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60900000029

第29章 朝拜缪斯的长征——师友交游(8)

陈之藩

思果唠叨,陈之藩寡言。其间的对照,似乎也是他们散文风格的对照。散文家陈之藩不但寡言,终于似乎无言了。好多年不再见他的新作,但他的《旅美小简》等书仍然脍炙人口。今年年初他从韩国回来,立刻兴冲冲地来找我说:“我去了板门店!两英里宽的非军事地带之内,居然住了一些老百姓,生活反而分外安全,那里面的飞禽走兽也自得其乐。两边比赛谁的旗杆高,真绝。我们下了游览车,谁也不许轻举妄动,连手臂也不许随便举起来,否则对面就一枪打过来!你一定得去看看,看了准会写诗!”我说:“散文也可以写啊,你还是来一篇散文吧。”第二天高信疆打长途电话给我,我乘机告诉他陈之藩有这么一篇散文可写,不妨一邀。想来钉稿高手如信疆者,也钉不出一个结果来。陈之藩真是世界上最懒的散文家。

认识之藩,已经有二十六七年了,大概是吴炳钟介绍的,后来在梁实秋先生家里好像也见过几次,来往不频,说不上有多少私交。只记得当时他在编译馆任职,常译一些英国浪漫派的诗在报刊上发表,又是一位张秀亚迷,把她的散文集买了好多册来送给朋友共赏。他在北方读大学的时候,更是一位典型的文艺青年,常和胡适、沈从文等人通信,所以存信很多。梁先生戏称他为manofletters。后来他远去美国,我们也就很少见面。

一年半以前,之藩接中文大学之聘,从休斯敦来此地任讲座教授,教的不是文学,是电子学。之藩在国外成了科学学者,在国内却是文学名家,这种两栖生命是令人羡慕的。当今台湾的文坛上,能如此出入科、文之间的,除了张系国之外,我一时还想不起第三人来。英国小说家兼科学家斯诺子爵在《两型文化与科学革命》一书中,慨叹传统的人文和现代的科学鸿沟日深,宜有桥梁以通两岸。若之藩者,诚可谓manoftwocultures,可惜他近年只发表科学论文,却荒废了文学园地。其实像他这样的通人,应该像系国那样多写一些“通文”,来兼善两个天下才是。沙田七友是七座冰山,之藩之为冰山,底部恐更大于其他六座。他的科学家那一面,对我说来,已经不是冰山之麓,而是潜水艇了。

不谈山脚,且看山头。之藩好像从来不写文学批评,但自有一套武断的见地。夏志清论琦君时,认为散文家必须天生好记性,才能把一件往事,一片景色,在感性上交代详尽,使一切细节历历在目。之藩却说,记性好了便做不成散文家,因为熟忆古人的韵名篇警句,只有束手束脚,自惭形秽,无补于创造。有一次之藩直语思果,说他早期的散文胜于近期,思果以为知音。两位散文名家,一坦率,一谦逊,实在古德可风。又有一次他在山坡上遇见我,说我新发表的(菊颂)很有意思,“临风红妆”那一句刺得最好。我说:“给你看出来了。”他说:“谁都看得出来。”后来他又指出《北望》里面写到天安门的一句,以为有预言之功。我说那只是巧合罢了。那几句诗是这样的:

月,是盘古的瘦耳冷冷

在天安门的小小喧哗之外

俯向古神州无边的宁静

这首诗写于一九七六年二月,不久就发生了四五天安门事件,可谓巧合,也可说是冥冥之中心有所感吧。不过四五事件,在清明之次日,正是阴历三月初六,那时的弦月恰如一只瘦耳。

之藩在中文大学的宿舍,正好在我楼下,也是有缘,得以时常见面。至于陈夫人王节如女士,则一半时间住在台北,一半时间来香港陪他,所以较少见面。日子久了,才发现之藩独来独往,我行我素,而又大节不逾,小节不拘,直是魏晋名士风标。中文大学依山面海,自成天地,没有一条路不随山势回环,没有一扇窗不开向澄碧。之藩一见就大为动容,说“要知道这么美,早就来了。我去过各国的名大学,论校舍,中大平平,论校园,中大却是一流的”。他有糖尿症的初兆,医生要他少吃糖,多走路,因此山路之上经常见到一位穿浅咖啡色西服的中年教授,神思恍惚,步伐迟缓,踽踽然独行而来,独行而去。我在路上遇到他,十有六七他见不到我。不知他成天心里想什么,也许是在想他的电子学吧,如是则说了出来我也不懂。至于甜食,理论上他不敢贪嘴,实际上却心向往之,时常逶逶然从城里大包小盒地拎着糕点回来;其中最得意的一式,是家乡风味的老式鸡蛋糕,有小碗那么大,上面嵌些剥光的瓜子仁。这东西也是我父亲的“上品”,记得我小时候也爱吃的,却不知之藩在什么店里发现了,惊喜之余,买了无数回来,每次飨客,总要隆而重之夸而张之地再三推荐,唯恐朋友印象不深,且又以身作则,啖之咽咽,味之津津,真是可笑又可爱。

