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2900000028

第28章 王安忆看上海(3)

好了,现在上海已成了新话题,当时在图书馆,藏书楼,辛苦看到的旧书,如今大批量地印刷发行,用最好的铜版纸做封面。可在那里面,看见的是时尚,也不是上海。再回过头来,又发现上海也不在这城市里。街面上不再有那样丰富的有表情的脸相,它变得单一。而且,过于光鲜。有一些粗糙的毛边,裁齐了,一些杂芜的枝节,修平了。而这些毛边和枝节,却是最先触及我们的感官的东西。于是,再要寻找上海,就只能到概念里去找了。连语音都变了,一些微妙的发音消失了,上海话渐渐向北京话靠拢,变得可以注音了。那些后颚上方、舌齿之间的音节,删剪了之后,语音就变得生硬而且突兀,并且,难于表达。总之,上海变得不那么肉感了,新型建筑材料为它筑起了一个壳,隔离了感官。这层壳呢?又不那么贴,老觉得有些虚空。可能也是离得太近的缘故,又是处于激变中,映像就都模糊了,只在视野里留下一些恍惚的光影。倒是在某些不相干的时间和地点,不期然地,却看见了它的面目。那还是一九八七年,在香港,有一晚,在九龙的丽晶酒店闲坐,正对着香港岛,香港岛的灯光明亮地镶嵌在漆黑的海天之间。这真是海上奇观,蛮荒之中的似锦繁华,是文明的传奇。于是,陡然间想起了上海,那几句诗句又涌现在眼前:……约距今一亿八千万年的中生代上迭纪,上海同苏南地区都是古老的陆地……海水大幅度进退,在不同的海面时期,河口位置不同,形成了相互重叠的古三角洲……冰川融入海洋,海面渐次上升,三角洲的大片陆地复被海水所浸没……

这画面何等壮丽,上海原来是这样冉冉升出海面,云雾散尽,视线走近,走近,走了进去,被琐细的笔触掩埋,视线终于模糊了。

注释:①选自《寻找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11月出版。

主人的天空①

王安忆

你有时候会走到这城市的边缘,陡地感觉到天空变得空廓,高楼大厦消失了,繁华的街市换成宽阔平展的马路,熙熙攘攘的街景忽然推到遥远的背后。在这宁静的空廓中,则有着一种沉底的动静,它类似和声中的根音,虽然不成曲调,却是音乐的地基,规定了旋律的调性。这是一种轰鸣,由于质地的绵密,它便填平了听觉的每一道缝隙,所以失去了对比,听起来就像是无声。但我想,此地无声胜有声,其实就是指的这样的情景。在这一种压低的轰鸣之中,有时就会回响出悠扬的汽笛,在这辽阔的天空之下,柔和地激荡着。它本来是尖锐的,但是因为空间的大和无碍,就温和了下来,甚至是显得委婉了。还有一种泠醒的声音,是火车车轮撞击铁轨的声响。这是铿锵之声,有着鲜明的节拍,它将这里的空廓切分开来,将那低沉的轰鸣也切分开来,于是,这空廓就不再是虚空,而是有一种结实、饱满的质地。但这铿锵之声依然显得柔和了,在这辽阔的天空底下,再是激烈的冲撞之声,都会变得轻柔,而且纯净,金属变成了有弹性的肉体,含有感性的成分。因此,所有的声响就都变作从歌喉里唱出的那样,有着人声的音质和气息。

这就是在上海这城市的边缘地带的声色,它们脱离了城市的喧嚣,它们似乎与这城市的景象是无关的,它们不禁显得寂寥。可是,其实是它们,才是上海这城市的基调。上海的甚嚣尘上,内里就是这铿锵之响,倘若不是它们,上海的光色便都是浮光掠影。都说上海是风花雪月的,那是它的外衣,骨子里是钢铁与水泥铸成的。人们总是渲染上海的享乐,可谁了解它的劳动呢?那种一砖一瓦,一凿一捶,那是燕子衔泥,又是一夜换了人间,那粗鲁的,又是细腻的,暴烈的,又是温柔的,果决的,又是缠绵的劳动,是上海真正的戏剧,亦是上海真正的主人。所以,这城市地理上的边缘地带,其实是城市的核心,许多戏剧性的成因,都是从这里发端。上海中心地带的华丽和繁荣,多少带些海市蜃楼的性质,人物和故事也都是浮面上的,虚拟着跌宕的情节,难免是隔岸观火。而在那片空旷的天空下,却行走着切肤痛痒的人生,是主人的劳动的人生和生计。

所以,你应当悉心地聆听那空旷的天空之下的声音,听久了,你就听懂了这座城市的心声,这心声其实并不像这城市表面上看来的那么华美和轻快。它是负荷沉重的,多少代的文明史压缩在短短的百年之中,它必得是坚忍的,经得起击打和变故,它就变得粗犷并且豪放,带着一股血汗的浓郁气味。可它决不因此而是麻木和迟钝的,它甚至是特别善感的,饱含着人间的冷暖。

