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51800000018

第18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1月)(2)

10月中旬,法国特使葛罗抵达香港。英法特使及双方海军司令等经多次协商,确定英法组成联军,采取一致行动,首先攻占广州,尔后北上白河。10月底,美国新任驻华公使列卫廉到达香港,与英法公使会晤。11月初,沙俄公使普提雅廷也由天津窜到香港,正式加入了以英国为首的侵华集团,为英法武装侵略中国出谋划策。

12月上旬,英法侵略者拼凑了一支由五千六百余人组成的侵华联军(其中法军一千人),集结于香港、澳门地区,加紧进行战争准备。

二、英法联军陷广州

在清廷“息兵为要”的方针指导下,叶名琛不仅不加强广州的防务,反而大肆裁撤团练兵勇。广州人民烧毁十三洋行商馆之后,叶名琛竟下令把所有团练乡勇赶出省城,原陆续聚集于广州周围的三万余兵勇,凡非坚守要隘者,全部被裁,陆路壮勇原约一万余人,被裁撤十分之八,所存者不及二千人。广东内河水师战船大部损失,非但不予添造,反而大加裁撤。虎门要塞被英军破坏的几座炮台,既不修整,也不重调水师驻守。直至获悉英国,远征军开抵香港时,他才仓卒抽调部分兵力在珠江水路要隘布防,并派八旗兵防守广州城及城北炮台。

1857年12月12日,英,法公使分别向叶名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入城、修约和赔款,并限十日内答复。对于英法等国相互勾结以及迫在眉睫的战争形势,叶名琛仍然茫无所知。他认为英国孤立,为法、美所不齿,并轻信谣传,说什么英国女王已命令其在华官员力求与中国“好释嫌疑,以图永久相安,毋得任仗威力,恃强行事。……断不准妄动干戈”,认定英国不会再行开战。尽管英法公使已发出最后通牒,叶名琛依然不做任何战守准备。

在英、法公使发出最后通牒的同时,英法联军舰队便从香港出发,进犯虎门。因未遭广东水师的任何拦阻,故得以迅速突入珠江内河,兵临广州城下。12月15日,数十艘敌舰集结于珠江主航道上,集中舰炮火力轰击与广州城隔江相望的河南地方。接着,敌海军陆战队登陆,顺利地占领了该地,为攻打广州城夺得了立足点。

20日,联军舰队进泊广州五仙门外的珠江水面。额尔金和葛罗分乘炮艇从香港赶到;次日,他们与两国海军司令在法舰上召开作战会议,决定于24日正午再次照会叶名琛等,限其在四十八小时内交出广州城,并将军队全部撤到城外三十华里的地方,否则武力攻取。

与此同时,英法侵略者完成了攻击广州的作战计划。计划规定:

1.27日至28日夜间,联军工兵连和爆破连登陆并占领二沙尾岛靠航道的登陆点。

2.28日拂晓开始,联军舰队的一百二十门大口径炮同时向城墙开火,在西南角、东南角和正南三处打开缺口,并以持续而缓慢的射击压制守城清军。

3.28日晨,海军陆战队登陆,分三路进攻广州城。中路由斯特罗本泽少将指挥英军和一部分法国水兵,主攻东固炮台,占领后派出云梯队乘夜抵近城墙,架设云梯;左路由里戈?德热努依里海军少将指挥法军,阻击从东门和郊区增援的清军;右路由西马糜各厘海军上将指挥英国水兵,阻击从城北各炮台支援的清军。

4.29日晨,全部大炮集中轰击城墙,摧毁城上的工事,尔后攻城。

在英法联军临城下的威胁面前,叶名琛对战守问题仍漠然置之。26日,其部属纷纷建议添调兵勇,加强广州防务,他却以敌军不过是恐吓迈和为由,拒不采纳。番禺县令李星衢、南海县令华廷杰请求招募两县乡勇数千人,防备突然事变,叶竟说什么“谁添兵,谁给饷”。广州绅民有的自告奋勇,愿意自备粮饷军械,守城杀敌,叶名琛一概不准。27日晚,联军工兵连、爆破连占领二沙尾,攻城迹象已十分明显。就在这时,叶名琛却要全城文武官员到督署为他祝寿。他迷信扶乩,宣称乩语告知,十五日(12月30日)后便可无事。

