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81300000011

第11章

李远哲非常重视实验中的动脑问题,他认为实验必须手脑并用,才能抓住蛛丝马迹,发现实验中的疑点。科学家罗伯特·密立根在做一次油滴带电实验时,根据他观察到的数据,计算后发现油滴所带电荷竟然是分数电荷。这和人们普遍认为电子所带的电荷量是电量的最基本的单位,所有的电量必然是电子电量的整数倍的认识相互矛盾,在通常情况下,一般人会把它作为实验不精确,观察不仔细导致的例外现象筛选掉。但密立根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现象,他预感到由此将会诞生新的科学理论,就忠实地记载了实验的各种原始数据和由此计算而得到的结果。50年后这个在当时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分数电荷现象被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所证实。英国化学家瑞利在提纯氮气的过程中,发现用不同的方法取得的氮气密度有细微的差别,从空气中取得的氮气,每升重1.2572克,从氨中取得的氮气每升重1.2560克,两者相差只有千分之一。瑞利没有简单地把它看成实验中的误差,而是抓住这一微小差别,溯根寻源,终于发现了新元素氩。科学史上也有一些因粗心而和成功失之交臂、留下遗憾的故事。爱迪生做灯泡时在加热灯泡里的炭丝和铜丝中发现了电流,爱迪生没有重视这一现象,就匆忙把这一发现命名为爱迪生效应。只认为可以用作计量器,对效应背后的电子则未加深究。后来英国科学家理查森从爱迪生效应中证明了自由电子的存在。另一科学家弗雷明也从爱迪生效应中发明了电子管。让李远哲感触最深的是关于X射线发现的过程:1879年德国人克鲁克斯研究高真空放电管,在实验中发现管子附近的照相底片出现了原因不明的模糊阴影,他只怪自己不小心产生了阴影,没有想其他有什么。过了一年,英国人古兹别德和詹宁也演示克鲁斯管后,又看到照片底片发了黑,他们一样表现了毫不在意的态度。此后两年,德国的物理学家在观察克鲁斯管附近的荧光时,只注意研究阴极射线的性质,也没有对这种阴影给以注意。就这样本来可以提前发现X射线的机会被接二连三地丢掉了。直到1895年,伦琴又发现用黑纸板盖紧的放电管附近荧光屏上产生了亮光,他敏感地抓住了它,通过研究,终于发现了X射线,成为19世纪末物理学上的重大发现。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使李远哲笃信:科学家不善于思考,不练就明察秋毫的敏锐洞察力,是很难在实验中捕获到重要信息从而实现历史性突破的。善思是李远哲实验精神的又一重要方面。

李远哲认为从事实验的人还应该具有细致入微的认真态度,这是科学家的素质要求。达尔文很幽默地说过一句话:“自然界是一有机会就要撒谎的。”自然界有时确像高明的骗子,它不愿意人们走近它、认识它,它把面目装扮得扑朔迷离。它只在那些一丝不苟、小心翼翼的精工巧匠眼前展现出真面目。否则它就会瞒天过海,在你面前大摇大摆地擦肩而过。前车之鉴不少啊!比利时化学家赫尔蒙特做过一次所谓水能变土的实验,他用玻璃容器煮水,获得了少量沉淀物。他声称容器是洗净的,水是蒸馏水,沉淀物是在长时间沸煮后出现的。所以他断言水能变成土。200年之后,科学家拉瓦锡对水变土的观点产生了怀疑,他觉得一定是实验出了毛病,为了找出赫尔蒙特的错误,他重复了这个实验。他用了一个密封的能反复蒸馏的器皿,并把加入的蒸馏水称了重量,然后进行反复沸煮。实验整整进行了100天,沉淀物又出现了。拉瓦锡想:沉淀物若是水变成的,水的质量必然会减少,可是经过分析,水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沉淀物产生于密封的容器内,绝不可能是天上掉下来的。根据罗蒙诺索夫的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什么东西加到某种特质上去,那么也一定要从另一种物质里减去这样多的东西。拉瓦锡于是称量了密闭容器和水的总质量,发现也没有发生改变。“一定是容器本身重量减少了,沉淀物来自于容器的减少”,他觉得犹如灯光一下子照亮了黑夜。他称量了容器本身的重量,发现容器减轻了,而且沉淀物的重量正好是容器失掉的重量。他并不就此为止,又把沉淀物作了化学分析,发现沉淀物和容器二者的成分完全相同。于是他向世界宣布:水变土是错误的结论。李远哲非常钦佩拉瓦锡在实验中的精于设计和操作的一丝不苟精神,拉瓦锡用自己无懈可击的实验纠正了前人的错误结论。