注释:①选自《寻找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11月出版。

底层①

蔡翔

苏州河由西向东,蜿蜿蜒蜒地流过这个城市。河的南面,耸立着各种各样美丽的建筑。夏天,许多许多的法国梧桐点缀出一片又一片的优雅绿荫。穿过繁华的街道或者幽静的宅院,找一个小小的咖啡馆,挑选一个临窗的座位坐下,冬日的阳光懒懒地透窗而入,这时,你会感觉到一种怀旧的忧郁,所有所有的梦在黄昏来临之际一起向你敞开。

然而,在我的记忆里,却并没有那么多的美丽和那么多的优雅。对我来说,苏州河的水永远是肮脏的,黑黑的,稠得像粘汁,水面上,永远漂浮着菜叶、秽物、粪便……夏日闷热的黄昏,一股一股的臭味飘向很远,挤进河边人家。许多许多的工厂都坐落在苏州河的北岸,烟囱里的烟是黑的,尘埃落地,马路永远黯然无光。树很少,房子很多,成片成片的房子挤在一起,弄堂被挤成一条一条窄窄的小路。

是的,我的城市在苏州河的北面。在这里,人是穷的,街也是穷的。晨光初现,粪车就会摇着铃铛走进小小的巷子,许多的男人和女人就会揉着睡眼,拎着马桶,依次走出家门。然后,就在一个公用的自来水龙头前排起长队,然后,许多许多的自行车熙熙攘攘地挤出小小的巷口,开始各自的谋生。

在我独自伫立在苏州河的北岸的时候,常常会出现一种古怪的幻觉。我会看见在污浊的河面上,漂来一只小小的木船,一个男人,还有一个女人,从遥远的家乡,漂向上海。然后在这里上岸,用芦席搭起一座小小的棚屋。那就是我的祖先,我的半个城市的祖先。

我的祖先从芦棚中走出,走进工厂、码头、澡堂……黄昏的时候,他们带着一天的疲劳和一天的屈辱,醉眼蒙昽地坐在小酒馆里,大声地说着粗话,唱着家乡小调。他们朝地上吐痰,开着很伤大雅的玩笑。然后歪歪倒倒地走出酒店,这时,星光黯淡,像极了乡村的小径,但是再也没有了家乡的月亮。

我的城市,我的半个城市,在饥饿和屈辱之中,曾经酝酿了暴动和罢工。在长长的黑夜之中,革命带着它的辉煌承诺,走进每个人甜甜的梦乡。

我的祖先已经悄然远去,但是苏州河的北面却依然被这个城市拒绝。尽管有许多的人从那里走向这里,也尽管有许多的人从这里走向那里。漫漫的历史已经构成一个语词,这个词就是——底层,而在底层的周围,永远弥漫着肮脏、野蛮、贫穷、粗鲁等等等等的语词氛围。所有有过的光荣已经不复存在,城市为自己的美丽和优雅召唤,一个长长的梦在有关法国梧桐的记忆里悄悄再现。

然而,我却依然满怀感激之情注视着我的半个城市。是的,对我来说,底层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道摇曳的生命风景,是我的来处,我的全部的生活都在这里开始。

我常常在午夜醒来,默默倾听我的少年时代从窗外悄悄走过。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家住在一间非常破旧的矮平房里。刮风的时候,门窗就会发出一种非常恐怖的声音,我常常在夜里恐惧地醒来。墙是旧的,遍布雨水的痕迹。那时,就已命定我此生再也难以如伍尔芙那般,面对墙上的斑点兴趣盎然地作着种种优美的遐思。

然而有一天,革命开始兑现它的承诺,我们搬进一个巨大的新村。我看见无数高楼林立,崭新的学校,崭新的商店,我们在崭新的马路上发疯似地追逐。在那一刻,在我的少年时代,我们真诚地唱着:社会主义好。

在那个时代,我想我们非常满足,革命的阳光幸运地照耀在我们身上。而在更多的地方,在苏州河的北面,棚户区仍然象征着我的底层,我常常在那里拾回我童年的记忆。许多年以后,那里被逐渐推平,人们离开家园,走向更远的郊外。当然,那已经是另外一个时代的承诺。

我想,我对底层的读解,首先是从工人开始。我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很多年以前,我的父母从异乡漂泊到这个城市。那个时代的工人,许多人都还保留着农民的某些本色。他们和乡村的瓜葛并未被完全切断,他们操着各自不同的乡音,生活在这个城市。灾年的时候,他们会忧心如焚,谈着家乡的收成。经常有农民到我们这里乞讨,我的父辈会非常热情地招呼,端菜端饭,然后细细地扯着乡村闲话。有时候,也有农村亲戚来访,那一家就会很热情地把乡下土产分送邻居。

