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7800000001

第1章 第三版前言

拙著《性张力下的中国人》是研究古代中国人的性、婚姻和性观念的。现在第三版即将付梓,回首当年,距本书初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已过去十五个春秋,距第二版也转瞬又过五年。

本书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第二版,按照出版者的意见,书名被改成《云雨——性张力下的中国人》,后来朋友们都感到“云雨”二字有点喧宾夺主。此次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达成共识,决定恢复原先的书名。

在这过去的十五年中,中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沿海地区开始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全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震荡和改变。在这十五年中我继续保持着对性文化的研究兴趣,并继续参与国内性学界的一些活动,甚至还忝任上海市性教育协会的副会长至今,我也不时参加一些与性、婚姻等话题有关的电视节目制作,或接受媒体有关这些话题的访谈。在这些活动中,我感觉到中国人的“性福”在这十五年中总体来说是在增进的。

中国人“性福”的有些增进之处相当明显:我们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开放,中国人可以更为公开、更为安全地谈论、表达和表现自己的性观念和性需求了。例如,关于“性工作非罪化”的呼吁,虽然尚未得到政府采纳,但是至少呼吁者也没有受到惩处,他们作为学者仍然可以安然工作和讲学。

另一些“性福”的增进之处则不那么明显。在繁华喧嚣的都市中,人和人的心灵日益疏离,在物质生活条件直追西方发达社会的同时,“性福”似乎显得越来越奢侈:阳痿和性冷淡在白领阶层中弥漫,“剩女”问题愈演愈烈……在一次电视谈话节目中,女主持人历数当下白领阶层在性和婚姻问题上的种种困扰,我则指出,许多这类困扰其实只是来源于人们自身的观念——有些问题,你思想上认为它是问题时它就是问题,而当你不认为它是问题时它就不是问题了。

例如,有两个观念,长期被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脑中,被视为当然正确:第一个观念是:每一场恋爱都必须指向婚姻。所以任何无法缔结婚姻的恋爱都被看作是失败的,甚至是不道德的,至少也是“没有结果”的。

第二个观念是:每一场婚姻都必须白头到老。这实际上是以前封建礼教中“从一而终”

的“现代男女平等版”——以前只要求女子从一而终,现在要求男女都从一而终。

在这两个观念的联合作用下,恋爱和婚姻都变成非常沉重的事情——用赞成这两个观念的人的话来说,则是“非常严肃的事情”。今天离婚率虽然已经高到让某些人士忧心如焚的地步,但所有以离婚告终的婚姻仍然被视为“失败的婚姻”。

这两个观念,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社会中被视为天经地义,从未受到质疑和挑战,所以掩盖了中国人在性和婚姻方面的许多不幸。而在东部进入现代化社会时,这两个观念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许多人开始接受这样的观念:白头到老固然是婚姻的理想境界,但以离婚告终的婚姻也未必都是“失败的婚姻”;而恋情的更新也被视为是可以接受的(其实这也只是接受当年张竞生的“爱情三定则”之一而已)。

这种变化,只会增进都市男女的“性福”,而绝不会相反。

为什么在写这篇第三版前言时,会想到这两个观念的问题呢?那是因为我发现,在古代中国的很长历史时期,这两个观念并没有像20世纪所发生的那样深深植入中国人的脑中。

如果说接纳第一个观念由于古代中国实行多妻制而减少了与现实的冲突的话,那么第二个观念在很长时期内也根本没有被中国上层社会所接纳(即并不要求女性从一而终),就不是今天的公众容易想象的了。

这从一个新的侧面再次证明了我在书中的一个论断:古代中国人在性和婚姻方面曾经远比我们今天开放。

这或许可以看作《性张力下的中国人》在今天的现实意义之一吧。

本书第二版中,恢复了在初版时被删去的插图。这次第三版仍然保留这些插图,内容也仍俱其旧。

江晓原

2010年3月25日

于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

同类推荐
  • 发展的思考

    发展的思考

    本书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映了山西省柳林县在推进发展改革、转型跨越过程中的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
  • 瞭望之路: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改革研究课题报告

    瞭望之路: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改革研究课题报告

    《瞭望之路: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改革研究课题报告》课题组于2005年8月出版了《中国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心态录》调查报告之后,又经过了一年多的学习、研究,课题终于完稿,有了一个初步的成果,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这一成果呈献出来,它肯定会有一些不当之处,甚至错误,但却是我们对理论和实践作了认真思考的成果,是我们真实的见解,可以说课题组的师生,是以一颗对中国广播电视事业无限热爱和赤诚的心来对待这一课题研究的,希望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事业能对中国的政治改革起应有的作用。
  • 反校园暴力101招

    反校园暴力101招

    本书作者以多年从教的经验,详尽分析校园暴力的定义、性质、起因和行为特点,分别针对受害者、施暴者、家庭和学校,提出了在不同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 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

