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9400000026

第26章 《孟子》的研究方法(1)

第一节全面了解《孟子》研究概况

多少年来,人们对孟子有褒有贬,或扬或抑,然而,不论作出什么样的评价,有一点却是无法抹煞的,那就是孟子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他的思想及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文化和观念形态影响了整整两千多年。对于这样重要的历史人物,如果不进行研究,你就很难深刻地理解中国的过去,中国的现在,以至于中国的未来。

而作为一个事实,孟子及《孟子》一书的研究始终受到国内外学者的特别关注,专门从事孟子研究者不乏其人,成果也十分丰富。要想进一步对孟子进行研究,了解一下历朝历代孟子研究的概况显然是第一步。只有熟悉了孟子研究已经达到的深度和广度,我们才能避免陈词滥调,才能在前人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孟子的研究,起源很早。荀况也许是第一个对他作出评述的人。在《非十二子》一文中,他说“真先君子之言”由“子思倡之,孟轲和之”,确定了孟子与孔子思想学说的继承关系。到了西汉,司马迁作《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下了孟子的生平经历,著书经过,写作意图,师承关系等。东汉的赵岐是研究《孟子》的专家。他曾给《孟子》七篇作注解。在这以后,唐宋时期,孙奭、朱熹等各家注释纷出。元明两代孟子研究比较萧条,没有什么很突出的成果。只有元朝的程复心作《孟子年谱》系统地考订孟子生平,颇具史学考证特色。清代的孟子研究,一方面有阐发孟子思想的《孟子字义疏证》、《孟子微》等著作传世,另一方面,《孟子》的校勘与注释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焦循的《孟子正义》和《四库全书》中《孟子》的编集堪称这方面的典范。此外,《孟子》一书及孟子其人的考证之作越发精细深入,可以说,清代是一个孟子研究名家辈出的时代。而自清朝灭亡至今,孟子研究更是盛况空前,论著数量之多,涉及领域之广,论说校订之精,都是史无前例的。

总的归纳起来,孟子的研究大致有这样几个领域:首先是孟子生平事迹的研究,其次是《孟子》的版本目录和《孟子》真伪的研究。此外,还有《孟子》的校勘、注释、考证、选读和翻译;《孟子》文学成就的研究;《孟子》史学方面的研究;《孟子》所包含的各种思想的探讨;《孟子》的比较研究;《孟子》词语索引的编排。

上述这些是《孟子》的研究概况,我们不仅要了解这些,还必须具体地熟悉《孟子》文本方面的资料。古人做学问,极为注重文本的烂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又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话说得很有道理。研究《孟子》,其实也应当这样。书读得多了,自己的知识水平、研究能力自然跟着提高。动起笔来,就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然而,天下的书籍汗牛充栋,多如繁星,我们研究《孟子》不能不有所选择。

研究《孟子》,首要的是弄清《孟子》作者的姓名,生卒年代,籍贯出身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这也是《孟子》书中强调过的“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万章下》第八章)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其次,读《孟子》还必须了解该书的来龙去脉以及真伪情况。读现代的书往往考虑到它是否经过作者的修订或再版。读古书,情况就更加复杂了。因为古书流传几千年,在流传过程中,不免会产生各种有意无意的与原著相偏离的情况:编集的人可能做了某种不适当的删削;或者将其他人的作品编入;抄写的人或翻刻的人可能有疏忽与臆改;收藏的人可能因保管不慎而造成错简脱页,如此等等。如果不对《孟子》一书的流传及真伪作一番了解的话,容易以误为正,以伪为真,这样,就难免导致错误的结论。

再次,我们必须了解《孟子》一书的性质。《孟子》属于先秦诸子书中的一种,后来又被列为经书,经的特色在于“各引一端,崇其所善”。它虽然批评和汲取了先秦各家的思想,但其重心则属于儒家。

除了上述各种情况外,我们最好再熟悉一下《孟子》各篇的内容梗概。《孟子》一书凡七篇十四部分,各篇篇名往往由后人摘句每篇第一章中的头两三字作为篇名,如果头两三字不适合作篇名,便以第四字到第六字作篇名。因前面《孟子》的主要内容对此叙说已详,这里不再赘说。

第二节精读《孟子》经文

对《孟子》进行研究,主要的依据是《孟子》七篇十四部分。就史料本身来说,这部书真实可信。因而,精读《孟子》经文就成了研究《孟子》必不可少的环节。

《孟子》七篇中的文字,号为浅显,然而,先秦距今,历时久远,传写难免讹误,而且古制名物专词及方言古义哲理古今有异,这部书虽然不像《周易》、《尚书》等玄奥古朴,佶屈聱牙,却也不大好读。如果我们想真正透彻地读通它,还得认认真真地参考前人留下的注解。否则将陷于一知半解之中。

