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62100000013

第13章 记忆的碎片(1)

少年家学

我的世界曾经很大。年轻时候出洋留学,日本、美国都待过,四海为家。现在我一百零五岁,走路不灵了,不能再出门,一个人在家中,我的世界就变得很小很小。我只有一间小屋子,半张破桌子,这就是我的世界。

一九0六年我生在常州,后来全家就搬到苏州来住,苏州是我慢慢长大的地方。小时候我家的条件应该算很好的,有很多书,亲戚朋友很多是文学家,后来沈从文也成了我的连襟,那是后话。

小时候在苏州,学校里面读书、写文章都是古文,虽然当时已经在提倡白话文,可是学生写白话文是不算数的。我的读书氛围很好,学习文言文,平时看的是白话文,两方面功底都打下了。可是中学时候的老师常常给我们讲,说中国并不缺少文学家。中国为什么从一个文明古国变成一个弱国,受人家欺负呢?因为我们缺少科学,老师鼓励我们尽量去做科学工作。我的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话,很少搞文学的,这也是时代的影响。“五四”运动讲的是德先生、赛先生,讲民主与科学,可是不谈文学。不是文学没有用,而是文学不能建设新中国。

中学时代,除了规定应当看的书之外,多半时间是自己随便看书。我们那时候的教育跟现在不一样,现在的教育内容太多,压力很大,主要是因为学了苏联模式,搞专业教育。从前的学校都是学英美模式,提倡通识教育,不鼓励你做专家,而是鼓励你拥有广泛的知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良好的公民。

“通识教育”本来的英文是general education,有人翻译成“博雅教育”,我认为不好,层次拔高了。但是“通识教育”的翻译也不完善,general education还有“自由”的思想在里面,没有翻译出来。我想象中的general education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也可以说是“工具知识”。我们中学时代的说法叫“国英算”,就是学校里只有国文、英文和数学是要考试的,小学和中学要把这些工具知识学好。现在许多人有个错误的认识,以为中文或者英文学好了的人就是有学问,其实这些都是工具而已,不是“纯知识”——也就是第二个部分,在大学里要利用“工具知识”来学习“纯知识”。现在的学生苦,主要是中学时候基础知识没学好,进了大学还要补英文,苦不堪言。我中学毕业,英语已经讲得很流利了。老师怎么训练我们呢?出好多个题目,你去抽一个,给你五分钟时间准备,然后你就上台讲这个题目,训练思考和演讲的能力。

(《半张破桌,百年风流》,周有光口述,武云溥记录整理。《文史参考》二0一0年第二十四期)

坐独轮车上大学

一八七九年,圣约翰书院在上海成立,这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大学。它象征着一座横跨太平洋的中美文化桥梁。在这座桥梁上,曾经往来过许多推进中美文化交流的历史人物。

一九二三年,我考上圣约翰大学。开学时候,从上海的静安寺坐独轮车到梵皇渡上学。当时的静安寺是上海租界西边的尽头,再往西去就是田野了。独轮车中间是高起的车轮,左右两边,一边坐人,一边放铺盖,吱嘎吱嘎地在崎岖不平的田埂上缓缓前进。回头一看,后面还有四五辆独轮车同样向梵皇渡前进。

独轮车跟历史博物馆里的指南车在工艺水平上相似。《宋史·舆服志》:“仁宗天圣五年(一0二七年)工部郎中燕肃始造指南车。”这离我坐独轮车上学有九百年的时间。独轮车代表古代文化,圣约翰大学代表现代文化。坐独轮车上学就是跨越九百年的文化时间奔向现代。

(《今日花开又一年》,周有光、张允和著,中国文史出版社二0一一年九月第一版)

圣约翰大学的依稀杂忆

圣约翰大学的校友对我说,“五卅惨案”(一九二五)以前的校友可能只剩你一个了,请你写点回忆吧!我的记忆急剧衰退,只留下依稀的杂忆,害怕记忆错乱,闹出笑话。勉强写下,只是姑妄言之。

一九二三年,我考入圣约翰大学。我是从静安寺坐独轮车到学校的。在路上回头看一看,后面还有四五辆独轮车向梵皇渡方向行进。土包子走进洋学堂,处处都新奇。

入学第一件事是付费注册。注册第一个手续是领取一张姓名卡片,上面用打字机打上我的姓名罗马字拼写法。校方叮嘱,一切作业和文件,都得按照这样拼写打上我的姓名。一看,这是上海话的罗马字拼音。校方不用北京话的“威妥玛”拼写法,自行规定一种上海话罗马字,全校必须遵守。学校档案都用这种字母顺序来处理。我开始看到了字母顺序的科学管理。

