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51000000024

第24章 定下婚约(1)

时光如梭,转眼又过去了十年。

徐滨二十岁了,几个师兄弟也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这一年,徐家夫妇开始考虑徐滨的婚事。按夫人文蕙之意,徐滨二十,清芬十八,年龄相当;清芬有绝代之容,徐滨秉英俊之貌,容貌相当;再说,一个是林庄主的千金,一个是徐庄主的公子,门第相当;既是姨表兄妹,又是同门兄妹,更兼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真是最般配的一对儿了。

文蕙多次在丈夫跟前提及,要徐士清往林府求亲,见丈夫总是不置可否,有一天她便直截了当地把话说开了:“选清芬做媳妇的事,你该上上心了。耽误了,怕会被别人家娶了去,那时可要后悔莫及了。

前两天我到妹妹家去,谈起了这事。”

徐士清听了有些不悦:“你怎不经我同意,就跟你妹说了这样的大事。那你怎么说?她又怎么说?”

“看你急的,”文蕙笑道,“我也不过是探探口风,说滨儿大了,要考虑择配的事了;你们清芬也年已及笄,对她的婚事可曾琢磨过?

原来我妹妹和妹夫早就相中了滨儿,因此回掉了许多求亲的人家。只要我们一开口,这小两口的事就成了!”

对于徐滨的婚事,徐士清心里早有打算,如今听文蕙自作主张,不由大怒,大声道:“成什么成!一派胡言,愚不可及!从今后,这事不准你再提一个字!”

说毕,拂袖而出。

这天晚上,徐士清便打定了一个主意。

几天后是端午佳节。云台山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忙开了。当地近海,年轻人赛龙舟,女孩子做香囊,仆妇们包粽子、插艾蓬、挂菖蒲,小孩子们额上用雄黄画着个“王”字,好不热闹。

徐庄主对三闾大夫屈原甚为敬重,命家人挂出他的画像。他与夫人及弟子祭拜后命人拿出早已煮好的粽子,一一赏给弟子和家人,待尝了粽子后,又遵古俗,拿出五把扇子赠给弟子。古时端午向来有赠扇风尚,原因无非是从端午起,天气逐渐炎热,要用上扇子驱暑了。

徐士清给男弟子都是一柄有字有画的折扇,给女弟子的则是团扇。

每逢节庆之日,林清芬必被父母接回玉龙山庄团聚,所以,她的团扇便要等她回来才给。

在赠给弟子们的扇子上,徐士清总会在它的正面写一两个励志的字。

徐滨恭恭敬敬接过父亲的赠扇,急忙要看父亲的赠言。他知道乃父从小学过儒家经典,字也写得遒劲有力,他每年看了扇上的赠言后,便精神振奋,找到了自己做人习武的方向。这时,几个还没领到赠扇的师兄弟也都凑过来看。徐滨展开折扇,正面却是一个大大的“喜”字,并非往年的“勤”、“学”、“思”等字。这可把他弄得一头雾水。

几个师兄弟也都喃喃地念着这个“喜”字,摸不着头脑,唯有谢剑云最机灵,他叫道:“我知道了,师父的意思是指二师兄要有喜事了!”

展鸿飞、白箫听了,都觉得颇有道理,但都猜不出是什么“喜”事。

突然,谢剑云的脸色阴沉下来,他轻道:“不知林师妹那把扇上写着什么字。”

这时,徐士清又唤弟子们来领扇。展鸿飞的扇面上写了个“灵”字。

他立即跪下,感谢师父的教诲,徐氏夫妇含笑点头,并嘉许他懂事。

谢剑云的扇面上是个“沉”字,他也拜谢了师父的赠言。

最后是白箫领扇。这是把精巧的团扇,扇面上赫然也写着个“喜”字!反面还有两行小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因她得的是团扇,故不必打开,亦能看到所赠之字。她一看,一张俏脸立时腾地红了。因为这两行诗句,她从《诗经》上读过。原来徐士清不光教给弟子武艺,还请西宾教授他们诗词文章,所以他的弟子都略通文墨。白箫虽记性一般,但因喜欢诗词,故而那些妙文佳篇早就烂熟于胸。她看到那个“喜”字后,慌忙想藏起团扇,可惜还是晚了一步。

就听谢剑云喜道:“小师妹得的字与二师兄一模一样,这可太好了!”说完便嬉皮笑脸地向徐滨眨眼睛。

这时就听徐士清笑道:“剑云,你总是最伶俐的了!”见白箫躲在角落里,忙唤道:“箫儿出来,到我跟前来!”

