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62200000003

第3章 想要入宫先选秀(2)

初选通过了的秀女,称为“记名秀女”,也就是登记造册了。这记名的时间一般为五年,在这五年中,该秀女是属于皇家的财产,不能私自聘嫁的。除非在复选的时候被淘汰了,那便重新拥有了自由之身。不过,也有一类人就非常倒霉,身为应选女子,已经被选中了,但迟迟没有机会参加复选,以致记名之期已过,那就自认倒霉吧,因为按规矩,这样的女子只能终身不嫁了。

你要说规矩太苛刻,没有人情味?或者法不外乎人情,关系到位还是有例外的?那可不一定,且看乾隆年间,两广总督玛尔泰女儿的事例便可一窥全豹。不知道什么原因,玛尔泰的女儿年逾十七却从未入选,这大闺女候在家里,宫入不得,人嫁不得,玛尔泰老爹着急啊,于是上书乾隆皇帝,希望皇帝能开恩,让自己女儿得以嫁人有个归宿,没想到乾隆皇帝将奏折一扔,即命人传话,把玛尔泰大大申斥了一番。请求也就自动驳回了。你看,这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爷,着实不愿在女人的事情上坏了规矩。

这初选过后,便是复选。这次呢,就是由皇帝以及皇太后亲自来挑选了,如果皇帝已经大婚了,那么皇后自然也要陪伴着皇帝共同来为自己挑选“情敌”。这个过程其实比较简单,一般选上来的秀女,轻易不会再淘汰出去了,因为她们即使长得不怎么样,也算是有品德有门第的,各方面外在条件都基本符合,皇帝当然也不愿因为不喜欢哪个女子,就轻易地要去得罪她背后的庞大家族,毕竟,皇帝也是要靠群臣支撑的。

那不喜欢怎么办?好办啊,指婚给亲王就是了。这样既不难为自己的眼光感受,也做了个顺水人情。

当然,这不同的皇帝当朝的时候,选秀的细节上面也还是会有差别的。很多位皇帝也会不辞辛劳地在秀女入宫参选的时候,就坐在体元殿中,故作神秘地眯着眼睛,干着留牌子,或者撂牌子的“勾当”。

那么这一年选一次的秀女又是什么情况呢?

这次波及的范围就要广一些了,主要是为了增补后宫的工作人员,因此秀女可以从内务府所属的上三旗中挑选包衣人家的女子。这些女子自然没有资格让皇帝亲自来挑选了,要求也低很多,只要年满十三,不瘸不残,长得不要那么抽象的,一般都能入选,反正进宫也是做宫女伺候主子。

不过,当什么样的宫女,伺候哪位主子,命运都会出现极大的差别,如果伺候一位出镜率较高的主子,那么接触皇帝的机会也比较多。大家都知道,皇帝都是花心的嘛,即便心不花,眼也是花的,说不定哪天醉眼蒙眬地就看上嫔妃身边的小宫女了,搂过来一番临幸,这小宫女很可能飞上枝头变凤凰,要是再一朝得子,说不定还能凌驾于曾经的主子之上呢,所以这宿命的事情,谁都说不准。

如果,没有得幸于皇帝,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算是一种幸运,因为只要平安熬到二十五岁,便可以达到“退休年限”出宫去嫁人了。不过,也不要高兴得太早,这也是纸面上的规矩。宫女在深宫中的命运是外人所想象不到的,想要出宫,那也得活得到这个年岁呀……个中凄凉,我们放到后面再慢慢说。

端茶倒水洗衣服做饭,骂不还口打不还手,这些事儿也得有人做的 | 宫女选秀和分配

前面说到这一年一选的秀女,是从内务府所属的上三旗的包衣中挑选。什么是“包衣”呢?这是个音译词,其实就是家奴的意思。“一代为奴,代代为奴”,这在封建社会,是铁的定律。因此,奴才家的孩子,也要送进宫里当奴才。

一开始呢,大家都遵从祖制,不管是皇后,还是伺候人的奴婢,统统以“选秀女”的方式入宫。可是,这秀女和秀女之间的政治地位是截然不同的,后来为了区分,到了清朝后期,包衣三旗的女子入宫就不再成为“选秀女”了,而叫作“选宫女”,或者是“引见包衣三旗