校园很美,建筑区之外有花园区,是从兆丰花园划过来的,也叫兆丰花园。人要衣装,佛要金装,校园要草坪和树木来装饰。校园之内,人行道以外全是绿色草坪,花园中有许多参天大树。当时这个校园,跟世界上任何幽美校园相比,绝无逊色。

在两座楼房之间,学生抄近路不顾规定,践踏草坪来去。校方因势利导,在这踏坏的一条草坪上铺上石板,使不合法的过道变成合法的过道,而且显得更加幽美。

把偌大的校园整理得如此整齐,要感谢总务长李瀚绶,他是前辈校友,管理能力使人佩服。当时大家不知道他的中文名字,只叫他O.Z.Li。他的办公室只有很少几个人,干活都招临时工来做。

校园语言用英语。一进学校,犹如到了外国,布告都用英文。课程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是外国学问,用外国的英文课本,教师大都是美国人,讲授用英语。只有中国课程如中国古文和中国历史,由中国教师讲授;中国教师自成团体,有一位领导。“五卅惨案”之前的领导是有名的教育家孟宪承先生,孟先生也是前辈校友。

古文教师是经学家钱基博先生。学生用钢笔写作业,他大骂:中国人不会用中国笔!用钢笔写的作业一概退还重写,用毛笔!学生私下嘀咕:笔还能分国籍呢!

校长卜舫济,美国人,能说一口浦东腔上海话。有一次,他用上海浦东话对学生说:你们离开房间的时候,要把电灯关掉,否则浪费电力,电厂就要发财,学校就要发穷!学生大乐!卜舫济校长亲自授课,教哲学史。枯燥乏味的课程,他教得生动活泼。我至今还记得他在课堂上的传授:尼采说,不要生气,生气是把别人的错误来责罚自己。

教师指定的课外读物,常有《大英百科全书》的条目。我原来只听说《大英百科全书》,现在第一次使用它,觉得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一位英国教师教我如何看报。他说,第一,问自己,今天哪一条新闻最重要?第二,再问自己,为什么这一条最重要?第三,还要问自己,这条新闻的背景我知道吗?不知道就去图书馆查书,首先查看《大英百科全书》。我照他的方法看报,觉得知识有所长进,同时锻炼了独立思考。我看到同学有自来水笔,那是从国外带回来的,很感羡慕。不久,上海也有出售了。我去买了一支,爱不释手。文房四宝变成文房一宝,不是异想天开吗?

我看到同学有打字机,更加稀奇,一再借来学习打字。既打英文,又打国语罗马字。由此我体会到国语罗马字的好处。我觉得书写的机械化是一件大事。汉字也能用打字机打吗?不久日本做的汉字打字机输来上海,但是使用不便。

英语之外要读一种第二外国语,我选读法语。老师是一位法国老太太,她养一头小狮子狗,上课带到课堂上,先向小狗讲许多话,叫它安定下来,不要吵闹,然后开始教学生。她教课只说法语,不说英语,开头我们听不懂,后来渐渐就听懂了。

进入二年级,学校通知学生讨论“荣誉制度”(honoursystem),这是考试无人监考的信任制度。目的是培养人格,培养道德,培养青年自己站起来做人。“荣誉制度”以课程为单位,如果同班、同课程的同学大家同意,就可以申请实行。我们经过多次讨论之后,提出了申请。同学自己去取考题,老师不来监考,的确无人作弊。

圣约翰是教会学校,但是不仅信教自由,而且思想自由。我从图书馆借来马克思的《资本论》英译本,埋头看完,没有看懂。又借来托洛茨基的《斯大林伪造历史》,英文写得很好,当时我不相信他的说法,认为他在造谣。我有两位同班同学到苏联中山大学去读书,被打成特务,长期坐水牢。一位终于回国,一位不知去向。

学校实行学分制,班级可以略有伸缩。大学一年级不分专业,二年级开始分专业,专业可以更换。每人选两个专业,一个主专业和一个副专业。专业主要分文科理科,分得极粗。学校手册上说,大学培养完备的人格、宽广的知识,在这个基础上自己去选择专业。这跟苏联方式一进大学就细分专业完全不同。

我的数学成绩比较好,教师希望我选择数学为专业,我的同学一致反对。他们说,圣约翰的长处在文科,来圣约翰而不读文科,等于放弃了极好的机会,我于是选择文科。

当时中国的大学教育不发达。圣约翰算是最大的大学,只有大学生五百人,连附属中学的中学生五百人,号称一千人,这是规模最大的学府了。据说,当时北大只有大学生二百人,杭州之江大学只有大学生八十人。规模跟今天相比,几乎小得难以相信。

