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69100000014

第14章 先贤礼记(3)

由于林森与青芝山有不解之缘。青芝山岭上留下他多副墨宝和摩崖题刻。林公馆前一屏悬石上镌刻有“不为米折腰”5个大字,公馆的门楣上的“常关”,木鱼岩上的“晚归”,及迎客石上的“佛在心头”匀属林森亲笔题写。这些手书意味深长,充分表明了他不为斗米而折腰的心迹。1934年,林森筹措到一大笔资金,把青芝寺修葺一新,并题了“前殿涌祥光,迨白马载经,声教千年方暨讫;名山开法会,矧青芝献瑞,神灵百洞尽皈依”一副对联。可以这样说,林森已将心志铭刻于青芝山。他还自诩为“青芝老人”,其主人翁心态可见一斑。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林森“慎终远寂”,把自己人生的归宿地修建在青芝山。在他健在的日子里,在青芝山修筑了一座“林森藏骨塔”。可惜的是,他却魂兮重庆。相传“林森藏骨塔”里并无骨所存,而只是一座空冢而已。然而,林森对青芝山的钟爱之深沉,无与伦比。

林森,闽侯县尚干乡凤港村人,早年深受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在上海组建福建学生会,响应同盟会并积极开展革命活动,深得孙中山先生器重。1943年8月1日,林森因车祸不幸辞世。国民政府为他举行国葬,中共中央发来“林公领导抗战,功在国家,慈闻溘逝,痛悼同深”的唁电。1979年,中共中央对林森功过重新评价,认为他是“著名的老一辈革命家”,“为中国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中国共产党是不会忘记的”。

驻足林森公馆前,我觉得在感受馆中的主人公令人尊敬、爱国爱乡、叱咤风云等感人故事的同时,通座公馆彰显一股自然气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让我恍惚间觉得这并非一座固有的故居,而是一篇寓意深厚的人生传记。

“名昭海岳千秋永,情协讴歌万姓同。”这是于右任先生写给林森的一副楹联,如今还张贴在林森公馆里。睹物相思,人们相信:一个爱祖国山河的人,也一定尽心尽力为之奋斗终生。林森就是这样一位爱国者,一个伟大的政治家。

林森的名字与青芝山一道万古长存。

2010年1月28日

种在石缝间的香樟

风景秀丽的青芝山东南面的石缝中长着一棵香樟,树冠遮天蔽日,四季常青,树干粗壮足足三人合围。这株香樟是原民国政府主席林森亲手种植的。

林森(1868-1943),闽侯县人,原名林天波,字子超,号长仁,对青芝山情有独钟,自号青芝老人,别署百洞山人、虎洞老樵、啸余庐主人。当年的青芝山虽然山有名洞,名贯东南,但山上缺少树木,因而也缺少生气。针对名山这一缺陷,“性好农村园艺”的林森,产生了植树造林美化青芝山的想法,并付之行动。1926年,他从当地蓝田乡请来育种农工,在青芝山播下了一批树种,栽下了一片松、梅、榕、桂等树苗,使日后这座山成了马尾松的世界,成了绿树荫蔽与奇石遍布的名山。

由于青芝山多是石头,林森因地制宜,主张在石头缝里做文章,也就是充分利用石缝空隙种树种果。他从外地带回香樟树苗,有的就种在岩缝间,培土浇水。他离开青芝山后,还嘱人细心加以照料。那株岩樟一天天长大了,成了参天大树。虽然林森从此不曾亲见这棵岩樟隆起山的脊梁,长成参天大树的模样,但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他是了然心中的,岩樟也永远镌刻在这位“青芝老人”心间。

真的,岩壁瘦骨粼粼,没有多少土壤,然而,岩樟毕竟是有能耐的。它当初幼小的身躯,在遭受一次又一次风雨洗礼之后,仍能挺起那高傲的头颅,磐石非但没能让它消沉,风霜雨雪没把它压倒,反而促使了它执着地升华。耐旱、耐脊、耐寒,平民化、大众化。岩樟倔强性格和真诚品德,跟大山一样,令人钦佩。也许,宁静安谧,与世无争的青芝山野,反而激荡出岩樟胸中的浩然之气,使它原本就与世无争的胸怀更加坦荡。

