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60900000027

第27章 朝拜缪斯的长征——师友交游(6)

那次去里昂开会的中国人,除了巴金一行之外,还有代表台北而来自巴黎的杨允达,和代表香港的徐东滨。法国笔会把中国人全安置在同一家旅馆,因此我们好几次见到巴金。有一次,吴鲁芹在电梯里遇见四十年前武汉大学的老同学,面面相觑久之,忽然那人叫道:“你不是吴鸿藻吗?”吴鲁芹叫道:“你不是叶君健吗?”笑了一阵子后,对方说:“等下我来看你。”吴鲁芹潇洒地答道:“好啊,正好叙叙武汉往事。只有一点,你可别向我统战,我也不劝你投奔自由。”这件事,第二天吃早饭时他告诉了我们,说罢大笑。吴鲁芹做人向往的境界,是潇洒。他所谓的潇洒,是自由,自然,以至于超然。也就因此,他一生最厌烦的就是剑拔弩张,党同伐异的载道文学。这种态度,他与文坛的二三知己如夏济安、林以亮等完全一致。在那次国际笔会的研讨会上,轮到自己发表论文时,他也就针对这种奉命文学毫不含糊地提出批评。

里昂四天会后,我们又同乘高速的新火车去巴黎。之后杨允达又以地主之谊,带我们和徐东滨遍览圣母院、铁塔、凡尔赛宫等地。一路上吴鲁芹游兴不浅,语锋颇健,精神显得十分充沛。只有两次有人提议登高探胜,他立刻敬谢不敏,宁愿留在原地,保存体力。当时羡慕他老而犹健,老得那么闲逸潇洒,而晚作又那么老而愈醇,不料未及两年,对海的秣陵郡竟然传来了噩耗。

这消息来得突然,但到我眼前,却晚了三天:我是在港报上看到有短文悼他,才惊觉过来的。吃早饭时我非常难过,咽下去的是惊愕与惋惜,为二十多年的私交,也为中国的文坛。在出身外文系而投身中文创作的这条路上,他是我的前辈。中英文的修养,加上性情才气,要配合得恰到好处,才产生得出他那样一位散文家来。这一去,他那一代的作家又弱了一个,他那一代也更加寂寞了。但悲悼之情淡下来后,又觉得他那样的死法,快而不痛,不失痛快,为他洒脱的人生观潇洒作结,亦可谓不幸之幸。今年六月,我仓皇回台湾侍奉父疾,眼看老人家在病榻上辗转呻吟之苦,一时悲怆无奈,觉得长寿未必就是人生之福。吴鲁芹说走就走,不黏不滞,看来他在翡冷翠梦见徐志摩,也可算是伏笔。

现在他果然去了徐志摩那边,当然也与夏济安重逢了。如果人死后有另一度空间,另一种存在,则他们去的地方也颇不寂寞,而左邻右舍也非等闲之辈。也许阳世眼浅,只看到碑石墓草而已。最巧的是,吴鲁芹对于大限将至似乎早有预感,去年四月他发表的一篇散文,已经对身后事熟加思考。那篇文章叫《泰岱鸿毛只等闲——近些时对“死”的一些联想》,当时我在“明报月刊”上读到,就对朋友说,这是一篇杰作,也是吴鲁芹最深沉最自然的散文。在文首作者回忆他“去年初冬”(也就是一九八一年底,大约在我们法国之会后两个月)急病人院,自忖必死,“可是过不了几天,却又安然无恙了”。他说当时他被抬进医院,心情颇为恬静,并无不甘死去之念。他说:“曾有人说,一个人能活到花甲之年就很不错了。花甲之后的‘余年’是外赏,是红利,是拣来的。”接着他对死亡一事反复思维,并且推翻司马迁所谓的“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认为此事只有迟早,却难分轻重,最后他说:

至于我自己呢,对泰山之重是高攀不上的,但亦不甘于菲薄贱躯轻于鸿毛。所以对泰岱鸿毛之说,完全等闲视之。然人总归不免一死,能俯仰俱无愧,当然很好,若是略有一些愧怍,亦无大碍。智愚贤不肖,都要速朽的。君不见芸芸众生中,亦有一些不自量力求宽延速朽的时限的,谁不是枉费心机?谁不是徒劳?

