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69100000030

第30章 游踪漫记(7)

这座普通的乡村家祠,主厅镌挂着皇上授封的“进士”等御匾,明代首辅叶向高曾为中堂题写“敦睦高风”,邑人工部右侍郎董应举也为插屏题写“教义堂”匾额,明徵士陈第、福建布政使杨迁桦及民国政要萨镇冰等墨宝,宣扬传统美德,意蕴隽永,耐人寻味。走进南街杨氏宗祠,好像走进了透堡历史文化博物馆,沁渗出岁月的流风余韵。

透堡南街杨氏,肇基于唐,盛于明清,至今后裔繁衍几万人,分布海内外,名人贤士辈出。杨氏宗祠是其后裔连罗中心县委书记杨而菖的祖祠。杨而菖是“二三土地革命”先驱,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江闽东工农游击队第十三支队、总队队长兼政委,是连罗两县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他同红军第十三独立团政委杨挺英,曾在祠内创办农民夜校,组织农夫会,推动震撼闽东革命的透堡农民大暴动;中央苏区邓子恢、陶铸,亦曾在祠堂里召集民众大会,发动“二五减租”运动。

在土地革命时期,杨氏宗祠是连江县主要革命活动场所,杨而菖的故居与杨氏宗祠近在咫尺,母亲王水莲,培养出3个孩子,都献身革命事业,人们尊称她“杨母”。1961年,“杨母”被推选为全国烈军属代表,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被毛主席誉为“革命老妈妈”。

革命薪火传承,杨氏宗祠魅力永恒。它不愧为历史文化名祠。祠前耸立的青石碑,可以作证,其字里行间,穿越时间隧道,飘逸历史天空多彩的世界,想那虔诚的杨家儿女,当年抱朴守真,顺应时代潮流,满怀忠诚不渝的品德和秉性,使人领略到“立雪家声远,登云世泽长”的韵律,氤氲着古色古香的文化气息……

世事、沧桑、家风历史烟云,忠孝、仁义、诗书,都已成为杨氏宗祠的基因和遗传密码。改革开放年代,杨氏宗祠旧貌换新颜,吸引着前来观光人们的眼球,滋润着爱国主义教育的温情和娴静。此时此刻,她的灵魂渐趋丰满。杨氏宗祠可以使杨家人多几分血肉情怀,淡淡墨香,副副楹联,足以引领我们走向诗书,走向生活,走向未来。海德格尔说:“人需要诗意栖居。”诗意知何处?不妨走进杨氏宗祠!

2008年11月10日

造访孙氏宗祠

富春孙氏宗祠,是连江县最古老的宗祠之一,位于连江县凤城镇中心地段的仙塔旁。据孙氏族谱记载,892年,唐御史中丞开祖敏公定居连江,至今已1118年,历传41世。

孙氏宗祠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2),原系唐天王寺僧房,明朝时县政府为建城墙防倭卖寺,孙氏后裔购得并改建而成。孙氏祠堂坐北朝南,大门向西,为悬山顶土木混合结构,四周合围着厚厚实实的风火墙。旧祠三进大厅,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1999年,族人孙祖铃等人集资30多万元,成立筹建理事会,重修祖祠,历时3年,修葺一新。

一座古祠,就是一种固化的缅怀载体。重建后的孙氏宗祠,修旧复旧,虽然规模不大,但显得很文静、厚重、肃穆。步入古祠大门,一大屏风后面是宽敞的天井,天井正面是严密的挡墙。顺着院门至大堂的通道走,绕过回廊,便是前厅、中厅,呈现眼前的是雕梁画栋,富丽堂皇。一根根漆红的堂柱,悬挂有十余副知名时人书写的尊宗、敬祖、为善、力耕、勤学、建功、立德等楹联,给人以历史的渲染与厚重感。天井南面的照壁上画着孙氏先贤“七察院”肖像,以及人物生平简介,字里行间流露出其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和历史功绩,为世人呈现出鲜活的形象。正厅横梁正中悬挂着10多面御赐“进士”“文魁”“武魁”等牌匾。