如今,沿着青芝山峰回路转的古道拾级而上,向古色古香的林森公馆方向走去,穿越“不为米折腰”的叠石隧道,人们就会闻到随风飘来的樟香,再往前走一段路,就会见到“一棵两膀”生机盎然的大香樟。见到了大香樟,那个“石头缝里长奇树,绿阴底下好乘凉”的美谈转眼变成了现实。

是的,青芝山,偌大的风景区,一座悠久静穆的青芝寺,几条曲径通幽的山道,七八片林荫修竹,还有裸体岩琳琅满目的景观。离香樟咫尺之地,是著名的“啸余庐”、“一线天”、“桃花洞”与“三友岩”。显然,这棵硕大无朋的香樟已与周遭的景致融为一体,形成一帧美妙的风景。在这里,山风扑面,林涛贯耳,香气浓郁。密密匝匝的樟叶,挡住烈日,一派阴凉清新的世界,给人一种幽美而灵动的韵致。

大凡“一座山与名人连在一起,就成了不朽名山;一棵树与名人相联,也就有了永久的生命光环”。由林森亲植的香樟,令许多人慕名而来。一天,海峡东岸几位青年人,来大陆观光,得知青芝山有这么一株香樟,特意上山观赏。他们近距离地仰望着大香樟,感慨地说:“见树如见人。岩樟那么高大,那么香绿,那么苍劲,就如见到当年在重庆坚持抗日的林森先生一样,让人睹物思人。”是的,多少年过去了,人们一提起青芝山上那棵大香樟,仿佛便有一股香气袭来似的,让人对林森肃然起敬。对林森的评价,正如他逝世时中共中央唁电中所云:“林公领导抗战,功在国家。”林森与香樟一样,名气依然,风采常在。

大香樟不仅高大挺拔,而且盘根错节。那青筋般的树根,仿佛能喝令两边的岩石让道,活生生地将山岩撕开,那种坚强,那种无畏,那种日积月累,展示出了势不可当的进取精神与“水滴石穿”的顽强意志。柔根强势,是它给人的一种启悟;“根深叶茂”,是它给人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遭遇挫折或心烦抑郁之时,不妨到青芝山去,到大香樟前,静静地坐一坐,默默地想一想,或许不用太久时间,心结就会打开,郁闷就会散去,气定神闲,淡泊坦然,精神重生。

2010年11月28日

萨镇冰在西溪

一座山,一条溪,一旦与名人联系在一起,它便闻名遐迩,甚至不朽。连江的西溪就是其中一例。

西溪,本是名不见经传,默默无闻地在连江贵安西部层峦叠嶂之中,不知流淌了多少年,走过了历史洪荒,走过了日出月落,走出了曲曲弯弯,伴随着的只是两岸青山鸟鸣,白云霭雾,寂寞山林。虽然,这里有清澈的流水,有丰富的物产,有数不尽的野味,有如画般的风景,还有热情好客的乡民。然而,“深藏闺中人不知”,还是无闻于世。

到了民国,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西溪寒酸、寂寞、闭塞的窘境,她仿佛得到了女娲补天的遗石,一下子灿烂了起来。

据说,有一天,东塘黄花岗生还义士吴适与汤岭文人游澄源,在交谈中无意提及曾任民国海军总长的萨镇冰,逼于时局动荡,打算退隐的近况。两人都嗟叹世事多变。游澄源突然想起曾经游览过的西溪,觉得那里很适合名人归隐。于是,便将山明水秀的西溪介绍了一番。说者有意,听者亦有意。吴适是辛亥革命元老,与萨镇冰交往甚密,一天心血来潮,特地去拜访萨老,力荐西溪,试探萨老意向。没想到,正中萨老下怀,他欣然同意前往隐居。

于是,大山迎来大隐,小溪迎来了知音。萨老随即率领数十人,结庐西溪。这位历史名人,自从马尾船政学堂毕业后,纵横驰骋军事舞台,戎马生涯半生,在光明与黑暗的较量中,沉浮不定,在“闽变”事件中,奋举抗日反蒋的义旗,最后落败。心灰意冷的他,最终选择退出历史舞台,做个隐者。就是他这个选择,成就了西溪,成就了西溪为世人所知。可以这样说,萨老走向了归隐,西溪名字却走出了大山。

