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之后的贞元八年(792年),还是那个二月,还是礼部南院的那面东墙,又贴出新一季的皇榜。东墙下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欧阳詹与文友韩愈挤过了一层又一层的人群,好不容易挤到城墙下。
“中了!中了!”韩愈眼尖,他看到“欧阳詹’三字十分显眼地登在皇榜上,不禁高兴地拍着巴掌跳了起来。欧阳詹自己也看到了,在那高挂的皇榜上,第一名是状元贾稜,欧阳詹是榜眼,韩愈是探花。他看了皇榜不觉激动得流下了眼泪。这天终于盼到了!回想起自己度过的艰难岁月,少年便是晋江有名的秀才,29岁进京赶考,一晃考了四次,日子过得贫困潦倒。这些年,欧阳詹屡试不第,虽然家人多次催促他早日归家,但没及第就回家,总是有些丢人,所以他住在长安城里没走,一心往科举仕途上碰碰运气。这些年,他过得也不容易,虽说才华满腹,却落得一身萧条,借钱租房读书,有时也为别人抄书,连仅有的乘骑也变卖了。在穷困潦倒的日日夜夜,这个外乡人免不了要想家。想回家,又怕误了考试。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未得还乡伤近乡,有似故园皆断肠。”
这些年,他幸好结识了挚友韩愈,两人志同道合,互相激励对方,方能重振学业,不然就没有今天的金榜题名。想到这里,他对身边的韩愈说:“今个儿总算中了,夙愿总算实现了。这次回晋江也不会被人讥笑了,苍天总算是不负有心人。那些外乡人以后就不敢再说咱晋江人是‘缦胡之缨’。”
贞元八年(792年),35岁的欧阳詹荣归故里,晋江乡亲竞相扶老携幼到他家门口围观这新鲜事。他的名字,从此写进了泉州志书。他是泉州历史上第一个进京赶考的秀才,也是泉州历史上第一个进士。他的这两项“破天荒”,深深震撼了晋江这座置县78年的小城,也让藉藉无名的晋江县声名远播。第二年的秋天,意气风发的他,带了八个晋江秀才进京赶考。欧阳詹是唐代福建的模范文人,有了他的榜样,此后的115年之内,闽人中举多了起来,共有59名闽人考中进士。
五、一个小货郎眼中的安海港
A
公元1135年,南宋绍兴五年,晋江县安海西畲。
“笃笃笃——”清晨,黄小米在一阵急促的门板敲击声中惊醒了。他知道,这是年迈的老父亲在叫他起床了。
他像往常一样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揉了揉眼睛,木屋内一片漆黑。点亮油灯,他推开破了洞的窗户,不住向外张望,看看天色。自从当了小货郎,这成了他的习惯。
天刚蒙蒙亮,周围的屋舍被流动的薄雾笼罩着,仿佛还未苏醒。他抬头望天喃喃自语:“今儿个的天气还不算坏,希望有个好彩头,能把箩筐中的货都卖光。”
在父亲的一再催促下,黄小米扒了几口饭,啃了几口馒头,就去后院仓库搬东西。一捆竹笋干、两箱茶叶、三袋芦柑,这是自家仓库最后的存货,也是他今天出门的任务。套上深蓝色长袍子,他牵着一匹驮着装满货物的骡子,上路了。住在安海西畲的他,要去东边的旧市,沿街叫卖土特产。
黄小米的一天是从吆喝声中开始的。20岁的黄小米,从西畲走向旧市,三步一回头,扯开嗓子叫喊:“来!永春的芦柑哎!涩了还要换的咧!芦柑……”一声接一声的吆喝,穿过薄雾,划破小镇的宁静,唤醒沉睡着的人。
在雾气蒙蒙的清晨,黄小米牵着骡子,越过大小不一的片片水洼,不去理会草叶上的露水打湿自己的裤管,不去理会几个擦肩而过的哼着小调的酒鬼,绕过密密麻麻的屋舍,径直来到了紧挨着安海码头的旧市。旧市长几里,遍布铺席商店,小摊位也摆开好几百米,车马拥挤,人头攒动。多次走进旧市,黄小米对这个场面很熟悉:渔市上擎出几十柄火把,摇曳的火光照映着粼光闪烁的鱼虾和熙熙攘攘的人群。这里有本地人,也有洋人,有穿着绸衫的,也有粗布衣的;有抬轿的,也有牵着上了镣铐的猴子四处游荡的人。旧市商品五花八门,肉食、水果、饮料等各色小吃最多。在这里,你还可以找到来自世界遥远地方的商品,香料、薰料、木料、衣料和其他物品。