白箫一向最听徐士清的话,眼前虽不知所措,也很害羞,但还是连忙走到他面前,跪下道:“义父有何教诲?”

文蕙摸不着头脑:“好端端的为什么又叫箫儿过来叩头?也该让徒儿们上席坐了。”

徐士清笑道:“我自然有事唤她。滨儿,你也过来!”

徐滨听到谢剑云的取笑,心里喜悦,脸上则尴尬至极,特别是叫他跟白箫一起站在父亲身前,更觉无地自容,只一味地低头不语。

文蕙见徐士清的做派,心觉不妙,忙道:“滨儿、箫儿,快去入席,你爹要教训徒弟也不该在这时候。”

两人如逢大赦,方要退下;只见徐士清撩起袍袖一挥,内力随之掀得两人“啪”的一声跪在身前。文蕙大惊,徐士清已抢先笑道:“滨儿、箫儿,听好了,众人也听好了,趁这端午佳节,我要宣布一件喜事!

我代我儿徐滨向我的义女玉箫求亲。箫儿,你可愿做我的儿媳?”

此话一出,众人无不吃惊。接着,陈南城父子为首的管家、执事、武师们忙向徐氏夫妇贺喜。陈南城笑道:“恭喜庄主和夫人,恭喜少庄主和玉箫姑娘。我们就等着喝喜酒了!”

陈南城正在凑趣,忽觉文蕙不仅脸色难看,连手也发起抖来,只听她粗声对徐士清道:“你……你怎么不跟我商议一下?这门亲事我……我……”说到这里却说不下去了,只是气恼地瞪着丈夫。

徐士清却装作没听见,兀自笑道:“这亲事就这么定了!今儿是端午,我定于八月十五中秋团圆夜与你们完婚!”说罢,哈哈一笑,袍袖又一挥,两人这才站起来。白箫一站定,便红着脸飞跑出大厅,徐滨不好意思退出,只得叩头低声道:“多谢爹娘。”

当晚席间,徐士清满面春风,文蕙则怒气冲冲。待席散回到房中后,她再也忍不住了,大声责问道:“你怎不经我同意,就聘玉箫为媳,难道儿子是你一个人的吗?”

徐士清笑道:“儿子自然是咱们两个人的。”

“那好。明日就当众收回刚才的话,说是你喝多了,然后聘清芬为媳。”

徐士清肃容道:“谁都知道我昨晚清醒得很。我们是侠义道中人,最讲诚信,难道在众人面前许婚这种事也可失信吗?”

“反正我只认清芬是儿媳,无论是相貌、才智还是家世,玉箫怎比得上清芬?你若一意孤行,我就不参加婚礼!”说罢,她站起身来,满屋子游走。

徐士清跟上她,双手按着她坐下,诚恳地道:“夫人,我知你心中有气。今晚之事,我事先没跟你商量,的确是我不好。但我这样做,是有苦衷的。你认定了一个林清芬,我若说要娶玉箫,你一定不允,所以我只好先斩后奏了。”他看到夫人要插嘴,忙又道:“你先听我仔细说。我们只有一个儿子,你视若至宝,我也一样珍爱,难道我会把儿子的终身大事当成儿戏吗?夫人啊,你只知亲上加亲,只知清芬是你外甥女,却不看她整天涂脂抹粉、披金戴银,练功是毫不上心;咱们是习武人家,我师父创立的雷震派要壮大,怎能娶个这般娇气的媳妇?她哪比得上玉箫刻苦勤勉、安贫乐道?”

文蕙想要分辩,被丈夫的眼色阻止了。

“而且,据我观察,我们滨儿并不喜欢她,对箫儿倒很爱护,这点我决不会看错。我看你的外甥女跟谢剑云倒挺投缘,不信你自己睁大眼看看。”看夫人似有所悟,徐士清继续说,“夫人,还有一点,也是我要告诉你的,近日你妹夫的口碑不太好,我今儿听说北街的张伯的当铺倒了,盘给了林涌泉。你想想,他从一间店铺没有,到现在将北街的大部分店铺尽收在自己名下,用了多长时间?也不过两三年的工夫,北街那些人都在传他钱财来路不明。你看他近年来家业发得那么快,不是大有可疑吗?你经常到他家去,难道看不出端倪?所以,滨儿不结这个亲,反倒叫人放心。你说呢?”