萨镇冰来到西溪,深深为这个世上罕有的宁静而心安意得。他平日流连山水,淡漠世事。他觉得做一个人不能愧对好山佳水,应当为它增光添彩。于是乎,他决计进一步绿化西溪,创办林场。萨老为实现这个夙愿,托游澄源购置从铁炉坑至松柏坑,南北纵横4公里的山地,且一文不少地付清购地款及地面物赔偿费。他知道土地是百姓的根本,不能亏待老百姓。这是他的为人处世的风格,也是他心装着百姓的作为。当地乡民,听说萨老要建林场,而且绝不强买,都乐意把荒地让出。

萨老要建林场的消息一传出,连日来,西溪来了好多“不速之客”,他们都是附近乡民心甘情愿地前来林场当义工,帮助开山修路,垦荒造林,忙得不亦乐乎。转眼间,白云深处有了人家,一座“土楼”依山傍水而筑,成了林场办公宿食所在地。荒山很快种上了松、杉、枇杷等果树苗木。萨老做事不糊涂,从开工之始,到林场初成,他交代人把义工的劳动工日一一记下,继而拿出私人积蓄一五一十地发放工资。时至今日,贵安一带百姓中仍然流传着这样一个民谣:“萨老萨老,隐居气豪。善待百姓,不欠分毫。”

萨老在西溪的日子里,生活过得十分清贫,他从闽都往返,从不骑马,也不坐轿,更不乘船,常常着墨灰色长衫,脚穿布鞋,跋山涉水,态度谦和,平易近人。一次,路过贵安汤岭见到旱灾严重,稻田缺水,作物干枯。面对如此大旱,他便自掏腰包,资助群众“修渠道,引溪水”,灌溉农田,惠泽桑梓。萨老关注民生的美德,从此在汤岭传为佳话。

有一回,萨老劳累病了,汤岭的乡民都来看望他,还带来些许土特产,诸如鲜鸡蛋,鲜水果等聊表心意。乡亲的深情厚谊他领了,而礼物却拒绝了。

萨老在西溪创办林果场,正值他古稀之年,地方名人贤士、准备为他筹办七秩寿诞,他断然谢绝。事后,有人以不同方式,送时新的布料、新鲜的羊肉、活生生的淡水鳗、土生土长的鸡鸭、家酿美酒等,也都被他婉拒家门外。严复曾在《萨军门五十寿序》中称他:“身治海军十有余年,无寸椽尺土之储。”天增岁月人增寿,依然看到他的廉政风范。人们说,西溪有幸,有幸引来一位道德高尚的名人;西溪有幸,有幸留下了一段名人佳话。山水本无语,草木写春秋。西溪有了萨老,人文添上了一笔浓墨重彩。

在萨镇冰创办林场期间,常与汤岭文人游澄源等赋诗吟对。澄源赋曾写下折枝诗:“夜朴敲残深巷月,风帆冲破半江烟”;“飞花有泪风和雨,明月无痕雪漫山”。萨老则也写折枝诗:“残灯到晓谁重剔,团扇知秋我自存”;“忘怀富贵心常乐,从事勤劳志益坚”。诗言志,从萨老的诗句中,不难看出他淡淡的乡愁,深深的国愁。每当风清月朗的夜晚,徘徊溪畔,一位长者的身影总让溪水呜咽,山岚低回。

西溪记住了萨老,萨老音容笑貌也永留西溪。

2009年6月16日

浩气长存棋盘堂

瞻仰棋盘堂,独自思考,那些以往革命的传奇故事,就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播放。

这些似梦还真的故事,不仅触动我感情的心弦,更是让人感到情节之间隐隐约约有着一种玄机,或者是一种难以割舍的道之情缘。

那时江南古镇透堡的西北隅,坐落着一座道教圣地棋盘堂。巍巍炉山下,竟秀出一幅古朴淡雅的水墨画,一条凤溪从苍茫的远山中飘出,一片高低错落的土墙、木屋、瓦房,沿弯弯曲曲的溪岸蜿蜒聚拢,星星点点似的,闪耀在历史长河的天空。

