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51300000021

第21章 学术部分(21)

从这十九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贞、忠、节、志、德、诫、悲、怨、意,是属于思想内容方面的,也就是开篇所说的“六经之菁英”,高、逸、气、情、思、闲、达、力、静、远,是属于艺术风格方面的,也就是“众妙之华实”。皎然给诗体作这样的分类,虽然在一些方面是不够严密的,有的可以专指内容或形式,有的又包含了两个方面,但是他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给诗歌分体,在文学批评史上则是一个发展。此外皎然论说辩体十九字时发展了诗经六艺之说,诗经六义为: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诗》篇之异体” ,也就是指思想内容而言;赋、比、兴是“《诗》文之异辞”,指表现手法而言。皎然把六义融入了十九字之中,他说:“其比兴等六义,本乎情思,亦蕴乎十九字中。”这样就把诗经六义形象化、具体化了。

皎然虽重视诗歌的形式,但也反对偏尚形式。他所批评沈约的“四声”、“八病”说:“沈体文酷裁八病,碎用四声,故风雅殆尽”,说明过分强调形式就会损害诗歌的内容,指出这种形式主义的恶果是:使后人“懵然随流,溺而不返”。而在重视内容的前提下他又认为“韵合情高,未损文格”,“作者措意,虽有声律,不妨作用”,“用律不滞,由深于义类”,这些都表明他是强调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的。

司空图的诗论基本上没有接触到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虽然他主要是论述艺术问题,但对于内容的重要性也是有所认识的。在此不作赘述。

(二)对诗歌创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新的美学观点

我国诗歌经过长期发展到了唐代已进入鼎盛时期,人们对于诗歌的认识更加深刻。随着这一文学形式的日益完善,诗论家们对诗歌特点的探索,逐渐由探讨诗歌反映现实与社会作用转向艺术方面。皎然、司空图的诗论当是这一转变的标志,开了诗歌艺术专论的先河。就其本身对诗歌艺术特点的探索而言,也是比较具体、深入的。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其一,对诗歌的艺术特点进行了概括,实际上是提出了对诗歌艺术方面的要求。皎然的《诗式》对诗歌创作提出:“四不”——气高而不怒、力劲而不露、情多而不暗、才赡而不疏;“四深”——深于体势、深于作用、深于声对、深于义类;“二要”——要全力而不苦涩,要气足而不怒张;“二废”——虽欲废巧尚直,而思致不得置;虽欲废词尚意,而典丽不得遗;“四离”——离生僻、离书生、离迂远、离轻浮;“六至”——至险而不僻、至奇而不差、至丽而自然、至苦而无迹、至近而意远、至放而不迂;并且把“以虚诞而为高骨,以缓漫而为冲淡,以错用意而为独善,以诡怪而为新奇,以烂熟而为稳约,以气少力弱而为容易”斥为诗之“六迷”。这些口诀广泛接触到诗歌的气势、气象、立意、用典、韵律、才、情、辞,以及艺术构思、艺术技巧等问题,并且都提出明确的要求,将怒、露、暗、谏、苦涩、深僻、迂远、轻浮、虚诞、缓慢、诡怪、烂熟等,排除在诗歌艺术美的领域之外。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了诗的“七德”:识理、高古、典丽、风流、精神、质干、体裁,这便是做诗的准则。根据他诗论的准则,他把诗品格的高下分为五等,即“五格”,其中列“不用事”为第一,要求作者要有真情实感即“真于情性”,不加雕琢而又能风流自然。在品评作家作品时正是用这样的标准作为最高艺术标准去衡量作家作品的。如《诗式.邺中集》评价建安七子对“不拘对属,偶或有之,语与兴驱,势逐情起,不由作意,气格自高”的作品深表赏俊。

