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9400000024

第24章 《孟子》研究说略(2)

此书首刊于南宋绍熙六年(1190),其后朱氏又多次修改,至其去世后方有定本。现有清康熙内府仿刻宋淳祐二年大字本、嘉庆十六年吴县吴英、吴志忠父子刊本,另有中华书局1983年版点校本。

朱氏《孟子精义》十四卷,原属《论孟精义》书中的一种,书约成于南宋乾道八年(1172)。书中采取了宋代程颐、程颢、张载、范祖禹、吕希哲、吕大临、谢良佐等十二家的说法,荟萃条疏,主要本程氏之学以阐明《孟子》经文意旨。书中还有“纲领”一篇,不入卷数。此书收入《朱子遗书》之中。

五、张栻《癸巳孟子说》七卷

张栻(1133—1180),字敬夫,一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省绵竹县)人。迁居衡阳。宰相张浚之子。以荫补官,累官至吏部侍郎,右文殿修撰。卒谥宣。他早年从胡宏学理学,与朱熹、吕祖谦共称“东南三贤”。他著有《癸巳孟子说》、《癸巳论语解》、《南轩易说》、《伊川粹言》等。《宋史》有传。

张氏《癸巳孟子说》,成书年代不详,全书七卷。书中对《孟子》经文的说解,有些独到之处。

六、蔡模《孟子集疏》十四卷

蔡模(1188—1246),字仲觉,号觉轩,南宋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县)人。其祖父蔡元定、父蔡沈都是南宋学者,曾师事理学家朱熹。蔡模继承家学,潜心《孟子》研究,著有《孟子集疏》等。

蔡氏《孟子集疏》,共十四卷,成书于宋理宗淳祐六年(1246)。据该书后序所载,蔡模之父蔡沈生前曾收集了朱熹门人有关《论孟集注》的往复问答之语。未及编次而卒。蔡模与其弟杭继承家学,编撰成书。书中备列朱氏集注原文,或佐证注文之义,或旁推余意,不完全比附注文。作者恪守家学,不曲引博征,对前人各种说法有所去取而少作辨订。

此书有《通志堂经解》本和《四库全书》本等版本。

七、金履祥《孟子集注考证》七卷

金履祥(1232—1303),字吉父,学者称为仁山先生,婺州兰溪(今浙江省兰溪县)人。曾受学南宋学者何基,基为朱熹二传弟子。南宋末,曾上书进由海道直捣燕、苏之策,不用。遂居金华山,专心于著述。著有《通鉴前编》、《大学章句疏义》、《论语孟子集注考证》等。

金氏《孟子集注考证》是《论语孟子集注考证》书中的一种。此书共七卷,成书年代不详。作者是对朱熹《孟子集注》而作的。凡是《集注》中文义详明之处,金氏不复赘述;凡是部分名物、史实略而不注之处,则作补充疏解。金书或征引前儒评注和前代训诂成说,且加疏证;或对文字形体、语音加以校证和辨析;或就古书训诂条例提出不同的见解。

此书有金氏祠塾刊本。

第四节明清时代的《孟子》之学

经学到了明代,由于科举八股、道学讲习和心性禅脱,开始走向衰落。到了清代,经学又得以复兴。于雍正、乾隆时期大兴文字狱,残酷迫害文人学者,于是他们就不敢谈论政治,而致力于古籍的辑录、整理和考订。清代的考据学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在经学研究方面,文人学者们也只重文字之训诂、音读之考订,而不重义理。这是清代治经的共同特点,也是《孟子》之学的特点。

明代孟学家很少,只有陈士元《孟子杂记》和郝敬《孟子说解》两种。而清代孟学家辈出,成果也不少。如黄宗羲《孟子师说》、李光地《孟子札记》、焦循《孟子正义》、宋翔凤《孟子赵注补正》、蒋仁荣《孟子音义考证》、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桂文灿《孟子赵注考证》、施彦士《孟子外书集证》、林春溥《孟子外书补证》、周广业《孟子四考》、俞樾《孟子古注择从》、阎若璩《孟子生卒年月考》、任兆麟《孟子时事略》等等。现简介如下:

一、陈士元《孟子杂记》四卷

陈士元(1516—1597),字心叔,号养吾,明应城(今湖北省应城县)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官至滦州知州。陈氏深究经学,兼治小学。著有《孟子杂记》、《论语类考》、《易象钩解》、《易象汇解》、《五经异文》、《韵苑考异》、《古俗字略》、《俗用杂字》、《俚言解》、《诸史裔语音义》等书。

陈氏《孟子杂记》,成书于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全书共四卷。首卷主要叙述了孟子的家族谱系、邑里、名字、受业及著作等情况;后三卷为《孟子》分类注解。第二卷主要考证《孟子》的引文出处,文中采引大量典籍史实,并且阐释了文意。第三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校引”,即校诸书引《孟子》之异文;二是“方言”,即求证《孟子》中方言的语源;三是“辨名”,即辨析人物名、字之异。第四卷就“字同”、“字脱”、“断句”、“注异”,“评辞”等内容加以阐明。书中所引用的资料丰富,且谨严有体。