棋盘堂,原名祗园堂。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黄建西募建。为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建筑,两进殿堂,中间隔天井。天井下,一座小巧玲珑的拱桥,把桥下长方形的放生池分为东西两半。棋盘堂面宽不及17米,深不过27米,高不足6米,但在温柔的棕黄琉璃瓦下,在双龙戏珠屋脊两头翘起的象征意义里,在东西火墙围就的格局中,凭借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抬头三尺有神明”,棋盘堂的天空是高远的。后厅神龛主祀玄天大帝,左边祀“武圣”关云长,右边祀临水夫人陈靖姑塑像,栩栩如生,威严仁慈,不期而遇,似乎悄然感应革命党人,萌生一种安适感,不经意间融入一种难能可贵的道缘。

就是这样一座看似不起眼的道观,名不见经传。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透堡郑思肖后裔郑瑞声及西门街黄忠炳、王灿登等曾在这儿摔碗割血盟誓,成立“广福会”秘密团体,血气方刚的革命党人,后拥吴适为“大哥”,更名“光复会”,革命党人很快扩大到300多人。随后以吴适为首的连江光复会,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一个革命团体。这些有志青年,从此跟棋盘堂结下了风雨同舟的不解之缘。

站立棋盘堂廊前古井旁,井水四季涌动,领略小桥流水人家的韵致,一种向上的精神油然而生。“曾经沧海难为水”,“半缘修道半缘君”。无论霜天雪地,还是骤雨初晴,从县城、东湖、丹阳、潘渡、长龙等乡村来的光复会员总像樊笼的小鸟,恨不得长出一双翅膀,飞出低矮的屋檐,冲向还处于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棋盘堂。他们风里来、雨里去,出没这个简陋而又原生的棋盘堂,在他们的心目中,棋盘堂是他们遮风避雨、修身报国的好去处。这些勇士,常常赤着脚板,跋山涉水,披星戴月,去踩踏那坎坷不平的山路,把一颗颗炽热的心引向充满希冀的明天。

同类推荐
  • 康藏谜境

    康藏谜境

    青藏高原从西往东,横断山从北朝南。两大自然实体相遇,形成了举世瞩目的康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独特的气候条件,再加上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南来北往,东去西迁的走廊。于是,留下了无数与自然有关的、与人文有关的众多谜一样的问题,从古到今,人们都在努力解释、回答,但是,依然有好多谜团期望得到科学合理的解答。康藏谜境集中了几十个人们接触到的、或没有接触到的问题,希望引起人们的兴趣,让这些谜一样的问题能够有人站出来给出答案。
  • 一八六七年日记

    一八六七年日记

    这是第一次用俄语出版保存下来的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日记的全文:第一本和第三本日记是U.M.波舍曼斯卡娅翻译的,她准确再现了速记原稿的内容。第二本采用的是保存于俄罗斯国立文学艺术档案馆里的安.格.陀思妥耶夫斯卡娅(以下简称安.格.陀)本人的翻译稿。
  • 草庐漫话

    草庐漫话

    本书写了甲子七月之初,爱子溺水亡命。他用十二岁的稚嫩身躯,在我心上划了一道血泪奔流的新台湾海峡。顿失骨肉的巨大哀伤与痛楚,似一场无法预期的山洪爆发,将我身心吞没。老辈人用“是儿不死”这些老话儿一遍遍为我的心灵的创伤包扎止疼。好不容易,我才从泪眼模糊中回过神来,我清楚,为了雪压双鬓,垂垂暮年的双亲,还有早已木偶般发呆的妻子,自己必须要振作起来。我咬咬牙,把爱儿往昔影像,一股脑压进了深深的记忆底层,决心不再想他。在人生最难熬的一段岁月里,我拼命读书,试图从书籍中寻找我灵魂的寄托与安慰。
  • 搬光阴

    搬光阴

    这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感触的用心写作的人。他的诗歌简洁朴素,用词谨慎、节制,不夸饰,不故作惊人之语,这让我猜测他的性情。如果说“人诗合一”的状况果真存在,他的文字就是他的经历,就是他的人生感受。
  • 晚风集(卷四)

    晚风集(卷四)