拉瓦锡做的是重复他们的实验,之所以能得出不一样的结果,就是因为拉瓦锡在实验的每一步骤上都做得非常精细,分析得非常深刻。李远哲继承了前辈科学家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做研究总是认认真真,反复考虑实验中的每一细节,以防疏漏。他说:“细节的深入考虑,才是一个正确政策或方针能否成功执行的保证。”他小心翼翼地思考每一个步骤,并把各种可行的方法一一比较,他认为一着疏忽整个实验就会前功尽弃。如果实验的每个微小环节都能比别人略胜一筹,整套实验就会比别人强上许多倍。

坚持真理、不妥协是李远哲实验精神的第三个方面。

李远哲常跟人说:“现实的社会里很容易妥协的人,一定不会变成一个好的科学家。”在追求科学真理的人生道路上,他坚持实事求是,既不迷信老师、权威和书本,也不接受别人强加给自己的观点。在加州大学读书的第一年,李远哲对理论有机化学中的一些观点有异议,他就直言不讳地跟教授讲:“您讲的东西,我不一定接受。而我一旦不接受,在脑中就不会记得清楚。”考试的时候,他宁愿不得分数,也不肯按自己不同意的理论答题。他认定一个道理:在科学上必须有勇气坚持真理。妥协对科学害莫大焉。科学史上这方面的教训不乏其例:曾经有两位生物科学家偶然发现注射了番木瓜蛋白酶之后,兔子的耳朵变得松软,这一现象与“软骨是一个相对无活动能力的组织类型”的本体论观念相抵触,结果因为二人没有勇气冲破旧观念而使一个科学发现推迟了时间。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解释黑体辐射现象,提出物质辐射能量只能是能量量子的整数倍的假说。这是物理学上的革命性进展,但是由于他不敢反对和怀疑瑞利、金斯、洛仑兹等科学名流,更害怕违背绝对真理———牛顿力学,因此在如何将量子纳入经典物理学的范畴的问题上犹豫、徘徊了15年,还是让降临面前的科学真理之神溜走了。向经典理论的妥协使得普朗克打开了量子力学的大门,却没有勇气迈进去。后来弗朗克和赫兹用实验证明,量子能是一个客观事实。整个科学界都为普朗克扼腕叹息。

当然,不向权威妥协终获成功的例子也数不胜数。科学家米勒在还是研究生的时候,有一次设计了一种实验:模拟原始地球的还原性大气条件从无机物中产生有机分子,但这一设想遭到了导师的激烈反对,认为绝无可能成功。米勒重新思索过以后,坚定不移地去做这一实验,终于从无生命体系中炼制出了多种氨基酸和其他有机物,在生命起源的研究上做出了重大突破。

李远哲与人谈起宗教话题时曾说过:“我没有信仰,所以一针见血地说,我并不信教。”确实,他不迷信神鬼,也不迷信权威,有的只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他对于自己要干的事情表现出十足的自信心,而决不妥协的品质就来自于这种自信,他的自信则来自于坚持不懈的努力。所以,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也是他实验精神的又一主要内容。