使女”。

你肯定会说了:“谁愿意进宫当奴才啊,要我选,肯定只选择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后!”可是大小姐,天底下要是人人都能当皇后,这皇后也就没什么稀奇的了,皇后只有一人,而后宫女子千千万,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命,也是挣扎不得的。即便你真的荣登皇后宝座,难道身边不需要人伺候吗?难道不需要有一两个忠心耿耿而且耳聪目明的宫女替你办诸多踩界的事情吗?再说了,你这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要是出身名门,自然也是成嫔成妃的命,可宫女她本来就出身低微,而且很多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这孩子入了宫,不但能省下家里的口粮,而且年满二十五还能带着点微薄的银子(十两)回家,这对家里也是一种贡献(美好的愿望),因此很多人家还是愿意把女儿送进宫里当宫女的。

于是,宫女不可小觑,咱还是得细细认识认识。

先说说选宫女这件事情,它同样由内务府负责,这里头也是有一系列程序的。

首先,要由盛京总管内务府会计司负责制作备选宫女的花名册,然后排单进呈。待到京师行文的时候,便齐聚京师备选,这进京所花的车马费,则由广储司派发。

你不要觉得只是选个宫女进宫干活儿,无所谓其他,只要手脚齐备且利索就行了。咱大清可是讲究的朝代,宫女也需要根红苗正,尤其是侍奉那几位重要的主子的。光从采选的规矩中就能看出端倪。

这备选的宫女要求必须要穿正装,即她们的旗装,“时俗服饰”,也就是说汉人的那种宽衣大袖子的衣服是不准穿戴来参选的。好,这采选时间到了,备选宫女们就得齐排排、精神抖擞地在顺贞门外站好。这时候,国家公务员出场了,他们有的负责在神武门内朝房两旁拉好绳墙,有的负责维持秩序,有的负责点名,让备选宫女们顺着绳墙排好队,虽然人多,但步骤有条不紊,绝不会混乱。

在这个同时,送这些姑娘来的车子和她们的家人都排队在神武门外等候着,没被选中的女子就可以出来直接回家了,当然,这回家之前也得守规矩,车有车道,不走回头路,车子排好队往出走,谁也不许插队往前跑。

这选宫女的第一关,实际上门槛并不高,只要你不是眼歪嘴斜、缺胳膊少腿、说话不利索的,基本都能被选上,可话又说回来了,被选上宫女有什么可稀奇的呢,注定半生苦楚罢了。

这一道关过了之后,才真正知道这深宫内院的可怕。首先,新来的小宫女们都要参加考试,“试以绣锦、执帚一切技艺,并观其仪行当否”,考试及格的,留宫录用,考试不及格的,那就不好意思,出宫去吧。

出宫去的命运如何我们暂且管不着,先说说这考试及格了的。你读书的时候,暑假前的那次考试及格了,是不是就意味着升级啦?在宫女这里也一样,初级的活计会做了,就要升到中级,“教以掖庭规程,日各一小时写字及读书,写读毕,次日命宫人考校,一年后,受以六法”。这些参加学习的孩子中,成绩较为优秀的,就有机会当上班干部了,在后宫中我们称为“女官”。

不过在此之前,还有很多事情要完成。

首先,你入宫了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剃头洗澡。宫里人避讳,很怕你把什么虱子、跳蚤,或什么传染病的带进宫里来。这次剃干净了之后,才能慢慢把长发蓄起来。

其实,这学习也是件非常艰苦的事情。先说这授课老师,那都是宫里面的老宫女了。经验和脾气都是“满血”状态。她们属于什么情况呢?基本都是年满二十五后,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出宫,而注定一辈子得待在宫里的人。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人并非表现不好,被惩罚留在宫中的,而是表现非常好,深得这个或那个主子喜欢,特别“赏赐”留在宫中的,这可是“厚恩”哪。

不过在这些老宫女心中,并非都是心怀感念的。你想啊,年轻时候苦苦煎熬,忍气吞声忍辱负重,小心谨慎地活着,攒了不多不少的嫁妆,满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却在二十五岁时灰飞烟灭。从此不再想宫外之事,只能想着怎样继续在宫里好好活着了。自然是憋了一肚子的委屈和愤恨。现在呢,有一批少不经事的小宫女交到手中来调教,端着自己活那么久的实战经验,再加上长期压抑到已经扭曲的心,试问有哪位姑姑会是慈眉善目的?动辄打骂那是常有的事情。何况,她们本来就是要教新来的如何去伺候主子,在没接触到主子之前,先得把她们伺候舒服了吧!