“同榜科名三桂萼,历朝凤宪七蓝台”这副楹联,道出了孙氏家族历史上曾经同科出过孙钦、孙禹、孙后等“一门三举人”的辉煌。“光州挂印闵多难,梓锦隐居恤寡贫”说的是唐僖宗光启年间御史中丞孙敏。“聪慧好学,居官清正”说的是后周御史大夫孙晓。南宋又出了个“居官有清操,名节闻江东”的谏院右正言孙狩。明清间又有“廉明精勤,政绩卓然”的山西道御史孙保济,以及后续的“居官有德,政声颇显”的湖广道监察御史孙钦,“经国理民之策,南北用兵之宜”的监察御史孙用,“良哉,寺丞公辅之器”的大理寺丞孙文锡。这就是史称的“兰台七御”。这7位先贤声名赫赫,足令人仰慕。孙氏一门还走出吏部郎中孙瑛、山西参议孙芝、南部司狱孙一谦等名宦。其中孙敏、孙用二人,《福建通志》都有传略;孙一谦的功绩明史有纪要。据史料统计,北宋以来,孙氏一门出了28名进士、80多名举人,真可谓“声名鹊起,人才辈出”。

新中国成立后,孙氏家族又培育出马鼻镇镇长孙旭光、副镇长孙功乐,他们为护林灭火因公殉职;还培育出乐施善举的旅美侨胞孙英、全国劳动模范桥梁专家孙汉、省劳动模范孙长利、福建省越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孝连等一批有声望的仁人志士。

孙氏家族的育才之道不是偶然形成的,是有其机缘的。盛世华年,孙氏“七察院”在历史上的成就,先贤的美德也得到很好的宣扬,给孙氏宗祠古老的风貌平添了不少现代的精神元素。于是,孙氏宗祠成为孙氏文化研究中心,被列为连江县文物保护单位、县先进文化祠堂。深藏在祠堂文化中的潜在意义,也悄然释放出一种无形的凝聚力。

2009年11月14日

走进连江龙门陈氏宗祠

时下,人们对根祖文化十分看重。它包括地缘、人缘、方言。而宗祠是容纳根祖文化的一个平台。连江龙门陈氏宗祠就是这样一个平台。

连江龙门陈氏宗祠,坐落在凤城镇816西路46号;由时任宛平(现属河北省)县令的先祖陈克守公长子箴倡议集资,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康熙五十二年(1713)陈均在旧址上续建。祠堂坐北朝南,宽15米,进深38米,两层三间,飞檐翘角,四周风火墙,间隔通弄,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高大的门楣上书“陈氏宗祠”4个大字,门两旁书写有“龙门派涌高千丈,凤邑祥钟毓九苞”的对联。两侧仪门前石狮、旗杆石、拴马柱和上马石。正厅门屏挂有明南京兵部尚书吴文华书赠的“世胄深长谱称孝志称廉垂光日月,科名赫奕荀之龙薛之凤儳美风云”横匾。堂柱上书写着“孝子忠臣本是性分内事要须尽行得当、文经武纬都从心中生出试观所建何功”楹联。屏后为天井,过天井上五级踏步,即达四扇三间宽敞明亮的大厅。前廊全石铺就,绕过正厅侧门即后厅,厅后“永济堂”设神龛,原为八角双层楠木凉亭,底层为八角式亭座,现楼上楼下均为楼台式供座,两侧边厢亦设神龛,神龛供奉历代祖先牌位。两旁设有厨房、膳厅等。无论从外观或是内部陈设,都给人以沧桑感和厚重的文化氛围。

“不忘来处,不忘根本”。这是陈氏宗祠所要告诉族人和来客的一句话。陈氏开基辟地,定居凤城,繁衍后代,已经是悠远的事了。然而,历史需要传承,血脉需要延续。中华民族的基因需要深深植根于国人身上。这可能就是建祠者的原本初衷。走进龙门陈氏宗祠,细细品味其内涵,确有教化其子孙后代的循绳祖武作用。

首先,从“耕读传家”说起。由于陈氏家族对文化的重视,远的不说,明清时期,陈氏家族就走出了达官显贵35人。其中不乏中举者后登仕途的。祠门口的石旗杆就是最好的佐证。新中国成立后,陈氏家族已有学士500多人、硕士50多人、博士9人,高级工程师等专家学者小有名气。其中十世行医传人、著名中医专家陈宜根,首任连江县中医院院长,享受国家级特殊津贴,著有《中医儿科诊治要诀》等30多部专著,历任县政协副主席、省中医学会理事、宁德地区分会会长等职。他不但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家中辟一诊所,不收分文诊费为病者义务诊疗,几十年持之以恒,救死扶伤,声名远播。他善诗工书,曾任连江诗社社长,有《旅游吟集》传世,为连江卫生、文化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连江县人民政府授予“业精德劭”等牌匾予以表彰。

