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62100000026

第26章 回顾语言学界往事(9)

王先生是较早重视并参加汉字改革运动的语言学者之一。清末民初,有少数几位语言学者重视并参加了汉字改革运动。例如,劳乃宣提倡“简字”,黎锦熙参加制订“注音字母”,赵元任提出“国语罗马字”的原则。但是,汉字改革一向不被看作是语言学的课题。王先生在一九三八年写的《汉字改革》的“自序”中说:“汉字的优劣及改革后的结果,都属于语言学的范围。”这句话,奠定了汉字改革的学术地位。

他说:“汉字改革问题,在某一些观点上看来,乃是政治上的问题;我对于政治素来没有兴趣。似乎是不配来参加讨论的。不过,汉字改革的本身虽是一种政策,而汉字的优劣及改革后的结果,都属于语言学的范围。语言学者可以把它当作一个科学问题去讨论,阐明了改革与不改革所产生的必然结果,让政治家去讨论它应否实施。”

对于汉字改革,一向有赞成和反对的争论。王先生说,“无论赞成或反对,都把问题看得太简单”,“我希望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加以注意”。这是王先生给汉字改革运动敲的警钟。可是直到今天,人们还是继续犯简单化的毛病,不是简单地赞成,就是简单地反对。

王先生说:“赞成的就说中国人读了几年书还不会应用文字,以至文盲太多,如果改为拼音文字,文盲就可以消灭了,学习新文字只要一两个礼拜就会写会读了。反对的就说汉字有几千年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结晶,我们不忍中国未亡而文字先亡,所以汉字有保存之必要。这种说法无论赞成或反对,都是把问题看得太简单,没有把它的复杂性提示出来。因此大家都觉得事情容易办。其实,只要肯多费心想一想,就会觉得改革与不改革各有利弊,而利弊所关不仅在文字本身。所以这一个被别人说得很容易很简单的问题,一到我的手里便千头万绪,难于应付。我实在也只能做到将问题及具体事实作系统的叙述,注重提出问题而不在具体建议。”

王先生站在“语言学”的立场上来谈汉字改革,使中国的语文问题,从群众运动发展为学术研究,开拓了语文运动的新境界。由此,渐渐有人知道,语文运动不能再满足于简单的宣传,而是要重视科学性和客观性,使运动和学术结合起来。

王先生说:“在本书里,我固然没有替‘存文派’辩护,但也没有替改革派作积极的宣传。因为宣传的口气越多,科学的态度就越不够。凡是宣传,就不免对于不利的事实有所掩饰,同时对于有利的事实有所夸张。掩饰与夸张,都会失了科学的真理。我因为把这问题的政治方面撇开,不当它一种政治看待,自然也用不着掩饰与夸张。素来没有政治兴趣的人来谈汉字改革,其缺点在此,其优点也在此。”

这些话是在五十年前说的。“自序”末尾注明“民国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三日,王了一序于桂林”。看了这本书,我感到王先生的改革思想非常崇高、深入、真诚、恳切!可惜五十年来,在一次又一次的语文波涛大起大落中,王先生的话没有得到人们的认真倾听。

《汉字改革》是一本袖珍小册子,可是内容丰富,既有改革理论,又有具体方案。

他说,汉字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主要是能超时代和超方言。可是,读懂古书必须研究训诂;方音读书妨害语言统一。缺点主要是难认难写。“当今的急务是把全国的文化水准提高,是在于用最有效的方法把现代文化灌输到每一个国民的脑子里。如果汉字是难学的,哪怕有一百个优点,也为功利派所排斥;如果有另一种文字比汉字更容易学习,哪怕有一百个缺点,也该为功利派所欢迎。”

谈到汉字与文盲,他说:“人们因为中国人的文化水准太低,就归罪于文盲太多;因为文盲太多,就归罪于汉字的难认难写。其实问题决不会是这样简单的。”在列举文盲众多有许多并非汉字的原因以后,他总结地说:“我们说了以上这一大段的话,无非要给汉字洗刷造成文盲的‘主犯’的罪名,并不想说它连‘从犯’的罪名也没有。”

他认为,汉字改革“有三个很大的难题”:“第一是历代书籍的处置问题”,“第二是语言的选择问题”,“第三是新旧交替的问题”。五十年代以来,只简化了部分汉字,改用了拼音字母,没有准备以“拼音文字”代替汉字,因此这三个问题可以说是还没有发生的机会。