文蕙听了这一篇道理,虽说心有不服,但也想不出什么话来反驳,况且她一向是依从丈夫的,现下又见他如此和颜悦色地解劝,焉能不听?再说婚事已当众宣布,确实是覆水难收了,莫非儿子跟外甥女真的没有缘分?想到此,她也只得慢慢地点了点头。

徐士清道:“我们要办得风光些,广发礼帖,邀请各大门派头面人物来我云台山庄观礼。我这样大张旗鼓,到时候,说不定我师父知道了,也会驾临山庄,这样便可慰我日夜思念之苦。”说到这里,他不由面带微笑。

“你恩师来了,自然极好,我却有一事很为难。你说这事我怎么向妹妹、妹夫去讲呢?你可知道,他们夫妇其实早已把滨儿视做女婿了。”文蕙道。

徐士清埋怨道:“都是你多嘴惹的祸,让他们以为这门亲事是十拿九稳的,现在却发觉是他们一厢情愿。你妹夫为人心高气傲,这事倒尴尬。不过,择媳是我们家的事,难不成我们还怕他们?这样吧,抽个日子,我跟你一起去送喜帖,诚诚恳恳地请他们来喝喜酒。你再偷偷把清芬与谢剑云很亲密的事告诉你妹妹,让她也无话可说。”

文惠叹了口气,道:“看来这事也只能如此了。”

夫妻俩又商量了片刻才就寝。

这天晚上很多人都睡不安稳。

徐滨自然睡不着。其实,他对白箫的情愫是早已种下的。当年相识时,他就很敬佩这个比自己小四岁的女孩,如果换作表妹面对爹娘被杀的惨状,真不知会哭闹成什么样子。白箫虽衣着朴素,不事修饰,但在他眼里,看到的是双瞳剪水,贝齿洁白,体态轻盈。近一年来,她长高了,更觉婀娜动人。在梅花厅,他常被表妹缠住,他又害羞,不敢主动去跟白箫说话。有时,往往还没开口,脸就红了,只得讪讪地避开。但不知怎的,他的眼睛总会偷偷朝她瞟去。可怪的是,他即便不去偷窥,也会时时刻刻感到她的存在。

他曾暗暗担心母亲会把清芬娶进门。适才,听到席间父亲当众替自己聘白箫为妻,真是喜从天降;但他又有点担心,他还不知道白箫心里是怎么想的,是否愿意嫁给他。

白箫呢?义父的许婚让她心中了无喜悦,反添了不少烦恼。

她首先想到的是林师姐。她心里奇怪,林师姐与大师兄是表兄妹,从小青梅竹马,人人都把他们视为佳偶,况且林师姐长得花容月貌,家中又富甲一方,义父怎会不相中林师姐,反要聘我这个异乡孤女为媳呢?她真是越想越不解。

白箫自进师门后,平时就只知练功,想早日学成,将来替父母报仇。

对于四个师兄,她平时只注意他们练功的招式,至于他们的相貌如何,她全然漠不关心。她不仅对师兄们的相貌不在意,对自己的容颜也不上心。她从不梳妆打扮,亦少穿红着绿,旁人见到她时,她总穿着件黑色的练功服。倒不是义父家不给她好衣服穿,每年节日前,陈管家总要着仆妇送来绣衣罗裙;到了十二岁上,也给她胭脂水粉,但她总觉穿了这些衣服于练功不便,再就是抹了胭脂水粉,练功流了汗,脸上花花绿绿的,很不舒服。所以,她最常穿的就是一身黑,因此,谢剑云在背后就叫她“黑乌鸦”,有时当面也叫。她知这不是什么好称呼,但也只是朝他吐吐舌头算是回敬了。

如今,眼看自己就要嫁给二师兄了,这怎么说也是终身大事,如果爹妈活着,还可以问问他们,可现在该问谁呢?大师兄平时对自己颇为照顾,有时练功练得晚,肚子饿了,他还会送来包子。但这嫁人的事,总不能去问一个男人吧。

白箫真是越想越烦恼。

过了数日,林清芬回师门,她先去拜见了姨妈、姨夫。徐士清这次择媳之事声势搞得颇大,他估计,次日这消息便已传到了林涌泉的耳朵里。

这天,林清芬一身淡紫色纱衫进门,笑容满面地向师父母请安,竟一似平日模样。徐士清心想,她父母大约未把滨儿婚配之事告诉她,要不依她的脾气,稍有不顺心就要大哭大闹,更别说这婚姻大事的失利了。但也有可能,只是她爹妈一门心思要把她嫁到我家,她自家却对滨儿并不倾心。

徐士清、文蕙受她一拜后,即叫她起身坐下。文蕙有点尴尬,也说不出什么话,拉住了她的一双纤手爱怜地抚摸着。

徐士清道:“外甥女,今年端午你又回了家,姨父赠你的粽子、扇子你还要吗?”

