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道出口就在皇帝寝殿的书架后,君阑珊顺顺利利地抵达约定地点,但萧怀琅就不那么幸运了…
看到她的信,萧怀琅确实很担心,但他相信她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于是表达出万分警惕的态度来为假人“保驾护航”。果然一路上刺客来犯,暗箭不断,护卫高手们拦了一路,竟还是让几支箭钻空,射入了“公主”所在的轿子里。
一直跟随护卫队的御史忙拿出纸笔描写此次嫡公主即位典礼前期所遇到的刺杀:“…萧将军大惊失色,迅速扑进轿子里护驾,急切之心透于言表,令人啧啧称叹。”
然而事实是萧怀琅从轿里假人胸口和脸上,无奈抽出两支箭,叹了一口气。
御史接着写“…这时萧将军从轿里出来,手持两支箭,箭头并无血迹,嗬!原来是尊贵的嫡公主殿下,徒手接住了刺客的箭,我朝幸得此主,必将世代久兴不衰…”
萧怀琅见此不禁庆幸自己是武将而非文臣,不然这日子昧良心昧得简直没法过了。
天蒙蒙亮时,队伍浩浩荡荡抵达永寿宫,萧怀琅以“受惊吓”为借口,直接施展轻功带“公主”去寝殿“重新梳妆,以备大典”。
萧怀琅在寝殿偏殿的书房找到了君阑珊,她正背对着他在抽屉里翻找着。那婀娜的背影经金缕衣修饰显得腰更细,腿更长,更显女人味,如瀑黑发柔柔垂下,他只觉得一阵晃眼,不是因那金衣,而是为那妙人。
“怎么才来。”她转过身来,手里拿着一枚镶嵌着巨大蓝宝石的透明戒指,萧怀琅眼尖的发现那是幻朝最高掌权者的标志,根据所戴人的手指可粗可细,戒身颜色也会根据人的心情改变。事实上这戒指就像虎符,在某些情形下群臣可以只认戒指不认人,这也是为什么臣子们放心让萧怀琅当皇帝的原因,没有这戒指,他也获不了实权。
君阑珊是想起了父皇在她昏迷前一晚,即他自己死亡前天晚上,一人关在书房整整一夜定有蹊跷,而且父皇的信里提及寝殿共计两次,因此有什么他要留给自己的东西可能在寝殿的偏殿书房。果然从抽屉内找到一个孔,又用了她的万能狼骨钗打开夹层,里面放着这枚戒指。
“看我找到了什么。”她把戒指递给他看,并不设防。
萧怀琅也没怎么犹豫,接过去看了眼,走近两步,低头对她说:“来,我给你戴上。”
君阑珊却心不在焉点点头,抬头望望屋顶又望望窗外,任萧怀琅执起她的柔荑,轻轻要将戒指套进纤指…
忽然房梁上传来一声冷哼声,君阑珊迅速收回手,施展轻功跳上房梁,追着一白影而去,不见踪影。萧怀琅没动,僵硬的维持着将戒指伸向前的姿势片刻后,自嘲地笑笑,收回戒指。
君阑珊一跳起来就暗叫不好,身上这衣服太重,很难追上前面的人,那人身手很好,虽急速前行却依然风度翩翩,穿着一身飘逸长白袍,边上还用金线绣着花纹,低调奢华是也。前面那人速度越来越快,眼见追不上,她便掏出一小包,用内力砸上前面那人的背部,那人轻松闪开,那小包却在接近他之后自动炸开,洒出好些粉末来粘上了那人身体,放出刺鼻的气味,甩都甩不掉,那人回头深深看了她一眼,恨恨地消失了,带着面罩,只露一双潋滟又锐利的眼,令人印象深刻。
她回到书房,看到萧怀琅淡定坐在椅子上钻研那戒指,看都不看她一眼。
“喂…”她伸出手去,却被他猛地抓住,一把将戒指套到她中指上,接着猛地站起来,头也不回走出去,只说了句“我在外面等你,让红袖给你整理一下,准备即位。”
这家伙…君阑珊顿觉奇怪又莫名想笑。
时候也差不多了呢。
两个时辰过去,回到此时。
“嫡公主殿下驾到!萧将军驾到!”
此时此刻,众臣的眼泪简直是停不下来呀,人人掬一把辛酸泪,公主啊你终于回来了…
君阑珊没戴繁杂的头饰,也没盘上头发,只用一支凤钗和两支金步摇束起了长发。配上那很女人的金龙袍,她不施粉黛的脸竟显得巾帼不让须眉,俊美而又英气十足。
君阑珊熟门熟路的摆着张面瘫脸走过去直接在龙椅坐下,笑话,难道该摆出亲和的笑脸么?父皇老早就告诉过她太亲和会让人得寸进尺,而严肃一些会使他的每一个让步都显得很有分量。因此从小与父皇上早朝她可从没笑过一次,大臣们见的最多的是她翻着白眼的表情。
君阑珊想着,指着身边的自己曾经坐的椅子招呼萧怀琅:
“准国师,来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