这一段文字真正是大家之风,表现的不是儒家的道德理想,而是道家的自然态度,毋宁更近于人性。我尤其喜欢他那句:“能俯仰俱无愧,当然很好,若是略有一些愧怍,亦无大碍。”道德上的理想主义要人洁白无瑕,求全得可怕,令人动辄得咎,呼吸困难。只要不是存心作恶,则“略有一些愧怍,亦无大碍”,更是宽己而又恕人,温厚可亲,脱略可爱。

初识吴鲁芹,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了。我交朋友有点随缘而化,他,却是我主动去结识的。那时我初去台湾,虽然还是文艺青年,对于报上习见的八股陋文却很不耐烦。好不容易有一天在“新生副刊”上读到署名吴鲁芹的一篇妙文《谈文人无行》,笔锋凌厉,有钱钟书的劲道。大喜之下,写了一篇文章响应,并且迫不及待,打听到作者原名是吴鸿藻,在美新处工作,立刻径去他的办公室拜访。

后来他发现这位台大学生不但写诗,还能译诗,就把我在“学生英语文摘”上发表的几首英诗中译寄给林以亮。林以亮正在香港筹编《美国诗选》,苦于难觅合译的伙伴,吴鲁芹适时的推荐,解决了他的难题。这也是我和林以亮交往的开始,我也就在他们亦师亦友的鼓励和诱导之下,硬着头皮认真译起诗来。这段因缘,日后我出版《英美现代诗选》时,曾在译者序里永志不忘。

一般人提到台大外文系王文兴、白先勇、欧阳子那一班作家辈出,常归因于夏济安的循循善诱。夏氏中英文造诣俱高,在授英美文学的老师里,是极少数兼治现代文学的学者之一。王文兴那一班的少壮作家能得风气之先,与夏氏的影响当然大有关系。不过夏济安的文学修养和他弟弟志清相似,究以小说为主:我常觉得,王、白那一班出的多是小说家,绝少诗人与散文家,恐怕也与师承有关。

据我所知,当时提掖后进的老师辈中,如果夏济安是台前人物,则吴鲁芹该是有力的幕后人物。五十年代吴氏在台北各大学兼课,但本职是在美国新闻处,地位尊于其他中国籍的职员。最早的“文学杂志”虽由夏济安出面主编,实际上是合吴鲁芹、林以亮、刘守宜与夏氏四人之力办成。纯文学的期刊销路不佳,难以持久,如果不是吴鲁芹去说服美新处长麦加锡逐期支持“文学杂志”,该刊恐怕维持不了那么久。受该刊前驱影响的“现代文学”,也因吴氏赏识,援例得到美新处相当的扶掖。

此外,当时的美新处还出了一套台湾年轻一代作品的英文译本,主其事的正是吴氏。被他挑中的年轻作家和负责设计的画家(例如席德进和蒋健飞),日后的表现大半不凡,也可见他的眼光之准。我英译的那本青涩而单薄的《中国新诗选》(NewChinesePoetry),也忝在其列。书出之日,有酒会庆祝,出席者除入选的诗人纪弦、钟鼎文、覃子豪、周梦蝶、夏菁、罗门、蓉子、洛夫、郑愁予、杨牧等之外(痖弦、方思等几位不在台北),尚有胡适、罗家伦等来宾。胡适更以中国新诗元老的身份应邀致词,讲了十分钟话。当时与会者合摄的照片我珍藏至今。此事其实也由吴鲁芹促成,当时他当然也在场照料,但照片上却没有他。功成不居,远避镜头,隐身幕后,这正是吴鲁芹的潇洒。暗中把朋友推到亮处,正是他与林以亮共有的美德。

这已经是二十多年的往事了。一九六二年他去了美国之后,我们见面遂稀:一次是在一九七一年夏天,我在回国前夕从丹佛飞去华盛顿,向傅尔布莱特基金会辞行,乘便访他和高克毅于“美国之音”,一同吃了午餐。另一次,也就是上一次和最后的一次,便是前年在里昂之会。回想起来,在法国的五日盘桓,至今笑谈之貌犹在左右,也真是有缘幸会了。