前人注解的范围非常广,有的标明本书的字音异读,有的审订书中的讹字错简;有的校录它的版本异文;有的考辨它的伪作赝品;有的核证它的地理史实;有的说明它的典章制度;有的说明省略误读;有的对它的文句义理进行阐发;有的对它的误解及谬说加以纠正;有的对文中思想内容进行批判评价;也有的指出各篇章法结构,文学体裁;还有的逐一分析文中修辞技巧。而这里最为基础的还是通过语言文字关。

清代的阮元曾经强调参考前人注解的重要性。他说:“窃谓士人读书,当从经学始,经学当从疏始。空疏之士,高明之徒,读注疏不终卷而思卧者,是不能潜心研索,终身不知有圣贤诸儒经传之学矣。至于注疏诸义,亦有是有非。”他还认为清代经学繁盛的原因就在于时人能够钻研注解。这个看法很有道理。研究孟子要接受这种思想。仔细阅读《孟子》的注解是第一个步骤。

如何读注解呢?这的确是个应该重视的问题。首先要注意的是,参考注释,不能墨守成规,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其次,我们应该谦虚谨慎,不妄加非议前人的说法。也就是说要联系正文来读注解。这是我们参考注解时必须牢记的一个基本原则。无论是吸取前人的见解,还是否定前人的注解,都必须从古代汉语的实际出发,都必须从《孟子》原文出发,以能否准确地符合孟子时代的语言习惯及《孟子》中特定的上下文意为准。尤其是当我们遇到各家说法不一致的时候,更要注意这点。

仅仅这些也还不够,对于古汉语阅读能力不强的人,还要了解一些有关古注方面的知识。

由于各人注书时,体例内容不尽一致,所选用的版本和引用哪家的校记,解释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在选择阅读某种注本之前,应先了解一下该书的注释概况。这就要求我们先仔细地去读一下它的序文、凡例及有关附录。这将给我们阅读带来不少帮助。

按照古注的习惯,前人在注释中的引文当作原文来看。这点在研究中必须注意。

了解前人注释的内容,要辨别释文与被释文的关系。古书注解的内容十分广博,前文已有提到。我们千万不能被这丰富的内容搞糊涂了。弄清释文与被释文的关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不要把指明通假与标明音读混淆。

二、不要把指明古今字与辨明误字混淆。

三、对于解释全句的注文,有的是译述正文的语意,有的是补充正文的内容,有的是指出正文的含蓄意义,有的是阐明正文的思维逻辑。这各种不同的注释内容,我们应该区别对待。译述正文的,注文与正文之间的词语对应关系较强。其余的几类,已掺进了注释者自己的看法,所以注文与正文之间对应关系较弱。我们不能把它们看作是原文的字面意义。

读古书的旧注,除了熟悉旧注的体例外,还要对古人作注解时用来解释字、词的术语有所了解。

精读《孟子》文本,除了表现在对其各家注解的熟悉外,还应该表现为对《孟子》书中的一字、一词、一句的理解。这里所说的理解,是指经过自己个人思考判断而作出的对各家说法的选择,或者是自己独特的看法。参考前人注解,很大程度上是机械地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孟子》的各家注释各持一理,常常让初学者无所适从。这就需要读者自己去比较,选择一种最合理的说法。如果我们不把这些疑难问题搞通,也就谈不上“精读”两个字。当然在选择与批判别家说法时,必须防止以个人的喜好等主观因素作为标准,而应该从翔实的科学的论据材料出发,去推断它的结果。要做到这一步,就要求读者有较深的古文素养和文字、音韵、训诂方面良好的功底,这是“文外功夫”,只能有待于读者自己不断加强。

第三节分类爬梳归纳

无论我们是从语言、文学或思想的角度来研究《孟子》,从《孟子》文本中分类爬梳归纳相关的材料,都是首要的准备工作。高明诚先生曾在《孔孟月刊》上发表《〈孟子〉中“夫”字用法探究》一文,夏宗陶先生曾在《大陆杂志》上连续发表了《〈孟子〉中“者”字用法探究》上、中、下三篇论文,他们的研究方法,就是先遍检《孟子》中所有的“夫”字或“者”字,然后再分析研究,得出规律性的见解。同样,如果要研究《孟子》对后世文学体裁的影响,也需要将其七篇二百余章细细阅检,分析哪些是标准的散文,哪些是小说的雏形。

如果要从人生、伦理、修养、教育、政治、法律或经济的角度来探索孟子在中华伦理史、认识史、教育史、政治史、法律史或经济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那么遍搜《孟子》全书,爬梳整理孟子的某一思想在不同场合的阐述,更是不可或缺的。前文里介绍《孟子》一书的篇章体例时,我们曾经指出《孟子》是一部对话语录体的著作,全书是对孟子随缘而发、因机而道的言论的辑录,而不是一部有条理、有系统的哲理著述。所以,要研究孟子的某一方面思想,只有对《孟子》一书进行全面的搜寻归纳,才不会偏执一词,曲解孟子的思想,得出错误的结论。在孟子思想研究的历史上,这种从主观认识出发,抓住只言片语,顾此失彼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