我一直非常喜欢那个时代的工人,也许,在那一代的工人身上,还保留着乡村的纯朴和厚道。

那个时候,楼房里厨房和厕所还是公用的,虽然有时候在女人中间免不了生些闲气,但是更多的时候,则是洋溢着一种亲情。家家的门都敞开着,大人孩子相互地串门聊天。总有一二家成为楼里无形的俱乐部,吃过晚饭,人们就会在那里陆续聚集,喝茶抽烟,说些厂里的事情,或者感叹世事变化。有人说书,也有人唱家乡戏,胡琴咿咿哑哑响起的时候,我们总会立马赶到,琴声使我们进入一个美妙无比的世界。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代并未消灭贫穷,我的底层仍然在贫穷中挣扎。工人的收入是有限的,他们得抚养孩子,得接济农村的父母亲友,许多人的家里都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冬天的时候他们去买些廉价的草垫,铺在床下过冬。月底月初,是楼里女人最热闹的时候,“张师母,借我五块钱,月头还你”,或者“李师母,开工资了,月底借的钱还你”。女人们把这称为“调头”,我想,那大概是“调头寸”的意思。金融术语活灵活现地进入我的底层。

然而在那个时代,贫穷并未导致我的底层的愤怒,相反,他们对国家表示出一种极大的热情和忠诚。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美德。时至今日,我的父母在回忆过去的时候,仍然毫无怨言。

贫穷并未导致道德的沦丧,相反,我的底层牢牢烙守着它的道德信条,他们对贪污和盗窃表示出一种极大的憎恶和轻蔑。我记得我们楼里有一个食堂的办事员,因为贪污而受到处分,而他的家庭却因此受到全体居民的拒绝。许多年以后,我的哥哥到了黑龙江。有一次,宿舍里的一个人丢了块手表,但却无一人怀疑到我哥的身上。哥哥因此而充满感激之情地给母亲来了一封信,他说这一切都归之于母亲的教诲。底层一无所有,唯有名誉,成了他的生命所在。

同类推荐
  • 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

    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

    本书试图以绍兴覆盆桥思仁堂寿氏家族作为首选的研究对象,力求全方位地搜集、发掘、梳理和研究这个家族史料,重点探究其清末民初鼎革时期的历史,感受其时代的风风雨雨,真实记录其文化传统的光与影,从而汲取我们所需求的思想、精神和其他有用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个思仁堂寿氏家族就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 日本论日本人

    日本论日本人

    《日本论日本人》由戴季陶、蒋百里所著,对日本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原始信仰、皇权崇拜、社会阶级的演变、武士和町人的性格、政党的形成、民族主义向军国主义的演变、社会风气、生活习惯、家庭成员的关系等,一一作了分析。《日本论日本人》从日本的自然条件、历史渊源说起,通过分析近代日本的国际局势、经济困境、政党矛盾、阶级隔阂等,综观了日本社会的变迁,指出了日本民族精神上的空虚与矛盾。这两部作品被学界视为中国人研究日本的标杆性的著作,其思想价值经久不衰,在今天天对于中国读者了解日本的民族性格仍有重要作用。
  • 变态不穷:花鸟画(文化之美)

    变态不穷:花鸟画(文化之美)

    中国画历来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其中花鸟画的文化体系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息息相关。花鸟画的技法多样,既写形又写意。古代文人志士挥毫泼墨,在画中体现自己的思想,并间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本书以起源、发展、成熟与新变化时期为主线,翻开一部中国花鸟画的历史。
  • 祝酒辞大全

    祝酒辞大全

    本书是一部祝酒辞的选集,收入了各类祝酒辞数百篇。这些祝酒辞大多符合祝酒人的身份,符合当时的各种环境,可以作为酒宴上祝酒时的参考。作为一种酒文化,祝酒辞也有不少传统的成分,值得学习借鉴。
  • 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祝酒辞。通过从酒的起源到祝酒辞的兴起、发展、演变,乃至最后成型,对祝酒辞进行了全方位阐述,希望读者了解祝酒辞的“前世今生”,并对酒文化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此外,还遴选出数百例题材丰富的祝酒实例。下篇为红白喜事致辞。书中对红白喜事的礼俗和红白喜事致辞的特色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同样选取了诸如婚礼、生日、节日、会议、商务庆典、送行、就职、升迁、升学、乔迁等多种不同场景的案例供参考。本书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和实用性。“一杯美酒,笑迎五湖四海宾客;一本奇书,恭奉千秋万代读者。”
热门推荐
  • 这不是我要的世界