虽然,皎然诗论的特点还存在一些缺陷,但像这样比较全面、具体地对诗歌提出要求在中国诗论史上还是第一次,对后代的诗话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二,提出诗歌意境说。诗歌境界的创造,在我国诗歌创作中不少诗人早已注意到了,但明确地开始论述诗境应当说是皎然,他在《诗式》中提出了诗歌的取境问题。皎然十分重视取境在诗歌艺术构思过程中的作用,强调说:“诗人之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这境并非纯客观外界的境,而是如他《诗式.辩体十九字》中所说“静,非如松风不动,林狖未鸣,乃谓意中之静。远,非如淼淼望水,杳杳看山,乃谓意中之远”的意中之境。在《团篇二篇》中,他提到了“假象见意”,更加明确地指出诗中的“意”(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念)应通过“象”(外界客观事物)表现出来,也就是说诗歌的境是主客观的统一,情与景的有机统一。由此可见这“境”便是后人所说的诗歌的境界或意境。诗要有意境,因此,皎然在品评具体作品的时候也就十分注意“情在言外”、“旨在句中”了。由于这种见解,他在解释比兴时就把比兴与意境联系起来赋以新义:“取象曰比,取义曰兴。义即象下之意。凡禽鱼草木人物名数,万象之中,义类同者,尽入比兴。《关雎》即其义也。”(《诗式.用事》)这样就把比兴列入了意境的范畴,而不是前人所说的比喻、发端的单纯修辞手法了。

皎然在论述意境的同时还论述了如何取境的问题。在他看来诗境就如“稀世之珍,必出骊龙之颔”,要“绎虑于险中,采奇于象外”方能收到意、境双融的效果。所以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至难至险呢?他主张站得高、看得远,“如登衡巫,观三湘、鄢、郢山川之盛”方能“造其极妙”。同时也强调诗人神思的作用:“虽取由我衷,而得若神表”,“有时意境神王,佳句纵横,若不可遏,宛如神助”,然而这神思决非凭空而来,而是诗人长期酝酿、构思的必然结果,即“盖先积精思,因神王而得乎”。像皎然这样具体地明确地论说意境在我国古典诗论中还是第一个。

到了司空图,他对意境的论述又比皎然更进了一步,他在《与极浦书》中强调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以及在《与李生论诗书》中强调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指的都是诗歌的境界问题。而他的《诗品》实际上是提出24种境界并对其特征进行了形象具体的阐述。在《与王驾评诗书》中他更明确地指出:“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思”指的是作者的情思,这里的“境”是指客观事物。二者和谐地统一于诗中,方能创造出深远的意境。司空图的论述是比较深入的,对于后代的意境说也是有较大的影响的。

其三,发展了诗的“滋味说”。“味”作为文学的一种审美意识在我国古典文论中很早就出现了。陆机《文赋》中就有“阙大羹之遗味”的说法。钟嵘的《诗品》评价作品也很强调诗味,他批评永嘉以后的玄言诗“理过其辞,谈乎寡味”,提出诗歌要有“滋味”,说:“五言居文辞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所谓的“滋味”就是“指事造形,穷事写物,最为详切”。可见,钟嵘的滋味说强调的是文学作品形象性的特征。皎然、司空图的诗论进一步发展了钟嵘的理论,皎然要求诗歌应“使今古作者味之无厌”。司空图更是充分重视诗歌的味,并赋予新的意义。在《与李生论诗书》中他说“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辩于味,而后可以言诗”,把“味”摆在头等地位。接着又说:“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这就是司空图著名的“美在咸酸之外”的审美观点。因此,他认为一首好诗必须“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具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就是说诗歌不仅本身要富有风味,而且要给读者留下品尝、想象的韵味,这样就把诗歌本身艺术形象的特征与作者品尝的趣味结合起来。司空图的这种美学观点在他的《诗品》中得到具体鲜明的表现,他所说论述的24种风格就是以这一观点作为宗旨的,例如他论说“冲淡”之境所说的“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论“雄浑”所说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论“含蓄”所说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等,都是寻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

同类推荐
  •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内容丰富,闪现着思想光芒的书系读者群相信也会非常庞大,学生、上班族,文学爱好者、一般读者都可以阅读和收藏。这些文章能使我们站在大师的肩上,感受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直接欣赏水平和阅读品味。
  • 开国帝王的大谋略

    开国帝王的大谋略

    本书通过历史事实,不仅详细地阐述了开国帝王的雄才大略、高瞻远瞩、深谋远虑,而且更着重介绍了这些开国帝王在用人、纳谏、理政、变革、决策等各个方面的巨大智慧。
  • 情系人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情系人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有思文丛:坐公交车的人

