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使人舒服
海士
士隔三日,刮目相看,女隔三日,更刮我目。张爱玲的新作小说正式出现了,慕其名而读之,觉得张爱玲还是张爱玲。
我所读的是《大家》月刊第一期上面的她的《华丽缘》。她在这个题目的下面加上一个注,说是:“(这里翻译成白话是)一个行头考究的爱情故事。”
我忽然觉得,我们正可以在张爱玲的名字以下给这情下一个注:这是一位行头考究的爱情故事的作者。
张爱玲的小说,细腻是写得细腻极了,但似乎细得近于琐屑,腻得有些累赘了。说得具体而不客气一点,便是“太做作了”。
然而对于色彩的渲染,真是独到的。有几小段,有几小句,也实在有一种说不出的使人舒服之处。
因为有人这样赞美,她就专心致力于这些吗?但愿她并不永远如此。
(《力报》1947.4.13)
张爱玲画
秋水
张爱玲今亦跻于女作家之列,所作散见于报章杂志间者甚多,其文可观,而无其他女作家之俗套滥调,尤属难得。
论文名张爱玲似无潘柳黛、汤雪华诸人之盛,据秋翁先生之介绍,则此姝家世,因为世代书香,且门第荣华,涂鸦相同于以前女子之为女红。闲来借此自娱而已。余疑此姝甚好名,三代以下未有不好名者也。唯张爱玲为最,且投稿刊物漫无标准,斯则不取。
张爱玲除能文外,兼擅画且好画,每于杂志间,见其自作插画,则觉其公式化之至。女人必大奶奶,且只及身,断无其文字之生动、活泼可爱。
在彼姝或以能画,可炫耀于当世,固画虎不成,反贻类犬之嫌,则后此作文,于自作插画,大可不必,否则终有损清名也。其实能以文名于时,已足光耀门楣,何苦又斤斤于自作插画哉?
(《力报》1943.11.12)
花凋
秋水
英子病危的消息在报纸上刊载以后,许多人都为这位年轻的艺人扼腕,感到可惜。
自古红颜多薄命,英子在绚烂了一个时期以后,终为病魔所困,而割断了她的舞台生涯。
张爱玲有篇小说,叫《花凋》的,看了也使人感动万分,她把一个有疾病的女人的心理,刻画的无微不至。
明知道自己的生命将在短促的时间内宣告终结,但是她却留恋着这人间,她又有一个未婚夫,更引起了她的悲哀,尤其是在知道了自己的未婚夫,由于她的绝望,而重新在恋着别人的时候。
花是将开的红,一旦凋零了,不但将自伤身世凄凉,就是连别人也将为之徘徊无已!
(《力报》1944.9.14)
见一见张爱玲
刘郎
苏青与张爱玲两位的作品,一向没有注意过,直到《浣锦集》和《传奇》出版之后,在太太的枕头旁边,我也翻来看了几篇,的确值得人家景仰。现在上海出风头的许多男作家,他们这辈子就休想赶得上她们。
据别人说:二位中间,苏青比较随便一点,张爱玲则有过分的“矜饰”,她深藏着她的金面老不肯让人家瞧一瞧的。其实梅兰芳还要出现在稠人广众之前,至多将帽檐覆得特别下一些。电影明星还不怕挤断脚骨,出来让影迷包围,张爱玲何至如此?
两三月以前,在朋友家里,碰着一位李先生,谈起张小姐是他的表妹;我就告诉他我们曾经想请她吃饭,结果碰了个钉子。李先生当时将胸脯一拍,说我请她,你做陪客,绝对没有问题。李太太也说,我们去请爱玲,她怎么好意思不到呢?我非常喜欢,临别时候,还勉励他们。这一回瞧你两口子的。但到后来消息杳沉,李先生的回答是她姑母病了,她在伺候病人,分不开身。
《倾城之恋》在兰心排戏了,据说张爱玲天天到场,大中剧团为了她特地挂出一块“谢绝参观”的牌子。我从这里明白张爱玲委实不愿意见人,她不愿意见人,人何必一定来见她?我就不想再见一见这位著作等身的女作家了。任是李先生来邀我,我也不要叨扰了。
(《海报》1944.12.2)
张爱玲作品中之人名
柳絮
张爱玲作品《倾城之恋》,其“对白”自是一绝,话剧用之为台词,则不免“文艺气息太重”,然只要座客听得懂,亦无患其不击节称善也。论文章修词之精巧,时人所作,无过爱玲,此在男子,便是奇才,况女儿身邪?惟历观张爱玲所作小说,书中人名,多极牵强,“白流苏”三字尤不顺口,男主角范柳原,其不伦不类亦相等。《倾城之恋》以外诸作,亦大都坐此同病。以爱玲女士文心之巧,乃不擅为书中人物题姓名,亦可怪也,不知原著者于此亦有解释或所本否?
