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大陆文坛、学界和一般读者“发现”了张爱玲之后,这个名字就渐渐地符号化了,同时也附着了越来越多的情绪色彩。这就是说,除了原本的作家身份外,“张爱玲”的附加值越来越多了。很难说这对张爱玲及其文学的历史评价是否都会是正面的或积极的。有时候,审美疲劳很易引发对立甚至厌恶心理,粉丝的非理性尖叫会被视作公共噪声,而商业炒作更会提醒人们在文学评价时尤其需要小心翼翼。——张爱玲由此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必须“警惕”的存在和对象。
相比于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近年的张爱玲研究似乎进展不大;但相关的“动静”却又很大。比如,关于张爱玲佚作或遗作的出版之类。张爱玲仍是一位话题人物。这也就从一个特定的方面说明了,张爱玲研究确还有全面、深入展开的进一步空间。照理说,像张爱玲这种长期处在关注中心的人物,有关的研究资料应该渐渐会被穷尽了。实际情况却并不然。比如,对于20世纪40年代张爱玲“出世”的那段时间,能够引用的材料除了张爱玲自己的作品和有限的几篇评论,大概就剩下浪子胡兰成的回忆录《今生今世》了。其实,当时的报刊资料并不少见,而且今天也不难找见。为什么张爱玲的研究者不去尽量有效地使用呢?我不是张爱玲的研究者,但相信一条道理:与作家同时的史料,最能有效还原作家生活、写作的真实时空,也最能真切再现作家的社会形象和文学身份。作家的日常性、文学性和历史性,就是从这里出发和形成的。这对张爱玲也应该是适用的。因此,更多的发掘、搜寻有关张爱玲的真实资料,其重要性不会逊色于某些“出身暧昧”的张氏作品的出版。肖进编著的《旧闻新知张爱玲》,就体现了一种“有证据的真实”的价值。
20世纪40年代,张爱玲走红上海文坛之时,上海报纸期刊对她的评论报道异常繁多。这些评论报道,应当在今天成为研究张爱玲40年代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是当时的上海小报,对张爱玲这样一位横空出世的女作家,兴趣特浓,“狗仔”很多,各种虚虚实实的报道也就非常丰富。《旧闻新知张爱玲》的第一部分,就是对20世纪40年代上海小报中有关张爱玲内容的爬梳、搜集、整理。著录者在书中共计整理小报文章80多篇,涉及张爱玲生活、趣味、性格的方方面面。由于上海小报休闲性、娱乐性的特点,这些文章大多不是对张爱玲作品的赏鉴、批评和研究,而是以报纸媒体的立场,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对张爱玲的个人生活、好恶以及他人捕风捉影的言谈,展现市民社会视野中的张爱玲形象。比如:张爱玲的深居简出,张爱玲穿着上的奇装异服,张爱玲的情爱选择和对待金钱的态度等等。鉴于40年代上海一度被日伪占领,严肃的出版业凋零,所以小报上的张爱玲形象可能是张爱玲在20世纪40年代为数不多的真实影像之一。张爱玲文学的都市性和市民性,完全可以由此获得印证。
本书的第二部分主要是对近半个世纪以来海内外张爱玲研究界的研究状况做一梳理、归纳和考辨、分析,并以综述的方式对张爱玲研究中的分歧、论争进行总结。作者策略性地用四个方面的论争来概括50年来的研究过程,较为清晰地呈现出张爱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虽然这一归纳疏略了某些细节,而且一些关键问题也有待详细展开,但已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能够见出作者用力所在的是文字中那些考辨的内容,包括几篇附录——其重要性不亚于正文,很值得对张氏有兴趣的读者留意。
第三部分是张爱玲的年谱简编。张爱玲的年谱编纂一直有人在做,但是一般还显得比较简略。大多只能依赖欠详的资料作一个大事年表的介绍。本书对年谱的编写同样并没能克服资料上的困难,但编者在能够利用的资料范围内,尽量丰富了各个阶段有关张爱玲的内容,而且还加上了自己在资料搜寻上的成绩(如添加上了40年代张爱玲的一篇佚作《炎樱衣谱》),基本上展现出了张爱玲的生平。总体看,这一份年谱应该说仍然是暂时的、简编的,它还有很多有待完备的地方,特别是关于张爱玲后半生在美国的生活等等。
本书的编著者肖进,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后考取南京大学,攻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本来这本书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朱杰人教授提议编著的,朱教授说坊间关于张爱玲的书不算少,但真实史料的整理出版还应该加强,有助于清晰地呈现张氏的真实面目。我本来应承下来做此事,但不久发生了工作调动的事,于是便将这件事转请肖进接手完成。他虽年轻,但做事已经相当老练,而且很能用功吃苦。我想,同道都能了解查阅、录入几十种民国报刊资料的工作量和其中的辛苦。这本书现在的样子,都是他个人独立完成的。有了这种精神,假以时日,相信他还能做出更为出色的成绩。
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阅读张爱玲,惊叹于她的用笔之精准,用心之深刻,或者一个字,就是“毒”。但全部读完后,却没有变成“张迷”。为什么?张爱玲的文学局面和心胸还是太小。可以视为出色的作家,但文字之妙毕竟主要属于才情、修养和禀赋,不完全与人格境界的精神内容有关。在小说技术上,她确实是很深、很高,但她对我显然没有起码的精神感召力——而我,期待一个文学家的却主要在此。
吴俊
2009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