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8000000002

第2章

第1篇渊源追溯

第1章石油与战争的不解之缘

石油与现代战争结下不解之缘应该从1911年英国人首先把石油用于军舰燃料算起。近百年来,石油促进了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同时也让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特别是自20世纪50年代世界进入“石油时代”以后,世界各国为了争夺石油资源而引发的冲突和战争层出不穷。在近现代战争史上,无数次战争由石油引起,可见其是近现代兵家必争之物。

回顾100多年来的世界战争史,为石油而开战随处可见。从两次世界大战到一系列的局部战争,无不带有强烈的石油色彩。当然,石油的第一属性仍然是其作为碳氢化合物的自然属性。它在成为第一“政治商品”之前,需要战胜其他具有类似自然属性的对手,其中,最主要的对手就是煤炭。19世纪后半叶的法德之战,主要就是围绕煤炭控制权展开的。两个对手冤家,一个有铁缺煤,一个有煤无铁,因此,每隔三四十年就要大打一番。不过,在1885年德国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燃油引擎、1913年美国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之后,石油逐渐取代煤炭成为主要的战略能源。目前,全球90%以上的交通能源来自石油。

石油是不可再生、且在一些领域无法替代的重要能源,对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防安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经济增长成为各国竞相追逐的目标,发展无限与资源有限(主要指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资源)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并逐渐成为制约许多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石油作为现代工业的“血液”,不仅是一种商品,更是国家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虽然石油不会很快枯竭,但是由于石油的超经济属性,导致各国对其趋之若鹜,美国甚至不惜发动战争来确保其能源安全。因此,石油一直是影响大国政治取向的重要因素,历史上的多次战争也都是为石油而战。

因此,《石油战争》一书的作者威廉?恩道尔的一句名言——“石油是政治属性最强的商品”,得到了许多读者的赞同。

两次世界大战:为油而谋,因油而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是石油资源的主要掠夺者,它控制了世界大片产油基地,成为世界石油霸主。1914年“一战”爆发后,意图速战速决的德国人坐着烧煤的火车,推进到了距巴黎仅40英里的马恩河。措手不及的法国部队却由于铁路瘫痪,还待在后方。于是,法军征用了3000多辆烧油的出租车,满载士兵冲向前线,挡住了德国的攻势。德军统帅当时就给德皇发电报说:“我们已经输掉了战争”。让德国人失去最后希望的,是两年后的日德兰海战。尽管德国舰队的舰艇更大更结实,却输给了英国舰队,因为后者在战前按照海军大臣丘吉尔的建议,英军舰艇全都转用石油做燃料,因而以更快更灵活的优势战胜了德军。

如果说,石油决定了“一战”的胜负,那么,“二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石油而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始终将夺取石油资源作为其重要的战略目标。1939年,德军以闪电战占领波兰。1940年春天,德军扫平挪威、法国等国家,其首要任务就是掠夺这些国家的石油资源,增加其石油储备。1942年6月22日凌晨3时,德军全线出击,进攻苏联,其重要的战略任务是要夺取高加索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并由此打通通往中东地区的通道,占领伊朗和伊拉克,控制海湾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满足其战争机器的需要。更伟大的胜利发生在斯大林格勒。如果能够打下斯大林格勒,德国人就能切断苏联的外高加索石油供应。但是德国人败了,德国的机械化部队因为没有足够的燃油给养而功亏一篑,失去石油供应成为德国在二战中不得不投降的重要原因。

石油不仅是德国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更是日本人发动战争的原因。在东亚,日本为了解决其日益加剧的石油危机,悍然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侵占了东南亚产油基地。战争期间,日本从东南亚掠夺了大量的石油。由于美国对日本的石油禁运,迫使只剩下最后3个月石油储备的日本不得不孤注一掷地偷袭珍珠港。之所以说孤注一掷,是因为日本联合舰队往返珍珠港所耗费的汽油相当于日本海军平时一年的用油量。结果是日本赢了珍珠港,却输掉了整个战争。因为日军在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同时,忘了摧毁瓦胡岛上美国太平洋舰队的450万桶燃油。最后,还是美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激烈争夺苏联的高加索(尤其是巴库油田),争夺罗马尼亚和印度尼西亚油田,猛烈破坏对方的石油运输线,一方面是为了让自己获得可靠、充分的石油,确保机械化部队发挥威力;另一方面是为了摧毁敌方的石油补给,让对方的坦克、飞机陷入瘫痪。二次大战以后的几场局部战争,同样散发着浓烈的石油味道。如1982年4月~6月英阿在南大西洋马尔维纳斯群岛开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争夺马岛附近海域丰富的石油资源。而打了50多年的中东阿以战争之所以至今看不到尽头,更是一方面有丰富的石油给阿拉伯国家做后盾;另一方面美国为了争夺和控制海湾石油而坚决支持以色列,因为中东地区的打打停停最有利于美国在中东的存在,也最符合美国在海湾地区的石油战略利益。