12月28日晨6时起,三十二艘联军舰艇(英二十五艘,法七艘)的一百余门大口径火炮同时炮击广州城。叶名琛逃至内城粤华书院。清军乱成一团。广州城内大火熊熊,督署也成为一片废址。

炮击开始后不久,英法联军约四千人,分别从二沙尾以及猎德炮台与东固炮台之间登陆。中路约二千人进攻东固炮台。驻防广州东门外的清军千总邓安邦率东莞刃一千人奋勇抵御。他们士气高昂,分散隐蔽于竹林和灌木丛中或坟墓后面,以各种火器打击敌人。防守东固炮台(有炮三十一门)的约七十名清军,在东莞勇的配合下,也发炮轰击登陆的联军。邓安邦统一指挥东莞勇与炮台守兵,同超过自己一倍的敌军鏖战大半日,最后在弹药耗尽和得不到外援的情况下,才被迫于日暮时放弃东固炮台。当晚,联军以舰炮及东固炮台的大炮继续轰击广州城。

29日晨6时,占领城东一带的联军在炮火掩护下,向城东北运动。防守城北五座炮台的总指挥、乍浦副都统来存率旗兵一部,坚守四方炮台。联军“冒死扑台,为长蛇阵直进,将近二千人”。守台兵居高临下,发炮抵御,毙伤不少敌军。联军进攻炮台受挫,便转而攻城。斯特罗本泽指挥中路英军第59团,成散兵队形攻击小北门,西马糜各厘指挥右路英军水兵攻击大北门,里戈?德热努依里指挥左路法军攻击东门。广州守军依托城上工事阻击敌人。不久,联军中路主力攻入小北门。守城清军纷纷溃散,致使敌军迅速占领了观音山,控制了城内的制高点。接着,联军右路和左路部队相继攻占了大北门和东门。城墙上的清军退入城内,与敌展开巷战。下午2时以后,全城战斗停息。30日,广东巡抚柏贵和广州将军穆克德讷在广州西北城墙上竖白旗投降,在侵略军的威逼下,强令撤出城内兵勇。

1858年1月5日,叶名琛为联军所俘,被押往印度加尔各答,次年在囚禁中毙命。这是他坚决执行清廷“息兵为要”方针的可耻下场。联军占领广州后,组成以巴夏礼为首的“联军委员会”,投降卖国的柏贵等在侵略者的监督下继续“任职”,为敌效劳。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由外国侵略者用大炮制造的第一个地方傀儡政权。

三、广东军民继续打击故人

在英法联军的蹂躏下,广州遭到了空前的浩劫。侵略军烧杀掳掠等暴行,激起了广东军民的英勇反抗。具有抵抗外来侵略传统的三元里一带群众,重建和扩大了原来的社学组织,募勇团练,并联络南海,番禺两县人民,在佛山镇成立团练总局,集义勇数万,坚壁清野,与侵略军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东莞、花县、顺德等县人民,也纷纷组织团练武装打击侵略者。广州城外军民实行秘密分散的游击战,每于夜间以壮勇数百人,分路潜至城下,鸣锣呐喊,向城内施放火箭,惊扰和打击敌人。城内市民则经常三五成群地埋伏在侵略者出入之处,出其不意地袭杀敌人,1858年2月18日,佛山团练武装数万人,决定反攻广州,被柏贵破坏。但爱国军民的反抗怒火是扑不灭的,伏击和袭扰敌军的行动接连不断。6月3日,侵略军千余人分两路进攻广州城外的团勇:一路进攻驻榕树头的东莞勇;一路进攻驻三宝墟的新安勇。东莞勇在邓安邦率领下奋力迎战,毙敌军官一人,迫使敌军逃窜。新安勇与敌军激战数小时,毙伤敌军百余人。随后,东莞军民向侵略者发出挑战书:“我东莞勇,现驻榕树头,尔外人敢到此与我打仗,定杀尔片甲不回。”6月6日,巴夏礼亲率英军千余前往,结果遭到伏击,死伤甚众,巴夏礼也几乎被俘。侵略军胆战心惊,龟缩城内,不敢轻易再出。佛山团练总局还发动香港大罢工,号召在香港、麦高(澳门)等处为外国人教书、办理文案以及雇工杂役人员,概行辞职回家,使洋人各项经济活动陷于停顿。香港同胞还以极其秘密巧妙的方法劫杀英人,使其不得安宁。

