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9300000028

第28章 《诗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1)

六朝文艺批评家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说过这样一段话:自汉至魏,四百余年,词子才人,文体三变。相如巧为形似之言,班固长于情理之说,子建、仲宣以气质为体,并标能擅美,独映当时。是以一世之士,各相慕习。源其飚流所始,莫不同祖《风》、《骚》。

它的意思是,像司马相如、班固、曹植、王粲这样著名的文学家,虽然在风格和艺术上各有擅场,但都接受了《诗经》和《离骚》的熏陶。《风》就是指《诗经》。《诗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主要在于它的讽谏精神和异彩纷呈的艺术手法。

第一节“刺美现事”的现实精神

在氏族公社时代,有一种很好的制度,那就是地位低的人向居上位者进谏、提意见。这种行为不但不被制止,反而受到鼓励。《淮南子·主术训》说:“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注曰:“书其善否于华表木也。”《史记》说得更详细:“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集解》:“应劭曰:‘旌,幡也。尧设之五达之道,令民进善也。’”如淳曰:“欲有进善者,立于旌下言之。”原始社会的这一好传统,对于缓和社会各阶层中的矛盾,起了很大的调剂作用,所以到先秦时代,它依然被保留下来,只是换了一种形式。

先秦时代的人们已隐约地认识到诗歌艺术的美刺作用,所谓“刺”,即作家对现实采取了暴露和批判的态度,而所谓“美”则是作家对于生活采取了歌颂的态度。

《周礼·春官·宗伯》记:“瞽蒙掌播鼗、柷、敔、埙、箫、管、弦、歌。讽诵诗,世奠系,鼓琴瑟。掌九德六诗之歌,以役大师。”郑注:“讽诵诗,主诵诗以刺君过。”这表明在周朝,诗是和讽谏(刺)联系在一起,并负担起了匡救时弊的社会功能。《国语·周语》记载的召公向厉王进谏时,列举“古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的史例,以及上文所举之《晋语》中范文子向赵文子说,古之王者:“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惑)也。”这些例子都表明当时诗所承担的讽谏任务。

《白虎通·谏诤篇》言:“人怀五常,故知谏有五:其一曰讽谏,二曰顺谏,三曰窥谏,四曰指谏,五曰陷谏。”孔子最欣赏讽谏。讽谏就是《诗序》所说的:“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郑玄笺“主文而谲谏”曰:“主文,主与乐之宫商相应也。谲谏,咏歌依违,不直谏。”孔颖达解释得更详尽:“本心主意,使合于宫商,相应之文播之于乐,而依违谲谏,不直言君之过失,故言之者无罪。人君不怒其作主而罪戮之,闻之者足以自戒。”以诗来委婉地劝谕在上者改过,其实就是孔门倡导的诗教。

《诗经》中有许多是属于“以风刺上”的,也即“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这些诗篇还坦率地道出了写诗就是为了达到讽刺目的的主观情志:夫也不良,歌以讥之。(《陈风·墓门》)

维是褊心,是以为刺。(《魏风·葛屦》)

是用作歌,将母来谂。(《小雅·四牡》)

君子作歌,维以告哀。(《小雅·四月》)

作此好歌,以极反侧。(《小雅·何人斯》)

在《诗经》时代,诗人们已经比较自觉地把“美刺”看成是诗歌的主要职能,体现出诗人们积极干预社会生活的意愿,我们在“献诗陈志”、“赋诗明志”两节中,已经列举了一些这一类的作品,例如《硕鼠》、《新台》、《伐檀》等。“以风刺上”、“献诗陈志”,作为一种优良的创作传统,已被后人接受并发扬光大。