圣约翰的毕业生受社会欢迎。校友很多在外交界工作,还有很多在当时英国管理的海关、邮局、银行、盐务等事业中就业。这些都是高薪工作,被骂为买办阶级。当时,薪金(薪水)和工资,含义不同,薪金是中产阶级的酬劳,工资是劳动阶级的酬劳,高低悬殊,俨然有别。现在中国青年们不懂得薪金和工资的分别了。八十年前的生活和思想跟今天大不相同,历史在曲折前进。

圣约翰出了许多名人。赫赫有名的外交家颜惠卿出身于圣约翰。有一座宿舍楼纪念他的父亲颜永京,名为“思颜堂”。顾维钧半夜私出校门被开除,后来成为大名鼎鼎的外交家,来校演讲,受到盛大欢迎。我去意大利的米兰旅游,到领事馆登记,出来的领事是我的同班同学。外交是圣约翰校友的拿手好戏。

宋子安比我高一班。星期六下午宋庆龄和宋美龄有时来校接宋子安回家,顺便到兆丰花园溜达。宋子安的一位同班同学跟宋美龄谈恋爱。他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只是一个牙齿有点歪斜,他去修正了牙齿,显得更加倜傥,真是城北徐公。不久宋美龄跟大人物结婚了。同学们见到他就说,你的牙齿修得真好呀!

名作家林语堂是校友,他长住在美国,设计一部新型的汉字机械打字机。我到他家去,他的女儿表演打字给我看。后来发明汉字的电子打字机——他的发明没有得到推广。

圣约翰的校友中有许多实业家。抗战时期,我在汉口拥挤得无法插足的民生轮船公司售票处遇到同学童少生。他问我来干吗,我说来买票去重庆。他说你跟我来,给我一张大菜间的票,还说你一家在这个小房间里挤一挤吧。这在逃难的当时,是天大的奇遇。

我的妻子张允和,她的姑夫刘凤生,跟邹韬奋同班,都是圣约翰的前辈同学。邹家穷,刘把家里给的钱分一半给邹,助邹上学。抗战前夜,他们二位、我和我妻子,多次约好在礼拜六晚上去百乐门舞厅跳舞。这是当时的高尚娱乐。我们都是埋头苦干的工作者,也要轻松一下。

圣约翰大学和中学同在一个校园,都是男校。当时还没有男女同学。另有圣玛丽亚女中,校址离开不远。每逢圣诞节,圣玛丽亚的女生来到大学校园一同做礼拜,热闹非凡。这叫作大团圆。

(《圣约翰大学〈一八七九—一九五二〉》,上海人民出版社二00九年版)

抗战八年

一九二三年,我进了上海的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读书的方式跟中学完全不一样了。我们这个学校是以英语为校园语言,学校里面什么都是英文,连门房都讲英文。教师方面只有中国文学和中国历史是中国教授,其他都是外国教授。快下课的时候,老师会告诉我们一些课外读物,常常要我们看百科全书。因为百科全书很简单,又全面、客观,作为读书的课外辅助是很好的。这个教育很有用处,可是我们国家没有这个习惯,现在学生们最多拿个字典翻一下,字典并不能告诉你其中的知识。

我的学问可以说是得益于百科全书,所以后来跟百科全书有关的工作我都愿意做。沈从文给我起外号叫“周百科”,因为我从美国回来,带了一部百科全书。在“文化大革命”当中,我一个月只有三十五块钱,没有钱了,就把这个百科全书卖掉了——卖了五百块给旧书店。我那时候穷得不得了。我还有《二十四史》,很好的版本,卖不出去。结果后来造反派要来,这些书没有地方放,《二十四史》只卖了二十四块钱。大家都穷嘛,要吃饭。

我大学毕业之后在上海工作,日本人来了。兵荒马乱的年代,读书不重要,吃饭也不重要,生命才重要。我家就逃到西南后方去避战火。这次去四川,原本以为最长也就三年回来,结果一去就是八年。

同类推荐
  • 在历史的拐点上:世纪伟人邓小平的智慧和胆识

    在历史的拐点上:世纪伟人邓小平的智慧和胆识

    一代伟人邓小平是新中国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值此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之际,本书选择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中所经历的重大事件,以最新的认识视角记述历史的真实,追思这位世纪老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功伟绩,景仰一代领袖的雄才大略,再次领悟一代伟人的智谋和胆识。
  • 告诉你一个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牛顿的故事