关于“汉字改革的可能性”,他认为,“语言文字都是社会的产品,只有社会的大力量才能改造它们”。

他说:“没有五四运动,白话文的宣传将成为徒劳无功;若不是西洋思想不断地输入,白话文的势力也不会膨胀到现在这种程度。由汉字到拼音文字,比之由文言文到白话文更难成功,自然需要比五四时代更大的潮流,然后能促其实现。总之,汉字改革必须有整个的政治思想为后盾,否则永远没有成功的希望。四五十年来的汉字改革运动都是不痛不痒的,这两年来的拉丁化运动竟能掀起颇大的波澜,这决不是偶然的事。我敢断说,将来新字如果有成功的一天,一定是因为某一个政党把它作为政策之一,而这一个政党已经取得政权的时候。”这个“断说”虽然还没有历史机会来加以证明,可是“政治决定改革”的规律,已经为“注音字母”产生于一九一一革命之后和“拼音字母”产生于一九四九革命之后所证实。

王先生着重地说:“不拘任何党派,都能与汉字改革的政策相容”,“语言文字的本身是中性的”。这几个句子都由王先生自己加上“密圈”,表示着重,叫人注意。特别是“语言文字本身是中性的”这句话,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性”就是“没有阶级性”“没有党派性”。这句话跟斯大林所说的“语言没有阶级性”意义相同,而比斯大林早了许多年。可惜的是,在没有平等思想的社会里,学者的诤言没有政客的狂言响亮,而“过早的真理不是真理”。当时没有人了解王先生这句话有万钧之力。

王先生说,“拼音字所引起的问题”有三个:一、方言问题;二、声调问题;三、音标的选择问题。这三个问题,在王先生参加制订并在一九五八年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里,基本上都解决了。关于“改革的方案”,书中具体地谈论了:一、简体字,二、新形声字,三、唯声字与复音字,四、注音字母与注音汉字,五、自创的拼音字母,六、国语罗马字,七、区际罗马字与文言罗马字,八、中国语写法拉丁化,等等。然后他提出他自己的拟议方案:“类符新字”。他自己说,他“注重提出问题而不在具体建议”,不拘泥于某一方案,后来他也不再谈“类符新字”了。在全书的末尾,他说:“拼音文字如果真的要推行,欲速则不达,与其催产以致婴儿寿命不长,倒不如听其‘水到渠成’,事半功倍。”今天,多数人对“拼音文字”的看法是,与其有名而无实,不如无名而有实,这就是王先生“水到渠成”思想的延续。

五十年前王力先生写的《汉字改革》一书,虽然具体情况今天已经变化,可是其中许多论点仍有启发作用和指导价值。

王先生把他的书斋题名为“龙虫并雕斋”。这个斋名包含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我国学者大都重雕龙而轻雕虫,重研究而轻普及,重过去而轻未来。王先生纠正这种重古轻今的传统偏向,正是现代化的思想解放。

(《语文建设》,一九八六年第五期,事后略作增补)

吕叔湘:语法学大师

吕叔湘先生近年来体力和精神慢慢地逐步衰退,最近在医院去世。这像是宇宙中的星星,在光和热经过长期散射之后,终于逐渐衰减而消逝了。我听到叔湘先生的噩耗之后,想起青年时候学到的一句格言:“人生的价值不在寿和富,而在光和热。”

叔湘先生的哥哥,有名的画家吕凤子先生,是我父亲的朋友,又是我两位姐姐的老师,所以我认识叔湘先生之前,在幼年就先认识凤子先生。叔湘先生比我大两岁,我跟他是常州中学(当时称江苏第五中学)的同学,他比我高一班。中学时候,我发现叔湘先生能背《诗经》,大为惊奇。这个印象一直深印在我的记忆中。中学时候我就非常钦佩他的学问和为人。

一九五五年我从上海调来北京文改会,有机会跟叔湘先生因文改工作而时时接触。在语文观点上,我跟他完全一致,在语文学术上,他是我的益友和良师。我常常在做一件工作之前,把我的想法向他陈述,他几乎每次都表示同意,并把他的意见补充我的设想之不足。我们二人可说是鱼水无间,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

叔湘先生和朱德熙先生合写的《语法修辞讲话》在五十年代的《人民日报》上连载,我每期都仔细阅读,作为我的精神食粮。当时,有好多位有名人物都说,中文没有语法,跟英文不同。这种看法,在旧一代文学家中,是很普遍的。《语法修辞讲话》的发表,使文化界的语文认识焕然一新。这不仅是语文知识的补充,也是一次文化的启蒙运动。

我一直注意学习叔湘先生写文章的文风。他的文章,清晰、简练而口语化,完全摆脱了文言的束缚,最值得我学习。在他的影响之下,我反对半文半白的新闻体,提倡口语文章化,文章口语化,主张书面语应当跟口头语合而为一,出口成章并不神秘。我认为,中小学的语文课应当就是普通话课。学好普通话就能写好白话文;好文章必须读出来能叫人听得懂,读出来听不懂的不是好文章。这些观点,我曾向叔湘先生在闲谈中陈述,都得到他微笑点头而同意。