    殷谦散文作品精品合集。其中不乏犀利的批评,怡人的观点,明智的思想。这五部作品从人生的各方面都有所涉及,或者通过故事,或者通过评论,形式各种,但可见作者独特的心境,让我们受益匪浅。
热门推荐
  • 相公,慢走不送

    相公,慢走不送

    被从小一起长大亲如姐妹的任务伙伴在背后捅了刀子。惨死在姐妹的手中。醒来之后却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古代,成为了云府的二少奶奶,睁眼一抹黑。听说她相公不喜欢她,成亲当日便逃了婚。听说她性子软糯,过的连府里略有些脸面的下人都不如。听说她的小姑子总喜欢有事没事的找她麻烦。这些都不算什么,就连逃婚的某少爷一回来就威胁她要和离。这要还能忍,她就不叫孟雪染!一个个的都当她是包子,任人拿捏是吗?哼,咱们走着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龙九幽一世人生路

    龙九幽一世人生路

    九幽一世人生路讲述了一个少年家族出身自幼丧母因为一些事情被交托与奇人抚养十年。十年后的九幽回到家族开始了一段传奇人生。有情有爱有人生或痛或伤走人生怒闯阎罗就有地只为一人十年梦中情。起点首发。还未签约
  • 圣灵天心传

    圣灵天心传

    天心破灭,混沌始开,太素无量,转生阴阳。乾坤初定,真灵潜藏,生杀消长,自有衡量。万里独行的恐怖魃灵、遇坟而哭的修道奇才、自我放逐的道宗巨擘、隐迹藏形的圣灵遗族……天道有常,红尘无常,必知舍弃,方能执着。
  • 灵尊曲

    灵尊曲

    一人得道千魂净,一人成魔万骨枯。修灵者,成佛成魔,只在一念之间。而这一念之间,却让整个大陆动荡不止,生灵涂炭.....面对为爱成魔的哥哥,他该如何抉择?
  • 夜武逆光

    夜武逆光

    天地万物,由生入死,由死而生,天地间,生与死,轮回不止,吾愿以死逆天地,笑天下,破苍穹,逆轮回,且看少年陈风如何破逆天地,笑傲苍穹。
  • 柯南之樱之守护

    柯南之樱之守护

    少年天才发明家樱井零通过现代科技穿越到了柯南世界,运用自己的智慧和众多发明和黑衣组织斗智斗勇!CP:【樱井零;宫野志保】
  • 鬼道神录

    鬼道神录

    张明乾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他没有本事,在职场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工作。因此,在家里都呆了好几个月了,期间张明乾的父母为了张明乾的工作经常与他争吵。有一天晚上,张明乾与父母又为工作的事情而争吵了,于是他就想要出去透透气,可就是这天晚上出去透气的他,撞到了自己从小的青梅竹马。随后,他们又遇见了许多奇怪的事情,张明乾还得到了地藏王菩萨流传下来给他的东西,在即将得到东西的时候,他却整个人脑袋一晕,在醒来后的他,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异世,自己也变成了个天生残疾、丑陋的废物,可就是这个废物却在异世书写了他自己的传奇...............
  • 御毒问天

    御毒问天

    他炼制的毒可毁天地破坏轮回,为天道不容;他饲养的蛊可成人型与世争锋,成魑魅魍魉;他时间拮据,一日耗百年寿命,不得不与天争命苟延残喘。他性情中人,三年守花香之约,需得以废心之躯夹缝求生。一切从见到那一张白纸开始。
  • 蜜恋99天:校草我们分手了

    蜜恋99天:校草我们分手了

    妖孽校草被甩了,还是初恋。据说长得还不咋地,nonono。人家也是绝世美人,精通化妆术,装傻术,报仇术,侦察术。不过,这些在妖孽校草面前没有任何作用。分手后再相遇,妖孽校草表示,不会再放过你了。……………………………………………………美人表示,没空谈恋爱,人家要报仇。妖孽校草:仇人已解决,快到怀里来。
  • 清纯小妹爱上我

    清纯小妹爱上我

    咳咳,林宇接了一个什么什么鬼奇怪的任务,然后呢,遇到了一个小妹妹,把她在怪蜀黍的骚扰下解救咯。小女孩不感谢,居然还一副讨厌他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