    从牛顿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取得的伟大科学成就,再现了牛顿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科学巨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对理想坚持不懈、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坚毅精神。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著名专家,以及为航空工业服务、或在某一领域为航空工业服务、并做出成绩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三大院校)的院士和著名专家(共计40名)的生平、工作业绩与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本书内容翔实、生动,实为记录航空系统专家院士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关注航空工业发展的人员阅读。
  • 后宫:帝国王权中心的红颜往事

    后宫:帝国王权中心的红颜往事

    本书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十多个权利女人的奋斗史,包括汉武帝的四位皇后、唐太宗李世民妻长孙皇后、明英宗妻钱皇后等。
  • 皇权背后的女人

    皇权背后的女人

    她们的地位高高在上,她们的命运充满悲情,她们美丽倾国,红颜绝色。但皇权宠爱,总不能集于一身,于是,争权夺位,攻伐杀戮,贪欲享乐,淫乱宫闱……这些上苑桃花,帘后主宰,让自己的名字,与帝国的风云记入了青史。本书选取了中圈封建史上最为突出的十四名后妃人物,让她们重新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让大家重温那一段段历史、一桩桩往事……
热门推荐
  • 一世清歌

    一世清歌

    无良作者开新坑,大家慎入啊~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天下安宁太久,也该乱了,且去领略一番别样的世界。主线之中,穿插小故事,女主性子坚定偏淡定,打酱油人物众多,可能各种不合逻辑现象出现,请放心食用。
  • 凤倾姝妍称霸天下

    凤倾姝妍称霸天下

    跳下悬崖,一到闪光把季紫慕带向异世。‘卧槽,刚刚穿越就被追杀,不过还不说,这具身体还真不赖’彻底把季紫慕变成凤倾姝妍,,,“纳尼?神仙老妈也是现代人,欧耶!”
  • 江湖英雄

    江湖英雄

    他,天脉者,拥有世间帝王天脉。他,神修者,乃神界最神秘宗派传人。他,唤骨者,乃洪荒最强种族,拥有强悍无匹的不死生物。神秘的骨界、强悍的不死生物,以蛮力破虚空的洪荒遗族,被封印的蛮荒强者世界。-----------------------------------------------------一切尽在鸿蒙之始。
  • 君名擎天

    君名擎天

    光怪琉璃的世界,强者不断诞生,又不断陨落,主角却应为自身血脉的原因,受各方暗杀,面对他的是死亡,又或者腾飞……不断的成长,不断的探索,而擎天也发觉,神魔大战,并不像流传出来的那么简单,天道的身影频繁出现……君擎天:吾以吾擎天之名,为天下渺渺众生,手擎九霄云天抵外敌,脚踏乾坤大地镇宵小,天道无情,吾亦伐天,魔族无义,吾亦诛魔。君无念:在跟你老子装13,把你腿打断。君傲然:你丫的,敢动我孙子试试,看我不把你腿敲断。
  • 修罗天命

    修罗天命

    众生自古畏死,多盼传说中长生不死之道。然而仙道难求,修行者如过江之鲤,得道者却聊聊无几,他们皆是资质逆天、悟性过人之辈。这个故事,却是从一个资质低下的弟子说起的。
  • 假妻有约

    假妻有约

    开什么国际玩笑?还没恋爱的她,怎么可能生过孩子?买噶!这个自称孩子爹的男人化身索吻狂魔,还要她贴身伺候!她泪奔服软:“先生,今夜求放过!”某宝宝淡定关门:“妈咪,你就从了吧!我想要个妹妹玩。”
  • 木界传说

    木界传说

    沧岚大陆,练气士横行,五州争霸,家族林立。木家旁支一脉因家族至宝引来弥天大祸,且看热血少年如何在诸强的世界成长,如何颠覆练气家族。
  • 旋转木马的游戏

    旋转木马的游戏

    生活如同旋转木马,一直旋转、旋转。最终回到原点。他们两人也如同旋转木马一般,即使一直追逐,却无法触碰彼此。他和她,从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变成了相交线,自此,展开了一段并不平凡的故事。一切都已经是命中注定,最终,变成了一场游戏,一场如同旋转木马般的游戏
  • 冷酷校草没我霸气

    冷酷校草没我霸气

    “你为什么不能喜欢我?”安亦晨满脸受伤的看着云之筱。“我就是不喜欢你,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他为什么就这么固执呢?云之筱看着他。她的身份不只是云氏集团的千金,还是世界上第一暗黑组织的创办人,在她还没有找到那个人时,她不可以喜欢上任何人……可是她自己的心,控制不住。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