有一次他照例从九龙搬了大批点心回来,又照例被太太骂了一顿,为了釜底抽薪,趁他不在的时候,陈夫人把那些汤圆和糕饼之类一股脑儿提上楼来,送给我家。之藩好吃,是不争之事。他自诩有胃而无底,烙饼数张,饺子数十,悉数吞下,肚里却毫无动静,事后还要灌汤浇茶,也不觉有什么反应。思果的自我催眠,之藩的无我食量,简直一为梦神,一为灶仙,我这凡躯是修炼不来的。

之藩为人,想的比说的多,说的又比写的多。这样其实很好。如果有一个人,写的比说的多,说的又比想的多,岂不可怕?众人餐宴或聊天的时候,他总静静坐着,听得多,说得少,即使在听的时候,他也似乎不太专注,却也不会漏掉一句。在太太面前,他更是如此,总是把发言权让给太太,一任太太向朋友夸大他的恍惚和糊涂,且带着超然的微笑随众人反躬自嘲。听他太太说来,他没有买对过一样东西,不是东西不合用,便是价钱太贵。有一次他买了件衣服给太太,太太居然赞他挑得好,他立刻又为她买了一件,颜色和款式跟第一件完全相同。不论他在科学和文学上有多少成就,在太太眼里,他从来没有成熟过。对于太太亲切的呵斥,他总是孩子一般欣然受之,从不反驳。我想,太太大半是在后台看戏,是不作兴鼓掌叫好的。在太太们的眼里,世界上有几个丈夫是成熟的呢?

陈夫人出身旗人世家,小时候住在哈尔滨,三十年前初来台湾的时候,也在编译馆任职,乃与之藩结了姻缘。她颇通俄文,能票京戏,还做得一手好菜,尤其是北方的面食。俄文一道,无人能窥其奥。我学过两星期的那一点俄文,在健忘之筛里只剩下了半打单字,连发问也不够资格。京戏一道,自有热切的票友如思果者向她探听虚实,一探之下大为佩服,说她戏码戏文之熟不消说了,随口哼一段举例更有韵味。至于厨艺,当然有口共赏,只需粗具嘴馋的条件就行。两家来往,只要走十八级楼梯,所以我存常下楼去,跟她学烤烙饼,包饺子,端上桌来,果然香软可口。之藩则奔走灶下,穿梭于二主妇之间。他的手艺也有一套,据说是因为曾在军中掌厨,早有训练之故,这又是《旅美小简》的读者想象不到的了。

胡金铨

无论凭靠我家或之藩家阳台的栏杆,都可以俯眺蓝汪汪的吐露港,和对岸山势起伏的八仙岭,却很少人知道,山麓那一条条浅黄色的印痕,正是胡金铨拍“迎春阁之风波”所用的一场外景。走近去看,就发现那些黄印子原来是为了建造船湾淡水湖挖山填海的遗迹,有些地方,像切蛋糕那样,露出有棱有角的黄土,面积也颇开旷,金铨灵机一动,就点化为群侠决战的“沙场”了。

我知胡金铨其人,是从“龙门客栈”开始的。当时我和一般“高眉”人士一样,以不看国片自高,直到有一天,全城的人都在阔论“龙门客栈”,我如果再不去看,和朋友谈天时,就成了“题外人物”,只好在一隅傻笑了。一看之下大为倾倒,从此对国片刮目相看,金铨的片子更不放过。除了早期的“大醉侠”之外,他的片子我全看过,有的甚至看过两遍。赏析金铨影艺的文章很多,我却愿意自撰一词,称他为“儒导”。这“儒”字,一方面是指儒家的忠义之气,一方面是指读书人的儒雅之气。金铨片里的侠士都有这么一点儒气,而金铨自己,平日就好读书,常与作家往还,不但富于书卷气,拍起片来,更是博览史籍,遍查典章,饶有学者气。就算放下电影,金铨也别有他的天地。他的中英文修养都高,英文说得漂亮,中文笔下也不含糊,著有评析老舍的专书。难怪最后找太太时,也找了一位女作家,不是一位女演员。

金铨善用演员之长而隐演员之短,徐枫如果没跟金铨,未必能够尽展所长。六年前的夏天,我从台湾去澳洲,在香港转机,小停数日。金铨接机,把我安置在他公司的宿舍里,他自己却不知去向。一觉醒来,才发现走廊对门而住的,竟是正在拍“忠烈图”的徐枫,还承她招呼我用早餐。当时我尚未看过她演的电影,所以印象不深,却记得她的气质不俗。据我看,徐枫在台下不算顶美,但在金铨的戏里,却是眉间英气慑众的冰美人,那英气,给微翘的鼻子婉婉一托,又透出几分柔妩,所以十分动人。看得出,她不是能言善道之人,表情的变化也不多,所以金铨安排她的角色,也是话少而动作多,结果非常有效。