不过这些姑姑虽然大多脾气都很差,但“严师出高徒”,调教出来的宫女也都算得上机灵懂事,未见主子面,就能把各宫主子的脾气性格、个人喜好摸个八九不离十,这就避免了以后因为伺候不好触怒主子而带来的生命危险。如此看来,姑姑虽可恶,却是你“后宫生存法则”的第一任导师,如果没有她们,不知道要枉死多少不谙世事的少女。

新来的宫女过得了姑姑这关,基本就可以上岗服役了。

史料曾有记载:“乾清宫置夫人一人,秩一品;淑仪一人,秩二品;婉侍六人,秩三品;柔婉十二人,芳婉二十人,俱秩四品。”这些人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可是到了咱大清,因为有了“内务府”这个机构,实际上宫内的人事、财物、礼仪以及众人的各类杂事都由他们管,女官这个职务就没有多大实权了,可谓形同虚设。

可是,在宫女之间,依然存在着非常严格的等级划分。你要是学习成绩好,而且人也长得灵光,那有可能会被分到有地位的主子那里,比如皇后、皇太后或者贵妃什么的。要是呆呆笨笨的,可能就被分到劳动单位,比如浣衣局、辛者库什么的,那都是干体力活儿的地方。

你可能会觉得“不屑”,“这有什么嘛,地位越高的人,不是脾气越大,越牛气,越难伺候吗?所谓伴君如伴虎,不如躲得远远的,干点其他活路熬到能出宫的日子多好!”可是“狗仗人势”这句话是怎么个意思来着?好吧,也许这么说有点不好听,那咱来点文雅的,比如“背靠大树好乘凉”,意思就是你要是靠上了一个地位高的主子,你自己出门的时候也风光,办什么事情的时候也便利,很多人都要看你的脸色行事,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不得不说是四角高墙内唯一能让人有存在感的方式了。

按照宫里的规矩,地位不同的主子,身边宫女和太监的编制是不一样的。在康熙朝就立下了规定,皇太后配有十二名宫女、皇后配十名、皇贵妃和贵妃都配八名、妃嫔配六名、贵人配四名、常在配三名、答应配两名。虽然宫规典制上是这么规定的,但实际上并没有如此严格地遵循制度。皇帝多宠爱谁一点,也可能多给这位主子派些宫女,生怕伺候不过来的样子。

那么这些主子身边的人选分定了以后,剩下的宫女就会被分配到宫里其他部门做活儿,这个分配活计呢,完全由内务府来负责。当然,在咱大清后宫,宫女的工作岗位是流动性最强的,谁要是稍微犯了点小错误,就有可能被主子责罚,扔到“洗衣房”去整日浆洗衣物。这还算是轻的了,万一触了霉头,替这个姑姑或那个太监顶罪,那真是死得冤枉又不得不死。

当然还有更惨的,莫名其妙就死了。比如在道光年间,“某夜,宣宗在乾清宫盛怒,厉声呵斥,立召值班侍卫王某入宫门,授以宝刀,令一宫监带至某宫第几室,于床上取一宫眷首复命,不知其为何事也”。这可怜的宫眷白白在睡梦中丢了性命,直到几百年后,也没人知道为 什么。

饶是如此,还是很多人争抢着想到地位高的主子面前伺候,所谓风险越大,投资回报率越高嘛。不长眼的可能因为这样或那样原因毙命,但也有一些灵光的,在无数忍辱负重的日子中挺了过来。这样能够获得的好处如下:

第一,月例银子可能达到二十两。这是账面上的数字。

第二,胭脂水粉无数,都是定期到内务府去领,但你若是个红主子面前的红人,就能领到最好的,这应该就是海蓝之谜和雅芳的区别吧。

第三,你还能有无数的灰色收入。比如今天哄得主子高兴了,一支掉了一颗珠翠的奢华簪子就顺手赏给你了。你不能戴它,但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悄悄送出宫去卖钱。

第四,你还有可能直接获得皇太后或者皇后的恩宠,为你的母家博得富贵。虽然这个概率是非常低的,但这事儿就像买彩票一样,饶是五百万远在天边,眼前满世界炮灰,依然有人前仆后继地去给彩票站送钱,渴望着成为炮灰中那个永生者。

同类推荐
  • 大豪客

    大豪客

    有人说,六扇门内好修行。杜开却说,六扇门内特权多。江湖第一美女烟玉溪,我是六扇门杜开,有一件案子需要你配合调查一下,现在麻烦你先把三围报一下,我怀疑你是夜入江湖第一帅玉面狼君卧室偷窥的那个蒙面女贼!
  • 历史的格调与声音

