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3700000021

第21章 因明学研究(7)

【滴论】四、修习如实义最胜边际所生瑜伽智。

【记】对应的梵文应该是bhutarthabhavanaprakarsaparyantajammyogijbanammceti.m

【广释】为解说瑜伽师现量故说:“实义”者,即真谛,真谛亦即由能量观见义,如四圣谛。“修习如实义”者,谓数数屡屡增入。“修习……最上边际”者,谓显现所修习义所有智创建明了显现。“最上边际”者,谓若时明了显现尚稍许不圆满,如是如其明了显现性尚未圆满,乃至胜进中。若时已圆满,尔时即无胜进,因此,圆满分住以分位之明了显现,说为“最胜边际”。若诸由此边际所生,如近事弟子,其智能□极明了所修习义行相,即诸瑜伽师之现量。

【记】为了解说瑜伽现量,就有了这一句论文。论文里的“实义”,就是指的真谛,像四圣谛就是。这里以四圣谛为瑜伽现量的对象,是法称他们的说法,其实在陈那论师那儿,应该是指“真如”才对。所谓“修习如实义”,应该是指一再地对四圣谛进行熏习、增上。“修习如实义最上(胜)边际”则是指具有使所修习的对象显现的智能。“最上(胜)边际”是指现在的显现,还不是最圆满的,还有欠缺的地方,还要继续努力、继续前进,要是最圆满了的话,就不用再前进了,只要任运就可以了。所以说,这里说的“最胜边际”就是指已经到了最殊胜的边儿了,还差一点儿就到最胜处了。其实在修行的时候,有煖、顶、忍、世第一法,现在说的“最胜边际”其实就是指世第一法处,已经马上就可以进通达位、见道位了。韩老在这儿还有一个夹注,“指证见道前位定心[58]”,在唯识的道次分法中,有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见道位)、修习位、究竟位的不同,在加行位即是修四寻思观、四如实智,也就是名、义、自性、差别,得证的就是煖、顶、忍、世第一法四个层次。现在就是修行到了世第一法处,对于所观的境能够达到极明了的程度,这就是瑜伽现量了。

【广释】因此此中创建明了行相分位即为“修习……最上”,如是如由云母所隔。若时观见所修习义,即此为“最上边际”分位,如掌中所置琉璃珠,若诸观见所修习义,即此为瑜伽师现量。此者既是明了显现,又是明了显现性故,亦即无分别。分别之识假代[59]时,执观见性为事体故,即执适合与声相混杂。于假代时,观见性亦即假代时生起之智境界性,如是先前智灭,无有现在,如是先前智灭之境界事体,亦非现在有。因此由能取具有以无为自性之事体,非邻近能取故,分别者,即不明了显现。因此,由明了显现故,即无分别,由能量能取清净义故,即不虚假。因此,瑜伽师现量亦如其他现量。“瑜伽”者,谓三摩地,于彼等中有,即瑜伽师,彼之智,即现量。

【记】修行者的修行分位,首先是“最上”,也就是最高层次,在这时候,对于所观境,极其的清晰明了,第二个层次则是“最上分际”,也就是到了最高层次的边沿,很快就到达最高层次,这时候,对于所观境,就像有云母隔着一样。说实在的,对于云母我不了解,所以这个例子我并不明白,我推测可能是指隔着一层薄云一样,指隔阂极其微小。在第三层次的时候,对于所观境,就像手掌里拿的琉璃珠一样,清清楚楚地被看见,这就是瑜伽现量。在我们平常,是没有瑜伽现量的———按唯识的说法,应该是我们平时所见只是遍计执———我们修习禅定,随着功夫的日进,先到了第三层次,对于所观境,认识到了,就像看手里的琉璃珠一样,看到了,这是瑜伽现量出现。接着继续努力,上升到第二层次,这时候就像只隔一层云母一样,这就到了最上的边际。再努力上升到最高层次,则对于所观境,就是最清晰的程度。在这个修行过程中,所观的境是明了显现的,因为是明了显现,所以是无分别的。而我们的分别念在用名言的时候、用名言指代物事的时候,就缘取的是物事和名言。在《量理宝藏论》中说到,我们是把自相、共相混淆在一起认识的。在我们学习语言(及规则)时,我们所观见的境就是学习语言时的所见物,就像先前的知识已经灭了,现在已经没有先前的知识了,同样,先前已消灭的知识对象也没有了。所以我们的分别念缘取不存在的事物的时候,因为事物不存在了,所以它是不可能明晰地显现出来的,因为它不能明了地显现,所以只能在头脑里出现,所以一定是有分别的。可是现在说的瑜伽现量,是有明晰显现所观境的,是无分别的,而且,这瑜伽现量的能量是清净的,所以是不虚假的、无迷乱的。所以,这瑜伽现量与根现量、意现量、自证现量一样,都是无分别、不迷乱的。“瑜伽”就是三摩地,得此三摩地,就是瑜伽师,瑜伽师在三摩地时之量,是瑜伽现量。