李远哲认为,要做好科学研究,一定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研究一个课题,就要持之以恒,不论遇到多少困难,都要坚持下去,不能知难而退。科研上的每个成功,其重要的因素是坚持。能够面对困难问题而给以好好解决的,往往不是那些只有小聪明的人,而一定是那些锲而不舍者。他曾对学生说:“实验很难,你即使夜以继日地做,做了百分之九十还不算什么,做了百分之九十九也等于零,要做到百分之一百才算数。”

1987年李远哲回国在天津南开大学给学生演讲时说:“科学是一个积累的东西,今天学明天学越学越多,越学越好。”“将来谁会成功,并不在于聪明才智的差别,往往是看哪个人比较能坚持,有毅力。我们做事情,往往会碰到困难的。我的学生有时做实验做到三更半夜。一次,三个学生一道做,做得精疲力竭的,做不下去了,很气馁,回去睡觉了。但是其中有一个学生很不服气,他想,我们的构想是对的,思路是对的,为什么做不出来?他睡觉前,甚至做梦都在想这个问题。……这种锲而不舍,常常把一个问题留在脑海里的人,会是进步的人,成功的人。一个人做学问,通常是很顺利进行的时候,你不会学到很多东西,而遇到挫折,碰到困难的时候,要看你有没有那么大的毅力,好好分析问题的所在,好好检讨检讨我们走的路子是对是错,应该怎么走。有这种态度的人,才是会成功的人。”

他很赞同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一句话:“终身努力,便成天才!”而他自己所走的道路也正体现了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从在台湾大学学习到获得诺贝尔奖,他在化学领域顽强跋涉了31个春秋。获奖以后,也仍然在他的实验室里坚持不懈地努力。

李远哲把实验看成科学研究的重中之重,他在每一个实验活动中都投入了十分的热情和百倍的细心。所以,他的每一个课题实验都做得很好,赫希巴赫教授称赞他是“惊人的实验天才”。

4.与马汉教授

同类推荐
  • 恺撒(名人传记丛书)

    恺撒(名人传记丛书)

    恺撒是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他善于治军,足智多谋,政治上不囿陈规。公元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并在任内实行一系列改革,一手缔造了古罗马帝国的辉煌。
  •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讲述李自成起义的背景和经过。在书中,作者写了关于李自成起义兴衰始末、大明王朝的灭亡、清政权的兴起等内容,中间夹杂了诸多神话元素,可读性较强。
  •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4)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林则徐(名人传记丛书)

    林则徐(名人传记丛书)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著名的诗人。他自幼就勤奋好学,饱读诗书,这和他的家世是分不开的。相传林则徐的家谱,可以一直追溯到春秋时期。
  • 五味人生:杨宪益传

    五味人生:杨宪益传

    "这本书介绍了杨宪益传奇的一生,杨宪益是一位德披天下的著名翻译家。杨宪益还集传统与自由知识分子的品质于一身。他娶英国妻子戴乃迭,成就了一段异国婚姻佳话,本书还将杨宪益和戴乃迭的爱情故事融入其中。展现了杨宪益性格中的热情、勇敢与真挚。他德披天下,集传统与自由知识分子品质于一身。他译遍中国,一生作品之丰,无人能望其项背。他娶英国妻,成就一段异国婚姻佳话。在那样颠沛流离的生活里他是怎样用那一支笔译出一篇篇精彩的作品?翻译大师的五味人生和经典译著的诞生过程。《五味人生: 杨宪益传》会告诉你答案。"
热门推荐
  • 青春不良人

    青春不良人

    当岁月老去了,身后的往事突然清晰。重复你的目光,在难串起我的回忆。当你给我一个微笑,让我想起旧日的兄弟情义,使我的目光永远沉入你的背影,夜以深,当流星划过,不用伤悲,千百年后还会相会,在重复彼此的目光依旧会心跳一辈子
  • 整容太后

    整容太后

    在整容历经七年之后,所谓“天然美女”诞生,可她却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 琵琶雪:绝代风华