英法联军第一次北犯(1868年4月~6月)

一、联军策划北犯,清廷置若罔闻

英法联军占领广州后,额尔金、葛罗等又在香港密谋策划,确定联军舰队先开往上海,威逼清廷签订新约,若不能达到目的,便北犯白河口,对清廷直接施加压力。美、俄公使完全赞同英、法的图谋。

1858年2月,英、法、美、俄公使分别照会清政府,要求于3月底以前派全权代表到上海举行谈判,否则,即向白河口进发。3月底,侵略者的要求遭到了拒绝,四国公使便决计率领由香港集中到上海的英舰十余艘、法舰六艘、美舰三艘、俄舰一艘,分批北上。

对于侵略者贪得无厌的野心,清廷缺乏清醒的估计。广州沦陷后,仍认为英法只是借端要挟,不会继续入侵,因而命令柏贵“以情理开导”,劝说侵略者退出广州,然后“相机筹办”。同时,任命刑部右侍部黄宗汉为钦差大臣和两广总督,由京赴粤,与英法侵略者进行谈判。另一方面,咸丰帝接受某些人的建议,要柏贵等借助广东绅民之力,利用各地团练乡勇将联军逐出省城和内河,“使知众怒难犯,……不致诛求无厌”。不久,咸丰帝接到两江总督何桂清关于英、法、美、俄四公使欲赴天津的奏报。但他仍然置若罔闻,不立即采取对策,直至3月21日,才谕令直隶总督谭廷襄等“于海口各要隘,不动声色,严密防范”,以防意外。

二、联军进逼大沽,清军仓卒布防

1858年4月20日,英、法、美、俄四国公使在白河口外会齐,24日即分别照会清政府,要求派全权大臣在北京或天津举行谈判。英、法公使竟限令六日内答复其要求,否则即采取军事行动。美、俄公使则打出“调停”的旗号,劝告清廷尽快会谈。与此同时,联军舰队陆续驶抵大沽口,随即进行了进攻大沽炮台的各种准备。他们派出侦察船,探测水深,侦察海口的地形和炮台设施等;派遣侦察人员化装登岸,侦探清军部署;派舰艇抢劫民船商船,掠夺财物粮食,在水边立标打靶,进行临战训练,并对清军巡洋哨船鸣枪挑衅等等。

大沽口是天津的门户,近口三十余里有拦江沙一道,称为“口外之险”,大船不便航行,海口南北两岸建有炮台四座(北岸一座,南岸三座),仅有守兵七百人。海口距大沽村五六里,距天津一百八九十里,中间有新城、葛沽,为商船进口后停泊之处。谭廷襄认为,敌军“长于水,而不长于陆,狡猾性成,未必肯舍长就短”,因而提出了“设防仍以水路为主,兼备炮台后陆路”的方钟,4月19日,谭廷襄与直隶提督张殿元,布政使线炘和等率兵约八千人,并携带神机营大炮,仓促前往大沽口设防。其部署是:谭廷襄率督标各营驻防海神庙(大沽东、西二村之间),张殿元率提标兵一部防守北岸炮台,天津镇总兵达年率镇标及提标大沽协兵防守南岸各炮台,钱炘和总办粮台,清河道崇厚总理营务处。层募海船、盐船四十余只,于海神庙前搭浮桥一座,便于两岸联络,协同作战。此外,清廷还调派刑部左侍郎国瑞、护军统领珠勒亨、副都统富勒敦泰等率京营马步各队及火器营、健锐营兵二千余人,携炮三十门(内有万斤大炮数门),赶赴海口,统归谭廷襄节制。潭便令国瑞率马队五百人驻新城以东离海口十五里处,令珠勒亨率马步兵千余人,富勒敦泰率器营五百人守海口北岸及新河,均作为南北两岸炮台的后路接应。