这里说瑜伽是“三摩地”,但三摩地是“定”,sumādhi的意译,而瑜伽,一般意译为相应,《佛学大辞典》、《佛学常见词汇》、《佛光大词典》、《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等,都是这样解释的。

【广释】“HO”声者,谓圆满句,即现量仅唯此等。

【记】现量就这么四种,到这儿就说完了。

【滴论】彼之境界即自能相。

【记】对应的梵文应该是tasyayvisayahysvalaksanam.

【广释】如是现量者,谓显示具有远离分别及不迷乱之差别已,为排除邪分别所行境界故,说言“彼之境界”等,此四种现量之境界所证者,即自相。自非共同真实性,即自相。于事体中,即此非共同性,共相亦有[60]。□[61]者非共同,即此是现量所取。能量境界有二种:一或有能生,即所取,二或有所执著,即所获得。所取既异,所执著亦异。如是现量所取者,即一刹那,由现量力能生之决定执著所作,即相续性。由现量所证得亦是相续性,刹那不能证得故。如是比量亦于自显现本无义中却于自显现执著为义而转起故,即执无义。复次,于执增益义时即执为自相,因此,此中由显示能量所取境界故,显示现量境界为自相。

【记】四种现量,都是远离分别、不迷乱的。接着呢,要排除对所对境的错误认识,所以法称论师在论中就说到了“彼之境界”。这四种现量所证知的境界,是自相。自相的这个“自”,就是不共、不是共同的真实性,而是自个儿的真实性。“相”,就是性,体性的意思,性质的意思。在事物中,这个“非共同性”,是共相也有的———比如说张三这个人的体性(根本性特征:头、颈、躯干、四肢等,此即《广释》中的“非共同性”),是所有正常人都有的,但桌子就没有。也就是说,这里的“非共同性”是指人有、桌子没有,人与桌子比出现“非共同性”。根据这里的说法,自相就是指实有物自身独有的体性。这“非共同”的自相,才是现量所缘取的对象,才是现量所对境。

可以作为能量境界的有二类:一是我们常说的所取境、所缘境,就是心识所缘取的对象,要是现量,则是自相,要是比量,则是共相。韩老译成“能生”,就是指认识对象能够使得心识生起现行,根据梵文的意思,这里其实还强调一个“如实”,要如实地生起、现起,就是说,认识对象(其实就是相分)如实地现起所缘境。

二是所执著、所获得,也就是你认为这个境是什么,我认为这个东西就是桌子,你要是说它是别的就不合适。因为所取境不同,所以所执境也就不一样,这主要是所取境是我们的日常实践,实践的不同,当然就影响了执著(认识)。所缘取的境和所获得的境二者,应该来说是截然不同的。现量对应的所缘境(比如说是桌子),只有一刹那,但是,借现量力而生起的执著,则是相续的,这相续就是所执著境、所获得境(这所获得境实际上是一个认识,是心法)。现量本身是刹那的,但现量所证得的则是相续的,因为刹那就是即生即灭,是没法达致的。比如我第一眼看见一只小狗,随之我就有了一个判断“那是一只狗”,我的这个判断,它不是无分别的,但它是依无分别而起的,我们可以说它是以自相为依止的,所以我们说它是能量的第二类境:所获得、所执著!当然了,所获得(境)因为是现量所对境的相续,注意,这续起的是心法,在这心法起来的第一刹那,仍然是自相,这一个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搞错。

境在刹那相续的时候,同时心识也在刹那相续,我们可以划出二条平行的直线,一条表示境,一条表示心,中间再划一条垂直线(表示当下的对应关系),移动垂直线,这样,是可以一直的,也就是说,境、心是可以一直相对的,A对a,B对b,C对c,D对d……这样的相对,是永远现量。

