分级抽真空、电子轰击型四级质谱,可转动的检测系统以及时间飞渡谱技术,使他研制的分子速能够选定物的平动能,在单一碰撞条件下,测出反应散射产物的角分布与速度分布。这部仪器共有八层抽气装置,一个大气压射进去,检测器里的压力是10-11大气压,而分压力下降到10-15大气压,克服了背景大、信号小的毛病。同时由于他采用了质谱作为检测器,通用性强,能够研究各类分子反应,把交叉分子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原先的分子束仪器只能用来研究物理上的碰撞问题,而李远哲设计制造的这部分子束装置,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真正状态和反应的真实过程,从而为化学研究开创了新领域。而且,他还用自己设计的这部仪器考察了氟和氘的反应,直接得到了产物分子的振动能量分布,被称为“划时代的实验”。这时,李远哲32岁。

这项成果公布之后,在化学界引起极大的震动。赫希巴赫教授对李远哲的工作极为赞赏,给予极高的评价。每次谈起分子束碰撞仪,赫希巴赫就大发感叹说:“这么复杂的仪器,大概只有中国人才能做出来。”

赫希巴赫称赞李远哲是“惊人的实验天才”,“物理化学界的莫扎特”。

莫扎特是18世纪奥地利著名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古今音乐大师中是无与伦比的“音乐神童”:3岁开始学钢琴和小提琴;6岁随父在英、法、德等国演出,轰动全欧;8岁写出第一部交响乐曲。在35年的短暂一生中写了600多部音乐作品,对世界音乐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赫希巴赫把李远哲喻为莫扎特,是推崇李远哲在物理化学领域作出的巨大贡献。

是的,物理化学界的莫扎特出现了,那么他一定会谱写出壮丽辉煌的物理化学乐章。

4.在芝加哥大学

李远哲完成世界上第一台大型交叉分子束实验装置的实验的消息在美国科学界不胫而走。这个高高瘦瘦、清秀的脸上架着一副眼镜的中国青年不仅赢得了青年学子的钦敬目光,也成了许多名校注目的知名学者。芝加哥大学有意聘请李远哲到他们那里做研究工作,便先请李远哲去作了一次学术报告。报告引起了台下师生一次又一次的掌声,校方与化学系主任很满意,于是决定聘请他。

对于聘请,李远哲向芝加哥大学化学系主任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如果我到芝加哥大学去,你们能够给我提供多大的实验室?能提供多少经费让我做研究工作?如果我做一个很大的实验装置,会需要很大一笔钱,你们能给吗?”

系主任回答得非常爽快:“我们没有在事先决定给多少钱的习惯。”李远哲很奇怪,别的大学都是一开始就给10万、20万,用来添置设备,做研究经费,为何芝加哥大学没有这种习惯呢?系主任见李远哲困惑的神情,大笑起来,说:“李教授,你不用担心这些事情,学校一定给你最大的帮助。你有什么好的构想,尽管放心大胆地做吧!”

还有什么承诺能比这番话更鼓舞人呢!他决定到芝加哥去。

1968年10月,李远哲接受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和詹姆斯·弗兰克研究所助理教授职位的聘书,告别哈佛大学和赫希巴赫教授,携全家来到芝加哥,在芝加哥大学开始独立从事研究工作。到芝加哥大学,是李远哲在事业上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从此开始了他那最艰巨、最宏伟的乐章,他谈到他的这一决定时说:“我决定在化学动态学方面做一些研究,因为我得到博士学位之后,在哈佛大学做了一年半的化学动态研究,有一点心得,也知道我如果着手这方面研究的话,可以做出很好的工作。”