    历史的格调与声音

    如果历史是一出波澜壮阔的音乐剧,历史的格调就是某个时代留下来的回响和印记。动人的篇章、优美的旋律、悠远的意境、高雅的品位、处处在人的耳边回响,仿佛是历史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历史虽然已经逝去,但余波未了,仍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思。历史的格调是什么?它是丰富的,我们依然离不开对它的体味;它是现在的,我们时刻都能记忆起它的形式。历史的声音又是什么?只有认真聆听来自历史深处的声音,才会明白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 震古寰宇

    震古寰宇

    七国大乱,战火频仍;在这人口指数明显下滑的年代,“帝仙”晏楚如何抱得美人归,不对,是抱得美人们归……本书已完结,新书《制圉(yv)》11月27日更新
  • 大汉王朝3

    大汉王朝3

    七国之乱大汉王朝岌岌可危,帝国又如何转危为安?“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是什么让血管里流淌着血性与勇武的刘氏家族构建起的汉帝国轰然崩塌?……
  • 一望九州

    一望九州

    祸起中州,豪强、枭雄、义士、豪杰,看九州沉浮,看谁主紫薇。九州之意为天下,天下分为五大洲。
热门推荐
  • 末日人皇

    末日人皇

    末日来袭,人类终于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没有想象中的丧失满地,有的只是无尽的怪物,昔日可爱的宠物如今都已变成嗜血的怪我,弱小的草食动物杀起人来一点也不仁慈
  • 都市古武强少

    都市古武强少

    一场意外,让锦衣玉食的他失去一切,身负巨债,昔日光芒成云烟;上古神典,将他从绝境边缘拉了回来,红尘炼心,开启一段传奇路。“凡人听从命运,只有强者才是自己的主宰。”——唐瑞
  • 诛天奇谭

    诛天奇谭

    乱世英雄,强势崛起,万族拥戴,然天道不公,欲降天灾,祸乱苍生!既然苍天多不义,逆行诛天又如何?
  • 末曦之迹

    末曦之迹

    史诗涌动的辉煌灿烂米斯兰特又有谁人登顶巅峰泯然于凡世但不甘平庸的神裔消逝在平凡却蠢蠢欲动的黑暗阴谋中伴随笑面危机下隐藏杀戮末世里淡去光芒晨曦之光的倒戈绚烂的魔法交织一幕幕生与死的较量磅礴的斗气映刻一场场血与火的考验黑暗渐渐融入光明之时末曦之迹正缓缓拉开序幕……
  • 索魂门BOSS:死神的眷恋

    索魂门BOSS:死神的眷恋

    爱是什么?她懂,却害怕接触爱,他不懂,却深陷爱中无法自拔。他,年仅十二岁却已是令黑白两道闻风丧胆的索魂门的领导者,他不懂爱,更不知如何去爱,只能在漫漫痛苦的海洋里沉溺,他说,你是我唯一的光,却不愿意点亮我。她,已年介二十却仍是天真浪漫,可爱娇柔,但那天真背后却又为何会时不时出现那无奈的痛苦神情?她是真无知还是骗尽世人?她说,其实真真假假又能如何?
  • 十子传说

    十子传说

    祖龙生九子,子子不同,这只是传说而已。其实始祖龙还有第十子,第十子出生之时天地异像,海水泛滥,山崩地裂,天宫震荡,震惊玉帝。玉帝招太上老君进行商讨。太上老君曰“天地之间将生逆天子。”玉帝大怒:“何人生下这逆子,速速查来。”******在一次天帝的追杀之下,他穿越到了另一片大陆。但他则发誓,一定回再回来杀上天庭。捣毁神界。
  • 槽

    吐槽类小说,发泄一下,随你看不看,反正我是写了
  • 走出教学的误区

    走出教学的误区

    高素质的教师不仅应该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还必须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超越自我的人;不仅是专业学科领域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科学的专家。
  • 舌尖上流动的城市味道

    舌尖上流动的城市味道

    本书介绍了北京、山东、西安、苏州等地的美食,内容包括:千年流传的北京齐鲁大地的风采“三秦大地”的美食小桥流水中的食香古徽州的韵味等。
  • 晚安,神君大人

    晚安,神君大人

    梦中婚嫁,我身陷她人体内,竟成了灵魂药引子?身陷桎梏,我该何去何从……某一天,当我痛彻心扉,再回首时,耳边萦绕着的,却是他的邪气嗓音:“蠢女人,我宁愿你恨我入骨,也不愿意你去爱别人。”据说这是一个100个人看过,101个人会爱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