在旧市的一个小角落,黄小米卸下骡子背上的货物,一一摆在地上。不时有人凑近跟前,与他讨价还价,他们不是嫌贵,就是说货物不够新鲜。不知不觉日上三竿,赶早市的人群渐渐散去,可他一笔买卖也没做成。蹲坐在街边的他,两手反插在袖筒,懊丧地埋着头,盯着地上的蚂蚁发呆。“啾啾——”突然传来几声鸟叫声,黄小米循声望去,一个锦衣华服的阔少爷拎着鸟笼向他走来,笼中关着一只不停扑腾翅膀的老鹰。黄小米心中暗喜,迅速起身,准备迎接这位来客。岂料阔少爷目不斜视直顾往前走,施施然地踱上旁边的茶居,看也没看黄小米一眼。黄小米对着他的背影,朝地上啐了一口:“呸,有钱有什么了不起,有本事为百姓造一座桥!”就在这时,有个长着络腮胡子的胡商,走到黄小米跟前,用不太标准的闽南话,向他询问芦柑的价格。胡商出手真阔绰,一口价两贯钱,买下了黄小米的所有商品。胡商手指不远处的码头,对黄小米说:“瞧,海岸边上那个装着好几扇铁门的大仓库是我的,你帮我把这些物品运到那里。”在胡商的示意下,黄小米来到大仓库,定睛一看这是外国人的临时仓库,像个修道院,他们可以把自己的货物藏在里面,这其中,既有那些他们想要出售的货物,也包括那些他们所购买的货物。
与胡商作别,黄小米摇了摇手中的铜钱串,铜钱沉甸甸的,发出“沙沙”的响声,他露出久违的笑容,决定去批发一些小商品。早上出门前,他清点了一下家中的仓库,存货没了;趁现在时辰尚早,他想去安海码头对岸的水头商贸市场,批发一些土特产。那里有一些是安海所稀缺的山区土特产,比如安溪的茶叶、永春的芦柑、德化的白瓷。身为一个走街串巷的小货郎,黄小米当然知道水头与安海隔海相望,一个在西边,一个在东边,行人往来全靠船只搭渡。一个往返也不贵,三两文铜板就够了。
在去水头的渡船上,黄小米是五名乘客当中的一个。蔚蓝的海面上波涛汹涌,小船摇晃着,颠簸着,黄小米拽紧栏杆站在甲板上,心生胆怯。一到宽阔的海面,小船就像脱缰的野马,急速向下游漂去,险象环生。看着湍急的水流在眼前翻滚,黄小米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了,胆小的乘客脸都吓绿了,畏惧地缩在一旁,大气不敢出。
还好船工师傅经验非常老到,一边镇定自若地划桨掌舵,一边安慰大家别慌张,不要乱动。黄小米转头看着脚下波涛汹涌的海水,遥想五年前母亲渡船葬身大海的惨状,万千感慨,涌上心头。五年前的夏天,母亲跟今天的黄小米一样,也是从安海乘小船,到水头批发小商品。小船刚出发,雷声袭来,大雨借风抽打着船只。大海上忽然巨浪掀起,一浪接一浪,那摧枯拉朽的力道,直接把船掀翻。船上的母亲再也没有回来。
想到这些,黄小米恨恨地说道:“不是人们无能,是这里的地势实在太艰难奇险了!这里水流湍急,要是有座桥,连接安海和水头,那该多好呀!”有人打趣道:“你来吧,等你有钱了,也捐钱造一座桥吧!”接过话茬,黄小米语气坚定地说:“我黄小米虽然现在没挣到几个银子,但是只要能造桥的话,我一定捐钱!”“你等着吧,一定很快会有人造桥的,你想想看,咱这里是一年胜过一年!因为大海,很多人日子好过了。所以在海上造一座桥,也不是痴心妄想啦!”一个乘客答道。说话间,船终于有惊无险地靠到了水头堤坝边上,黄小米与船上其他的乘客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B
公元1138年,安海码头西岸的大佰岛,橘红色的余晖落在黄小米的身上,夕阳挂在远处的山峰上,温柔的阳光粼粼地洒在茫茫的大海里。黄小米与几个打石师傅,像壁虎一样贴在陡坡上。他们抡起大铁锤,一锤一锤地敲击钢钎,坚硬的钢钎一点点地凿向脚下的壁石,“叮叮当……”阵阵凿石声回荡在小岛上。