其次,口口相传的“一家三代,同日三道圣旨,诰命嘉奖”的美谈,更让人慎宗追远。陈元宪,字一章,号石溪,是陈氏第世,明弘治二年(1489)乡荐,授崇明令。据《福建通志》载:崇明边海,多积沙成洲,可作新田。邑有施氏、纽氏,皆豪族也。以争田斗杀,各聚众至千余,官捕急,惧诛,遂航海为盗。元宪至,谕以祸福,令复业。事闻,诏赐金币,擢临江判。会大帽山贼掠诸郡县,元宪遣兵讨之,多所俘获。有贩商五十余人,为贼胁从,太守疑为贼党,元宪鞫得其实,尽释之。其存心仁恕所至,人深徳之復,类如此。后迁云南提举,以亲老乞归。留有艺文数篇。展现一个卓然全心理政为民的形象。其外甥孙南京兵部尚书吴文华从《临江府志》名宦表中看到外祖离江“政通”10年,民犹思之,感触良多,亲书贤文念之。

陈钺,也是陈氏族人引以骄傲一位人。他22岁只身漂洋过海,到印度尼西亚东爪哇岛谋生,早期经营小本生意,后来开办“肆旦知”金铺,成为连江籍海外著名企业家。他爱国爱乡,急公好义,抗战时期,主动组织张铿冠等16人侨居印尼乡亲,献资860元,还有面粉等物资,支援祖国抗日,表示对国家和民族义无反顾的忠心。2004年逝世时,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大使、人民日报社还派领导专程前往吊唁。其长子、印尼泗水星光集团总裁陈宜团,担任中华总商会东爪哇分会主席、泗水侨光校友福利基金会主席、印中商务理事会副主席、泗水华裔联谊会副主席,子承父志,团结印尼商界精英,促进印尼和中国的友好往来和互利双赢,积极参与南宁、广州、包头等地投资兴业,事业有成,情系桑梓,身先垂范,组织发动侨胞,募得赈灾款200多万元人民币,支援“5.12”汶川灾区,表达侨胞的爱心。

品读陈氏宗祠,无语而感悟。不必去浩瀚的历史卷叠中寻觅,只要用心体会,就能在物化中多几分直感与顿悟。我想陈氏族人也是如此。

2006年7月25日

丁家祠堂随笔

蓼沿乡蒲边村南隅,有一座普普通通的丁家祠,50年前,这儿成了福州市建设山区青年志愿队集体之家。流光溢彩的史痕,乃是悠悠岁月的见证。4月10日,春暖花开,我来采风,思绪迅疾地融入情感的氛围中。

到蒲边来的客人,览胜丁家祠——追寻当年青年志愿队的足迹,已蔚为时尚。丁家祠门楼两层,正厅单层,建筑面积430平方米。绿树环抱,肃穆庄严,独树雄风,映透出明堂高远的不凡气势。在福州市建设山区青年志愿队40周年纪念时,祠前大门两旁“持笔从农献青春,投身四化献终身”的题词,唤起了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林兆枢先生对过往生活的追忆,字里行间流溢着“有志青年听从党的召唤,无悔人生在群众中成长”的拳拳情怀,展露了青年志愿队献身于人民事业的风采。

山风从远山近林潜跃,撩肩而过,晴空万里;和煦的春阳,照耀在丁家祠的外墙,璀璨温馨。瞻仰丁家祠,我心里总有一种崇敬的感觉。蓼沿乡党委书记杨文建,陪同我走进祠堂,边参观、边指点、边叙述、边议论。他触景生情,认真地讲解:那是当年毛主席语录、固定标语的宣传栏,那是志愿队员集体的食堂,那是志愿队员住宿的地方,那是志愿队员挑灯夜读学习的场所,那是志愿队员寄放犁、耙、锄头、扁担、土箕等的工具间……我亲抚岁月尘封的带些许模糊的器物,不知为什么,此时的我,竟对这座木结构、灰瓦顶、古土墙的丁家祠,萌发了浓厚兴趣,油然而生一种高山仰止的敬意。管窥志愿队走过的风风雨雨历程,丁家祠承载着时代所赋予的丰富内容,意蕴深远。