陈氏《孟子杂记》四卷,有宝善堂藏版。

二、郝敬《孟子说解》十四卷

郝敬(1558—1639),字仲与,一字楚望,明京山(今湖北省京山县)人。明万历年间进士,曾历知缙云,永嘉县,征授礼科给事中,乞假归养。后补户科,因事受累,谪知江阴县。后归家,潜心著述。他著有《孟子说解》、《周易正解》、《尚书辨解》、《礼记通解》等。《明史》有传。

郝氏《孟子说解》,成书年代不详。全书共十四卷,可分两大部分。一是详细考证孟子的生卒年代及生平事迹,间有可取之处;二是札记式说解,作者好发议论而不究其实,往往失之粗疏,欠妥之处不少。

郝氏《孟子说解》十四卷,有《四库全书》本。

三、焦循《孟子正义》三十卷

焦循(1763—1820),清经学家、戏曲理论家。字里堂,甘泉(今江苏省扬州)人。清嘉庆举人。出身治《易》世家,曾入阮元幕。他以数学原理及音韵训诂整理《易经》,为钱大昕、王鸣盛所推重。他是个多产的学者,其著作共达五十九种之多。著名者如《尚书补疏》二卷、《毛诗补疏》五卷、《春秋补疏》五卷、《孟子正义》三十卷、《论语通释》一卷、《礼记补疏》三卷、《群经宫室图》二卷、《易余籥录》二十卷等。

焦循是清代皖派最著名的学者之一。他的学问非常广博,他的《孟子正义》是一部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著作。《十三经注疏》中的《孟子注疏》,旧题汉赵岐注、宋孙奭疏,赵注是没有问题的,但孙疏是伪作。故焦氏在《孟子正义》卷末引赵祐《温故录》认为它在《十三经注疏》中“最下”。因此,他以赵注为注,重作了这一部新疏。

《孟子正义》共三十卷,成书年代不详。焦氏以东汉赵岐《孟子章句》为主,搜集清代数十位学者考订训释的成果汇编而成。他的注疏原则是:凡是赵岐注已经详为分析的地方,就不从事敷衍文义,效《毛诗正义》例,再阐明一番;于赵氏之说有疑的地方,“则不惜驳破以相规正”。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他对于广泛搜集到的材料所采取的原则是“诸家或申赵义,或与赵殊,或专翼孟,或杂他经,兼存备录,以待参考”。这种处理方法也是科学的。

焦氏《孟子正义》是诸代《孟子》注解中最详备精审的一种。有清嘉庆道光年间的《焦氏丛书》本、光绪年间《焦氏丛书》本、《皇清经解》本等。

四、宋翔凤《孟子赵注补正》六卷

宋翔凤(1779—1860),清学者。字于庭,江苏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嘉庆时举人,官湖南新宁县知县。他专治西汉今文经学,是常州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著有《孟子赵注补正》、《论语说义》、《过庭录》、《周易考异》、《四书释地辨证》、《四书纂言》等。

宋氏《孟子赵注补正》,成书于道光二十年(1840)。全书共六卷。宋氏潜心于《孟子》研究三十余年,认为东汉赵岐《孟子章句》有许多值得补正之处。因此,他采用《诗经》、《尚书》等经典著作和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宋陈彭年等奉敕编撰《大宋重修广韵》等字书,多方引评,详细阐发赵注释义;并从音义的角度取证,对赵注字词训释加以补充;对古史、古制、古地名也进行翔实的考证;对于赵注有关古制方面的失误,也凭借经典所记录的古制加以纠正或补阙。许多见解可供《孟子》研究者所参考。

宋氏《孟子赵注补正》一书,有《广雅书局丛书》本。

五、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三卷

同类推荐
  • 重门天险:居庸关

    重门天险:居庸关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本书立志向广大读者介绍一些人类历史未解的谜团,分别从外国军史谜团、中国军史谜团、历史疑云、名人疑案、古老的文明、传说中的历史、迷雾重重的宝藏这七个方面向读者一一展示了人类历史所存在的扑朔迷离、神秘奠测的谜团。此外,本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将一个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谜题以及众多富有传奇色彩的话题,借助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描绘得栩栩如生,从而披露出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再现历史的丰富与变幻。
  • 人生礼俗

    人生礼俗

    所谓人生,就是人这种特殊动物的生存与生活,生存是生命的保存,往往被认为更多地带有自然性;生活则是为了生存、发展而进行的活动,更多地被赋予了社会、文化的色彩。人类未必是惟一对死亡有清醒认识的动物(据说大象也有类似人类葬礼的行为),但却是惟一能对死亡有所思考有所作为的动物。人类可以在他的生命之轮的前行运转中为自己安排种种的活动,帮助自己生存得更好,从而也使自己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人生礼谷(民俗学的规范术语为人生仪礼,鉴于“礼俗”一词更容易为大众接受,故而书名使用“人生礼人俗”)正是人类安排的使自己的生命有内容、有价值的活动之一。
  • 蓟县文化志(终)

    蓟县文化志(终)

    《蓟县文化志》主要讲述的是地方县——蓟县的一些地区文化和历史。
  • 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

    本书主要指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包括对祖国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是最质朴的情感和品性,她作为一种“千万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是爱亲人爱家的情感升华,由此也形成一种捍卫民族尊严、维护祖国利益的崇高品德。精忠报国、保家卫国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也是推动民族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
热门推荐
  • 美男,别跑!