三、联军大沽登陆,清军抗战失利

英、法、美、俄公使照会清廷后,咸丰帝令谭廷襄与其谈判,要求英、法、美公使返回广东,听候黄宗汉办理,俄使则仍到黑龙江等处会办。他把希望寄托在打出“中立”旗号的美、俄公使的“调处”上,企图以美、俄牵制英、法。经过多次交涉,清廷的希望完全落空,侵略者决心使用武力迫使清廷屈服。

截至5月19日止,陆续驶抵大沽口外的英、法、美等国舰船共约三十艘。当日傍晚,联军“斯莱尼”号、“复仇者”号等十六艘舰艇和二十佘只舢板,载海军陆战队约二千人,驶入拦江沙内,待命行动。美舰和俄舰各一艘相继跟进,为英法联军壮胆助威。

5月20日上午8时,额尔金和葛罗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让四国公使前往天津,并限令清军在两小时内交出大沽炮台,否则武力占领。在此以前,联军拟定了如下攻击计划:首先以六艘炮艇分成二队,同时发炮攻击南北两岸炮台;然后,两支登陆部队分别向南北两岸发起攻击。第一支由四百五十七人(英军二百八十九、军一百六十八)组成,攻取北岸炮台:第二支由七百二十一人(英军三百七十一、法军三百五十)组成,攻打南岸炮台。

同类推荐
  • 兵王聚首之转战全球

    兵王聚首之转战全球

    【网络原创文学现实主义题材征文大赛】这是一部热血故事!更是一部中国退伍兵的现实故事!一本能读懂军人的小说!没有手撕鬼子的强大,更没有穿越场景的惊心动魄,只是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不后悔的誓言!!!献给所有军迷和当过兵的朋友·······
  • 小地主从军记

    小地主从军记

    宁波奉化市王氏集团少东家因为家族集团财产纷争被亲兄弟害死带着不甘的的冤屈和前世的奋斗精神在民国的时代运筹帷幄叱咤风云令小鬼子闻风丧胆手携美人指点江山
  • 启示录卫国战争

    启示录卫国战争

    这是一场伟大的战争,为了祖国母亲,士兵们!勇敢的去战斗!祖国母亲万岁!
  • 抗战之烽火兄弟

    抗战之烽火兄弟

    穿越到抗战时期的新时代军人,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机智勇敢的冲破小鬼子的包围,救出十二名战士,为保守一个秘密,结为生死兄弟,在抗击日寇的不同阵营里,血染青春,演绎出惊心动魄、出生入死的精彩篇章。
  • 士兵报道

    士兵报道

    (本作品纯属虚构,不代表任何团体、任何思想,纯属个人爱好。作者从小梦想当兵却错过了机会,写此小说,仅仅是为了安慰自己逝去的梦。若有雷同,纯属巧合,还望见谅。谢谢!)从小梦想当兵,不辞艰辛的跟着村里“和尚老王”学习少林武术,日以继日,从未间断。家境贫寒,母亲需要大量的营养品维持健康,他为了给家里省钱,去市里的拳击馆做陪练。本就天资聪慧,加上“和尚老王”从小培养他,哥哥偶尔辅导他,拳击馆的朋友帮助他,使他不断的成长、强大起来。一步一个脚印,最终,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华夏军人。
热门推荐
  • 仙道剑真