时光追溯到50年前,福州市建设山区青年志愿队,首批16位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在队长倪希锴同志带领下,积极响应毛主席、党中央的号召,怀揣建设山区的雄心壮志,毅然告别繁华舒适的城市,自觉地到边远、贫穷、落后的山区,与蒲边人同甘共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几度霜和雨,热血铸春秋,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篇章。志愿队员汗水浇灌贫瘠的山田,“高秆稻矮秆化”,频传“矮矮会作奶”的丰收喜讯;汗水浇灌沉睡的荒山,毛竹基地,春笋蓬勃,修篁葱郁,东垅山竹林,万杆栋材,直指苍穹;汗水浇灌在企业园地上,机声轰鸣,蒲边纸厂,成为当年蓼沿乡的骨干企业,碾米加工综合厂,方便了村民的生活和生产;汗水浇灌简陋的小学校舍,托起明天的太阳,让文明的种子在山乡生根、发芽。青年志愿者在奋斗的平台上,重铸了世界观的含金量,各具特长,尽展灵智,实践着人生与历史,人生与现实,人生与自然,人生与社会的磨炼,开创了让人刮目相看的业绩。

同类推荐
  • 李银河:我的心灵阅读

    李银河:我的心灵阅读

    《李银河:我的心灵阅读》是李银河一生的读书心得,其中包括观影和阅读的心灵感悟,结合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写成的心灵物语,其中有十余篇文章被博客首页推荐,每篇的文章中,李银河都融入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性学观,对理解李银河的爱情和人生都有画龙点睛的意义,她与王小波为什么终生无子,李银河怎么看待出轨,怎么看待性欲等等,李银河的一生靠阅读支撑,选择阅读时候,也是谨慎异常,每本书和每部电影都堪称经典,这也是亮点之一。
  •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上册)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上册)

    上世纪80年代,有识之士提出了现当代文学的整体观问题,并力图贯通曾被政治意识形态“阻隔”的现代与当代文学的历史。“整体观”或者“20世纪文学”的构想是带革命性的,它使现当代文学史的写作掀开了新的一页。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却发现,在获得了一种宏观学术视野的同时,或者在被输入了一个新思维框架的同时,我们并没有真正获得如何“贯通”和将整体观“具体化”的途径,整体观也还没有真正渗透进文学史的骨骼和血脉之中。因为我们需要追问:究竟在哪些重大问题上,现、当代文学原本就是贯通着的?对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来说,这就形成了一个有待于不断发现的学术空间。
  • 梦醒时分(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梦醒时分(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文人的骄傲

    文人的骄傲

    卢一心编著的《文人的骄傲》内容介绍:天空上同样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叫银河或者天河。神通过这条河观看大地的原形。我猜想,那里附近应该同样也有草地和牛羊,包括青蛙和萤火虫等,反正大地上有的天空上也应该有。否则,神又如何生存,未来的人类又如何在上面安居?可见,天空原来也是大地的另一座家园,或者说,大地只是天空的一张床铺而已。但无论如何,神是从天上往下看,而人是从地下往上看。这样一想,神也是人,人也是神了,无论是从天上往下看,还是从地下往上看,人神都是一样的。一起来翻阅《文人的骄傲》吧!
  • 孤旅

    孤旅

    这部诗集着意内在情思的直白坦露,并蕴含着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高扬的生命意识,长于用平实的生活语言暗喻哲理,又以意象符号创造艺术意境,因之这些诗超越了繁复的意象而实现了更高层面上的语义简约,使之成为淡泊诗人独抒性灵的精神自传。
热门推荐
  • 在梦里坠落

    在梦里坠落

    一个梦,一段记忆。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以梦为生,以梦为食;有的人沉迷在梦里,不愿醒来。因为一个梦,小尹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黑暗逐渐颠覆光明;也是因为这个梦,她打开了封存已久的记忆,那个遥远的秘密再次浮出水面。古玉,幻术,食梦者,守护人,骷髅,狐妖......原来,这个世界有太多她不知道的东西。
  • 玄天画

    玄天画

    人生本就是一幅画,画中或波澜壮阔,或一路坦途,陈池用坚强的笔画下了最绚烂的一笔,就算失去一切又怎样,我自有我的精彩
  • 逆鳞盒

    逆鳞盒

    一朝穿越,泪眼汪汪。你穿越就穿越嘛,可是穿过来就满门抄斩几个意思?!家破人亡带个小丫鬟满世界乱跑,你以为我愿意?什么你说我活不下来,?劳资今天就在这里,白手起家给你看!!!去他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去他的三道九流三从四德。我不管,我就是要做生意,做大生意,做成商业帝国!!我长的不像个女人?那又怎么样,我翩翩公子俊朗无双,上能撩妹下能媚眼如丝。总之你让我穿越到这个听都没听过的朝代就是为了让我改变男尊女卑的观念。哈?当年抄家灭我满门还有内幕,我身上藏了个惊天大秘密。诶,你等等,说清楚再走.....(可怜巴巴被撒泼的作者拖走)文风时而搞笑,时而严肃,至于为什么,咳,我先去问问周公(手动再见。。。)
  • 【姻缘记】之卷一:选亲记