而比量呢?比如说,我说“火”,我所说的“火”,其实是一个概念、我只是发出了一个声音,是“火”的共相,而不是“火”的自相,也就是说,我在说“火”,而当下根本就不存在真正的“火”,虽然说当下并没有真正的“火”,可是,在我的头脑里却现出了火,我就把头脑里的火当成认识对象来认识,这就是《广释》里说的“执无义”———用白话说,就是拿根本就不存在的火来玩儿。而且,咱们还经常把根本就不存在的、增益出来的东西,当成自相。法称论师在这一句里头说“自相”,就是为了显现现量所缘取的境界。

【滴论】若义邻近及不邻近、于智上显现差异,即此、为自能相。

【记】对应的梵文是yasyarthasyah samnidhanasamnidhanabhyamh jbanapratibhasabhedash tath svalaksanam.

【广释】若有智境界当了知为自相,即此何者是耶?说言“彼义”等,由“义”声即说境界之异名,若知此义处所,住于“邻近”及“不邻近”,即住于“遥(远)”处所。“若有义由邻近及不邻近等于智中显现”,即与明了所取行相不相违中而有“不同”。由知之一处为邻近,则智之行相能明了显现,而于非邻近处所即住于远处者,即能成为不明了,此均为自相。一切事体亦依远处不明了显现,依近则明了,即此为自相。

【记】我们该怎么理解这“自相”,它是现量所对境呀!法称论师说的“义”,实际上就是境界的异名,咱们平时是把“义”说成事实、道理的。《广释》里的这个“此义处所”,就是指境所在的地方,境与你近还是远,因为近了、远了你就有的能够认识清楚、有的认不清楚,有时候是近了能认清楚,有时候是远了能认清楚,有时候是不远不近能认清楚等等。只要有这样的情况———即因为远近而出现认得清楚、不清楚———就说明了这认的是自相。一切的东西,都是太远了不清楚,近些则清楚,这样就可以确定认到的是自相。我们可以这样给自相下个定义:一个事物只要表现出“随着距离的远近而出现认识清楚不清楚的不同”的现象,则这个事物就是自相!

《广释》的这说法,完全是经部的义理,应该来说与陈那的义理是不合的。

【滴论】即此、为胜义有。

【记】对应的梵文是taddevadparamarthasat.

【广释】何故唯现量境界为自相耶?如是于分别境界之火中亦决定唯是观见体性耶?说言“即此为胜义有”。胜义及[62]不虚伪,即是非增益自性。由此实有故,即“胜义有”,何以故?若依邻近及不邻近显现能明了显现,即此为胜义有,现量境界亦即是此,是故唯即此为自相。

【记】为啥只现量对应于自相境呢?即使需要分别才能认知的火也一定是可以见到的呀[63]!法称论师的“即此为胜义有”的“胜义”就是不虚假的自性、“非增益”的自性。它自体存在,所以称“胜义有”。这一个一定要特别强调,因为这是小乘的说法,是与大乘格格不入的。据法尊法师的《四宗要义讲记》,小乘有部以不舍观念为胜义有,经部以有自体、能生果法者为胜义有[64],但在《瑜伽师地论》里头的“胜义有”是这样说的,“一切名言、一切施设、皆悉永断,离诸戏论,离诸分别[65]”,其他大乘典籍中说法都类似。依远近的不同而有清楚不清楚的差别,这样的境才是胜义有,现量的对境是这样的,所以这是自相。

【滴论】事体能相者、谓唯能作义之能相故。

【记】对应的梵文是arthakriyasamarthyalaksanatvadvastunah.