    仙道剑真

    一名普通家族子弟,如何在芸芸浮世,浩瀚武林,官宦权谋中前行。又如何登临仙道。歌曰:剑术浩渺求真解,人生浮沉道万千。日月轮转终往复,便踏云梯上青天。
  • 浮华若世

    浮华若世

    我以为,我们可以一直走下去的!我以为你一直会是那道阳光,一道我的世界里,日不落的爱情阳光!可是,陪我走过那个严寒的冬,盎然的春,在这个炎热的夏,你转身走掉了!留下一个哀伤的我,用泪眼看着你离去的背影!
  • 坚定信心(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坚定信心(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本丛书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增强心智、鼓舞斗志、指导成功的作用。这套书系是当代成功励志著作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成功的奥秘,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付佳精品。
  • 斩天屠龙记

    斩天屠龙记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万能的系统啊!赐予我力量吧!
  • 少年维特之烦恼(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少年维特之烦恼(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1942国之远征

    1942国之远征

    1942年3月,滇缅公路上突然旌旗挥舞,尘土飞扬。山路田埂间,全是浩浩荡荡涌动的中国军队,放眼去好像一条望不到尾的灰色长龙。这支军队开始向缅甸境内,以大规模的军事姿态挺近-中国远征军。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走出国门作战,也是自中日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军队发动的唯一一次攻势性战争,更是创造了国军史上仅有的几次对日军的全歼性作战。部队中军士多是毅然扛枪共赴国难的精壮青年,他们用自己的流血牺牲,赢得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世界对中国人的尊重!不论政权输赢,我们必须铭记的是:他们是中国人!没有经历过那场残酷战争的人,永远无法真正懂得他们到底付出了什么...
  • 妃比寻常:帝女丑皇后

    妃比寻常:帝女丑皇后

    他,富甲一方,有六个老婆她,奇丑无比,人称母夜叉一遭相遇,一场赌局,他必须娶她为正妻,于是乎嫁鸡随鸡还是娶狗随狗?他,出身皇族,肩负江山,却一心想要仗剑走天涯她,神出鬼没,劫富济贫,一直视行侠仗义为己任他俩一相遇就如子期与伯牙,千载知音最难觅,又会碰撞出什么火花?穆妍嫦顶着从芈唐少爷处威逼利诱得来的纱笠,目光绞着那个褐衣身影,晃着肩膀冷笑道:“你道我白顶了母夜叉这个名头,不出点招谅你们不知道姑奶奶还有个外号‘必胜客’。”芈唐少爷将簸箕正了正,遮住更多的脸面,奇道:“原来你还有这么个名头,不曾听你提过。”穆妍嫦:“现起的。”“……”刘下惠沉思一番道:“嗯,丑点好,免得贼惦记。”
  • 摸金拍档

    摸金拍档

    魔窟觉醒的蛇王,复活的兵马俑,被遗忘的宝藏!双首九尾蛇在守护谁的墓?曹操悬棺背后隐藏的秘密?中俄边境被遗忘的幻境里面埋葬的是谁?诡冢里面谁在抚琴轻唱?不死药是否只是传说?黑狗抱头哭,狸猫仰天笑,白日星辰!事情还要1986年说起,村里经常死人,我和瞎眼叔去我去民国时期副将古墓,发现千尸睁眼,棺椁碎裂,葬灵出世,里面副将的尸体竟然……我用笔把我的亲身经历写出来,那些年我亲眼看到的事情!
  • 瀴溟曲

    瀴溟曲

    夜,幽远而漫长。黑暗中,那火红色的花,盛开在枯骨之中。不能往生的执念,充斥在每一滴血液里。惨白腐朽的枯骨,倾诉着生前的幽怨与往事。掬起一把黄泉土,散尽一世痴与怨。已逝去的人和事,就像一根比时间还长的刺,贯穿心脏与灵魂,聆听每一次呼吸,扯疼每一次心跳。
  • 搞怪三姐妹

    搞怪三姐妹

    写了姐姐,妹妹和表妹之间的搞笑事件,章数较少。这个作者第一次写小说,可能不好笑,但是看看总没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