第1节两次世界大战:为油而谋,因油而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是石油资源的主要掠夺者,它控制了世界大片产油基地,成为世界石油霸主。1914年“一战”爆发后,意图速战速决的德国人坐着烧煤的火车,推进到了距巴黎仅40英里的马恩河。措手不及的法国部队却由于铁路瘫痪,还待在后方。于是,法军征用了3000多辆烧油的出租车,满载士兵冲向前线,挡住了德国的攻势。德军统帅当时就给德皇发电报说:“我们已经输掉了战争”。让德国人失去最后希望的,是两年后的日德兰海战。尽管德国舰队的舰艇更大更结实,却输给了英国舰队,因为后者在战前按照海军大臣丘吉尔的建议,英军舰艇全都转用石油做燃料,因而以更快更灵活的优势战胜了德军。

如果说,石油决定了“一战”的胜负,那么,“二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石油而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始终将夺取石油资源作为其重要的战略目标。1939年,德军以闪电战占领波兰。1940年春天,德军扫平挪威、法国等国家,其首要任务就是掠夺这些国家的石油资源,增加其石油储备。1942年6月22日凌晨3时,德军全线出击,进攻苏联,其重要的战略任务是要夺取高加索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并由此打通通往中东地区的通道,占领伊朗和伊拉克,控制海湾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满足其战争机器的需要。更伟大的胜利发生在斯大林格勒。如果能够打下斯大林格勒,德国人就能切断苏联的外高加索石油供应。但是德国人败了,德国的机械化部队因为没有足够的燃油给养而功亏一篑,失去石油供应成为德国在二战中不得不投降的重要原因。

石油不仅是德国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更是日本人发动战争的原因。在东亚,日本为了解决其日益加剧的石油危机,悍然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侵占了东南亚产油基地。战争期间,日本从东南亚掠夺了大量的石油。由于美国对日本的石油禁运,迫使只剩下最后3个月石油储备的日本不得不孤注一掷地偷袭珍珠港。之所以说孤注一掷,是因为日本联合舰队往返珍珠港所耗费的汽油相当于日本海军平时一年的用油量。结果是日本赢了珍珠港,却输掉了整个战争。因为日军在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同时,忘了摧毁瓦胡岛上美国太平洋舰队的450万桶燃油。最后,还是美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激烈争夺苏联的高加索(尤其是巴库油田),争夺罗马尼亚和印度尼西亚油田,猛烈破坏对方的石油运输线,一方面是为了让自己获得可靠、充分的石油,确保机械化部队发挥威力;另一方面是为了摧毁敌方的石油补给,让对方的坦克、飞机陷入瘫痪。二次大战以后的几场局部战争,同样散发着浓烈的石油味道。如1982年4月~6月英阿在南大西洋马尔维纳斯群岛开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争夺马岛附近海域丰富的石油资源。而打了50多年的中东阿以战争之所以至今看不到尽头,更是一方面有丰富的石油给阿拉伯国家做后盾;另一方面美国为了争夺和控制海湾石油而坚决支持以色列,因为中东地区的打打停停最有利于美国在中东的存在,也最符合美国在海湾地区的石油战略利益。

同类推荐
  • 政府权能场域论

    政府权能场域论

    政府权能场域是政府存在和政府权能发挥作用的基础,是政府权能获取与 维系的条件和前提,是引起政府权能运动的力量。研究政府权能场域是为了说明政府、政府权能与其所依存的场域基础之间的关联性。本书围绕政府权能及其与所依存的场域基础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政府权能场域的构成要素、型塑过程及其运动变化规律,以及当下中国政府权能及其运行所依存的场域问题。
  • 公务员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公务员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本书内容包括:道德、职业道德的含义和作用,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涵和作用,公务员的责任、义务和纪律,公务员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务员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有关要求,国外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做法,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则和实现途径等。
  •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本书对此做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在界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作者着力探究了三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一,是如何维护公众的舆论权,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问题;其二,是如何对公共舆论进行适度干预,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有限性或边界问题;其三,是政府如何在前两者基础上,正确引导公共舆论,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价值取向问题。最后,在我国,加强和完善政府公共舆论管理,旨在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此可见,研究政府公共舆论管理,不仅仅是政治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而且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入发展的呼唤
  • 作风高于一切

    作风高于一切

    本书从作风的重要性、作风的培养、组织的作风建设等多方面对“作风”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是一本值得机关和企业领导干部集体学习的好教材。
  • 21世纪的中日关系

    21世纪的中日关系

    在政治与安全安正策思路上,目前日本各界精英中主张通过强化日美同盟来防范中国的观点依然居多,但强调与东亚各国关系特别是对华关系的重要性、提倡平衡对美关系和对华关系的呼声日渐高涨。在经济政策思路上,日本各界精英既对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十分向往,同时又十分担心日本经济可能在今后与中国经济的竞争中一败涂地。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日本的中国研究尚存在着方法落后、观念陈旧、举棋不定、犹豫观望的弊端。
热门推荐
  • 别让学习折磨你