离《诗经》时代最近的大诗人屈原,他“独依诗人之义而作《离骚》,上以讽谏,下以自慰”。他面对楚国内忧外患,危机重重的局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乎民心”。他指斥当时群小专权,播弄朝政,以至国事日非:“众皆竞进而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而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而险隘”,暗示楚怀王昏庸无能,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之心。刘安《离骚序》称屈原的《离骚》“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就指出屈原这种忠于祖国人民、虽万死而不悔的精神。屈原的作品,包括《离骚》、《九歌》等,都是对楚国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他强烈的爱和恨,也都植根于祖国的土地。屈原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显然是直接受了《诗经》的浸染。

到了汉朝,汉武帝设立了专门的音乐机构——乐府,并派人深入民间采集诗歌,以“观风俗,知厚薄”,也即了解民情、民意,甚至根据“谣言单辞,轻易守”。这种作法就是对周代采诗制度的模仿和继承。这些采来的诗,用班固的话说,就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人们在诗中抒发各种感情、表达各种愿望,自然也包括对在上者的讽刺。所以余冠英先生在《乐府诗选序》中说:《诗经》本是汉以前的乐府,乐府就是汉以后的《诗经》。《诗经》以“变风”、“变雅”为精华,乐府以《相和》、《杂曲》为精华,同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里巷歌谣,同是有现实性的文学珠玉。

余先生对汉乐府和《诗经》之间承袭关系的分析,是很中肯的。

我们在《洋洋大观的〈诗经〉》一章中谈到《诗经》包蕴的现实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汉乐府也是如此。如《东门行》: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餔糜。上用苍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这首诗生动地反映了汉末社会动乱,民生倒悬,善良的百姓不得不铤而走险的现象,提出了“官逼民反”这一深刻的社会问题。他如《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这是以一个老兵的自述,揭露当时兵役制度的黑暗。汉代的兵役制度,据官方规定是:民年二十三为正卒,一岁为卫士,一岁为材官、骑士,五十免兵役。而民歌中的老兵却整整服了六十五年兵役,穷老归来,一无抚恤,他的晚景将是十分可悲的。《宋书》卷一百载沈亮对宋文帝说:“伏见西府兵士,或年几八十,而犹伏隶,或年始七岁,而已从役。”可见历代的兵役制度,都存在着欺骗性,民歌讽刺这种社会现象,其现实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汉乐府中歌颂真挚的爱情、批判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婚姻的干涉、压迫的诗歌也和《诗经》中的情歌一样多、一样充满了艺术魅力,著名的如《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比起《诗经》中的《鄘风·柏舟》,《上邪》表达的情感似乎更为坚决大胆,更为火辣辣,表现了民歌中特有的感情质朴、鲜明的特点。

汉乐府民歌继《诗经》之后,在引导诗人们走向反映生活真实的道路方面起了不少作用。建安时代的“三曹”父子以及“七子”中的王粲、陈琳都发扬了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精神,以社会乱离、民生疾苦为描写内容。如曹操的《蒿里行》、《薤露行》,叙述了汉末军阀混战,兵燹遍地、民不聊生的状况:“白骨暴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被明人钟惺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王粲的《七哀诗》、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曹植的《赠白马王彪》、《送应氏》等等,都流荡着郁勃不平之气,体现了慷慨悲歌、激越高亢的时代特色。

唐代诗人更是自觉的学习《诗经》颂美刺事的精神,继承《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并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初唐的陈子昂,以开风气者的胸怀,在《修竹篇序》中坦言: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

他高举“风雅兴寄”的旗帜,倡导诗歌的革新,在唐代诗坛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金人元好问就曾高度评价陈子昂改革诗歌的重要意义:“沈宋驰骋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

同类推荐
  • 国学常识全知道

    国学常识全知道

    《国学常识全知道》是一部快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涵盖了国家政治、思想学术、宗教信仰、天文历法、神秘文化、兵制礼制、国学掌故、国学典籍、文学史学、文化艺术、民俗节日、百工名物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为读者轻松掌握国学知识提供了一条捷径。书中既有分门别类的严谨解释,又有引人入胜的传略和逸事,可帮助你登堂入室,领略国学的无穷魅力。
  • 盛唐见证:大明宫(文化之美)