    琵琶雪:绝代风华

    她,是丞相府默默无闻的庶出小姐;他,是云王府名满天下的翩翩公子。她,掩去才貌,十年游学四年隐忍,终换得一日锋芒毕露;他,缠绵病榻,下了盘名为天下的棋,换来一句“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一曲琵琶,将毫无关系的两人牵绊到了一起,一个雪夜,她治愈了他的病、他的毒、他的心,一场合作,到底是谁先沉沦……幕再揭开,竟是金戈铁马,决战京都,一袭白衣一身紫纱并肩而立,绝代风华,又是谁乱了谁的天下?硝烟散去,只余不朽传说……
  • 一世长情:神尊勿高冷

    一世长情:神尊勿高冷

    〈一世长情〉系列文男尊天下,男权大过天。男子为王为相,女子为奴为妾。她是竺国的相府大小姐,因为丞相的心善,她活的异样的逍遥自在。而他是竺国的太子,处处小心谨慎,只为活命,和娶她归来。可天象突变,那日,他成为天下神尊正式接管世界,便亲眼看到自己的皇弟与她卿卿我我,搂在一起,明明昨天还许着在一起一辈子的誓言。次日,他依旧迎娶她,不过只是一个侧妃。“他都那么对你,随我离开罢。”“不了,这或许只是他对我的试探吧。”
  • 小白兔爱上大灰狼

    小白兔爱上大灰狼

    当小白兔爱上了大灰狼,天生的宿命,他们最终能在一起吗?
  • 你永远是属于我的.

    你永远是属于我的.

    "曦曦,我要走了,你不要忘记我,这个是紫晶之恋,你要带着它,我会来找你的。”““恩,你一定要来找我,我要你拉钩钩保证”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回想着那个少年走时的话。心中也有了安慰,他说他会来的,不管多久我都要等。
  • 星宇灵仙

    星宇灵仙

    他...一个现实中平凡无奇的人类,因一次离奇的意外沉睡千年,来到了千年以后的世界。但...千年以后,人类的世界已经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巨大变化。科学,文化,历史等等诸多现实不可想像的元素,给他带来了一次又次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是继续以往的平凡继续堕落,还是逆流而上去证明自身的价值?在茫茫星海之中,充满了无尽的秘密,一次又一次的让他陷于无尽的迷茫之中。这里阐述的是一个全新的未来世界...全新的体系,全新的内容,可能和您看过的大部分同类书籍大相径庭。宏大的星际战场,曲折的感情经历,系统化的感官冲击,会随着主角的成长,一一为您呈现。在此慎重声明,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第一名媛:冷少哪里逃

    第一名媛:冷少哪里逃

    第一名媛么……他微微扬起下巴,嘴角擒着显而易见的笑意,慢步走向了那黑裙女子。“来玩个游戏吧。你赢了,我就给你三个亿。”她怔了怔,但很快的,便应承了下来。“假如我输了呢?”“同样给你三个亿,但附加条件是,做我顾家的少夫人。”
  • 唯恋伊人

    唯恋伊人

    她一句话,他当真,当她抱怨当明星累的时候,他只说了一句话:“你在家休息吧,我赚钱养你。”当她受伤时他满脸心疼:“以后有什么事跟我说一声,你不要动。”他对她是言听计从。他在圈内出了名的不近女色,只因她不喜欢。
  • 日久必婚:娇妻请入怀

    日久必婚:娇妻请入怀

    一场交易,她与整个东城权势滔天的男人绑在一起,世人都传苏家大少英俊绝伦、却是个无能的“废物”,为了完成唯一的任务,生孩子生孩子生孩子,她费劲心机睡了他的人偷了他的心,从此过上了腰酸背痛下不来床的日子。某日女子忍无可忍,插着腰对着男人吼:“是谁说苏家大少是废物,出来我要杀了他。”某男挑起英俊的眉,低沉迷魅的嗓音响起:“废物?看来老婆还不满意,来,我们继续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