(《力报》1944.12.28)
三个张爱玲
曼厂
眼前张爱玲有三个,一个是舞女,面孔并不怎样漂亮,更无籍籍之名,不过是一个桂花阿姐而已。一个是电台的播音员,据她本人自己说:“你们听听我的声音怪好,可是你们见了我时,人都要吓坏!”这样说起来,她岂不是隔墙西施了,可是并不然,她脸庞极好,不过白粉吃伤,毫无血色,活像一个僵尸而已。还有一个,便是红遍文坛的女作家了,她容貌并不倾城,可是文章却全市轰动,到底如何,我们不去论她,不过三人之中,还是她比较那个!那个?那个什么?我却说不出了,噱头留给读者诸君吧!
(《大上海报》1945.1.4)
张爱玲与余爱渌
刘凤
张爱玲是一个写小说的女作家,余爱渌是译写西洋杂志文的作家,两个人各不相干,实难相提并论。然而世事说来多怪,所谓无巧不成书,原来也不仅是书而已。
张爱玲最近出了一本散文集《流言》。她的小说集《传奇》给人的印象正如这本书的名字,总使人觉得它的作者太不平凡;而读完了《流言》则觉得作者是一个颇可亲近的人,因为《流言》正是一个典型的小市民对于人生种种世相的供言。就在这本《流言》中,作者提起她最初投稿的故事。那时候张爱玲九岁,她画了一张画投给《新闻报》的本埠附刊,同时写了封信给附刊的编者小记者先生。信中对于该刊所发表的《孙中山先生的儿子》一图深致赞扬。而这幅画正是余爱渌画的,他那时只有六岁。
这是一件巧合的事,然而也确实颇为有趣,够得上一则文坛逸话。
昨日和余兄谈起,他也大笑不止;在下谓此正是认识张爱玲的大好机会,因为她是最初赏识余爱渌图画的人。余兄更谓,他的搁笔不画也就在见到张女士小说中的自画插图以后,他觉得张爱玲的画太好了,所以自己也不敢画了。
(《大上海报》1945.1.7)
连环套之爱
戎轻露
读七日本报所刊《张爱玲与余爱渌》一文,鄙人对“素未识荆”的余君(名字不像是君,是不是君?待考)感到不胜艳羡之至!并且也代余君,感到不胜荣幸之至!
根据佛家的学说,天下一切,都有缘法。所以,凡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或“愚姊比你长二岁”,还有“你我名字都叫爱”之类的佳话,依会计方式登账,这都应该收入“有缘”项下,不可不信。
缘是什么东西?缘,大概和电气相仿。有缘,则千万里外息息相通,可以触电。此一学术上的发明,鄙人认为决可成立。
听说创作家石琪和余君相识,于是我拟向石君建议:何不改名为“石爱琪”?爱惜奇花瑶草,名字既非常风雅,而同时也在“爱字辈”上挨进一脚。朋友面前说起来呢,颇足以沾到一点“聊表三千里外”的不胜荣幸,很不错呀!
准此类推,我拟向沈寂君建议,改名为“沈爱寂”。拟向郭朋君建议,改名为“郭爱朋”。拟向沈翊鹍君建议,改名为“沈爱鹍”。最后,我拟向自己建议,改名为“戎爱露”。因为,听说以上几位仁兄,都是以《连环套》的方式,一个勾搭一个,辗转相识的。而鄙人呢,恰好也认识最后一位“夜晚八时以后眼睛必打烊”的沈爱鹍。借这一眼眼的缘法,我盼望轧米站在最前排的余君,把配给电顺次通过来,使距离较远的鄙人,也可以闻到一些“爱的霜”,触到一眼眼“爱之电”,这真是不胜三生有幸,四生荣幸了!
说得非常吃力,无非企图“我的朋友胡适之”一下,如此而已。我这篇吃素文章,拟提名为《连环套之爱》。
虔诚祈祷上帝及余张二君(或二位小姐)的许可。亚门!
(《大上海报》1945.1.21)
随笔专家
霸珠藏
王平陵尝批评徐仲年,说徐是“随笔专家”。理由乃:“徐公作文,兴之所至,笔亦随之,写东写西,莫知所止。无计划,无组织,不是文‘章’,而是文‘字’。”
凡读徐公创作者,颇以王公之言为是,惜战云浓厚,隔绝徐公,久不见有这样的随笔专家了,近读一篇甲女士论乙女士的文章(?)(注:原文如此),颇有徐仲年作风,亦可称为“随笔”专家。题目是《我看□□》。
她这一看,看得有趣,上下看,左右看,前后看,并且看到内心,也看到将来,比普通的看相人,还看得仔细。在看别人时也看自己,看自己又看别人,把人己“打成一片”,依照“海话”,则是“看足输赢”。看来看去,总评之曰:“乱世佳人。”
呜呼,世固乱亦,人未必“佳”!