金铨拍片之认真,是有名的。有一次听他说,在“侠女”拍摄时,为了需要古宅空庭芦苇萧萧的那一股荒味,他宁可歇几个月,等芦苇长高了再拍。这次他去韩国拍“空山灵雨”和“山中传奇”,天寒地冻,补给维艰,吃足了苦头。其中一场外景排在汉城郊外的一处古迹,叫作收御将台,却发现设有建台何年之类的英文说明,不堪入镜。金铨急嘱他太太钟玲在港找些元朝的文告资料,以便书为揭示,将那碍眼的英文遮去。我为他们在中大的图书馆借了一本《元典章》,结果韩国当局又不准张贴,金铨只好弄一棵什么树来挡住,才算解决。这当然只是他面对的一个小问题,已够人折腾半天,亦可见导戏之难。好在新婚之后,内外都添了得力助手,钟玲不但做了主妇,更成了他的编剧,写了“山中传奇”的脚本。现在轮到心焦的影迷,包括沙田诸友,来等新片上演。

我和金铨也不常见面,大概一年也只有三五次。席上宴余听他谈天,可谓一景。金铨是一个神气活现的小个子,不知为什么,我从来没见他沮丧过。他最爱穿绣有Safari字样的浅色猎装,把新剃后下巴上一片青青的须桩衬得分外鲜明。他从演员做到导演,在影剧天地里不知翻过多少跟斗,口才又好,说起故事论起人物来,浓眉飞扬,大眼圆睁,脸上的表情大有可观。他交代故事总是一气呵成,势如破竹,几番兔起鹘落便已画龙点睛,到了终点。他一面说,一面绘声图影,一张嘴分成两个人,此问彼答,你呼我应,也不知怎么忙得过来的。这种独角相声是他的绝技,不但表情逼真,而且跳接迅快,你一分神,他已经说完了。在我记忆之中,好像只有梁实秋先生能有一比。这样子的人,方言一定也不含糊的,金铨当然不例外。他学上海和扬州的口音,每次都逗我存和我发笑。其实钟玲口齿也很灵便,只是不像他这么爱演谐角罢了。可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金铨也有不济的时候,那便是醉酒之后。我至少见他醉过两次,不尽酩酊,却也不止微醺,形之于外的,是目光迟滞,像照相时不幸眼皮将合未合的那种表情,而且言语嗫嚅,反应不准,像一架失灵的高能电脑。有谁不信,我有照片为证。

刘国松

金铨虽说常醉,毕竟由于屡饮,其实他是颇有酒量的。朋友之中最不善饮到了滴酒酡颜之境的,首推刘国松。画家善饮,中外同然,唯独我们这位大画家,一口尚未落肚,玉山早已颓然。此人气壮声洪,说起话来,一口刚劲的山东乡音挟豪笑以俱下,不论有理无理,总能先声夺人。打起长途电话来,也是一泻千里,把一刻千金的账单全不摆在心上。可惜处处豪放,除了杜康,朋友提壶劝酒的紧要关头,总是死命捂着酒杯,真应了小杜的一句“唯觉尊前笑不成”。烟是更不抽的,所以我常笑他,不云不雨,不成气候。只怪他肠中没有酒虫,鼻中没有烟窍,除了苦笑,也莫可奈何。

同类推荐
  • 华人十大科学家:钱学森

    华人十大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男,汉族,浙江杭州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1995年5月,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原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更名为钱学森图书馆,江泽民主席为之题写了馆名。2011年,上海交大也建成钱学森图书馆。同年12月8日,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钱学森》由童苏平、邢娓娓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杨凤田传

    杨凤田传

    本书讲述了寒门学子杨凤田从小聪慧好学、积极进取,由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奋斗历程,以及他执着刚毅、爱岗敬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尚品德。介绍了他始终以‘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理念为己任,先后参加、组织研制出歼8系列先进战斗机,填补了我国航空史上多项空白,大大增加了空、海军作战能力,为祖国的航空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事迹。 本书可供航空科研战线上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广大军事爱好者阅读学习。
  •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朱元璋:威猛浑厚

    朱元璋:威猛浑厚

    中国历朝历代的每一位开国皇帝,都是一部非凡的传奇,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则是非凡中的非凡,传奇中的传奇。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封建皇帝中比较卓越的人物。《威猛浑厚:朱元璋》主要讲述朱元璋如何统一全国,结束元末二十多年战乱的局面;如何在立国之后,吸取历史教训,对农民作了一些让步,大力鼓励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允许农民尽力开垦荒地,大大增加了自耕农数量;如何解放奴隶,改变元王朝官僚大量拥有奴隶的落后局面,增加了农业生产劳动力等措施。阅读《威猛浑厚:朱元璋》,让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还原文字背后这些鲜活的帝王,感悟一个古老帝国的辉煌与沧桑。
  • 曾国藩家书解读