    【姻缘记】之卷一:选亲记

    风府当家要成亲了,她是新娘。不,说漏了,是新娘的候选。既然是候选,她当然不可能是唯一的候选,在她前面还有两位论出身、论家世都比她出色许多的皇室郡主和相国千金。所以,她是新娘候选之一。对,三分之一。但她还是答应了爹的要求,去洛阳风府走一遭。不为攀上北方首富的高枝,就为爹的一句承诺:若是风家的主子看不上她,她就自由了。在婚姻与自由之间,她更喜欢自由……风家的主子啊,您可千万别看走眼了……P.S.《选亲记》是06年我以“无悠”的笔名发表的第一部作品。
  • 重回强者路

    重回强者路

    帮会广场上,一个仆从在一旁尖声细语的喊道:“恭迎帮主登位!”台下十万天下会帮众顿时伏倒一片,齐声喊道:“恭迎帮主,帮主万岁万岁万万岁。”坐在龙椅上的秦文一招手:“众弟子平身!”“谢帮主。”台下十万天下会弟子哗啦啦的站了起来。秦文问道:“本座最喜欢的那本《重回强者路》更新了没有啊?”一个小弟了站出来,拱手说道:“回帮主,《重回强者路》已经三个月没有更新了。”“哦?为什么呢?”秦文皱着眉头问道。“回帮主,因为读者太少了,作者罢工了。”秦文一听,顿时佯怒道:“那还不快给我去找读者来!”台下弟子被吓的瑟瑟发抖,哆嗦着说道:“是,帮主,属下这就去找!”“叮,天下会帮主秦文邀请你观看此书,是否点击进入?”
  • 噬天荒神

    噬天荒神

    惨遭暗算,身体被人吞吃,灵魂又要被阎王吞噬?他不服!来到尚骨大陆,竟成为一颗蛋!一切的坎坷,注定了他这一生定不平凡!蛋神附体,龙王相助,现代科技也重重上阵,你不服?看我用现代高科技一炮轰死你!踩神仙,破天空,劈混沌,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 我的心你的血

    我的心你的血

    在漆黑幽静的森林深处,悬崖上有一座阴森的古堡,苍白的月光将古堡光洁的砖墙照的雪亮;古堡周围只有蝙蝠在空中无声的滑过,远处不时传来猫头鹰歇斯底里的哀嚎。古堡内的地下室的大厅正中白玫瑰围绕的是一口漆黑镶金边上宽下窄的六边形棺材,四周挂着印有黑色六角星的白色幔帐。午夜时分,古堡里响起沉重的钟声,惊飞一片在古堡上栖息的乌鸦,发出难听的鸣叫。黑色的棺材慢慢打开,红色的棺布上躺着的一具面色惨白但有着无比秀丽脸的男尸,头发一丝不乱的梳向脑后,净面没有胡须,黑色的眉毛也经过精心的修整。一身黑色的燕尾服,白色的衬衫一尘不染,红色的领结中间是一颗硕大的红宝石。忽然他(它)睁开了眼睛,一双血红的眼睛……
  • 星恋之就是讨厌你

    星恋之就是讨厌你

    秋夕在危难前被红星秋迟带回家,与秋迟斗嘴的日子自然而然的恋爱,心里却总是隐隐不安。好朋友南泽成名后回国归来,在他痴情的表白下秋夕又会何去何从?
  • 抗战之极品神医

    抗战之极品神医

    抗战时期,大山深处医者世家的少年,出现在世人眼前。他医术高明,能治愈各种疑难杂症。他有勇有谋,游离于各大势力之中。他奋勇杀敌,为了不让百姓受苦。他神鬼莫测,耍的日本鬼子团团转。这便是抗战小神医叶天龙。
  • 校园青春期

    校园青春期

    大雪纷飞的夜晚,一个穿着很薄很薄的衣服,依偎在一个不知道名字的公园里面。他现在在想我到底回不回去,很多孩子到我这个年纪都出去打黑工了,而我却还在孤儿院....不行,我要出去,我要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