和吴鲁芹缘悭一面的千万读者,仍可向他的作品里去认识这位认真而又潇洒的高士。他在文章里说:“智愚贤不肖,都要速朽的。”这话只对了一半,因为一流作家的文字正如一块巨碑立在他自己身后,比真正的碑石更为耐久。这一点倒是重如泰山,和他在文中潇洒言之者不尽相同。

吴鲁芹一生译著颇富,但以散文创作的成就最高。早年作品可以《鸡尾酒会及其他》为里程碑,尤以《鸡尾酒会》一篇最生动有趣。据我所知,《小襟人物》虽然是他仅有的小说创作,却寄寓深婉,低调之中有一股悲怆不平之气,不折不扣是一篇杰作。吴氏迁美之后,一搁笔就是十年以上,甚至音讯亦杳。正当台湾文坛准备把他归档为过客,他却蹄声得得,成了荣归的浪子,卷土重来之势大有可观。《英美十六家》游刃于新闻采访与文学批评之间,使他成为台湾空前的“超级记者”。《瞎三话四集》、《师友·文章》、《余年集》相继出版,更使晚年的吴鲁芹重受文坛瞩目。

一位高明的作家在晚年复出,老怀益壮的气概,很像丁尼生诗里的希腊英雄尤利西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我想伏枥的老骥,一旦振蹄上路,这种廉颇意结总是难克服的。目前的文坛,我们见到有些诗人复出,能超越少作的不多。有些散文家迄未搁笔,却慢慢退步了。吴鲁芹复出后非但不见龙钟之态,反而笔力醇而愈肆,文风庄而愈谐,收放更见自如,转折更见多姿,令人刮目。而正当晚霞丽天之际,夕阳忽然沉落。如此骤去,引人多少怅望,也可谓善于收笔了。

吴氏前期的散文渊源虽广,有些地方却可见钱钟书的影响,不但书袋较重,讽寓略浓,而且警句妙语虽云工巧,却不掩蛛丝马迹,令人稍有转弯抹角、刻意以求之感。后期作品显已摆脱钱氏之困,一切趋于自然与平淡,功力匀于字里行间,情思也入于化境。在他最好的几篇散文如《泰岱鸿毛只等闲》里,他的成就可与当代任何大家相提并论。

梁实秋在《读联副三十年文学大系》一文中,说吴鲁芹的散文有谐趣。我觉得吴鲁芹的谐趣里寓有对社会甚至当道的讽喻,虽然也不失温柔之旨,但读书人的风骨却随处可见。他的散文长处不在诗情画意的感性,而在人情世故、事态物理的意趣之间。本质上,他是一位知性的散文家。

六年前吴鲁芹在“中外文学”五周年纪念的散文专辑里,发表(散文何以式微的问题)一文,认为在我们这大众传播的“打岔时代”,即使蒙田和周作人转世,也难以尽展文才。他说:“尽管报纸广告上说当代散文名家辈出,而成果实在相当可怜,梁实秋的《雅舍小品》几乎成为‘鲁殿灵光’。”这句话,我实在不能接受。吴鲁芹写文章惯弹低调,但这句话的调子却未免太低,近乎浇冷水了。不说年轻的一代有的是杨牧,张晓风等等高手,再下一代更有林清玄等人,就单看吴氏那一代,从琦君到王鼎钧,近作都有不凡的表现。更不提香港也另有能人。而最能推翻这低调的有力例证,就是吴鲁芹自己复出后的庾信文章。

一九八三年八月十二日

沙田七友记

前言

沙田山居,忽忽四有半年,朋友当然不止七位,而于此七友,我所知者当然也不止如此。一个人的生命正如冰山,露在水面的不过十之二三,我于七友,所知恐亦不过十之三四。以下所记,多为曲笔侧写,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只能聊充传记的脚注。取景则又不远不近,相当于电影的中距离镜头,激发兴趣则有余,满餍好奇则不够。至于此文刊载之后,七友尚能余下几友,七座冰山会变几座火山,亦非我所敢预测,所赖者,友情的弹性和高士的幽默感而已。万一我运笔偶近漫画,那也只是想逗我的读者高兴,不是想惹我的朋友不高兴。根据“互惠”的原则,七友之中如果有谁报我以相同的笔调,我必定欣然受之,认为变相之恭维。文中人名太多,尽量免去尊称,以示亲切,而非不敬。