同类推荐
  • 小学生读《论语》(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

    小学生读《论语》(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

    小学生为何读经典?小学生怎样读经典?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精彩呈现!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孔子大学堂主讲李文文执笔,教你通读、系统地读《论语》,读出新意,感悟成长,与经典携手相伴相行。
  • 荷事

    荷事

    我国荷文化源远流长,它已融入到诗文、绘画、歌舞、建筑、雕塑、工艺品、宗教及民俗、饮食、医药等诸多领域,传承至今并日益光大。本书作者从荷的起源谈起,将荷花的生态、习性及有关荷花的文章、诗词、集句、歌谣画、饮食文化、民俗等逐一加以解读,是我们了解中国荷文化的一本系统的书。
  • 中国酒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酒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以中华民族悠久的酒文化为主线,运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详尽地介绍了我国的美酒趣闻,其涉及美酒溯源、传说、典故、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
  • 故纸拾遗(第二卷)

    故纸拾遗(第二卷)

    本书收集了以洛阳地区为主,包括山西、陕西、云南、东北、甘肃等地在内的各种契约文书,时间从清康熙年间至解放初期,各类包括地契、房契、发票、借据、婚事文书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民俗、货币、度量等各方面的情况。
  • 千年圣地:孔府孔庙孔林(文化之美)

    千年圣地:孔府孔庙孔林(文化之美)

    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集祭祀孔子及其后裔的府邸、庙宇和墓地于一体的古建筑群;它气势雄伟壮丽,极具东方建筑色彩和格调;它以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丰富的文物珍藏、高超的艺术价值而著称于世。
热门推荐
  • 冷少的挂名前妻

    冷少的挂名前妻

    她是目中无人的市长千金,无意挑上首富的儿子,而她跟他的结局:他亲手送她进监狱,摧毁她的孩子,洗去她的记忆,无动于衷的看着她在火海中……他发誓,他从不后悔,也永远不会爱上这样的女人。后来,她也相信,自己嫁的他,不碰她、不爱她,更别说取代另一个女人在他心中的位置。
  • 鬼影迷案

    鬼影迷案

    一桩离奇的命案,引出一条条匪夷所思的线索。拨开迷雾,他将看到怎样的结局?阴谋?手段?内鬼?等待他的,还会有什么?
  • 慢慢的都是爱

    慢慢的都是爱

    可爱的女主角和面瘫男的爱情故事,暖暖的都是爱
  • TFBOYS之鱼忆七秒

    TFBOYS之鱼忆七秒

    腹黑段子手?说好的乖宝宝呢!爱豆式嘲笑,飞一般的体验,是爱豆了不起?长得帅了不起?了不起。好!我服。我到底饭了三个怎样的爱豆!揭秘!谁说的乖巧可爱的好宝宝?出来看我不打你!你以为这是喜剧?开玩笑,我不会告诉你其实并不是。
  • 陌上花开,可否缓缓归矣

    陌上花开,可否缓缓归矣

    欧阳少辰,你说过不会在爱情里犯错,你说过爱我一被子,可最后的误会还是误会吗?真相大白了,你还有什么可说的?——慕欣欣啊,我没在爱情里犯傻,我也没有不爱你,可是你要相信我啊,我依旧爱你,我没有背叛你,你要相信我啊!欣!——欧阳少辰
  • 最强仙道

    最强仙道

    天上不但能掉馅饼,也能够掉流星!且看废物重生的张子枫,如何改写人生,逆转历史,破灭八方豪雄,雄霸镇魔塔。铮铮铁骨之下,又有怎样的似水柔情……
  • 尚书

    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 萧家少爷闯都市

    萧家少爷闯都市

    “美女,我能和你撩,不是,聊聊天么?”“可以啊。”“我去,你怎么这么主动?”“当然啊,我这样就可以当女主了啊,我以后可以替你生一窝猴子了啊!”眼前的美女突然间慢慢的就变成了一只母猴子的形象双目含情的看着萧凡。“啊!”萧凡一下从梦中惊醒,我去,原来是个梦!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是这一趋势和规律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数量将持续而快速地上涨,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 雷与天真

    雷与天真

    一个萌到化的男子与一个暴力女的故事,一个由讨厌到喜欢的过渡。或许之前他们都认为自己不会喜欢上这样性格的对方,但是生命往往就是出其不意,你想的它不来,你不想的觉得不会的却来了,这可能也是物极必反的案例,这样的他碰到那样的她,是什么把他们绑在一起的?我觉得是天注定,这样的他只有那样的她可以让他快乐,那样的她只有这样的他可以让她改变。爱她(他)就要包容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