【广释】又何故即唯此为胜义有耶?说言“事体相状者,唯有功能能为义故”,由是所营为故,为义,谓所捨及所取。所捨者,谓当成立捨,而所取者,谓当成立取。所须义之能作,即成就。此中“功能”者,谓力能,即此若为事体之相状,亦即自相者,即此功能能以相状为义。彼之事体者,谓义性,即义性所以。事体者,谓即此为胜义有之异名。

同类推荐
  •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本书旨在解除每一个人内心挣扎的苦痛,还年轻人以阳光健康的心态,赠老年人以历经沧桑的从容,让整日奔波的人有一个心灵的港湾,让无所事事的人有一座心灵的庙堂。教导世人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的诸般不如意,待人接物又应该秉持什么样的心态。总之,本书旨在以“通俗佛经”之相,助世人修出佛心禅性。
  • 禅宗的基本常识

    禅宗的基本常识

    本书主要介绍了禅宗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禅宗的创建发展,还介绍了许多为禅宗作出贡献的高僧和一些著名的丛林清规的知识以及阐述禅宗文化的各个方面等同时还精选了历代许多富含深刻哲理寓意的禅宗公案。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 圣经故事轻松读

    圣经故事轻松读

    创世的故事告诉我们神怎样用话语从混沌中创造了有序的世界,因为“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所以人们称上帝为“造物主”,人可以从身边存在的物质认识到造物主的存在。圣经用“起初,神创造天地”一语概述了创造者、被造物和伟大的创造作为,简洁地描写了神创造万物的过程,怎样从混沌空虚中将光和暗、天和地、陆地和海洋分开。在造物主的眼中,他创造的这个世界十分美好。他使万物布满天空、陆地、海洋;他安排日、月、星辰的运转;创造飞禽、走兽和水中生物,最后,他照着自己的形像创造了人。
热门推荐
  • 轮回洪荒纪

    轮回洪荒纪

    古老预言,远古岁月有黑手以天地为盘众生为棋布下万古大局,企图一统诸天奴役众生,只有可以穿梭过去未来的人才能揭开万古阴谋力挽狂澜。百世轮回万古等待,亿万年后终于有少年一步步揭开万古阴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新战国时代

    新战国时代

    长风要塞的炮火轰鸣,打破了丘林纳帝国长达500年的平静,星月联邦以不可阻挡的速度成长为足以与帝国分庭抗礼的庞然大物。漫长而惨烈的战争自此拉开序幕。这是一个生灵涂炭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诞生伟大奇迹的时代,它被后世的人们称为——战国
  • 劲变

    劲变

    四年废物,受尽侮辱,最终被焚烧肉体。生机全无,生死之间,创造了举世大道。劫后重生,显露锋芒,修行者生死徘徊。天天天!道道道!天是道!道逆天!道无数!尽相通!心入道顺息之万变!成就劲道千之古名!苍劲有力,霸气无比!(86715467)欢迎阅读最先进的修行者,最清晰的修行世界,最有品的主人公。
  • 千年轮回之倾毒凡体

    千年轮回之倾毒凡体

    他,身怀毒素,糟人嫌弃,后被好心人收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历经艰险,差点就能解脱这可恶的毒,但一切都令他意想不到。“我会照顾你,没有人会欺负你。”“以后本小姐罩着你,谁敢欺负你就是与本小姐作对!”“你就是本少爷的干弟弟了,这个世界上只有我能欺负你。”每个人都这么说每个人却又为他而死。他,痛不欲生,阻止不了一切,只能受着梦冕的控制,一次又一次手刃自己的亲人。他只想平平凡凡、快快乐乐地过日子,有什么错?这种罪行他不想再背了,他想要了断,但他的命运却掌握在别人手里,包括他的生死............
  • 尸乐园

    尸乐园

    一个丧尸病毒爆发后的海岛,五十人展开最残酷的生存斗争。周旋在人与丧尸之间,游走于善与恶的边缘。波谲云诡,如何分辨敌我?丧尸围城,怎样挣扎求存?隐藏在阴谋背后关乎人类存亡的巨大危机又是什么?一切尽在《尸乐园》。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大宇之神

    大宇之神

    当人类开始踏入联邦时代,古老的修行就焕发出来了新的生命力。但修行是何等之难,有的人穷其一生也达不到宗师之境,而游戏里反馈之力的让人们踏入仙道之境成为可能。那么,人,真的可以修炼成神吗?
  • 战之耀

    战之耀

    是谁的身影在战斗渐渐模糊?战刃回荡在天地间,不可一世!又是谁从沉睡中醒来,忘却前世今生,爱恨难消。生之余生,尘土相依,爱恨亦作别,泪痕消透英雄泪。又是谁笑天地虚妄,执掌天道。生死难改,奈何!!!生死不改,掌天道又有何用?不如妄作一世凡人。PS:QQ群:55850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