    别让学习折磨你

    书中为广大青少年朋友介绍了12个优质的学习观念,通过获得正确的学习观念,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走出对待学习的误区,学生朋友才会发现学习中的乐趣,从而爱上学习。书中附有古今中外名人关于学习读书的名言,希望青少年朋友能从中获得一些鼓励和启迪。还附有名人的学习读书心法,希望你从中能学到一些方法和观念,开启你的学习新纪元。
  • 都市隐匿者

    都市隐匿者

    每一天的夜晚会来临,如同恶魔的诱惑从未停止。大隐隐于市,我们的初衷,又是什么呢?
  • 阴缘难逃

    阴缘难逃

    爷爷是个算命先生,他去世那天,傻子哥哥从他坟头背回来一具尸体,说是爷爷让他背回来给我做媳妇儿的,可这尸体竟然是…………
  • 幽兰花开

    幽兰花开

    孟幽兰为父嫁入龙岛,东海岛主龙朝阳性格怪异为试探是否真心,以帅气管家诱之一面化丑陋岛主以金银财宝惑之。最后因误会将魔魂花的种子种入幽兰身体里打入大海。幸运的她被西蜀仙山白云天所救,慢慢的爱上了他。然而魔魂花毒发作,慢慢的堕入魔道。不得不离开他,独自流浪寻求解毒之法。巧遇北荒魔窟帝噬天,被告之自己是魔门圣母,阴差阳错加入了魔教。听闻南疆蛊巫黎漫清有解毒之法,奈何被告之此花乃是上古巫妖之战尸骨上开的唯一的花,花开时便是魔魂附体之时,到时将是天地一场浩劫。
  • 重生之复仇女王再度归来

    重生之复仇女王再度归来

    她们因复仇而走在一起,一起经历了很多的困难。终于再多年以后变得强大了,她们回来了,回来复仇了。复仇路程的艰难,她们都一步步挺过来了,但是复仇之后遇到的爱情,她们又经历了许多挫折,因误会而分开,又因大意而被暗杀,有再次重生了,回来后的她们是否能不再错过爱情,是否能解除误会?
  • 永恒的莫比乌斯之环

    永恒的莫比乌斯之环

    李阳,男,祖籍0065宇宙银河系乡下地区地球,种族人类(大概),工作单位:多元宇宙灾难应对中心、xxx-0001圆环之域·莫比乌斯之环总裁。“我的身份看起来真是牛啊!”“嘿,别做梦了,赶紧把这个月的房租交了!”
  • 林花春榭

    林花春榭

    林花春榭以少数几类人群的生活背景为主线,深入大众化的生活状态,围绕他们细细碎碎的点滴和大多数人对生活的理解展开叙述。以散文的方式做为表达,其中也有不少自己的感悟。所有的写照,究其根本,都在寻找一种临近本质的努力。逐渐靠向实质,对未知事物的尝试,对自己的试探,对外界的挑战,对家人朋友深刻的理解然后和解。心与心逐渐的靠近,除去暴戾,怪癖,桀骜,纠葛,怨恨,虚荣,刻薄。意识到灵魂中缺失的部分,逐渐的在生活里找寻,长久的坚持,只为填补虚芜,澄净空间。
  • 问题妹妹

    问题妹妹

    我国南部滇缅边境,一位守卫了边疆二十多年的战士在他最后一天完成守卫疆土任务时,有边境发生不法分子试图越境,当不法分子被击毙后,他发现了一名被遗弃的男婴,因为无人收留,他主动收养,9年后为了给孩子好的家庭,他将孩子送给了一位好友,他的大学好友,一位大学教师,苦于没有儿子的好友,欣喜若狂。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开心,好友的女儿,对与突如到来的哥哥,讨厌至极。等男孩长大后,他与妹妹有,妹妹同学,工作上的好友,喜欢他的女孩,一切一切看起来那么幸运,各种幸运降临他的身上,然而有一天他发现,其实一切的一切是早就安排好了的,他被一场巨大阴谋笼罩
  • 能力有限公司

    能力有限公司

    在能力有限公司发展壮大之际,林让想开一个小型的庆祝酒会,那想当天晚上,富布斯排行榜上的巨富、政要们纷纷到场,拉着林让的手:我们永远是兄弟!林让玩味一笑,啥子兄弟,老子要是没实力,你们会来献媚?要说兄弟,身后这帮才是我的真兄弟。身后是谁?哦,李元霸,陈圆圆,白启,常遇春,李清照,华陀……
  • 重生军嫂娇儿传

    重生军嫂娇儿传

    贵妇人娇儿,胸大腰细,肤白腿长。本是家中娇养儿,奈何天灾丧父母,家中资财被虎狼吞占,准大学生嫁做商人妇,与两兄弟纠葛半生。重来一世,再不做娇养的金丝雀。保家财,报志愿,勤读书,惜良人。救灾的栾排长,今生娇儿再不错过你。娇娇女儿做军嫂,身软体娇志要坚。这是一个关于成长于军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