芝加哥是美国北方的一个城市,冬长夏短。在寒冷的季节里,皑皑白雪把城市装扮成银装素裹的世界,玉树琼花,白楼银厦,一派洁净典雅的北国风光。但是,李远哲却不习惯这里的气候,他一直生活在亚热带地区,不适应寒冷的天气,而芝加哥的冬天极冷,到处是冰天雪地。早上起来上班的时候,李远哲的汽车常常被大雪埋了起来。好不容易用铁铲把积雪铲走了,机器却发动不起来,这才发现汽车油箱被冻住了。惜时如命的李远哲不愿再把时间花在修车上,就只好夹着皮包步行往学校奔。路面滑,李远哲走得快,常常一路摔上好几跤,跑到学校时,往往已成了一个雪人。

李远哲来芝加哥是搞研究干事业的,他不顾这里的环境气候如何,一到芝加哥大学,就开始设计制造一部新的交叉分子束实验装置。刚开始是他一个人干,后来又接受了4位同人,5个人合力进行研究。

李远哲在化学反应动力学领域的研究已日臻成熟,事业开始步入辉煌时期。他在分子束实验方面的研究,很快就得到很多以往科学家无法做出的成果。1970年,他利用惰性气体分子束为实验材料,研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实验做得十分成功,获得了满意的结果。他还开始了对F+H2(D2+HD)HF(OF)+H(D)这个典型的反应进行研究,并进展顺利。

在芝加哥大学的5年多时间里,李远哲不仅实验成果颇丰,还写出重要论文45篇,平均不到50天就有一篇论文发表。由于李远哲卓越的工作实绩和科研成就,1971年10月由助理教授晋升为副教授,1973年1月又升任教授。短短4年时间,就实现了职称晋升上的三级跳。这时,他年仅36岁,在美国大学内,是最年轻的正教授之一。同时,1969年至1971年被聘为《科学工具评论》编委会委员;成为AlfredP.Sloan基金会荣誉会员;1971年至1974年获Camille和HenryDreyfus教育导师奖。李远哲开始成为科学界的明星人物。

同类推荐
  • 施韦泽(名人传记丛书)

    施韦泽(名人传记丛书)

    施韦泽是20世纪的人道主义者及著名学者。天资聪颖的他本来可以过上安适、富足的生活,但他却在38岁时毅然远赴非洲,在原始丛林河畔建立了丛林诊所,服务非洲直至逝世。
  • 糊涂百年:郑板桥传

    糊涂百年:郑板桥传

    作家忽培元,能文能诗能画,与传主有心灵契合,故下笔如有神。本书着重刻画了传主的耿耿风骨和多方面才华,从社会历史和人物关系中,注重细节的递进和语言的文学情味。清代乾隆年间,“独领明月清辉”、人文荟萃的扬州,画坛中八个画家横空出世,一扫画苑中的陈腐气息、匠人气息,作品张扬个性,无论是画山水、人物,还是花卉、虫鱼,均与前人迥异,让世人惊骇,惊叹出了“扬州八怪”;而“八怪之首”,就是郑燮,字板桥者。此人不仅在三百年前,以他特立独行、别具一格的字画、诗词——尤为道情十首,名重当世,即使三百年后的今天,以他的画竹,及含义无穷的“难得糊涂”的四个大字,几乎家喻户晓。
  • 大唐第一君:李渊

    大唐第一君:李渊

    本书主要内容有:少年得志、放虎归山、恩威并施、西进长安、南征北战奠基业等。
  • 告诉你一个安徒生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安徒生的故事

    本书从爱迪生儿时的生活写起,一直写到他所创造出的伟大作品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安徒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大童话作家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并体会他执着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
  • 契诃夫

    契诃夫

    契诃夫戏剧创作的题材、倾向和风格与他的抒情心理小说基本相似。他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他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和人物,从中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一重要问题。在契诃夫创作的剧作中,具有十分丰富的潜台词和浓郁的抒情味;他作品中所表现的现实主义,具有强大的鼓舞力量和深刻的象征意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钦科以及莫斯科艺术剧院与契诃夫进行了创造性的合作,对舞台艺术作出了重大革新。一起来翻阅《契诃夫》吧!
热门推荐
  • TFBOYS的瑾世年华