宋淇(笔名林以亮)

宋淇是批评家,翻译家,诗人,编辑——这四方面和我们当初的结缘,全有关系。早在二十年前,他为“今日世界社”主编一册《美国诗选》,苦于少人合作,乃请吴鲁芹在台北做“译探”。吴鲁芹把我的一些翻译寄给他看,他欣然接受,我便成为该诗选的六位译者之一。此后他在香港而我在台北,通信多而见面少。直到四年前我来中文大学任教,我们才经常见面,相知更深。

见过宋淇的人,大概没有想到他在少年时代还是一位运动健将。后来由于多病,“社交量”不得不受限制,很少出门。和杨牧一样,他最喜欢坐定下来聊天,却不像杨牧那样一面聊天一面饮酒。在这方面,他不但学识广泛,而且舌锋凌厉,像是我们这圈子里的约翰逊博士。他的父亲春舫先生兼通好几种西方语文,是一位名戏剧家和学者。家学的背景,加上和香港影剧界多年的渊源,使他在这方面话题无穷。诗和翻译是我们的同好,也不愁无话。他是红学专家,一谈起红学,我只能充一位聆者。至于早期的新文学家,尤其是“学院派”的一类,有不少是他的父执,不然就是早他半辈的朋友,第一手的经历,由他娓娓道来,分外亲切动人。他曾告诉我说,有一天他家里来了一位客人,笑吟吟地教了他一下午的西洋棋,当时他还是个小孩子,只觉得那客人蔼然可亲,后来才发现他的棋师竟是大名鼎鼎的胡适。诸如此类轶事,我常劝他记下来发表,否则任其湮没,未免可惜。

宋淇谈天说地,全凭兴会,所谓娓娓,往往升级为侃侃,终于滔滔。他并不好动,不能算是“应酬界巨子”(何怀硕语),但他交游既广,涉猎又多,兼以记性特强,所以话题层出不穷,舌锋至处,势如破竹。这时你最好不要去抢他的“球”,因为他运球如飞,不容你插手,不,插嘴的。偶或有客抢到了球,正要起步,却又被他伸手夺去。这当然不是永远如此。如果你说得动听,他也会注意听你说,且粲然而笑的。

同类推荐
  • 一生恰如三月花

    一生恰如三月花

    本书介绍了十三位姿态各异的民国女子,她们在特殊的时代,因不同的秉性,成就了一段段于平常处的惊鸿人生。
  • 著名教育家周祖训

    著名教育家周祖训

    本书追忆了周祖训先生受其祖父影响,自幼立志教书育人,致力教育兴邦的事迹。
  • 必知的外国数学家

    必知的外国数学家

    为了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同学们能够早日迈入数学的殿堂,我们特地编写了这套‘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本套丛书根据具体内涵进行相应归类排列,有数学趣闻、数学密码、数学之谜、数学智力,以及数学游戏、数学闯关等内容,并配有相应的答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实用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中小学生培养数学爱好的配套系列读物。
  • 猛将陶勇(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猛将陶勇(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陶勇(1913—1967),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早年参加革命,从普通战士,迅速成长为一个智勇双全的战将。曾任红军团长、新四军团长、苏皖支队司令、解放军华野四纵队司令,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海军副司令、东海舰队司令,是中国人民海军的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67年,莫名而死,成为至今尚未知晓谜底的“文革奇案”。
  • 从辉煌到平淡

    从辉煌到平淡

    《从辉煌到平淡》。实实在在。写数学家,就是数学家的成就。写记者,就是记者的嘴脸。而且,在一定范围内的坐标上能找到。行文朴实,节奏稳定,不时有文采飞来扬去养人眼目,不时有趣味横生愉悦身心。能够高山仰止脖子还不疼地认识这么多大师,可资证此书写作功力。
热门推荐
  • 我在现实中幻想

    我在现实中幻想

    在钢铁侠世界获得钢铁战衣在西游记中跟孙悟空做兄弟在仙剑世界中做做老爷爷……现实中:展开你的幻想……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 倾尽所有:红颜倾凤妆