叔湘先生有一次发表一篇短文,大意说,好多位社会著名人士,写文章谈到语文问题,其中有常识性的错误。例如,不知道“语”和“文”的分别,不知道“词”和“字”的分别,更不知道拼音应当分词连写。语言学和文字学的基础知识没有成为群众的常识,需要在文化人中间进行科普宣传。这是切中时弊的见解。今天我们每天看电视,就看到汉字使用的不规范,拼音分词连写的混乱。这不能说不是今天我国文化生活的缺点。我们纪念叔湘先生,应当像叔湘先生一样,提倡改正社会用字的不规范,改正拼音分词连写的混乱,使大众的语文知识水平提高一步。

古人评论人物常用“道德、文章”两事作为尺度。叔湘先生的文章和学识被语文学界奉为泰斗。他的道德和人格更是语文学界和一切知识分子的楷模。叔湘先生的高尚典范将永远留下美好的记忆于人间。

林汉达:大众化的教育家

林汉达先生(一九00—一九七二)是一位教育家、出版家和文字改革研究者。他一生做了许多工作,这里略谈如下几点:一、向传统教育挑战;二、参加扫盲工作;三、研究拼音文字;四、编写历史故事和提倡成语通俗化。

向传统教育挑战

一九四一年,林先生出版他的教育理论代表作《向传统教育挑战》,一方面有批判地引进西方的教育学说,一方面向中国的传统教育提出强烈的挑战。他认为,要振兴中国的教育,必须改革在封建社会中形成的教育陈规。一种陈规是“照本宣科”:教师只是把自己做学生时候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一本《三字经》可以用一千年,这是“轮回教育”,这样的教育阻碍知识的更新。另一种陈规是“模式僵化”:教育方针、学程组织、课本内容、教法实施等,在在都有刻板的规定,不许越雷池一步,教师和学生同样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智慧创造力。

他淋漓尽致地批判了“镶金嵌玉的锄头”“小和尚念经”“熟读唐诗三百首”“填鸭子教育”“铁杵磨成绣花针”等传统教学法。他认为,“兴趣和努力”是不应当分割的,“兴趣生努力,努力生兴趣”。

他认为,要普及教育必须扫除文盲,而这又必须在根本改革社会制度之后才有可能。他把“扫盲”“普及教育”“语文改革”“出版事业”“社会发展”,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在半个世纪以前发表的教育理论,好像是针对着今天的教育实际问题,仍旧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

参加扫盲工作

一九五二年,教育部成立“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林先生担任副主任。他满腔热忱、全力以赴,投身于大规模的扫盲工作。这一年,教育部公布《常用字表二千字》。一九五三年,扫盲委员会规定“扫盲标准”:一、干部和工人识两千常用字,能阅读通俗书报,能写二百—三百字的应用短文;二、农民识一千常用字(后来增加为一千五百),大体上能阅读通俗的书报,能写农村中常用的便条、收据等。不识字或识字数在五百字以下者为文盲,识五百字以上而未达到扫盲标准者为半文盲。扫盲年龄为十四至四十岁,后来改为十二至四十五岁。这些标准到今天基本上还没有多大改变。

林先生进行扫盲,重视师资,亲自培训扫盲教师,亲自编写教材,从小学里抽调优秀教师担任扫盲教师。可是,正在他埋头工作的时候,形势大变。军队里冒出一种“祁建华速成识字法”,用冲刺式的突击方法,在极短时间内,识字几千,一时传为“奇迹”。于是,停止了扫盲教师的培训工作,把正在培训的教师下放农村,不许回归原校。这件事,林先生不以为然,但是力争无效。林先生曾对我说,这是他后来在一九五八年被划为“右派”的原因之一。军队里试验成功的速成识字法,向农村推广的时候,完全失败了。不久,“祁建华速成识字法”被人遗忘了。林先生也离开了扫盲工作,但是他始终认为扫盲是个重要问题,继续加以研究。

同类推荐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4)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大风思猛士:吴佩孚传

    大风思猛士:吴佩孚传

    《大风思猛士:吴佩孚传》记述了军阀吴佩孚光辉而又跌宕起伏的一生。起初,他只是一个落魄的秀才,后来竟成了直系统帅,成为北洋军阀操纵政局的首要人物。军阀混战时,他将段祺瑞赶下了台,把张作霖赶出了山海关。他还作为封面人物登上了美国的《时代》杂志,被誉为“中国最强者”。曾经,他也被视为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不二人选。他有“三不主义”——不住租界、不积私财、不举外债,对此一生不违;他坚持“不卖国”的主张,临终前仍告诫后人“不准当汉奸”;他还有“不纳妾”的美名,一位德国小姐爱上了他,他却在送来的情书上挥毫阅示——老妻尚在!
  • 时尚就是我:可可·香奈儿传奇