脚下的岩石,不时迸发出火花,粉屑飞进黄小米的眼睛。这一刻,他只要闭上眼,用力咳嗽几下,眼睛里的灰尘就会自动流出。由于初试打石,粗重的铁锤老是不听使唤,好几次落在了自己拳头上,黄小米的手掌被撕开一层皮,鲜血汩汩流出。他咬紧牙,学着打石师傅模样继续敲打,大石头很快裂开了一条缝。他蹲下身子,扫去石头上面的粉尘,坐在壁石上。他甩一甩手,拍掉满身的石屑,可是左手掌又流血了,鲜红的肉触之即痛。黄小米告诉自己:“血肉的疼痛是小事,算不了什么,造桥修路才是大事,安海码头很快将有一座跨海大桥,以后做点小买卖也更便捷,愿远在天国的娘亲保佑大桥早日建好。”黄小米望着安海码头的方向,又想起不幸葬身大海的母亲,眼神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哀愁与憧憬。就在抬头望天的瞬间,黄小米忽见迎面驶来一艘大船,有个微胖的中年男子挺立船头,向他们挥手喊道:“你们辛苦了,该歇歇了——”听到有人呼喊,几个打石师傅都停下手头的活。
黄小米认出了这个中年男子,他名叫黄护,是安海的一个大海商。黄小米一边挠着头,一边笑吟吟地对黄护说:“黄老板来看我们啦——”黄护点了点头,问了一句:“今天采了多少石头呢?”“比昨天多一些!”一个打石师傅抢先回道。
黄小米知道黄护今儿个来的任务是驾船运石头!他们刚刚从山上开凿出来的石条,长约十米,宽和厚也有六七十厘米,重达十几吨。搬运这些石头是黄小米和打石师傅们最为头疼的事。他们试过用粗麻绳绑住石头,十几个人合力用木头去扛。可是,每走一步,手上腿上少不了旧痕添新伤。见大伙搬运石头如此之难,黄护也是一筹莫展。一阵海风吹来,轻抚黄护的脸,他看到不远处的柳条轻轻地摇曳。这时,他灵机一动,暗想:何不把柳条编织成一个篮子,然后把石头放进去,再滚动篮子,不就是可以轻松运送石头。黄护把这个想法与大伙一合计,个个都说:“可以试试看!”他们折来一堆柳条枝,编织成一个可以容纳石条的柳篮。没想到这个办法很顶用!每一个柳篮裹着的巨石,只需要六七个人来推动前进。在天黑之前,他们把新采的石头搬到大船上,然后运到安海码头,用来建造五里桥。
夜幕降临,领到了一天的工钱,一身疲惫的黄小米下了船。站在安海码头的高点上,他向东眺望,这时整个安海陷入另一种喧嚣:街上有无数的油灯和火把,小镇被映照得特别灿烂,在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得到它。黄小米已经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安海人习惯在自己房子的入口处和庭院里点上灯,而那些在夜晚赶路的行人也点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因此整个小镇都在闪烁,处处都有灯光。
这一年,知天命的黄护,捐出一千万文铜钱,开启了安海造桥大幕。这一年,小货郎黄小米,加入了造桥大军,当起了一名打石师傅。这一年,往来于安海经商的富商大贾们,也争先捐款建桥。这一年,安海人民取法于洛阳桥,激浪涨舟,浮运架梁,把一块又一块的石头堆在海里,硬是在大海上架桥。
直到十四年后的1152年,随着最后一块石梁铺设在桥面上,横跨于安海和水头的安平桥终于落成了。这一年,黄小米重操旧业,又当起了小货郎。他牵着骡子,漫步在安平桥上,习习的微风吹来,他心怀美好。他干脆立在桥头,欣赏起桥下的风景:海面上帆影密布,海岸上人影幢幢。不远处的安海码头,桅杆林立,犹如森林,密密麻麻,绵延竟达几里远。黄小米掐指算了一下,海面停泊着大大小小百来艘船只,有五六十米的大船,也有两三米长的小船。码头上人头攒动,忙着搬运货物,丝绸、陶瓷、玉器、珠宝、茶叶、名贵药材,甚至家具、铁锅、犁锄都有人在装船或卸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