    倾尽所有:红颜倾凤妆

    【新人小若若处女作品,绝不弃坑,文笔不熟,望见谅】一朝一夕,一世相随,却就这样抛下了她。浴火重生,重返十四,又碰到了另一个他。原本只想风轻云淡地度过一生,但是终是遇见了他。原来他们之间也有爱恨离别,儿女情长。原来他们之间另有关系,另有牵绊之线。原来,总有一个人能够心甘情愿为你倾尽所有。
  • 正好是你真好

    正好是你真好

    这是bl,bl,bl,,,,,莫名其妙被上了?莫名其妙上错了?莫名其妙的离不开了,,,,
  • 此情未凉顾人已离

    此情未凉顾人已离

    从正房到小三,她经历了人世间最大的羞辱,可她不知命运的嘲弄远远不止如此。母亲死后,她才得知自己不过是被男人用来救人的筹码。她毁了自己的一生,掉入深海之前,呼啸的风夹杂着男人冷冽无情的话,“是死是活与我无关。”那个男人说不要动情,可她偏偏不识抬举,动了心。她万念俱灰,拖着遍体鳞伤的躯壳瑟缩着,止不住的发颤,疼痛湮灭了她的理智。而那个高高在上的男人却紧紧抱着她,她听见他的话,“诗若,我爱你...”她很想讥笑,他的柔情蜜意,向来都是她的穿肠毒药。而他天衣无缝的精密布局,令她失了心,丢了魂,成为了瓮中之鳖。浮华散尽,尘埃落定。再诉一场风花雪月的流年往事,却不知是谁早已成为心上朱砂。
  • 九印奴

    九印奴

    一个穿越者在东方文化背景的仙侠世界里成了一个奴隶,他面对死亡,走出了强者之路。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世界改变着他,他也改变着世界。
  • 极品兑换系统

    极品兑换系统

    一夜之间,林东从一个官二代变成了吊丝一枚!不过好在林东却是得到一个任务兑换系统,完成任务兑换物品!且看吊丝如何翻身!ps:本书是爽书,纯粹装逼踩人,不喜勿入!
  • 霸道总裁女保镖

    霸道总裁女保镖

    最红大卖:霸道总裁有情有义。女保镖一心捍卫不离不弃。
  • 死神的陨落

    死神的陨落

    大地昏睡,我主荣光。所谓的活着便是最大的惩罚。在黑暗荣光教廷的统治下,被残害的巴尔斯家族的唯一幸存者巴尔斯·希莱走上了复仇之路。他从荣光第十六队一路走到了荣光第一队,以一己之力灭掉了四大帝国的两个,摧毁了卡叶堡,收了三大精灵族并迎娶了精灵族的公主,杀掉了他的大哥和主教以及一切敌人,进行了完美的复仇,而后成了仅次于教皇的荣光魔法师。然而,十年后,九张诸神卡牌齐聚,九大主神齐现,帝国三十万大军讨伐于他,而他所信仰的荣光教廷也完全将他丢弃,深爱的血精灵以及最好的朋友也被教廷所杀,而后希莱更是成了荣光史上最大的通缉犯,一切,不过刚刚开始。
  • 彼方的魔法师

    彼方的魔法师

    一次意外,他来到了大陆的另一端。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和全新的魔法体系;以及,人与人之间那同样复杂的冲突与争端。他本想安静地做一名学者,行遍这片未知的大陆,描绘壮阔的天下。然而面对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他又无法置身事外。——————————————————————这是一个天才魔法师,在一个充满冲突的新大陆,毅然改变世界的故事。
  • 盛宠呆萌小娇妻

    盛宠呆萌小娇妻

    他说:不要说这辈子你是我的,就是下辈子,下下辈子,你也只能是我的。之前为了成全你,我放开了你的手,结果我发现你不是幸福的,既然这样,还不如在我的身边,让我来宠你。她说:是我对你先动的心,可却不是先牵上你的手,经历了伤心与绝望,我才发现,我错了,只有在你身边,才是我想要的,最后的归宿,还好你没放弃我。女配说:爱上你,也许是我的错,原本以为像你一样的人,那么冰冷,不会懂得什么是爱,但我最终发现,你的爱只是全部给了一人。男配说:你知道不知道,我为什么会非你不可,自从你把我从深渊之中拉起,我就发誓,自此一生,只要你。文章很温馨,绝对宠文,稍有小虐。不伤大雅。本文1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