    有思文丛:坐公交车的人

    本书是小说家魏微的一本散文集,收录了“文学纪”“年代祭”“人物记”3辑共32篇文章。本书回顾了作者走过的文学道路,并对文学、对写作提出了匠心独具的见解;记录了作者的成长历程,并对作为成长背景的20世纪80年代做了提纲挈领的描述;回忆了作者的家人朋友,并对亲情、友情进行了基于个人视角的阐发。
  • 林玉椿寓言集:滴水窥海

    林玉椿寓言集:滴水窥海

    我热爱寓言,是因为寓言可以让我们感悟,让我们幸福。我喜欢寓言,是因为寓言不但形式活泼,短小精辟,而且还可以给我们最好的启迪,给我们对人生、对社会最深刻的理解,从而让我们更加热爱人生,更加追求完美。
热门推荐
  • 半暖时光EXO版

    半暖时光EXO版

    本小说不是我原创,你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只是有一个读者拜托我写的。
  • 末世之我是女配

    末世之我是女配

    重回末世,莫诗诗心中复杂不知从何说起。每当想起自己的死,不由得心中一阵冷笑。从此,便在神秘男的陪伴下改变着自己的命运。求月票、求收藏!
  • 育儿是件简单的事:宝贝出生第一年

    育儿是件简单的事:宝贝出生第一年

    本书是一部纪实小说。讲述了作者从听到女儿第一声哭响起,漫长的育儿之路的养育经历。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樱花飘落的永恒

    樱花飘落的永恒

    他和她,相遇在樱花纷飞的童年里,纯真的笑颜,爱的种子在心底萌芽,彼时,他七岁,她六岁,茫然的她被早熟的他骗许下了生生世世。他和她,相爱在似水流年最美的岁月里,彼时,他十三岁,她十二岁,然而一场误会像伤疤一样驻扎在心底深处,分离。他恨她,恨她在他最需要她时消失。她爱他,然种种的不允许,让她因为爱他而无奈离开他。六年后,他们在一次相遇在圣兰樱的愿望之树下,彼时,他心中满是不理解和怨,而她的生活已染上灰色,到了尽头。重逢的他们,又将会谱写一曲怎样的恋歌?那些兜兜转转不过是万千年华的岁月何时才的到达尽头,这一季的樱花飘落,便能够守望下一季的轮回。而这一季的樱花,看它残红如血,能否为这一场绝恋而守候到天明?天地间,有多少一经相遇便成了刻骨思念的情缘,又有多少一经相识却成终生怀恋的永别?
  • 十全天子:乾隆

    十全天子:乾隆

    乾隆皇帝是我国历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关于他的出身,历来说法不一。一种是浙江海宁陈氏。据《清朝野史大观》所称,康熙年间,皇四子雍亲王胤禛与朝中大臣陈阁老很相善,王妃钮祜禄氏生得非常美貌,深得雍亲王宠爱。
  • 男神来敲门

    男神来敲门

    身处小康家庭的王若菡,经经历了家庭变故,辍学打工,一年后遇到好友,在好友的帮助下重返校园。与一众男神相遇,张文、韩君、李晔谁才是她的归属。张文说:“王若菡,我就是你以后的依靠。”韩君不甘落后,“暖男就是我,洗衣做饭样样精通。”李晔笑了笑,“你那是中央空调,妹子来哥怀里。”王若菡呆呆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大家说她该怎么选。
  • 网游之极电争雄

    网游之极电争雄

    叶云天,一个非常普通的名字,从小出生就是一个迷的家伙。小时候被一个道士所救并得到一个无名的武功书。之后他在网游《天灵》中大放异彩。看他怎么争霸天下!人世险恶,叶云天也有自己的一道名言:给我一个戟,我追杀你三族到天涯海角,不过...先给我一点钱填报肚子把!快哉快哉,修哉修哉!第一次写作,请大家见谅!如有雷同,那不可能。放心我不会断掉的,这书没有重口味,请安心看吧
  • 灌篮之侦探流风

    灌篮之侦探流风

    这是一部灌篮与名侦探结合的同人小说,偏向于都市生活多一些,故事开始于1994年3月份。
  • 神偷王妃三小姐

    神偷王妃三小姐

    她,二十一世纪的神偷,因为一次的背叛,穿越到云脉大陆,他,服黑,冷酷无情,杀人如麻的寒王殿下,却喜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