    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

    本书是一本从理论创新角度探究电视文艺批评方法的专著。将自然生态学与人文生态学研究的系列成果引入到电视中来,对与电视文艺相关的节目、现状具体考察,在借鉴中西方文化批评的相关理论资源的基础上,建立电视文艺生态批评方法,通过整体关注电视文艺与精神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的内在关系,以“生态中心”的价值尺度,把完善电视文化,建立以人为目的当代传媒体系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
  • 访谈的艺术(第10版)

    访谈的艺术(第10版)

    行销美国30年的经典教材,一本关于“职业谈话”的必备手册。作为人际传播与交往的重要手段,本书对访谈实现了两个层次的构架:第一层次着眼于访谈的一般规律(第1章到第4章),从宏观方面对访谈所涉及的重要问题——访谈的基本理论、人际传播过程、提问的设计和应用、访谈构架作了简练深刻的论述。从第五章开始.八种主要访谈类型.包括探查性访谈、调查性访谈、招聘式访谈、面试访谈、绩效访谈、说服访谈、咨询性访谈、医患交谈,都在书中得到了切实而生动的阐释。
热门推荐
  • 萧家有女

    萧家有女

    最残酷的斗争莫过于女人之间的斗争,深宫暗斗,权势争夺,背叛阴谋,她也只是想安稳的度过这一生,但是谁曾想到会没有防备的陷入了后宫波涛汹涌的美人心计,步出生天她步步攻心,这一生她必要活出自己,绽放光彩。岁月峥嵘,往事悠悠。这个柔弱的女子走完了她不同寻常的一生。时下有句话叫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可以在周围几棵树上多死几次。萧皇后从杨广、宇文化及、窦建德一直换到颉利可汗,结果这几棵都累死了,她却始终没死成。正如那句话语说的,年龄对她只是一个数字。
  • 神龙始祖

    神龙始祖

    “你看到的死亡不一定是死亡,当你重生之时,也将得到永生”穿越,一件感觉不可思议的既然真的发生在了袁华身上。哦,对了,穿越后的他不叫袁华,而是龙啸。在一个新的大陆改变了他的一切。在这里没有了所谓的公平,也没有所谓的人性。这里,实力才是真正的王者。龙啸通过不断努力,使自己变得无比的强大,最后凭借着自己的力量回到了前世的家园,地球。更多精彩内容,请阅读正文!
  • 像彩虹一样的时代

    像彩虹一样的时代

    我有混沌但又清晰的思维,我明白时代的生活方式和混乱的思想,我听到过时代嘈杂的声音,祈求一片安宁的写作和理解时代的净土,和一些同类思想的朋友,我希望我的表达方式可以带给这个时代一些文学的魅力,
  • 清深于奈何

    清深于奈何

    她,在大学里,不为人知,平凡是她唯独动人心的一点。大二时,她认识了他。他,是哲学系的高材生,大学里几乎人人都知道他,他认识了她。他们曾是陌路。而他和她的初遇却是一个晃眼又不确定的一秒。他们是陌生的朋友......到头来迎来的却又是别离后的互不相识。愿我们都在最好的年纪遇见,不论最后在不在一起。注:封面图片如有侵权请与作者交谈。
  • 鬼王独宠杀手妃

    鬼王独宠杀手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医学天才,亦是黑暗界顶尖杀手。当她魂穿到异世大陆,她将继续她的天才神话。他是鬼殿之主,嗜杀,冷酷是他的代名词…但当他遇见她,才明白什么叫“钢铁化成绕指柔”
  • 地狱变奏曲

    地狱变奏曲

    无cp,女主。本文包含金光,东方,黑魂,血源,神话,科幻等等元素,想到什么就写进去。名字和正文有微妙的关系。
  • 原著毁灭机

    原著毁灭机

    八云紫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她真的是间隙妖吗?风见幽香是如何成为四季的鲜花之主的?永远的鲜红幼月是为何从御姐变为萝莉?十六夜咲夜为何可以以人类之身掌控时间?敬请关注《原著毁灭机》系列!
  • 银剑常鸿

    银剑常鸿

    本书只为怀念一些朋友,把一些朋友的小名写入了书中,书中调侃之意极浓,首次写书,不足之处望大家见谅,指教请不要骂人
  • 婚然天成:唐少的闪婚萌妻

    婚然天成:唐少的闪婚萌妻

    订婚前夕,她闺蜜陷害,被送入“地痞流氓”的房里。不曾想,那人居然是唐氏财团的总裁,她名义上的“姐夫”。订婚那天,闺蜜挑拨,她被当场退婚,是他出现带走了她。他说:沈洛,呆在我身边,我可以给你无尽的尊荣和宠爱。可是为什么到最后,伤她最深的也是他?
  • 寰天劫

    寰天劫

    三生三世,置果成因。魔消道长,一印生死!若遇见是这命中注定的劫,那便寰天都成劫!若一剑斩不断这浩渺苍穹,那便撕裂寰宇,重组三界!不相忘,不能忘,那便勿须忘!寰天劫起,度灭由心,缘明缘晦,不昧初心。懵懂青衫少年郎,自苍莽北域走来,一步踏出,踏尽万古尘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