    美男,别跑!

    在这个风花雪月的世界里,只有做到女王般的存在,才能保护你想要保护的人
  • 银狼突击

    银狼突击

    银狼,江河人的古老图腾;狼性,才是江河人的最强血脉。小鬼子,到了银狼手里,你们还有指望吗?银狼,重责任,重情义,重承诺,迅捷如狼,柔情似水,真汉子也!(各位朋友,本书将改为每周一三五各上传一节。从此本书纯粹为兴趣而写,希望向朋友们展示一个完整的故事,愿朋友们喜欢。至于其他,则在其次。)
  • 武修万古

    武修万古

    我要追求至高武道,我要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成为让人仰视的绝世武修。
  • 白千鸢

    白千鸢

    白叶诀,我最后一次问你。你,爱我吗?你这个笨蛋,谁说我不爱你。一次救赎,一生缘劫。他,高高在上的天山掌门,温柔之至却唯独对她残忍至极;她,一只微不足道的妖界小白鸢,痴情至极却唯独对他笨愚至极。初见,她呆呆萌萌却委屈之极地看着他说:“你能不能陪我走完这一段路啊!”他凝眸不语。再见,她天真烂漫地问他:“你能不能给我取一个名字?”他简洁吐字:“白千鸢。”如梦如幻。当仅仅残留的一点点美丽的幻想被一招击碎之际。月圆之夜,她阴狠着美瞳,细手慢慢探入他衣间,殷红的唇瓣微微勾起:“天山上仙白叶诀,难得你前来,大战在即,你这是来跟我共度最后一夜良宵的吗?嗯!为什么不说话,难道你不想要我吗?毕竟我们曾经是夫妻,不是吗?”“白千鸢!”白叶诀狠狠的抓住了她的手腕,历声道。“白叶诀!”她美瞳一寒,反手抓住他的手放在自己的胸口,寒声问道:“事到如今,你,还是不肯爱我吗?还是,在你心里从来就没有我?”
  • 仙神星月

    仙神星月

    话说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孕育出第一批神力通天之辈,此辈之人为夺盘古遗留之下的先天至宝,经常大打出手,然而其中一代火祖祝融融合十大巫祖之神力与三清天尊决战之时被其永久封印在幽冥血海!只有三清天尊与鸿钧老祖女娲几位通天之人留在世间一统洪荒!就在封印火祖祝融之时,祝融一丝意念之力不灭,随风消散!百万年后转世投胎成就林莫聪,莫聪自出生之日便是异像横生,被村中之人称为不详之兆,天生便有操作火种之力!恰巧被昆仑仙家一名道修看中便接回昆仑,由此一场修仙之旅展开!摆在莫聪面前的是一场通天大道还是被三清天尊几人及早扼杀?且听下文慢慢道来...
  • 引鬼上身之常命

    引鬼上身之常命

    如果说一个逗比是一台戏的话,那两个逗比就是一出连续剧了,一群逗比那直接就撑起了收视率啊!我我我我我……我滴个妈呀!见人了!逗比与鬼同居的日子,斗鬼?逗鬼!一切完美的故事,都是由不完美开始…
  • 纽约恶魔

    纽约恶魔

    恶魔在纽约,纽约无恶魔。。。。。。。。。。。
  • 邻家竹马诱青梅

    邻家竹马诱青梅

    “穆哥哥,老公是干什么的,可以吃吗?”七岁的苏夜景一脸单(狡)纯(猾)的问夜穆。“老公是干什么的你以后会知道的,至于能不能吃那要看你的表现了!”于是苏夜景整人不成反被调戏...“宝贝儿,现在知道老公是干什么的了?那现在可不可以吃了?”夜穆压着苏夜景问道...这就是一个腹黑的竹马灰狼花式诱骗呆萌青梅的故事......简介无能看正文哦!
  • 蝙蝠恋曲

    蝙蝠恋曲

    主人公子书拓本是妖界贵族美男,阴霾的双眼闪烁着一丝邪气。可命运偏偏让他喜欢上一个不起眼的小女生。女主面对着朋友的出卖,还有自己的所有抉择,未来的路漫长艰辛,他们现以站在分岔路口,未来的命运该作如何抉择,请大家关注。《蝙蝠恋曲》
  • 凤凰泣血之所爱非人

    凤凰泣血之所爱非人

    她是黑暗中的女王,杀手界的传奇,一朝穿越即成痴傻儿,欺辱打骂从未少过,好,好得很,以前的叶茗雨已经死了,现在的叶茗雨只为复仇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