    时尚就是我:可可·香奈儿传奇

    20岁的面容是与生俱来的,30岁的面容是生活塑造的,40岁的面容是我们自己负责的。可可香奈儿的单身宣言:假如终其一生,找不到最合适你的另一半,不要懊恼,更不用沮丧,冥冥之中,一定有个更大的使命在等待你——老天必定会赋予你特殊的才能,让你专注自己的特长。做出一番对全人类都更有裨益的事业来。婚姻反而会把你变小。所以,单身时请珍惜,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一个人,照样一生精彩。
  • 黄兴自述(全集)

    黄兴自述(全集)

    黄兴是实干家,许多重要的革命活动由黄兴所发动并亲自参与。他出生入死多回,最终积劳成疾而中年逝世,是推翻清朝的统治、开创民国的元勋。《黄兴自述(套装上下册)》以黄兴一生的重大事件为主线,结合黄兴的自述,条分缕析地探讨黄兴一生行事、思想发展的轨迹及有关事件,图文并茂,相互映衬,广大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看到一个立体而生动的黄兴形象。
热门推荐
  • 我心唯剑

    我心唯剑

    以手中之剑,斩却一切阻我心意之力量。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武学道家魔法百家争鸣,无数天才如过江之鲫闪烁无限光辉登临大道之巅。在这个世界每个修者都乃逆天而行,希望挣脱天道的牢笼打破轮回的凄苦,但是斩断命运束缚的却寥寥无几。且看天生灵魂力就极强的七月在这个世界以手中之剑披荆斩棘登临绝世。【本文是新作一切全新开始属于成长型希望大家喜欢】
  • 与君离

    与君离

    初见时,一曲琴箫和睦,一夜长谈,他一声轻笑,一句承诺。再见时,他还是原来的样子,只不过他的身边已经有了他的晚晚。物是人非几场恩怨情仇,到底谁算计了谁?命丧掌下,他淡然一笑,晚晚别怕,我来陪你彼岸花海长游可好?
  • 旬兰锦书

    旬兰锦书

    将近一个世纪前的谜团究竟是什么?多出来的两个家族又是怎么回事?他们到底隐瞒了我们什么?谜团仿佛如丝茧一般,抽出一根丝线,带来的是更多的丝团和细线······
  • 易爱千玺

    易爱千玺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相遇啦,可是命运会不会让有情人擦肩而过?他们的结局是否完美
  • 至尊影后宠翻天

    至尊影后宠翻天

    什么?小助理还想成影后?首先硬件演技要强悍,金主大腿更不能少!流言蜚语?阴谋陷害?金主手一挥,分分钟情节逆转,名声洗白!主角,电影和通告?有大腿,这都不是事儿!不好!有危险!金主求庇佑!金主勾勾手:女人,以身相许吧!
  • 豪门婚宠:傲娇总裁的甜娇妻

    豪门婚宠:傲娇总裁的甜娇妻

    曾经,他百般无赖的缠着害羞的她,她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他。命运让他们生生分开,再次相见已是多年以后。两人从未放下,但他,却为了承诺打算娶另一个她。直到结婚前几天,真相大白,傲娇总裁从此不再傲娇……
  • 猛鬼回魂

    猛鬼回魂

    两个小混混,穷得实在没钱花了,就去学人家盗墓,结果却卷入了一系列离奇诡异的事件当中。全书之中主讲人性险恶,贪念恒生,所以全书几乎都没有好人,最后自然是恶有恶报。
  • 倾世恋之夏家三千金

    倾世恋之夏家三千金

    夏水(落白颜),只是想隐瞒自己的身份而已,可一场游戏,将她的庞大身世暴露出来,她上有全国公司百强前三的CEO总裁姐姐——夏雪(落红颜),下有黑帮老大的干女儿,黑道妹妹——夏雨(落紫颜),她恨所有碰过她的人,只是为了一个承诺,承诺打破,他再度回归,却带着所谓的“儿子,妻子”······
  • 天空之翼

    天空之翼

    七千年前,她是新晋雨神,七千年后,她依旧有从前那份淡泊从容,只是七千年后的她只为天空的蓝而活;七千年前,他是上古风神,七千年后,他依旧有从前的霸气凌然,只是他的肩上有了他不可推卸的责任。上古自然法则,七千前,他们无法改变,七千年后也依旧如此。只是,她和他,都有了不一样的选择。
  • 阴谋与爱情

    阴谋与爱情

    世界名著-阴谋与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