    曾国藩家书解读

    本书收录了修身治心、树德养望、读书为学、习字作文、治家守业、择师交友、为官治政、统兵用人、理财经营、保体养生等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 浮华如盐

    浮华如盐

    《浮华如盐》由龚静染编著。《浮华如盐》讲述了:道光年间,山西人怀荣三卖掉所有的房屋田地,来到川南的桥镇,通过开挖盐井开始了自己的财富故事。从此,怀家融入到了川盐的百年兴衰史——川盐济楚、清末民变、北洋盐务稽核、抗战盐业专卖……从手工开掘采卤到现代机器生产,这一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也正是中国工商业艰难而漫长的发展历程。四川土地上一口口盐井的故事,也正是百年中国绕不过去的故事,因为它们同时也是你和我的故事。
  • 彼岸花的等待

    彼岸花的等待

    爱了千年等了千年,莫颜妹妹你在哪里,他在黄泉路等了千年,她会来吗
  • 凯恩斯(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凯恩斯(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凯恩斯革命”并不是一场闹剧,也不是一场悲剧,而是人类思想遗产宝库中的一部分,是人类关于政府与企业角色安排问题的思维进程中有益和必要的一步,它深化了人们对于企业自由经营和市场机制的认识。
  • 我的灵界伙伴

    我的灵界伙伴

    七年了,一个叫“宇”的男生总是出现在我的梦里。回到童年生活过的地方,我那消失七年的记忆突然恢复。才发现他早已不在人世……“筱凡,我一直在这里等你!”“宇,对不起……”“没关系!你忘记了么?我们在这棵树下发过誓的,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就算阴阳相隔,依然阻止不了我们成为好朋友!”
  • 邪帝绝宠:逆天狂妃

    邪帝绝宠:逆天狂妃

    [本文主打一对一,男强女强请放心入坑]她是绝世美貌冷漠于一身的高级特工。一朝穿越,成了爹不管,后母不爱的将军府废材大小姐。他是掌管着千千万万生灵东昊神帝,亦是凌驾于苍阑大陆三国之上的暗域城城主。当腹黑碰上腹黑,他勾起她的心,“娘子为夫陪你一起逆天下“
  • 鬼才王妃,夫君请上榻

    鬼才王妃,夫君请上榻

    她是世界顶级特工,一朝穿越,却遭挖心。兄妹不疼,爹娘不爱,容家的嫡小姐空有绝世容颜,却是苍岭大陆鼎鼎有名的废柴!废柴?她容锦年,身怀古武,飞花伤人,就算不能修炼又如何?谁道废柴不能翻云覆雨,坐拥天下?惊艳重生,她即便无心,也定要这乾坤为她颠倒!万千世界,无数男人为她倾心,她却只念最初的那人。弱水三千,取一瓢饮。“跟我走,我娶你为妻。”男人绝代风华,高高在上。跟他走?她妩媚一笑,小指轻勾,在他耳畔低语:“夫君,夜深了,请上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fboys之我的初心

    tfboys之我的初心

    一位女孩与三位男孩。。。。。。。。。。。。
  • 孤天绩

    孤天绩

    大道穹天,唯仙独孤。永生春秋,朝夕争雄!仙苍漫漫何其茫,上古岁月谁探荒?武之巅峰破星潭,道陨阳消笑蚁洼。渺渺万千界域,大仙横世纵行九天外,百世逍遥,无双怪奇迹途鸿!仙,从来在人间。这是一个天孤仇望黎的小仙神途。(今驰:>_<大道独孤,唯吾不死!
  • 守着温暖阳光守着你

    守着温暖阳光守着你

    嗯咳,原谅我词穷。写的不好不怪我!-------------------阳光温暖,就如同她的性格一样,温柔,活泼。他想永远守护着她,但是命运是多变的。他和她,最后会有怎样的结局?是茫茫人海中互不相识,还是在一起幸福生活?
  • 花美男的绯闻男友

    花美男的绯闻男友

    她为了拯救弟弟,却遭遇了意外的事故,还跟弟弟互换了灵魂。为了寻求方法救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的自己肉身以及弟弟的灵魂,毅然冒充弟弟在一群花美男天团生活了下去,她一会是男人,一会是女人,一会是飘忽出窍的灵魂。他——是国际知名偶像天团男子组合队长,才华横溢受万千人的宠爱的花美男,却以为自己爱上了一个男人,还跟他传出了断背的绯闻,而他却又那么像曾经认识的一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