又,在看人之际,由旁面看出自己的“血”,是雅而不俗,如曰:“姑姑常常说我:不知道你从哪里来的这一身俗骨。她把我父母分析了一下,他们纵有缺点,好像都还不俗。”这明明是告诉别人,我自己原不俗的。
由于她看人看己的文章,我们才去看她,倒也可以说一声“乱世佳人”。因为她比她看的她要佳一点。
这一篇“看”文,虽不说是大肆标榜,而存心捧场则无疑义。只要看她说:“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甘心情愿的。”
要透澈她的意想,则为“我已是与冰心白薇相等了,但苏青是我甘心并提的。”古有一人成仙,连鸡犬都要飞升,今之人“得发”,何况“朋友”相提并论呢!是以登在□□主编的刊物上,一举两得,当然彼此有利啊!
本文亦属徐仲年式之“随笔”,但不敢媲美甲女士之随笔,而尚可称为“专家”!读者看看!对吗?
(《大上海报》1945.4.22)
张爱玲与我的儿子
霸珠藏
实在不恭之至,用了这个题目。
一天傅彦长先生降临我们的编辑室,刚在胡山源先生离开我们的编辑室之后,山源先生与我说的是文章以外的事,彦长先生与我说的却是文人写作的事,说来说去,说到关于张爱玲女士的写作了。
他说:“有些人都爱讥讽她,其实,我倒欢喜她,她的作品中,是有好些美妙的地方,我可惜看得少,所以也知得少,如她说‘点燃一支火柴,那光正像一幅小三角旗’,这是任何人没有说过而任何人都见过的,真是比喻得很恰当。”
我听了傅先生的话,倒也肃然起“欢”而欢喜这位女作家的巧思而善喻,回家以后,还深深记着傅先生捧张之言。
当天的午后,我写好了一封信,在封信的时候,因为没有浆糊,便拿了几粒饭来黏口,忽然听到我的三岁儿子——元宵说:“看,纸吃饭饭了!”我初未听明,便吐出了一个“唔!”字,元宵又说:“看!爸爸喂饭给纸吃!”
我不禁忆及张爱玲的火柴光似三角旗的比喻来,那么,我的儿子也大可以媲美张女士了。读者群中,恐怕用饭贴信口的也不少,谁曾说过那是“纸在吃饭饭呢”!
在这三年中,我没有买过冰糖,也就是我的儿子出世以来,就没有见过冰糖。他本来不知道它是可吃之物,我给他塞了两三粒在口中,他吃着这甜味,便高声大喊他的姐姐道:“阿姐!来呦!来吃甜玻璃屑呦!”
这句话又使我想起了张女士的火柴妙喻来。冰糖屑不是正如玻璃屑么!妙在加上一个甜字,我欢喜极了!如此看来,我的儿子大了!若也吃我这行饭,那么——准定是与张爱玲女士是有同样作风了。
哈哈!“老夫有子!”
(《大上海报》1945.5.17)
张爱玲赞美路易士
巨人
张爱玲赞美路易士的诗,她说:“路易士最好的句子全是一样的洁净,凄清,用色吝惜,有如墨竹。眼界小,然而没有时间性,所以是世界的,永久的,譬如像:
二月之雪又霏霏了,
黯色之家浴着春寒,
哎,纵有温情已迢迢了:
妻的眼睛是寂寞的。”
在张女作家赞美之下,定然是不会错的,这四行字是确实有点像是诗了,但这诗是在说些什么,那好像疟疾病者在发重大寒热时的一阵呓语,“病目失神,语无伦次”,便是这首诗的最好的按语,张女作家赞美它是世界的,永久的!可谓独具慧眼,我不是诗人,自然不能了解诗人的诗,更不配谈诗,不过,诗是一种感情的发抒,从二月之雪,想到黯色之家,想到春寒,都是连贯的,至于什么“温情已迢迢了”,“妻的眼睛是寂寞的”,无非是在描写贫穷家庭在春寒时一种生活艰苦的反映,明白说出来岂不动人,而这样有气无力,呻吟呓语,方算是不凡诗,真岂不玷污诗人二字!这里我们再看看古代诗人的咏雪之诗,翻开白香山诗集,一眼就看见村居苦寒:“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过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唯烧蒿棘火,愁生夜待晨,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褐裘覆被,生卧有余温,幸免饿冻苦,又无垄亩勤,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唐人的诗我们读了没有不懂,反而同时代的诗人的诗,我们反难领略了解,光景近代新诗的进步,大概就是在令人难懂上面出颜色,张女士能懂得而加以赞美,此所以能成就为女作家也夫?
(《东方日报》1945.4.11)
两对对谈
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