“姨父,怎么不要?就怕你不肯给。这几天在家里我还想着姨父今年给我的扇子上写着什么字呢,该不会又是个‘勤’字吧?”她娇滴滴地问。

徐士清笑道:“送你‘勤’字不好吗?”

林清芬道:“不好!不好!你一连几年都送我个‘勤’字,好像我是个懒姑娘,弄得我怪难为情的。姨父,你就没有更好的字送给我了吗?”说着撅起了小嘴,神态十分可爱。文蕙喜得一把将她搂在怀里,笑道:“乖甥女,今年不是‘勤’了。”

“真的?”清芬满面生春,忽然又嘟嘟嘴道,“不要是个‘俭’,或者是个‘苦’,那还不如‘勤’呢!”

徐士清心想,这丫头真不懂事,自己苦心提醒,她竟以为戏言,于是颇扫兴地拿出一把团扇,递给她道:“你自己看吧!”

林清芬接过团扇,只见正面写了个“乐”字;忙看看反面,却是唐人王维的两句诗:

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

她先是一惊,随即喜上眉梢,向徐士清夫妇下拜道:“多谢师父、师母吉言。”文蕙急忙搀她起来,拿了两个粽子给她道:“这几个是我亲自包的,有许多种馅儿,你吃吃看,比你妈包的怎么样?”

林清芬忙接过,躬身道:“多谢姨妈。我妈今年一个都没包,她说家里有的是丫环仆妇,哪轮得到她动手,她也没这种好心情。”

“你爹还是没回家吗?”文蕙问道。

林清芬道:“可不是,他整日住在店铺里,一回家,也是一个人躲在屋子里练功,我娘压根儿见不着他。”

同类推荐
  • 刑场翻供

    刑场翻供

    王炼锋是执法者,受过科班训练,天天运用着法律和犯罪分子打交道,他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法律之美。女人美,鲜花美,法律也美吗?是的,法律也美。任何事物进入了它的高级境界之后,就摆脱了枯燥和乏味,获得了自己独特的美感。数学公式在数学家眼里是美的,武器在士兵眼里是美的,甚至,一个成功的大手术在外科医生眼里也是美的。在优秀的法学家和司法者的眼里,法律和案例就不仅仅是刻板的条文和枯燥的案卷,而是精彩的艺术。
  • 离殇

    离殇

    本书是重庆作家雪燃继《西部志愿者》之后,一部关注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讲述何谷子、黄冬冬、穆青月等几名农村留守儿童的不同遭遇,揭示了留守儿童“亲情饥渴”的心理,由于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的不得力,儿童厌学、逃学、辍学现象屡有发生。女童受到不法分子的性侵害、被拐卖强迫卖淫;男孩被不法分子引诱参与偷盗抢劫、贩运毒品等。小说多视角地反映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和成长经历,手法新颖,视角冲击力强,故事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 红死魔的面具

    红死魔的面具

    这篇短篇小说以红死病大规模爆发的某国为背景,贯穿作品的整个基调是阴森恐怖,神秘诡异的,最终将故事推向那预定的可伯的结局,给人带来“一种特殊的舒适的的恐怖和激动”。亲王本该可以采取行动,本该能做出正确的举动,同红死魔抗争,帮助他的人民,但王爷和他的侍臣们抛弃了他领土的臣民,封死了铁门,没有人能从外面进来,统治者对人民的不管不问,从而注定要灭亡。亲王的傲慢与他对其不幸地陷入团境的国民的忽视与淡漠结合在一起,尽管他拥有的财富可以帮助需要的人,但他把自己的财富用于保护自己和堕落的纵欲,他举办的假面舞会实际上把自己变成了笼中的因兽,无法逃脱。
  • 红色英勇勋章

    红色英勇勋章

    本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青年,他在美国内战中入伍,希望成为一名英雄。但由于初次参加战斗,他的内心也怀着恐惧和各种复杂心理。因此战斗打响时他被吓得当了逃兵,脱离军团。待战斗结束后他又返回去,一路见到部队死伤的残酷场面。他感到内疚,深怕自己的胆怯行为被战友们发现。后来他在逃跑途中偶然被一名士兵打伤头部,回到自己连队便谎称自己在火线作战时受了伤。伙伴见到他头上的伤口——红色英勇勋章——都称赞他是个英雄。他不敢说出真情,内心感到羞愧。经过内心的激烈冲突和斗争,他决心要勇敢地参加作战,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他英勇杀敌,最后成了一名受到大家赞赏的英雄。
  • 汉朝宫廷秘史(下)