    TFBOYS的瑾世年华

    她和同龄人一样叛逆,时常逃课,染发,但成绩很好,当这样的一个坏女孩遇到tfboys的三个少年会有怎样的奇妙故事发生呢。一句“我喜欢你”换来是“对不起,我们不合适”一句“我等你”换来的是七年的守护。最后的结局究竟是怎样,是忧伤的离别,还是幸福的约定?未来的一切,谁都不知道。她会不会接受?会不会离开,会不会留下?也许在她离开之后,他就会遇到另一个适合他的女生了吧?
  • 传媒赢利模式

    传媒赢利模式

    本书的核心是建立传媒产业竞争的模式理论,在总结当今传媒主流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渠道产品模式”。该模式以实践为基础,因此这一模式的提出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传媒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不灭灵神

    不灭灵神

    天下之灵,万灵之神。天地之存,我身不灭。重生之年,霸世天下。看天才是如何成长的,看纨绔是如何扮演的。我命归我不归天。
  • 傲沉物语

    傲沉物语

    某一日豆豆从宠物店花了五百人民币买来一只纯白的汪酱,回去磨刀霍霍想要吃狗肉【你特妈的画500就是为了吃肉?你看清楚这可是纯种的狗!】汪酱却逃去卧室变成了一只纯种的美男【不是说汪酱的智商都很高这家伙是怎么回事!】豆豆多次被汪酱蠢哭。人非圣贤,难免手贱。“豆豆你这么爱我我都不好意思了呢!”“还有最近外面很危险,经常有一些非法买卖器官的人,到时候他们问你,你到底要不要脸啊,你就别理他们,快点报警。”
  • 网游之战国逐鹿

    网游之战国逐鹿

    昔年叱咤网游界的游戏第一人,却在最风光的时候黯然地离开了心爱的那个游戏,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原因使得一个心比天高的人却甘心在游戏中碌碌,这个个未知的原因背后又有一个什么样的阴谋?当施谋者与受谋者相逢于同一个游戏,当两者的理想再次冲突时,当两者再度进行宿命般的对决时,他是继续扮演“失败者”的角色,还是“咸鱼翻身”?当他前进步伐难以阻挡时,挡住他的是曾经的“手下败将”吗?两位帝王级玩家的比拼,在战国时代能卷起多大的惊涛骇浪?
  • 花千骨之东海公主

    花千骨之东海公主

    花千骨有一个妹妹,东海龙王的女儿,自幼跟父亲修道,武功可和白子画相提并论。拥有龙玉,里面有一条东海青龙。拥有一个白色玉笛,据说青龙暴怒,奏响即可平复怒气。拥有比断念还有名的剑,名青莲,绝招青莲剑歌。东海一族有10万年寿命,但100年才1岁。仙剑大会之时,花千骨妹妹从天上下入长留,到底会发生什么呢?
  • 现代名言妙语全集:知识格言

    现代名言妙语全集:知识格言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影无像

    影无像

    严格来说,这不是科幻文!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种子文——不要想着下载小电影。在自我感觉上,这是概念文!另外,请读者务必记住:别骂我,骂了我看不到!我忒忙!没空看别人骂我。别问我,问了我不定答!我忒忙!没空替人想问题。别夸我,夸了也不会多更!我忒忙!没多少时间码字。忙啥?忙什么?你丫忒忙个鸟?问题要问三次我才会回答:忙着生活!
  • 学长的米饭

    学长的米饭

    钟当伍最近多了件烦心事,那便是面对何初禾学长的告白,自己到底是答应呢?还是不答应呢?虽然学长对自己很好,可是我们可都是男的啊!事情怎么会变得这般复杂呢?真的好生奇怪啊!
  • 天启风云

    天启风云

    每一个传说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不知在这弥漫硝烟的时代里少年的故事能否成为一个不朽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