    盛唐见证:大明宫(文化之美)

    在大唐几百年的历史洪流中,大明宫始终巍然屹立。王维曾写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足以窥见当时之盛况。作为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这里曾经充满了后宫的勾心斗角,朝廷的尔虞我诈,也见证了一代代帝王的文才武略,感受到黎民百姓的悲苦与安康。推开大明宫的斑驳城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朝代的恢弘盛世。
  • 向来风花雪月:江南爱情笔记

    向来风花雪月:江南爱情笔记

    杭州最适合谈情说爱之处,或者说最易触景生情之处,应该还是在西湖边上。触景生情,小时候学写作文总是学不会,总是假生情或生假情。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在杭州生活的笔记,书中记录的是风景,记录的是历史,记录的是文化,记录的更是感情!
  • 生肖文化 戌犬通灵

    生肖文化 戌犬通灵

    本书研讨生肖狗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援疆干部看哈密

    援疆干部看哈密

    如同候鸟,如同大雁,在共和国的版图上,以哈密为原点,一批批广东、河南援疆干部从南方,从中原,落脚在东天山脚下。从1998年开始,十五年间,换了无数的队员,但以哈密为终点的雁行,从未中断;以哈密发展为己任的援疆工作,接力向前。人过留名。如今的哈密大地,随处可见援疆的丰碑;哈密的各族群众,正在品尝着援疆事业结出的硕果。雁过留声。结集在这本散文集中的文章,是援疆干部在援疆事业之余,写下的喜怒哀乐,唱出的游子心声。援疆干部的散文,或高亢,或婉转;或热情澎湃,或哲思缜密,所倾诉的对象只有一个——哈密!
热门推荐
  • 青城道士

    青城道士

    主角子时出身,字偏阴,不慎被阴司白无常的勾魂锁打中导致身体内阴阳之气乱串,在生死关头被一位道士救活,道士陆天齐为了保护我却让我离开了亲人,他带着年幼的我离开了蜀都,带我走南闯北,教我道法,,,长大后青城道家本源,宗教之战,灵异事件处理,黑道火拼,
  • 这一世将会不同

    这一世将会不同

    这是一个,与妖兽、神魔共存的世界。以练气之道称著
  • 先进文化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历程

    先进文化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历程

    本书考察了面向现代化的中国文化进程与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在统一关系,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文化前进的三大历史进程,即:以文化主体和主体文化转变为主要标志的政治文化变革,以商品经济和市场改革为导向的价值重建以及正在进行的以培育大众文化为重要任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以此对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的理论、政策和实践的历史和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作简要论析。
  • 第一印象之星岛战记

    第一印象之星岛战记

    央玺境界,大陆坐北,七岛拱立,渲海茫茫无涯际。喃介应感,印师百战,象士千变,莽苍动荡六合乱。从地球穿越而来的朽木少年,冲破桎梏,点亮魂宫,身携亘刀天演,一路横扫七岛,蹈荡渲海,称霸大陆,终而修成第一印象,成为境界救世之主。麻瓜不可笑,朽木也能雕!!!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复仇公主的唯美邂逅

    复仇公主的唯美邂逅

    三位女孩,不同的性格,一个冷漠,一个活泼,一个温柔,但都有相同的心愿——复仇,在复仇的道路上又有三个男生出现,又有了一次美好的结局。
  • 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红海里的火星恋

    红海里的火星恋

    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欢迎提出支持不支持的都感谢观看不建议给什么什么票毕竟我是个文渣来了就看看随意点一个单纯的火星人对,单纯!
  • 星火大道

    星火大道

    白云无边,清风长眠。广袤的位面,一个人,一杆枪,九天鼎,十二星耀,天显神通。(一天3-10更,不定时更新。)
  • 棋神传说

    棋神传说

    喜爱围棋的请进,因为是处女作,开始没找准定位,所以前文写的有些四不象,但它确实是写围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