    这不是我要的世界

    希灵世界观下的轻松向同人小说一部。本书平淡的讲述了跟作者关系不是太好的天朝宅男当上了宇宙片警后发生的故事,阅读时请务必不要报以太大期待。
  • 斩仙成道

    斩仙成道

    仙不仁,以天地万物为邹狗仙无情,以世间红尘为草芥若以斩尽诸仙,则世间无仙,则我可成道,则我可为帝尸山登临,血海摇橹,我便是王
  • 千金复仇:不死的翅膀

    千金复仇:不死的翅膀

    【本书已出版上下册】因两年前塔塔的坠楼身亡而深陷困扰,为调查一向乖巧的姐姐的离奇死亡,黎离转入三流高中,心怀恨意地在姐姐曾经读书的地方,寻找她的战场,亲手制造出一连串的阴谋。当英雄全部退后,只剩我们,跟自己决斗。
  • 蝶恋花

    蝶恋花

    “他为什么不挽留?只要他开口留我,我就不走。”那声音里满是遗恨。是啊,为什么,里格会吝啬到,一句挽留的话都不肯说。丝走的时候,漫天飘着细雨,里格竟不曾来送。火车开启的瞬间,晶莹的液体自丝眼中流出,落在我手上,烫人的温度。蝴蝶飞不过沧海。世上又有谁,挣得脱命运?
  • 换面总裁,等我来爱你

    换面总裁,等我来爱你

    “如果你早些告诉我,你有妻室,那么我会努力管好自己的心。如果你没有给我那么多希望,那么我不会把这一次又一次的错过当成是巧合。”————张凝第一次见面,他是个小校警,她是个初三年级的学生。班主任宣布班委名单,班长:冷雪尘……再见,她们同班,他是她们班的班长。毕业之际,他把礼物交到她的手上,说道:“凝儿,等我,我会带给你惊喜的!”多年以后,他换了面容出现在她面前,不但成为宋氏集团的继承人,还是……听说,他为了追到那个貌美如花的妻子,曾经害死过人,辍过学,刺过青,当过小混混。而她,分明还记得那个刺青的位置,她涩涩的问他,“莫小夕是你的妻子,是吗?”他默然。这个时候她才知道,她等了那么多年的‘惊喜’,其实只有惊,哪里会有喜?!明明知道,她是害死自己哥哥凶手的女儿,可是看见她流泪,自己为什么还会心痛?她把等他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她说,因为有爱,她才能生活下去。他说,张凝的名字已经刻在了他的心上,如果要抹去,那么就只有死。有人淡淡一笑,“别那么在意,这不过是一场游戏而已!”简介先这样吧,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
  • 世纪的小卑微

    世纪的小卑微

    原想着环境的改变,我就能获得新生,但是事与愿违。——题记天灰蒙蒙的,透过窗看到旷野寂静,玉米垛子一个接一个,遍布田间地头,山静穆着,孤寂感涌上了心头。混沌的人生开始了。童年的记忆里有母亲责备的目光,有许多不经意的错误,4岁时,妈妈去田里,让我照看弟弟,一件有趣的事吸引了我,我走出了家门,迷糊中我被揪回了家,妈妈边责备,边抽打我,疼痛使我飞快的向外逃跑,黑夜来临了,恐惧一下子涌上心头,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孤独的滋味,以后妈妈责打时我再也没逃跑过……这是一个跨越世纪的,真实的,又常在梦中出现的故事,里面的人物以生活中的亲人,朋友,陌生人为原型,卑微而真实,痛并快乐着。愿他能带给7O后些许回味。
  • 校园协奏曲:爱上吸血男爵

    校园协奏曲:爱上吸血男爵

    她,是权倾帝国高的首任女会长;她,是狩魔手记的隔代传承者;她,同时也是一个小酒馆里的女仆担当。直到,她遇上了他。他,一个不愿自甘堕落的吸血男爵。在约德伯法典面前,他问她:“你还会爱我吗?”她沉默了。他却是笑了,眼中有泪,渐渐地泛起血色。笨蛋,爱,不要轻言出口。爱上了,便是永恒。
  • 旁观者:置身局外

    旁观者:置身局外

    我,是旁观者。观事,知命,助人。此为我之职责,却非我之所想。——“老姐,你看我是不是文艺了一把!”回首,却想起,此处无人……——我,是旁观者,所以……
  • 绝美总裁的贴身高手

    绝美总裁的贴身高手

    他是地下世界的杀神,是华夏的修道者,是总裁的保护神,是红颜们的知己——他叫“叶洛”!
  • 疯血战魂

    疯血战魂

    无穷的潜能只有在疯狂中才能爆发,必胜的信念只有在狂战中才能化作战魂。麒麟血自蕴涵无穷能量,但若无法控制则会祸乱苍生,且看拥有麒麟疯血如何震摄四方。。。。。心若冰清,天塌不惊。疯血战魂,制霸天下。