    汉朝宫廷秘史(下)

    作为文学重要形式之一的小说,从先秦的神话传说、汉晋六朝的志人志怪、隋唐传奇、宋元话本、到明清章回体,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洗礼,达到了古代小说的高峰期。为了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广大读者对我国古代小说发展脉络有一个较为完整系统地了解。本书为描写汉朝宫廷的故事 ——中国汉朝宫廷的演义。本书深刻地描写了汉朝帝王的感情世界,而且对宫闱生活也做了细致地刻画。本书取材于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的内容,既有助于读者了解深宫密地的帝后生活,也对读者熟知各朝的历史线索有一定的帮助。
热门推荐
  • 最后一次看着那些人老去

    最后一次看着那些人老去

    曾经原来一次次的心与心的交流,虽然平凡,但那个地方,只有两个幻想的美好,逐渐,变得没了语言,一天天地虚度,面对着,却学会了沉默寡言,直到一个梦,让我有些不甘,于是写下了这本小说,最后一次回忆曾经的时光,即使马上就要离开了,就让我,最后一次看着你老去,最后一次看着那些人老去,把我的时光留在他们的记忆,留在我的回忆。希望有一天,世界荒谬不止,还有这些美好用余温温暖着你们。我能够做的仅仅只是把一封封的信攒成一本书。
  • 地府代理商

    地府代理商

    微信能链接地府,地府也要做生意!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生,他无意间得到一个链接地府微商的手机,成为了这个世界和地府沟通的窗口,在完成任务赚钱养家的同时走上人生巅峰。
  • 2014年厦门文化改革发展蓝皮书

    2014年厦门文化改革发展蓝皮书

    本书反映了2013年厦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的概貌,收入了厦门市宣传文化系统组织的调研成果和其它相关的工作成果,为读者从各个方面了解厦门2013年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情况提供较为详细、全面的信息,为专家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平台,为厦门市委、市政府相关决策提供服务。本书涵盖了2013年度厦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工作的主要任务,反映了厦门市2013年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提出推动厦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的规划、策略,对于推动厦门乃至福建文化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 那时光依然如梦

    那时光依然如梦

    三年前的那段时光无疑是黑暗的。父亲的离世、家族内部的明争暗斗、母亲无情地抛弃.......以及无意间遇到的--他。而三年后,她无声回归,是堕落仍旧,还是重拾光明?闺蜜背叛、家族内斗.....接二连三的阴霾再次蒙住了这位少女的世界。当她的世界漆黑一片时,总会有曙光愿意照亮她的世界。可是曾经的恋人,不再是恋人,“我们终究还是要站在对立面。”;现在的竹马不能去爱,“你最好离顾哲远一点儿!”.他们最后是破镜重圆,亦或成为敌人?她的人生百转千回,经历过酸甜苦辣,她最终会如何面对?
  • 寻灵玦

    寻灵玦

    随着一夜风雨涤尘,她于这苍苍乱世中苏醒。自此物是人非,朝堂不复。带着心中的疑惑她毅然决定逆天夺命,斩尽红尘。从此,一人一剑,荡尽天下,只为寻得一个真相。却不知道,这一切的一切,不过是另一场算尽天下而不为人知的阴谋。
  • 血凛

    血凛

    一直以来,幻族和魔族相互对峙,魔族族长青顾城成了幻族族长苏意括的心头大患,而我,则是幻族的顶级杀手——任宣。接下来的故事会是什么?这才刚刚开始,过程中会发生什么事,谁输谁赢,还是个未知数。
  • 校园诡异录

    校园诡异录

    本作品其实已经写了很久,只是现在才和大家见面,其实只是想保留原来写作,那时的快乐;这本书讲述了一群大学时代的学生,发生的诡异的事情,本文轻松活泼,以此纪念曾经美好的学生时代.
  • 学院惊魔

    学院惊魔

    不一样的世界,不同的学院!花样的青春将在恶魔的怀抱绽放......
  • 暗黑世界大冒险

    暗黑世界大冒险

    暗黑世界,是一个有着许多游戏元素的位面,可以打怪升级爆装备PK等等。罗宁穿越到了暗黑世界,但是,却不只是那么简单。
  • 请你不要离开我

    请你不要离开我

    “瞎说我这么可爱。”“能当饭吃么。”某只禽兽毒舌“......能!”某只白痴死鸭子嘴硬。“哦,那好,以后你别再我哪里吃饭了。“某只禽兽终于说出了目的。“!!!你个禽兽又坑我!我不爱你了!"某只白痴终于反应过来了一双美瞳瞪的老大,双颊通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